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园智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随着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存在的社会安全隐患更大,研发一种能够快速报警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校园智能报警装置,及时报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灾情的损害。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校园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壳体,所述报警器壳体内安装有集成电板,所述报警器壳体两侧壁的中后部分别设置有侧凹陷区,在每个侧凹陷区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报警器壳体的后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前方的垂直折弯部,且垂直折弯部正好落入报警器壳体两侧壁中后部的侧凹陷区内,并通过螺钉与报警器壳体的侧凹陷区中的螺纹孔紧固在一起;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竖向条孔和至少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安装圆孔,报警器壳体的背部正对安装板的位置处设置有上下两排条形凹槽;
所述集成电板包括微控单元,所述微控单元语音处理输出端连接语音处理器语音处理接收端,所述微控单元功放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器功放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器扬声器控制端连接第三扬声器,所述微控单元led调节输出端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pwm调光端,所述微控单元警报输出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一端,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连接功放器警报输入端;所述功放器信号输入端连接语音处理器信号输出端,所述微控单元忙信号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忙信号收发端,所述微控单元语音重置端连接语音芯片语音重置端,所述微控单元语音数据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语音数据收发端,所述语音芯片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功放器语音数据接收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控单元语音数据发送端连接语音处理器语音数据接收端,所述微控单元语音数据接收端连接语音处理器语音数据发送端,语音处理器话筒正极连接第二十九电容一端,第二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容一端、第二十八电容一端、第十一电阻一端和话筒正极,第二十七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一端、第二十四电容一端和第六电阻一端,第二十三电容另一端和第二十四电容另一端均接地,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话筒工作端;
语音处理器话筒负极连接第三十四电容一端,第三十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容另一端、第三十八电容一端、第十五电阻一端和话筒负极,第三十八电容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一端均接地;
所述语音处理器声音输出负极连接第二十一电容一端,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第二端,所述语音处理器声音输出正极连接第五十一电容一端,第五十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第一端;
所述语音处理器声音输入正极连接第一喇叭声音输出正极,所述语音处理器声音输入负极连接第一喇叭声音输出正极;
所述语音处理器功放音频输出正极连接第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二十三电阻一端,第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一端,第十电容另一端连接功放器左声道输入负极,第二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九电容一端,第四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功放器右声道输入负极;
所述微控单元第一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六电阻一端和第四十五电阻一端,第五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基极,第三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一端,第二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一端和第二三极管基极,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和第一喇叭正极,第二二极管正极和第一喇叭负极均接地;
第一喇叭正极信号端连接第二十电容一端,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七电阻一端,第四十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第一端,第一喇叭负极信号端连接第十九电容一端,第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四电阻一端,第五十四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第二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控单元第二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七电阻一端和第六十一电阻一端,第五十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六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基极,第十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十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六十电阻一端,第六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八电阻一端和第九三极管基极,第九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五十八电阻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和第二喇叭正极,第四二极管正极和第二喇叭负极均接地;
第一工作电路包括第六十七电阻,第六十七电阻一端连接微控单元警报输出端,第六十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阻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基极,第六十六电阻另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十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十二电容一端和音频器工作电源端,第四十二电容另一端和音频器接地端均接地,音频器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六十八电阻一端,第六十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三电容一端,第四十三电容另一端为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功放器关断受控端连接第七十三电阻一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七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七十五电阻一端,第七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七十四电阻一端和微控单元关断控制端,第七十四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耳机模式控制端连接第七十一电阻一端,第七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七十电阻一端和第六十九电阻一端,第七十电阻另一端接地,第六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左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五电容一端、第三十三电容一端和第九电容一端;
第五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二电阻一端,第六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另一端;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三电阻一端,第六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语音信号输出端;第九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一端,第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第一工作端;
功放器右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十四电容一端、第十六电容一端、第四十七电容一端和第四十九电容一端;
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一端,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另一端;第十六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一端,第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语音信号输出端;第四十七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第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第一工作端;第四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一端,第二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功放信号输出端正极;
