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7


本发明属于制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注塑鞋的鞋底一般使用塑胶。塑胶注塑鞋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织物或皮革鞋面粘接的生产方法。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注塑,赋予鞋帮、鞋底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并使二者相互融合结合在一起,故称注塑鞋。

传统鞋型成型都是将实现加工好的鞋模安装至注塑成型机内,再通过往鞋模内注入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并待其冷却后形成鞋型形状,故而在鞋底注塑完成后鞋底具有较高的温度,在收集成品前需要对成型后的鞋子做冷却,一般的冷却方式是将鞋型模放置在通风口位置,依靠自然风对鞋型模做冷却,但是此种冷却方式效率低下,而且较为占据空间,对收集成品鞋造成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鞋身部分制作好;

b、制作与鞋身相匹配的鞋型模;

c、将鞋身套于鞋型模上;

d、完成鞋身与鞋型模的结合后,将鞋型模放入到注塑机内,完成鞋底的注塑;

e、完成注塑后,将待冷却的鞋模放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待其冷却完成后即完成鞋身与其鞋底的成型加工;

所述步骤e中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所述第三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设有机械手,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有与所述鞋型模相配合的冷却组件;鞋模注塑完成后,将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鞋型模随第一传送带一同移动,冷却组件与鞋型模相配合,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其表面温度即下降;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一端后,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机械手将鞋型模内的鞋子成品从鞋型模内取出,成型的鞋子被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将第一连接板的顶面翻转至底面,第一连接板上的鞋型模掉落至第三传送带上,鞋型模随第三传送带运出,成品鞋从第二传送带上运出,完成注塑鞋加工。

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随第一传送带一同移动,鞋型模在移动过程中即可与冷却组件相互配合,在鞋型模传送过程中即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无需单独腾出空间使鞋型模冷却,减小鞋型模冷却所占空间,减缓厂房用地紧张问题;利用冷却组件辅助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提升鞋型模冷却效率,使鞋型模在移动至第一传送带尽头时即可完成冷却处理,极大的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鞋型模随第一传送带直接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在机械手和第一连接板的相互配合下,可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对鞋型模和注塑鞋单独做收集,降低对成品鞋的收集难度,提升注塑鞋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在第一连接板作用下为鞋型模提供中转站作用,使机械手有足够时间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避免第一传送带带动鞋型模移动对机械手的工作造成影响,保证机械手工作的稳定性;将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即可自动的完成鞋型模的冷却和成品鞋的收集,无需人工操作,降低注塑鞋加工难度;在驱动电机作用下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以便直接将第一连接板上的鞋型膜翻下,同时使第一连接板的两面均处于工作状态,减少注塑鞋加工等待时间,进一步的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

