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
背景技术:2.包装盒用于盛放物体,方便移动或者运输物体,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近几年随着快递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作为运输用的包装盒被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包装盒由钉子将木板钉在一起形成盒体或者通过胶水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组装起来比较麻烦,拆开时一般为破坏性拆装,不仅不能重复利用,而且而不易拆开,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现有的一些可拆卸的包装盒虽然方便存放和运输,可以重复使用,但如果需要运输的物体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容积时,会造成运输空间的浪费,而大于包装盒的容积时,则需要定制更大的包装盒,费时费力且浪费资源,为此,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包括底座组件、盒盖组件、四个侧板组件和八个支撑组件,所述盒盖组件和所述底座组件分别位于四个侧板组件的上下两方,八个所述支撑组件位于四个侧板组件的外侧,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一号分板、二号分板和三号分板,所述一号分板和所述二号分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桦头,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一号卯口,通过一号桦头卡接于一号卯口内将所述一号分板、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一号分板、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桦头,所述一号分板、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的另一端一侧均开设有二号卯口,所述一号分板、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另一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三号卯口。
5.作为优选,上述通过二号桦头卡接于二号卯口内将一号分板、所述二号分板和所述三号分板依次与相邻一号分板、二号分板和三号分板首尾相接形成整体框架。
6.作为优选,上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号支撑柱、二号支撑柱和三号支撑柱,所述一号支撑柱和所述二号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桦头,所述二号支撑柱和所述三号支撑柱的底部均开设有四号卯口,通过四号桦头卡接于四号卯口内将接所述一号支撑柱、所述二号支撑柱和所述三号支撑柱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7.作为优选,上述一号支撑柱、所述二号支撑柱和所述三号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桦头,通过三号桦头卡接于三号卯口内将所述一号支撑柱、所述二号支撑柱和所述三号支撑柱依次连接于一号分板、二号分板和三号分板的外侧。
8.作为优选,上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位于一号分板的下方,所述底座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9.作为优选,上述盒盖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三号分板的上方,所述盖板的顶
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作为优选,上述一号支撑柱均活动贯穿于底座板的侧边位置,所述三号支撑柱均活动贯穿于盖板的侧边位置,所述一号支撑柱和所述三号支撑柱位于底座板下方和盖板上方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榫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侧板组件和支撑组件,运输货物体积大于包装盒容积时,可以通过加装二号分板和二号支撑柱的数量,使包装盒的体积增大,体积小于包装盒容积时,可以拆掉中层板减小包装盒的体积,可以根据运输物的大小调节包装盒的大小,整个包装盒均由榫卯结构连接,不组装时占用空间小,方便保存,需要运输货物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货物运至目的地后,拆卸也非常方便,不会对包装组件造成破坏,增加重复利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组件和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底座组件;11、底座板;12、支撑腿;2、盒盖组件;21、盖板;22、把手;3、侧板组件;31、一号分板;32、二号分板;33、三号分板;34、一号桦头;35、一号卯口;36、二号桦头;37、二号卯口;38、三号卯口;4、支撑组件;41、一号支撑柱;42、二号支撑柱;43、三号支撑柱;44、三号桦头;45、四号桦头;46、四号卯口;47、槽口;48、榫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一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包括底座组件1、盒盖组件2、四个侧板组件3和八个支撑组件4,盒盖组件2和底座组件1分别位于四个侧板组件3的上下两方,八个支撑组件4位于四个侧板组件3的外侧,侧板组件3包括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一号分板31和二号分板32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一号桦头34,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的底部均开设有一号卯口35,一号桦头34和一号卯口35的形状均为倒梯形,且大小一致,使一号桦头34和一号卯口35之间紧密连接,通过一号桦头34卡接于一号卯口35内将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二号桦头36,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的另一端一侧均开设有二号卯口37,二号桦头36和二号卯口37的形状均为倒梯形,且大小一致,使二号桦头36和二号卯口37之间紧密连接,通过二号桦头36卡接于二号卯口37内将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依次与相邻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首尾相接形成整体框架。
19.支撑组件4包括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一号支撑柱41和二
