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
背景技术:
井下采煤、掘进工作面所用150刮板输送机的二页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磨损严重,旧的处理方案是拆下后运至平地机修房进行维修。拆装影响生产任务,其中拆装需要投入6个工,搬运需要投入4个工,维修处理需要3个工,劳动力投入过大,搬运期间易造成碰伤砸伤事故,作业过程复杂,同时,购买整个刮板输送机投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该过渡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更换配件来代替更换刮板输送机的二页,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包括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加固板、活动板,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两侧分别设置侧板,所述的右页底板的口部两侧设置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上设置肋板,所述右页底板上的一侧的侧板上设置安装口,所述的右页底板上设置安装槽,所述的安装口与安装槽之间安装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在安装口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0°~170°。
所述的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所述的安装口与安装槽的宽度一致。
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均采用16mm钢板。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右页底板上设置了便于更换的活动板,磨损后可由机修工直接拆除螺丝并更换,操作简单;同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单一钢板配件制作简单,与更换整个刮板输送机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也节省了大量的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活动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页底板2、右页底板3、侧板4、加固板5、活动板6、肋板7、安装口8、安装槽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包括左页底板1、右页底板2、侧板3、加固板4、活动板5,所述的左页底板1、右页底板2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左页底板1、右页底板2两侧分别设置侧板3,所述的右页底板2的口部两侧设置加固板4,所述的加固板4上设置肋板6,所述右页底板2上的一侧的侧板上设置安装口7,所述的右页底板2上设置安装槽8,所述的安装口7与安装槽8之间安装活动板5,所述的活动板5在安装口7的一端通过螺栓9固定。
所述的左页底板1、右页底板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70°。
所述的螺栓9为内六角螺栓。
所述的安装口7与安装槽8的宽度一致。
所述的左页底板1、右页底板2、侧板3均采用16mm钢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包括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加固板、活动板,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均采用16mm钢板制成,左页底板和右页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70°,为了增大右页底板口部的牢固程度,在右页底板的口部两侧设置加固板,并在加固板上增加设置了肋板。右页底板的一侧挡板下部开设一个安装口,右页底板上设置一个安装槽,安装槽与安装口相对应设置,安装槽中安装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使用过程中,如果活动板处磨损,则只需将活动板更换为新的即可,不必更换输送机的二页,节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维护方便的优点,能够通过更换活动板配件来代替更换二页,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包括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加固板、活动板,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两侧分别设置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页底板的口部两侧设置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上设置肋板,所述右页底板上的一侧的侧板上设置安装口,所述的右页底板上设置安装槽,所述的安装口与安装槽之间安装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在安装口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0°~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口与安装槽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过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页底板、右页底板、侧板均采用16mm钢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