所述功放器左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一滤波器一端,第一滤波器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一端和第一扬声器第二工作输入端,第十八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器左声道输出正极连接第二滤波器一端,第二滤波器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一端和第一扬声器第一工作输入端,第十七电容另一端接地;
所述功放器右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四十八电容一端,第四十八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扬声器第二工作输入端和第七十二电阻一端,第七十二电阻另一端和第二扬声器第一工作输入端均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控单元第一工作端连接第三工作电路,第三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二电阻一端连接微控单元第一工作端和第四十八热敏电阻一端,第三十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四十八热敏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微控单元第二工作端连接第四工作电路,第四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四电阻,第四十四电阻一端连接微控单元第二工作端和第四十九光敏电阻一端,第四十四电阻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九光敏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微控单元第三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单元第四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五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六电阻,第四十六电阻一端连接微控单元第三工作端和第四十一电阻一端,第四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基极,第八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八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三十八电阻一端,第三十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阻一端和第六三极管基极,第六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三十四电阻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六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二电阻一端,第四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接线排第一端,第四接线排第三端连接第四十三电阻一端和第三十九电阻一端,第三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基极,第七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微控单元第四工作端和第三十七电阻一端,第三十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pwm调光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一端,第三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三电阻一端和微控单元led调节输出端,第三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一端,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电流采样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第二十四电阻一端连接电源和第五十九电容一端,第五十九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功率开关端连接第七二极管正极和第八电感一端,第七二极管负极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电源输入端,第八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负极,第五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控单元连接第二工作电路,第二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一电阻一端连接微控单元led工作信号端和第二十九电阻一端,第二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三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基极,第五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集电极连第三十电阻一端,第三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一端和第四三极管基极,第二十七电阻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四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
还包括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压调节器,开关电压调节器输入电压端连接第三十一电容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负极,第三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一接线排和工作电源;开关电压调节器反馈端连接第五十五电阻一端、第五十九电阻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一端,第五十五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另一端;开关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端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和第五电感一端,第三二极管正极接地,第五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另一端、第八二极管正极、第三十电容一端、第三十二电容一端,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电容另一端均另一端接地,第八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五十六电容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一端,第五十六电容另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前外壳、密封圈、背板,在前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向凹槽,背板上设置有与环向凹槽对应的环向凸台,在环向凸台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前外壳一体成型的螺钉安装柱,背板扣合在前外壳上并通过环向凸台和环向凹槽将密封圈压紧,并结合螺钉与螺钉安装柱紧固在一起,且密封圈覆盖螺钉安装柱。
上述方案中:在前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向凹槽,背板上设置有与环向凹槽对应的环向凸台,在环向凹槽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前外壳一体成型的螺钉安装柱,背板扣合在前外壳上并通过环向凸台和环向凹槽将密封圈压紧,并结合螺钉与螺钉安装柱紧固在一起,且密封圈覆盖螺钉安装柱。安装之后,只有前外壳裸露在外,而前外壳一体成型,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报警器的内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发送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提示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和其他人员离开,同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外界,可以及时让现场的人员及时得到救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控单元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语音处理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功放器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喇叭的电路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喇叭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语音芯片的电路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框架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报警器壳体和的安装板分解示意图;
图18为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19为安装弯角的轴测图;
图20为前外壳的主视图;