所述鞋身用料包括革料和布料。

所述注塑鞋还包括鞋中底,所述鞋中底用料包括纸板、革料、布料。

所述注塑鞋辅助用料包括胶水、溶剂、色母、饰扣、纱线。

所述第一传送带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储液池、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第二连接板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上腔相通的第二空腔和与所述下腔相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连接板穿设于所述储液池内;所述储液池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储液池内设有水泵,所述第二空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三空腔;所述鞋型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鞋相配合的通槽;鞋型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后,第一传送带带动鞋型模移动,鞋型模移动至第二连接板位置处,第二连接板嵌入到通槽内与通槽内壁相接触,水泵将储液池内的冷却液导入到第二空腔内,冷却液经过第二空腔进入到上腔内,上腔内的冷却液进入到下腔内,从第三空腔内进入到储液池内,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温度降低,使注塑鞋冷却;鞋型膜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第二连接板嵌入到通槽内,通过第二连接板与通槽内壁的直接接触,使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更好的与鞋型膜相接触,提升冷却液对鞋型模的冷却效率;冷却液进入到上腔内经过下腔回流至储液池内,利用储液池的大面积对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做冷却处理,使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减少冷却液的浪费,避免冷却液升温过高影响鞋型模的冷却效果;将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底部设置高度差,使从第一空腔内回流至储液池内的冷却液处于储液池顶面,使该部分的冷却液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以便对该部分冷却液做冷却处理;储液池底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二空腔进入到上腔内,保证每次进入到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均是较冷状态,从而提升对鞋型模的冷却效果,使鞋型模在移动至第一传送带末端后即可完成冷却操作;在对储液池内的冷却液做更换时,沿第一滑槽将储液池从安装板上推下,以便将整个储液池从安装板上拆下,降低储液池冷却液更换难度;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块相互配合对储液池起定位作用,以便将储液池以指定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保证冷却组件的正常工作。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四组,呈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正反面;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配合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通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通腔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板,所述同一侧的第四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五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板靠近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一端后,鞋型膜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气缸驱动活塞杆收缩,第五连接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推动顶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内移动,固定板插入到通槽内将鞋型模固定,机械手往下运动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注塑鞋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从第二传送带上运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第一连接板顶面转动至底面,气缸驱动活塞杆伸出,第五连接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带动处于底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外侧移动,固定板从通槽内脱出,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上掉落至第三传送带上,随第三传送带一同运出;在固定板作用下将鞋型模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避免机械手在抓取注塑鞋时将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上抓起,使注塑鞋与鞋型模正常脱离,以便对注塑鞋和鞋型模单独收集;在气缸作用下,同时第一连接板两面的固定板做控制,第一连接板一面的固定板往中间靠近时,另一面的固定板往两侧运动,使第一连接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进行不同的工作,对第一连接板做合理利用,将第一连接板作用最大化,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在固定板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板完全翻转后再将鞋型模放置于第三传送带上,使鞋型模被平稳的置于第三传送带上,对鞋型模起保护作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随第一传送带一同移动,鞋型模在移动过程中即可与冷却组件相互配合,在鞋型模传送过程中即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无需单独腾出空间使鞋型模冷却,减小鞋型模冷却所占空间,减缓厂房用地紧张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11为图10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e处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的f处放大图。

图14为图10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g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h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的i处放大图。

图18为图10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中的j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9所示,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鞋身部分制作好;b、制作与鞋身相匹配的鞋型模;c、将鞋身套于鞋型模上;d、完成鞋身与鞋型模的结合后,将鞋型模放入到注塑机内,完成鞋底的注塑;e、完成注塑后,将待冷却的鞋模放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待其冷却完成后即完成鞋身与其鞋底的成型加工;所述鞋身用料包括革料和布料;所述注塑鞋还包括鞋中底,所述鞋中底用料包括纸板、革料、布料;所述注塑鞋辅助用料包括胶水、溶剂、色母、饰扣、纱线;所述的鞋身制作、鞋模型制作工艺均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赘述。

所述步骤e中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5及第三传送带6,所述第二传送带5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一侧,所述第三传送带6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5下方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块42,所述安装块42上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驱动电机43,所述安装块42上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421,所述连接管42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驱动电机43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5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方设有机械手,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设有与所述鞋型模3相配合的冷却组件;鞋模注塑完成后,将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鞋型模随第一传送带1一同移动,冷却组件与鞋型模相配合,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1上移动时其表面温度即下降;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一端后,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4上,机械手将鞋型模内的鞋子成品从鞋型模内取出,成型的鞋子被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板4转动,将第一连接板4的顶面翻转至底面,第一连接板4上的鞋型模掉落至第三传送带6上,鞋型模随第三传送带6运出,成品鞋从第二传送带5上运出,完成注塑鞋加工。

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随第一传送带一同移动,鞋型模在移动过程中即可与冷却组件相互配合,在鞋型模传送过程中即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无需单独腾出空间使鞋型模冷却,减小鞋型模冷却所占空间,减缓厂房用地紧张问题;利用冷却组件辅助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提升鞋型模冷却效率,使鞋型模在移动至第一传送带尽头时即可完成冷却处理,极大的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鞋型模随第一传送带直接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在机械手和第一连接板的相互配合下,可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对鞋型模和注塑鞋单独做收集,降低对成品鞋的收集难度,提升注塑鞋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在第一连接板作用下为鞋型模提供中转站作用,使机械手有足够时间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避免第一传送带带动鞋型模移动对机械手的工作造成影响,保证机械手工作的稳定性;将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即可自动的完成鞋型模的冷却和成品鞋的收集,无需人工操作,降低注塑鞋加工难度;在驱动电机作用下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以便直接将第一连接板上的鞋型膜翻下,同时使第一连接板的两面均处于工作状态,减少注塑鞋加工等待时间,进一步的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

