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渠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2.二次沉淀池是城镇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污水处理构筑物,其主要的作用是促进泥水、固液分离,同时提高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浓度,它处于整个场站二级处理系统的末端,其设计和运行的效果对出水水质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3.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属于富营养水体,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在合适的光照和温度下二沉池进、出水堰口上会生长大量的青苔、藻类,若不及时处理,掉落的青苔会堵塞后续深度处理装置,同时影响二沉池池体美观性,影响厂容厂貌。
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污水处理厂一般会采用人工清刷、在机械刮板增加毛刷等装置,然而这种装置进仅适用于周边传动且出水渠环向没有设置隔墙的二沉池。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适用于中心传动、周进周出式二沉池的清理系统,可以解决清理进水渠和出水渠同时不会受到进、出水渠中间的隔墙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渠清洗系统,能够清洗水渠的同时还不受水渠隔墙的影响。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水渠清洗系统,所述水渠清洗系统包括中心桩、抬升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所述中心桩通过一桁架连接有一刮泥机构,所述中心桩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桁架转动以带动所述刮泥机构刮去所述水渠上的污泥;所述抬升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桁架的下方,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中心桩上,所述支撑架以所述中心桩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桁架下方;所述清洗装置通过所述抬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抬升装置可将所述清洗装置抬起,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清洗所述水渠。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渠清洗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桁架转动带动所述刮泥机清理所述水渠上的污泥,所述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桩上,当所述支撑架进行转动时,带动所述抬升装置以及所述清洗装置在所述水渠中移动,所述清洗装置即可对所述水渠进行清洗,当所述清洗装置移动至所述水渠中的隔墙时,通过所述抬升装置将所述清洗装置抬升至高于隔墙高度,即可使得所述清洗装置越过隔墙,继续清洗所述水渠。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9.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沉淀池上层液体层中;以及
10.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通过可转动的连接管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若干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不同。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管上
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所述旋转接头转动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水组件为深井泵,所述深井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头为扇形喷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抬升装置包括:
15.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心桩上;
16.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伸缩杆电连接;以及
17.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一端与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所述辅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管上。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桩包括:
19.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固定设置在沉淀池中心上,所述中心柱的上端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以及
20.中心罩,所述中心罩套设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中心罩以所述中心柱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带动所述桁架转动。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22.集电环,所述集电环固设在所述中心桩上端;以及
23.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心罩的内壁上,所述碳刷组件的碳刷部可与所述集电环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碳刷组件可跟随所述中心罩的旋转。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沉淀池的水渠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层。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渠包括进水渠道以及出水渠道,所述进水渠道与所述出水渠道共墙。
