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大棚已普遍用于林业生产,以便于进行林木繁育、观赏树木的繁育等。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森林苗木进行繁育的过程中,为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经常会用到大棚,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一定的温度,环境监测装置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来保证温室大棚内的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需求。
3.由于传统的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监测箱长期裸露在外部,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损坏,同时传统的装置不便于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导致便携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防护箱顶部的上方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监测箱,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防护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插接有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的外侧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阀门,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且所述矩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且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7.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的右侧壁,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靠近底部处,且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防护箱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分流管,且所述分流管的底部与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外壳内腔靠近底部处,且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的内腔均贯穿设有竖杆,且所述竖杆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插接在矩形开口的内腔,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
连接有万向轮,若干个所述万向轮的底部均延伸至外壳的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上方处均设有凸轮,且两个所述凸轮上靠近底部处共同贯穿设有传动杆,所述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传动杆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所述外壳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动杆的右端贯穿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在右侧侧板的右侧处,且所述安装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且右侧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蜗杆的左端贯穿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的左侧,且所述蜗杆的后侧靠近左端处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水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且所述第一单槽轮的左侧设有第二单槽轮,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防护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均活动连接有直板,且两个所述直板的后侧均与防护箱内腔后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且两个所述螺纹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延伸至防护箱的外侧,并均与箱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固定杆、螺纹杆、皮带、蜗轮、蜗杆、第二伺服电机、移动板和螺纹套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监测箱进行收纳,从而避免监测箱长期裸露在外部造成损坏;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万向轮、弹簧、竖杆、第一伺服电机、传动杆、凸轮和活动板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带动若干个万向轮向下移动支撑起该装置,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的分流管的局部左侧视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b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c处放大图。
22.图中:1、矩形板;2、水泵;3、软管;4、喷头;5、分流管;6、箱盖;7、监测箱;8、固定杆;
9、防护箱;10、水箱;11、万向轮;12、支撑块;13、外壳;14、弹簧;15、竖杆;16、第一伺服电机;17、传动杆;18、凸轮;19、活动板;20、螺纹杆;21、皮带;22、蜗轮;23、蜗杆;24、第二伺服电机;25、移动板;26、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实施例1:
28.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包括防护箱9,防护箱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防护箱9顶部的上方处设有箱盖6,箱盖6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监测箱7,箱盖6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防护箱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两个侧板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水箱10,水箱10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水泵2,且水泵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抽吸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0的右侧壁,并延伸至水箱10的内腔靠近底部处,且水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管3,防护箱9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分流管5,且分流管5的底部与软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分流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4,水箱10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插接有注水管,且注水管的外侧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阀门,水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且矩形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13,外壳13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且外壳13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
29.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19,活动板19设置在外壳13内腔靠近底部处,活动板19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上方处均设有凸轮18,且两个凸轮18上靠近底部处共同贯穿设有传动杆17,外壳13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传动杆17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外壳13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6,传动杆17的右端贯穿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并与第一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活动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外壳13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固定座的底部插接在矩形开口的内腔,且固定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若干个万向轮11的底部均延伸至外壳13的底部,且活动板19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外壳13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且两个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
的内腔均贯穿设有竖杆15,且竖杆15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竖杆15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30.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若干个万向轮11的设置可以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6,第一伺服电机16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转动会带来两个凸轮18转动,两个凸轮18转动会共同推动活动板19向下移动,并挤压两个弹簧14,活动板19向下移动会通过固定座带动若干个万向轮11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并支撑起该装置,此时即可使第一伺服电机16停止运行,然后推动该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至温棚的内腔合适的位置后即可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6带动传动杆17反向转动即可带动若干个万向轮11向上移动恢复原位。