鞋型模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方向与第一传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第一传送带带动鞋型模移动时,气流从第一通孔内经过,增加鞋型模上的空气流量,与冷却组件相互配合对鞋型模起冷却作用。

第一传送带上设有第三挡板11,第三挡板上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固定弹簧122,固定弹簧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2;鞋型模置于第一传送带上时,鞋型模将第一固定块推入到活动腔内,固定弹簧为第一固定块提供弹力,使第一固定块压在鞋型模侧壁上将鞋型模固定,提升鞋型模与第一传送带的配合效果,避免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上打滑。

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块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21,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23,第二连接块底部设有导向槽,第一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杆26,导向槽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转动时,第一传送带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运动至导杆上方,导杆插入到导向槽内,随着第一传送带的转动,导杆在导向槽内移动,在导向槽的倾斜设置下,使第二连接块往第一传送带两侧移动,第一固定块进入到活动腔内,避免第一固定块对鞋型模的放入造成阻碍,当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导向槽从到导杆上通过,固定弹簧推动第一固定块往第一传送带中部运动,第一固定块贴合在鞋型模侧壁上,提升鞋型模与第一传送带的配合效果。

所述第一传送带1底部设有安装板2,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储液池22、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方的第二连接板23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上的第三连接板24,所述第二连接板23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24上设有与所述上腔相通的第二空腔和与所述下腔相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连接板24穿设于所述储液池22内;所述储液池22底部设有第一滑块221,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2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挡板25;所述储液池22内设有水泵,所述第二空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三空腔;所述鞋型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相配合的通槽;鞋型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1上后,第一传送带1带动鞋型模移动,鞋型模移动至第二连接板23位置处,第二连接板23嵌入到通槽内与通槽内壁相接触,水泵将储液池23内的冷却液导入到第二空腔内,冷却液经过第二空腔进入到上腔内,上腔内的冷却液进入到下腔内,从第三空腔内进入到储液池22内,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1上移动时温度降低,使注塑鞋冷却。

鞋型膜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第二连接板嵌入到通槽内,通过第二连接板与通槽内壁的直接接触,使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更好的与鞋型膜相接触,提升冷却液对鞋型模的冷却效率;冷却液进入到上腔内经过下腔回流至储液池内,利用储液池的大面积对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做冷却处理,使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减少冷却液的浪费,避免冷却液升温过高影响鞋型模的冷却效果;将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底部设置高度差,使从第一空腔内回流至储液池内的冷却液处于储液池顶面,使该部分的冷却液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以便对该部分冷却液做冷却处理;储液池底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二空腔进入到上腔内,保证每次进入到第一空腔内的冷却液均是较冷状态,从而提升对鞋型模的冷却效果,使鞋型模在移动至第一传送带末端后即可完成冷却操作;在对储液池内的冷却液做更换时,沿第一滑槽将储液池从安装板上推下,以便将整个储液池从安装板上拆下,降低储液池冷却液更换难度;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块相互配合对储液池起定位作用,以便将储液池以指定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保证冷却组件的正常工作。

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一液压缸21,第一液压缸为安装板提供支撑力;在更换储液池内的冷却液时,第一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收缩,安装板带动储液池往下运动,第三连接板从储液池内脱出,以便直接将储液池从安装板上拉出,避免储液池移动时与第三连接板产生碰撞,降低冷却液更换难度。

第三连接板侧壁上设有支撑架,第二连接杆固连于所述支撑架上第二连接杆穿设于第一传送带中部。

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上套设有传动带231,所述第一通槽顶部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穿设有第一传动轴232,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传动带顶层底面相接触,传动带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块236,第三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配合第二传动轴233,第二连接板上还设有第四连接块235,第四连接块上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二转辊234,第二转辊上设有聚风槽,当所述第二转辊转动时,在聚风槽作用下第二转辊上产生定向气流;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鞋型模移动至第二连接板位置处,第二连接板嵌入到第一通槽内,凸块与传动带相接触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转辊上,增加鞋型模表面的空气流速,与冷却液相互配合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提升鞋型模冷却效率;第二转辊转动产生的气流在吹送至鞋型模上前从第二连接板表面经过,增加第二连接板表面的空气流速,对冷却液起辅助冷却作用,保证冷却液处于常温状态,提升对鞋型模的冷却效果。