图21为背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1所示,一种校园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微控单元u5,微控单元u5语音处理输出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处理接收端,微控单元u5功放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器u4功放输入端,第一驱动器u4扬声器控制端连接第三扬声器ls3,微控单元u5led调节输出端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pwm调光端,微控单元u5警报输出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一端,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警报输入端;功放器u1信号输入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信号输出端,微控单元u5忙信号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u3忙信号收发端,微控单元u5语音重置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重置端,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数据收发端,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功放器u1语音数据接收端。
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发送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数据接收端,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接收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数据发送端,语音处理器u2话筒正极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29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27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一端、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话筒mk1正极,第二十七电容c27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一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二十三电容c23另一端和第二十四电容c24另一端均接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话筒工作端;
语音处理器u2话筒负极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4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容c28另一端、第三十八电容c38一端、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和话筒mk1负极,第三十八电容c38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均接地;
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出负极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j3第二端,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出正极连接第五十一电容c51一端,第五十一电容c51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j3第一端;
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入正极连接第一喇叭rl1声音输出正极,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入负极连接第一喇叭rl1声音输出正极;
语音处理器u2功放音频输出正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一端,第十电容c10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左声道输入负极,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49一端,第四十九电容c49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右声道输入负极。
微控单元u5第一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六电阻r56一端和第四十五电阻r45一端,第五十六电阻r56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五电阻r45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和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q9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负极和第一喇叭rl1正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和第一喇叭rl1负极均接地;
第一喇叭rl1正极信号端连接第二十电容c20一端,第二十电容c20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七电阻r47一端,第四十七电阻r47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j2第一端,第一喇叭rl1负极信号端连接第十九电容c19一端,第十九电容c19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四电阻r54一端,第五十四电阻r54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j2第二端。
微控单元u5第二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一端和第六十一电阻r61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六十一电阻r61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基极,第十三极管q10发射极接地,第十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第六十电阻r60一端,第六十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八电阻r58一端和第九三极管q9基极,第九三极管q9发射极和第五十八电阻r58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q9集电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和第二喇叭rl2正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和第二喇叭rl2负极均接地。
第一工作电路包括第六十七电阻r67,第六十七电阻r67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警报输出端,第六十七电阻r67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阻r66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q11基极,第六十六电阻r66另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q11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十一三极管q11发射极连接第四十二电容c42一端和音频器u9工作电源端,第四十二电容c42另一端和音频器u9接地端均接地,音频器u9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六十八电阻r68一端,第六十八电阻r68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三电容c43一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为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
功放器u1关断受控端连接第七十三电阻r73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七十三电阻r73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七十五电阻r75一端,第七十五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第七十四电阻r74一端和微控单元u5关断控制端,第七十四电阻r74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u1耳机模式控制端连接第七十一电阻r71一端,第七十一电阻r71另一端连接第七十电阻r70一端和第六十九电阻r69一端,第七十电阻r70另一端接地,第六十九电阻r69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u1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第八电容c8一端、第七电容c7一端、第四电容c4一端和电源,第八电容c8另一端、第七电容c7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另一端均接地;功放器u1旁路电容端连接第五十三电容c53一端,第五十三电容c53另一端接地。
功放器u1左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一端和第九电容c9一端;第五电容c5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二电阻r62一端,第六十二电阻r62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三电阻r63一端,第六十三电阻r63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第九电容c9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rl1第一工作端。
功放器u1右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六电容c16一端、第四十七电容c47一端和第四十九电容c10一端;第十四电容c14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第四十七电容c47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rl1第一工作端;第四十九电容c10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功放信号输出端正极。
