一种水质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3



1.本技术涉及水质分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工业中产生的污水,不能直接排放进入到周边环境中,要经过分析处理且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
3.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为将产生的污水引往,对集水池末尾一格调节ph,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一级处理水溢入缓冲池,再在控制ph用二级溶气水泵将一级处理水提升至二级压力溶气罐内,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二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二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二级气浮池形成二级处理水并自溢至沉淀后排放。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中中的污水,需要进行水质分析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对污水池内污水的获取,以便操作人员对污水进行分析检测,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质分析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包括池体和取样组件,所述池体开设有盛水腔和取样腔,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导水管、电控水阀以及取样皿,且所述导水管、电控水阀以及取样皿均置于取样腔内,所述盛水腔内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出水口处,并与盛水腔连通,另一端置于取样皿上方,所述电控水阀置于导水管,用于控制盛水腔内污水导流至取样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取样腔内一定深度的污水导流至取样皿中,以供操作人员获取需要检测的污水。
8.可选的,还包括提拉绳,所述提拉绳一端与取样皿连接,另一端置于取样腔外。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人员通过提拉绳,可以方便地将取样皿从取样腔内取出。
10.可选的,所述提拉组件包括线筒、固定板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置于固定板中,所述线筒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并随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提拉绳远离取样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线筒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线筒,提拉绳可绕线筒圆周方向收卷至线筒上,从而可将提拉绳从取样腔内拉出,进而可便捷地将取样皿从取样腔内取出。
12.可选的,所述取样皿外壁一体设置有滑块,所述取样腔内壁开设有贯穿取样腔内壁顶部的滑动槽,所述滑块滑动置于滑动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槽和滑块,提高了提拉出取样皿
过程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导水管远离盛水腔的一端连接有定量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水管中设置有定量泵,可以实现对盛水腔内污水的定量抽取,防止污水过多进入到取样皿中,造成的污水从取样皿中移出的现象。
16.可选的,所述盛水腔内壁开设有多个不同深度的出水口,且沿竖直方向的出水口数量为一个,所述取样腔内设置有多组与出水口相对应的取样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盛水腔不同深度污水的抽取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一种水质分析系统的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池体;11、盛水腔;111、出水口;12、取样腔;121、滑动槽;2、取样组件;21、导水管;22、电控水阀;23、取样皿;231、提拉环;232、凹部;233、滑块;24、提拉绳;25、定量泵;3、支撑板;4、收卷组件;41、驱动电机;42、线筒;43、固定板;44、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参考图1和图2,该水质分析系统包括池体1以及取样组件2;其中,取样组件2设置在池体1中,对池体1内的污水进行取样,以供操作人员进行检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池体1设置为立方体结构。
24.参考图1和图2,池体1开设有盛水腔11和取样腔12,其中,取样组件2置于取样腔12内,盛水腔11内存放有污水,盛水腔11与取样腔12连通,从而盛水腔11内存放的污水能流至取样腔12,以待操作人员进行取样检测。
25.参考图1和图2,盛水腔11内壁开设有多个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出水口111,以连通盛水腔11和取样腔12;出水口111处于不同的深度,且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出水口111数量为一个;因不同深度的污水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出水口111深度分别处于池体1的1/4高度处和1/2高度处。
26.参考图1和图2,取样组件2包括导水管21、电控水阀22以及取样皿23;取样腔12远离盛水腔1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取样皿23置于支撑板3上;导水管21一端与出水口111连通,另一端置于取样皿23上方,且不妨碍将取样皿取出,电控水阀22设置在导水管21中,且电控水阀22接入电源并由控制终端控制,从而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将盛水腔11内的污水引流至取样皿23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控水阀22设置为常闭型,型号为市场上常见的n2w-040-10。