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四组,呈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正反面;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配合的固定板411,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通腔,所述固定板411上设有与所述通腔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板416,所述同一侧的第四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五连接板416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气缸417,所述气缸417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418,所述第一推板418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板416靠近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板416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一端后,鞋型膜移动至第一连接板4上,气缸417驱动活塞杆收缩,第五连接板416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416推动顶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内移动,固定板411插入到通槽内将鞋型模固定,机械手往下运动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注塑鞋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从第二传送带5上运出;驱动电机43驱动第一连接板4转动,第一连接板4顶面转动至底面,气缸417驱动活塞杆伸出,第五连接板416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416带动处于底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外侧移动,固定板411从通槽内脱出,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4上掉落至第三传送带6上,随第三传送带6一同运出。

在固定板作用下将鞋型模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避免机械手在抓取注塑鞋时将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上抓起,使注塑鞋与鞋型模正常脱离,以便对注塑鞋和鞋型模单独收集;在气缸作用下,同时第一连接板两面的固定板做控制,第一连接板一面的固定板往中间靠近时,另一面的固定板往两侧运动,使第一连接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进行不同的工作,对第一连接板做合理利用,将第一连接板作用最大化,提升注塑鞋加工效率;在固定板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板完全翻转后再将鞋型模放置于第三传送带上,使鞋型模被平稳的置于第三传送带上,对鞋型模起保护作用。

固定板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固定块412,第二固定块两侧设有第二滑块,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二固定块上铰接有第六连接板414,第六连接板上铰接有第七连接板413,第七连接板顶端铰接于凹槽顶部;第七连接板侧壁上设有第二推板415,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三滑块,凹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第二推板一端处于凹槽外侧;第六连接板上设有复位弹簧;当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时,气缸驱动活塞杆运动,在气缸作用下驱动第五连接板转动,第五连接板转动带动第四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顶部的第二挡板上的固定板往鞋型模方向移动,固定板插入到第一通槽内,第二推板与第一通槽内壁相接触,第二推板推动第七连接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七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绕连接点转动后推动第二固定块往下运动,第二固定块与凹槽内壁相接触,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通槽内,提升固定板对鞋型模的固定效果,将鞋型模暂时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以便自动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降低对注塑鞋的收集难度。

第三传送带一侧设有支撑块61,支撑块上铰接有导板62,导板底部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设于导板一端,在第二液压缸作用下使导板可绕连接点转动,导板顶面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为橡胶制成,避免鞋型模直接掉落在导板上对导板和鞋型模造成损坏。

注塑鞋注塑完成后,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二连接块移动至导杆位置处,导杆插入到导向槽内时第一固定块进入到活动腔内,将鞋型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第一传送带带动鞋型模移动,鞋型模移动至第二连接板位置处,第一固定块从活动腔内伸出与鞋型模侧壁相接触,将鞋型模固定;第二连接板插入到第一通槽内,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空腔内对鞋型模做冷却,凸块带动传动带转动,第二转辊随传动带转动,在第二转辊作用下增加鞋型模表面空气流速,与冷却液相互配合,提升对鞋型模的冷却效率;当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一端后,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气缸驱动活塞杆移动,固定板嵌入到第一通槽内,将鞋型模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机械手往下运动将鞋型模上的注塑鞋取出,注塑鞋被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运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板转动,将第一连接板转动180°,使第一连接板顶面朝下,底面朝上,当第二组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上时,气缸驱动活塞杆运动,处于顶面的固定板插入到新一组鞋型模的第一通槽内,处于底面的固定板从鞋型模上的第一通槽内脱出,使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上掉落;第二液压缸驱动活塞杆伸出,导板绕连接点转动形成斜面,鞋型模直接掉落在导板上,在斜面作用下使鞋型模自动滑落至第三传送带上,将鞋型膜从第三传送带上运出,以便对鞋型模做回收。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鞋身部分制作好;

b、制作与鞋身相匹配的鞋型模;

c、将鞋身套于鞋型模上;

d、完成鞋身与鞋型模的结合后,将鞋型模放入到注塑机内,完成鞋底的注塑;

e、完成注塑后,将待冷却的鞋模放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待其冷却完成后即完成鞋身与其鞋底的成型加工;