号支撑柱42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四号桦头45,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的底部均开设有四号卯口46,四号桦头45和四号卯口46的形状为倒梯形,且大小一致,使四号桦头45和四号卯口46之间紧密连接,通过四号桦头45卡接于四号卯口46内将接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另一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三号卯口38,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三号桦头44,三号桦头44和三号卯口38的形状为倒梯形,且大小一致,使三号桦头44和三号卯口38之间紧密连接,通过三号桦头44卡接于三号卯口38内将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依次连接于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的外侧。
20.一号支撑柱41均活动贯穿于底座板11的侧边位置,三号支撑柱43均活动贯穿于盖板21的侧边位置,一号支撑柱41和三号支撑柱43位于底座板11下方和盖板21上方均开设有槽口47,槽口47的内部均榫卯连接有榫块48,槽口47和榫块48之间紧密连接。
21.工作原理:当运输货物时,先将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通过一号桦头34和一号卯口35依次卡接组成完整的侧板,侧板与相邻侧板之间通过二号桦头36和二号卯口37卡接首尾相接形成整体框架,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通过四号桦头45和四号卯口46依次卡接组成完整的支撑柱,支撑柱通过三号桦头44和三号卯口38卡接于侧板的外侧,然后将位于支撑柱下方的一号支撑柱41插入一一对应插入底座板11,再将将位于支撑柱上方的三号支撑柱43一一对应插入盖板21,将榫块48插入槽口47内部,用于固定住底座板11和盖板21,如果运输物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容积,可以将二号分板32和二号支撑柱42去掉,使包装盒容积变小,如果运输物体积大于包装盒的容积,可以通过增加二号分板32和二号支撑柱42,使包装盒容积变大,运出至目的地后,通过反向操作,可以很轻易的将包装盒拆卸成组件,方便保存、运输和重复使用。
22.实施例二
23.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板11,底座板11位于一号分板31的下方,底座板11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盒盖组件2包括盖板21,盖板21位于三号分板33的上方,盖板2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2。
24.工作原理:通过在底座板11加装支撑腿12和在盖板21的顶部加装把手22,在运输货物较重时,可以用叉车等机械通过支撑腿12形成的空间来搬运货物,在运输货物较轻时,可以通过把手22来搬运货物,使货物运输时更方便快捷。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包括底座组件(1)、盒盖组件(2)、四个侧板组件(3)和八个支撑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组件(2)和所述底座组件(1)分别位于四个侧板组件(3)的上下两方,八个所述支撑组件(4)位于四个侧板组件(3)的外侧,所述侧板组件(3)包括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所述一号分板(31)和所述二号分板(3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桦头(34),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的底部均开设有一号卯口(35),通过一号桦头(34)卡接于一号卯口(35)内将所述一号分板(31)、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一号分板(31)、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桦头(36),所述一号分板(31)、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的另一端一侧均开设有二号卯口(37),所述一号分板(31)、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另一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三号卯口(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通过二号桦头(36)卡接于二号卯口(37)内将所述一号分板(31)、所述二号分板(32)和所述三号分板(33)依次与相邻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首尾相接形成整体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一号支撑柱(41)、二号支撑柱(42)和三号支撑柱(43),所述一号支撑柱(41)和所述二号支撑柱(4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桦头(45),所述二号支撑柱(42)和所述三号支撑柱(43)的底部均开设有四号卯口(46),通过四号桦头(45)卡接于四号卯口(46)内将接所述一号支撑柱(41)、所述二号支撑柱(42)和所述三号支撑柱(43)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柱(41)、所述二号支撑柱(42)和所述三号支撑柱(4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桦头(44),通过三号桦头(44)卡接于三号卯口(38)内将所述一号支撑柱(41)、所述二号支撑柱(42)和所述三号支撑柱(43)依次连接于一号分板(31)、二号分板(32)和三号分板(33)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板(11),所述底座板(11)位于一号分板(31)的下方,所述底座板(11)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组件(2)包括盖板(21),所述盖板(21)位于三号分板(33)的上方,所述盖板(2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柱(41)均活动贯穿于底座板(11)的侧边位置,所述三号支撑柱(43)均活动贯穿于盖板(21)的侧边位置,所述一号支撑柱(41)和所述三号支撑柱(43)位于底座板(11)下方和盖板(21)上方均开设有槽口(47),所述槽口(4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榫块(48)。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木质包装盒,包括底座组件、盒盖组件、四个侧板组件和八个支撑组件,盒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分别位于四个侧板组件的上下两方,八个支撑组件位于四个侧板组件的外侧,侧板组件包括一号分板、二号分板和三号分板,一号分板和二号分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桦头,运输货物体积大于包装盒容积时,可以通过加装二号分板和二号支撑柱的数量,使包装盒的体积增大,体积小于包装盒容积时,可以拆掉中层板减小包装盒的体积,整个包装盒均由榫卯结构连接,需要运输货物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货物运至目的地后,拆卸也非常方便,不会对包装组件造成破坏,增加重复利用的效率。增加重复利用的效率。增加重复利用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军 吴晓光 刘德红 季如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泉市嘉文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