2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沉淀池的俯视示意图;
29.图2为图1示出的沉淀池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30.图3为图2示出的沉淀池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2示出的沉淀池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32.图5为图3示出的抬升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升装置与清洗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34.图7为图6示出的抬升装置与清洗装置的另一状态配合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沉淀池的水渠剖视图;
36.图9为图2示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沉淀池1、水渠2、防护层3、液面4、隔墙5;
39.中心桩10、桁架11、中心柱12、中心罩13;
40.驱动装置20、集电环21、碳刷组件22;
41.抬升装置30、支撑架31、伸缩杆32、辅助杆33;
42.清洗装置40、供水组件41、喷头42、连接管43、旋转接头44。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水渠2清洗系统,水渠2清洗系统包括中心桩10、抬升装置30以及清洗装置40。中心桩10通过一桁架11连接有一刮泥机构,中心桩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0,驱动装置20驱动桁架11转动以带动刮泥机构刮去水渠2上的污泥;抬升装置30通过支撑架31设置在桁架11的下方,支撑架31连接在中心桩10上,支撑架31以中心桩10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桁架11下方;清洗装置40通过抬升装置30设置在支撑架31上,抬升装置30可将清洗装置40抬起,清洗装置40用于清洗水渠2。
48.驱动装置20驱动桁架11转动带动刮泥机清理水渠2上的污泥,支撑架31可转动地设置在中心桩10上,当支撑架31进行转动时,带动抬升装置30以及清洗装置40在水渠2中移动,清洗装置40即可对水渠2进行清洗,当清洗装置40移动至水渠2中的隔墙5时,通过抬升装置30将清洗装置40抬升至高于隔墙5高度,即可使得清洗装置40越过隔墙5,继续清洗水渠2。
49.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6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40包括:供水组件41以及若干喷头42。供水组件41设置在支撑架31上并位于沉淀池1上层液体层中;若干喷头42设置在支撑架31上并通过可转动的连接管43与供水组件41连接,若干喷头42的喷射方向不同。具体地,供水组件41与驱动装置20电连接,通过驱动装置20提供电量驱动供水组件41为喷头42提供高压源,经连接管43连接供水组件41以及若干喷头42,供水组件41即可为喷头42提供较高的出水压力,使得清洗装置40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为使得清洗面积覆盖水渠2的更多的面积,可在连接管43上设置多个喷头42,分别位于连接管43的两侧以及
连接管43的端部,这样即可喷射清洗到水渠2的两侧内壁上以及水渠2的底部,更具体地,喷头42呈上中下设置,可覆盖水渠2上部墙体,水渠2中部墙体以及下步墙体,而端部可清洗水渠2的底部。
50.其中,供水组件41可以是设置在沉淀池1中上层清液的液体中,可利用沉淀池1中的水资源进行水渠2的清洗,可节约资源。此外,供水组件41可是深水泵,深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沉淀池1中上层清液的液体中,而出水口则连接连接管43,可为喷头42源源不断输送高压水源。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喷头42可以是扇形喷口,可增大清洗的面积,即具有更有效的清洗效果。
51.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连接管43设置在支撑架31上,连接管43上设置有旋转接头44,连接管43之间通过旋转接头44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管43从供水组件41连接到清洗装置40上,可利用支撑架31作为支撑,当清洗装置40绕着中心柱12转动时,支撑架31也随之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连接管43以及供水组件41同步移动,为清洗装置40不断提供水源。同时,在喷头42以及供水组件41之间设置的旋转接头44,可使得喷头42的一端的连接管43可相对于供水组件41一端的连接管43转动。
52.参照图4以及图6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抬升装置30包括: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伸缩杆32以及辅助杆33。控制组件设置在中心桩10上;伸缩杆32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架31上,控制组件与伸缩杆32电连接;辅助杆33一端与伸缩杆32另一端铰接,辅助杆33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管43上。
53.具体地,控制组件可为控制箱的结构形式设置在中心桩10上,当清洗装置40移动清洗到水渠2上的隔墙5时,控制组件控制伸缩杆32收缩,进而将辅助杆33拉起,而辅助杆33即可将连接管43拉动,使得连接管43绕着旋转接头44转动,即连接管43在伸缩杆32的带动下,缓慢地将清洗装置40抬出水渠2的液面4并高出隔墙5的高度,驱动装置20继续驱动桁架11、支撑架31转动,即可将清洗装置40跨过隔墙5。
54.当清洗装置40跨过隔墙5后,控制组件控制伸缩杆32伸长,进而将辅助杆33放下,最后连接管43即可在旋转接头44的旋转下缓慢的放下,最终落回水渠2中继续清洗水渠2。
55.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渠2没有清洗需求时,也可利用抬升装置30将清洗装置40抬升至水面上,可防止水渠2中的污水腐蚀清洗装置40,则可提高清洗装置40的使用寿命。
56.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桩10包括:中心柱12以及中心罩13。中心柱12固定设置在沉淀池1中心上,中心柱12的上端设置驱动装置20;中心罩13套设在中心柱12上,中心罩13以中心柱12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带动桁架11转动。