所述步骤e中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5)及第三传送带(6),所述第二传送带(5)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一侧,所述第三传送带(6)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5)下方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块(42),所述安装块(42)上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驱动电机(43),所述安装块(42)上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421),所述连接管(42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驱动电机(43)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5)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方设有机械手,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设有与所述鞋型模相配合的冷却组件;鞋模注塑完成后,将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鞋型模随第一传送带(1)一同移动,冷却组件与鞋型模相配合,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1)上移动时其表面温度即下降;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一端后,鞋型模移动至第一连接板(4)上,机械手将鞋型模内的鞋子成品从鞋型模内取出,成型的鞋子被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板(4)转动,将第一连接板(4)的顶面翻转至底面,第一连接板(4)上的鞋型模掉落至第三传送带(6)上,鞋型模随第三传送带(6)运出,成品鞋从第二传送带(5)上运出,完成注塑鞋加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用料包括革料和布料。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鞋还包括鞋中底,所述鞋中底用料包括纸板、革料、布料。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鞋辅助用料包括胶水、溶剂、色母、饰扣、纱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底部设有安装板(2),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储液池(22)、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方的第二连接板(23)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上的第三连接板(24),所述第二连接板(23)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第三连接板(24)上设有与所述上腔相通的第二空腔和与所述下腔相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连接板(24)穿设于所述储液池(22)内;所述储液池(22)底部设有第一滑块(221),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2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挡板(25);所述储液池(22)内设有水泵,所述第二空腔底部低于所述第三空腔;所述鞋型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相配合的通槽;鞋型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1)上后,第一传送带(1)带动鞋型模移动,鞋型模移动至第二连接板(23)位置处,第二连接板(23)嵌入到通槽内与通槽内壁相接触,水泵将储液池(23)内的冷却液导入到第二空腔内,冷却液经过第二空腔进入到上腔内,上腔内的冷却液进入到下腔内,从第三空腔内进入到储液池(22)内,鞋型模在第一传送带(1)上移动时温度降低,使注塑鞋冷却。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四组,呈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正反面;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配合的固定板(411),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通腔,所述固定板(411)上设有与所述通腔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板(416),所述同一侧的第四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五连接板(416)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气缸(417),所述气缸(417)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418),所述第一推板(418)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板(416)靠近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板(416)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鞋型模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一端后,鞋型膜移动至第一连接板(4)上,气缸(417)驱动活塞杆收缩,第五连接板(416)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416)推动顶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内移动,固定板(411)插入到通槽内将鞋型模固定,机械手往下运动将注塑鞋从鞋型模内取出,注塑鞋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从第二传送带(5)上运出;驱动电机(43)驱动第一连接板(4)转动,第一连接板(4)顶面转动至底面,气缸(417)驱动活塞杆伸出,第五连接板(416)绕连接点转动,第五连接板(416)带动处于底面的第四连接板往通腔外侧移动,固定板(411)从通槽内脱出,鞋型模从第一连接板(4)上掉落至第三传送带(6)上,随第三传送带(6)一同运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鞋底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注塑鞋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鞋身部分制作好;b、制作与鞋身相匹配的鞋型模;c、将鞋身套于鞋型模上;d、完成鞋身与鞋型模的结合后,将鞋型模放入到注塑机内,完成鞋底的注塑;e、完成注塑后,将待冷却的鞋模放入冷却装置中冷却,待其冷却完成后即完成鞋身与其鞋底的成型加工;鞋型模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后随第一传送带一同移动,鞋型模在移动过程中即可与冷却组件相互配合,在鞋型模传送过程中即对鞋型模做冷却处理,无需单独腾出空间使鞋型模冷却,减小鞋型模冷却所占空间,减缓厂房用地紧张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基;万绍均;王智文;尹能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耀盛达鞋业(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