31.实施例2:
32.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固定连接在右侧侧板的右侧处,且安装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23,且右侧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蜗杆23的左端贯穿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的左侧,且蜗杆23的后侧靠近左端处啮合有蜗轮22,蜗轮22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与水箱10的顶部活动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且防护箱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螺纹杆20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均活动连接有直板,且两个直板的后侧均与防护箱9内腔后侧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20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26,且两个螺纹套26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5,两个移动板25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防护箱9内腔的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两个移动板2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的顶端均延伸至防护箱9的外侧,并均与箱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单槽轮的左侧设有第二单槽轮,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21传动连接;
33.当需要对温棚内进行监测时,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伺服电机24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蜗杆23转动,蜗杆23转动会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转动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会带动第一单槽轮转动,第一单槽轮转动会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单槽轮转动,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转动会分别带动相邻的螺纹杆20转动,两个螺纹杆20转动会带动相邻的螺纹套26向上移动,两个螺纹套26向上移动会通过相邻的移动板25带动两个固定杆8向上移动,两个固定杆8向上移动即可共同带动箱盖6向上移动,箱盖6向上移动会带动监测箱7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即可使第二伺服电机24停止运行,然后监测箱7即可对温棚内展开监测。
34.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若干个万向轮11的设置可以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6,第一伺服电机16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转动会带来两个凸轮18转动,两个凸轮18转动会共同推动活动板19向下移动,并挤压两个弹簧14,活动板19向下移动会通过固定座带动若干个万向轮11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并支撑起该装置,此时即可使第一伺服电机16停止运行,然后推动该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至温棚的内腔合适的位置后即可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6带动传动杆17反向转动即可带动若干个万向轮11向上移动恢复原位,然后即可开展对温棚内
腔的监测,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伺服电机24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蜗杆23转动,蜗杆23转动会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转动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会带动第一单槽轮转动,第一单槽轮转动会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单槽轮转动,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转动会分别带动相邻的螺纹杆20转动,两个螺纹杆20转动会带动相邻的螺纹套26向上移动,两个螺纹套26向上移动会通过相邻的移动板25带动两个固定杆8向上移动,两个固定杆8向上移动即可共同带动箱盖6向上移动,箱盖6向上移动会带动监测箱7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即可使第二伺服电机24停止运行,然后监测箱7即可对温棚内展开监测,当需要对温棚内植物进行喷淋水源时,通过外接电源启动水泵2,水泵2工作的时候会通过抽吸管抽吸水箱10内腔的清水,然后通过软管3进入分流管5的内腔中,最后再由若干个喷头4对植物进行喷淋。
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防护箱顶部的上方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监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防护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插接有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的外侧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阀门,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且所述矩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且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的右侧壁,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靠近底部处,且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防护箱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分流管,且所述分流管的底部与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外壳内腔靠近底部处,且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的内腔均贯穿设有竖杆,且所述竖杆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插接在矩形开口的内腔,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若干个所述万向轮的底部均延伸至外壳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上方处均设有凸轮,且两个所述凸轮上靠近底部处共同贯穿设有传动杆,所述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传动杆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所述外壳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动杆的右端贯穿相邻第一轴承的内腔,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在右侧侧板的右侧处,且所述安装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且右侧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蜗杆的左端贯穿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延伸至侧板的左侧,且所述蜗杆的后侧靠近左端处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水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且所述第一单槽轮的左侧设有第二单槽轮,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防护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均活动连接有直板,且两个
所述直板的后侧均与防护箱内腔后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且两个所述螺纹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延伸至防护箱的外侧,并均与箱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棚环境监测设备,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防护箱顶部的上方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监测箱,所述箱盖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防护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固定杆、螺纹杆、皮带、蜗轮、蜗杆、第二伺服电机、移动板和螺纹套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监测箱进行收纳,从而避免监测箱长期裸露在外部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万向轮、弹簧、竖杆、第一伺服电机、传动杆、凸轮和活动板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带动若干个万向轮向下移动支撑起该装置,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山 马林 杨银山 金银 纳小林 马涛 何洪江 杨蹇 勉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科育种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2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