57.具体地,中心柱12作为沉淀池1刮泥机的转动中心,不可跟随桁架11的转动而转动,则在中心柱12上设置驱动装置20,并在中心柱12的外侧套设中心罩13,桁架11与中心罩13连接,驱动装置20驱动中心罩13转动,进而带动桁架11转动,最终带动刮泥机移动。
58.参照图2至图3以及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解决电线缠绕的问题,驱动装置20可包括:集电环21以及碳刷组件22。集电环21固设在中心桩10上端;碳刷组件22设置在中心罩13的内壁上,碳刷组件22的碳刷部可与集电环21的外表面贴合,碳刷组件22可跟随中心罩13的旋转。当中心罩13转动时,碳刷组件22绕着中心柱12转动,碳刷部还可时刻贴合集电环21,既能保持供电不断,又能解决电线缠绕的问题。
59.参照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1的水渠2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层3。
防护层3可保护水渠2墙体遭受污水的侵蚀,提高水渠2的寿命,还可以设置为不锈钢层,表面光滑易清洗。
60.参照图1、图4以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渠2包括进水渠2道以及出水渠2道,进水渠2道与出水渠2道共墙。所以,由以上的实施例可知,当具有两个水渠2时,可在每一个水渠2内设置有清洗装置40,同时可有单独的抬升装置30进行抬升,也可公用同一抬升装置30,结构更加紧凑,易于清洗装置40的抬升以及桁架11、支撑架31的转动,避免不必要的负载。
6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桩(10),所述中心桩(10)通过一桁架(11)连接有一刮泥机构,所述中心桩(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20)驱动所述桁架(11)转动以带动所述刮泥机构刮去所述水渠(2)上的污泥;抬升装置(30),所述抬升装置(30)通过支撑架(31)设置在所述桁架(11)的下方,所述支撑架(31)连接在所述中心桩(10)上,所述支撑架(31)以所述中心桩(10)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桁架(11)下方;以及清洗装置(40),所述清洗装置(40)通过所述抬升装置(3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抬升装置(30)可将所述清洗装置(40)抬起,所述清洗装置(40)用于清洗所述水渠(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40)包括:供水组件(41),所述供水组件(4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1)上并位于沉淀池(1)上层液体层中;以及若干喷头(42),若干所述喷头(4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1)上并通过可转动的连接管(43)与所述供水组件(41)连接,若干所述喷头(42)的喷射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连接管(43)上设置有旋转接头(44),所述连接管(43)之间通过所述旋转接头(4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41)包括深井泵,所述深井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连接管(4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2)为扇形喷头(4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装置(30)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心桩(10)上;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伸缩杆(32)电连接;以及辅助杆(33),所述辅助杆(33)一端与所述伸缩杆(32)另一端铰接,所述辅助杆(3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管(43)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桩(10)包括:中心柱(12),所述中心柱(12)固定设置在沉淀池(1)中心上,所述中心柱(12)的上端设置所述驱动装置(20);以及中心罩(13),所述中心罩(13)套设在所述中心柱(12)上,所述中心罩(13)以所述中心柱(12)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带动所述桁架(11)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0)包括:集电环(21),所述集电环(21)固设在所述中心桩(10)上端;以及碳刷组件(22),所述碳刷组件(22)设置在所述中心罩(13)的内壁上,所述碳刷组件(22)的碳刷部可与所述集电环(21)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碳刷组件(22)可跟随所述中心罩(13)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1)的水渠(2)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层(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2)包括进水渠道以及
出水渠道,所述进水渠道与所述出水渠道共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渠清洗系统,包括中心桩、抬升装置以及清洗装置。中心桩通过一桁架连接有一刮泥机构,中心桩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桁架转动以带动刮泥机构刮去水渠上的污泥;抬升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桁架的下方,支撑架连接在中心桩上,支撑架以中心桩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桁架下方;清洗装置通过抬升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抬升装置可将清洗装置抬起,清洗装置用于清洗水渠,当清洗装置移动至水渠中的隔墙时,通过抬升装置将清洗装置抬升至高于隔墙高度,即可使得清洗装置越过隔墙,继续清洗水渠。继续清洗水渠。继续清洗水渠。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鑫 付朝晖 潘哲 余泉秀 郭丹丹 樊健松 肖倩 俞海婷 廖雪莹 梁剑锋 何腾 杨国洪 彭世超 罗永贵 刘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