27.参考图1和图2,导水管21远离盛水腔11的一端倾斜于取样腔12远离盛水腔11的内壁设置,从而方便将抽取到的污水导入至取样皿23中。
28.为了便捷地将处于不同深度的取样皿23从取样腔12内取出,参考图1和图2,每个取样皿23均对应连接有提拉绳24,操作人员通过收卷提拉绳24,可将取样腔12内的取样皿
23进行取出。
29.参考图2和图3,取样皿23顶部一体设置有提拉环231,且提拉环231开设有凹部232,提拉绳24伸入取样腔12内的一端通过打结的方式置于凹部232内,实现对提拉绳24伸入取样腔12内的一端的限位,防止提拉绳24与提拉环231发生滑动,造成取样皿23与提拉绳24的脱离。
30.参考图1和图2,导水管21远离电控水阀22和盛水腔11的一端固定连通定量泵25,定量泵25可将盛水腔11内的污水定量导流至取样皿23中,防止了过多的污水从盛水腔11中流出,使得污水从取样皿23中溢出,造成的污染现象。
31.参考图1和图2,每个提拉绳24均对应设置有收卷组件4,收卷组件4将提拉绳24进行收卷,以便操作人员获取取样皿23中的污水。
32.参考图1和图2,收卷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线筒42、固定板43以及转动轴44;其中,驱动电机41和固定板43均固定安装在池体1上部端面,转动轴44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置于固定板43中,线筒42固定套设在转动轴44上,并与转动轴44同步转动,提拉绳24按线筒42圆周方向缠绕在线筒42外表面,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固定轴的一端焊接,从而启动驱动电机41可带动转动轴44和线筒42转动,实现对提拉绳24的收放,进而实现对盛放有待检测污水的取样皿23的拉升。
33.参考图2和图3,取样皿23一体设置有滑块233,取样腔12远离盛水腔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121,且滑动槽121贯穿盛水腔11顶部,滑块233置于滑动槽121内可自由滑动,从操作人员可平稳地将取样皿23放置在支撑板3上,也可平稳地将取样皿23从取样腔12内取出。将取样皿23从滑动槽121中取出后,可实现对取样皿23的清洗,从而不会对后续取样的污水造成污染,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34.为避免池体1内沉淀物进入到导水管21,从而造成导水管21阻塞,出水口111处可安装有过滤网。
35.实施原理:通过控制电控阀门和计量泵实现对盛水腔11内的污水定量导流至取样皿23中,启动转动电机带动线圈转动,实现对取样皿23连接的提拉绳24的收卷,从而可将取样皿23从取样腔12内取出,以待操作人员对取样皿23中的污水进行检测。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和取样组件(2),所述池体(1)开设有盛水腔(11)和取样腔(12),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导水管(21)、电控水阀(22)以及取样皿(23),且所述导水管(21)、电控水阀(22)以及取样皿(23)均置于取样腔(12)内,所述盛水腔(11)内壁开设有出水口(111),所述导水管(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出水口(111)处,并与盛水腔(11)连通,另一端置于取样皿(23)上方,所述电控水阀(22)置于导水管(21),用于控制盛水腔(11)内污水导流至取样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拉绳(24),所述提拉绳(24)一端与取样皿(23)连接,另一端置于取样腔(12)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组件(4),所述收卷组件(4)置于池体(1)顶部,用于对提拉绳(24)进行收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4)包括线筒(42)、固定板(43)以及转动轴(44),所述转动轴(44)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置于固定板(43)中,所述线筒(42)固定套设在转动轴(44)上,并随转动轴(44)同步转动,所述提拉绳(24)远离取样皿(2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线筒(4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皿(23)外壁一体设置有滑块(233),所述取样腔(12)内壁开设有贯穿取样腔(12)内壁顶部的滑动槽(121),所述滑块(233)滑动置于滑动槽(12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1)远离盛水腔(11)的一端连接有定量泵(2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腔(11)内壁开设有多个不同深度的出水口(111),且沿竖直方向的出水口(111)数量为一个,所述取样腔(12)内设置有多组与出水口(111)相对应的取样组件(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水质分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质分析系统,包括池体和取样组件,所述池体开设有盛水腔和取样腔,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导水管、电控水阀以及取样皿,且所述导水管、电控水阀以及取样皿均置于取样腔内,所述盛水腔内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出水口处,并与盛水腔连通,另一端置于取样皿上方,所述电控水阀置于导水管,用于控制盛水腔内污水导流至取样皿。本申请实现对污水池内污水的获取,以便操作人员对污水进行检测。以便操作人员对污水进行检测。以便操作人员对污水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朱常平 杨青青 圣亚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海纳水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3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