功放器u1左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一滤波器lb1一端,第一滤波器lb1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c18一端和第一扬声器ls1第二工作输入端,第十八电容c18另一端接地,功放器u1左声道输出正极连接第二滤波器lb2一端,第二滤波器lb2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c17一端和第一扬声器ls1第一工作输入端,第十七电容c17另一端接地。
功放器u1右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四十八电容c48一端,第四十八电容c48另一端连接第二扬声器ls2第二工作输入端和第七十二电阻r72一端,第七十二电阻r72另一端和第二扬声器ls2第一工作输入端均接地。
微控单元u5第一工作端连接第三工作电路,第三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一工作端和第四十八热敏电阻r48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另一端接地,第四十八热敏电阻r48另一端连接电源。
微控单元u5第二工作端连接第四工作电路,第四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四电阻r44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二工作端和第四十九光敏电阻r49一端,第四十四电阻r44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九光敏电阻r49另一端连接电源。
微控单元u5第三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一端,微控单元u5第四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另一端,第五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六电阻r46,第四十六电阻r46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三工作端和第四十一电阻r41一端,第四十一电阻r41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六电阻r46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q8基极,第八三极管q8发射极接地,第八三极管q8集电极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一端,第三十八电阻r38另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基极,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和第三十四电阻r34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42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42另一端连接第四接线排j4第一端,第四接线排j4第三端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43一端和第三十九电阻r39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39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三电阻r43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基极,第七三极管q7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微控单元u5第四工作端和第三十七电阻r37一端,第三十七电阻r37另一端连接电源。
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pwm调光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三电阻r33一端和微控单元u5led调节输出端,第三十三电阻r33另一端连接电源;
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流采样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另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连接电源和第五十九电容c59一端,第五十九电容c59另一端接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功率开关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正极和第八电感l8一端,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源输入端,第八电感l8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d5负极,第五发光二极管d5正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另一端。
微控单元u5连接第二工作电路,第二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一电阻r31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led工作信号端和第二十九电阻r29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三十一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连第三十电阻r30一端,第三十电阻r30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二十七电阻r27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d6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d6负极接地。
微控单元u5时钟信号端连接存储器u6时钟信号端和第二十五电阻r25一端,微控单元u5数据信号端连接存储器u6数据信号端和第二十六电阻r26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另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26另一端和存储器u6工作电压端均连接电源,存储器u6工作电压端连接第五十七电容c57一端,第五十七电容c57另一端接地。
还包括电压调节电路,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压调节器u8,开关电压调节器u8输入电压端连接第三十一电容c31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第三十一电容c31另一端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第一接线排j1和工作电源;开关电压调节器u8反馈端连接第五十五电阻r55一端、第五十九电阻r59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c26一端,第五十五电阻r55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容c26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r59另一端;开关电压调节器u8输出电压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和第五电感l5一端,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地,第五电感l5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r59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正极、第三十电容c30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电容c30另一端均另一端接地,第八二极管d8负极连接第五十六电容c56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c58一端,第五十六电容c56另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c58另一端均接地。
微控单元u5晶振电路第一端连接第二晶振y2一端和第六十电容c60一端,微控单元u5晶振电路第二端连接第六十一电容c61一端和第二晶振y2另一端,第六十一电容c61另一端和第六十电容c60另一端均接地。
微控单元u5重置端连接第四十电阻r40一端和第六十六电容c66一端,第六十六电容c66另一端接地,第四十电阻r40另一端连接电源。
微控单元u5通讯串口发送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一端,第五十一电阻r51另一端连接第七接线排j7第二端,微控单元u5通讯串口接收端连接第五十电阻r50一端,第五十电阻r50另一端连接第七接线排j7第三端。
语音处理器u2晶振电路第一端连接第一晶振y1一端和第三电容c3一端,语音处理器u2晶振电路第二端连接第一晶振y1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三电容c3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另一端均接地。语音处理器u2重置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和第六电容c6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源。
其中,功放器u1的型号为ns4248,语音处理器u2的型号为fm1288,语音芯片u3的型号为wtv080-16s,第一驱动器u4的型号为ba6208g,微控单元u5的型号为stm32f030c8t6,存储器u6的型号为mb85rc16,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的型号为pt4115b89_b,开关电压调节器u8的型号为lm2596s-adj。
报警器壳体两侧壁的中后部分别设置有侧凹陷区,在每个侧凹陷区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板4位于报警器壳体的后方,安装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前方的垂直折弯部,且垂直折弯部正好落入报警器壳体两侧壁中后部的侧凹陷区内,并通过螺钉与报警器壳体的侧凹陷区中的螺纹孔紧固在一起。
安装板4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竖向条孔4b和至少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安装圆孔4a,报警器壳体的背部正对安装板4的位置处设置有上下两排条形凹槽。
最好,安装圆孔4a共八个,每个竖向条孔4b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圆孔4a;每个侧凹陷区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当报警器需要安装在墙面上时,采取的方式是壁挂式,即先用四颗螺钉将安装板4安装在墙上,再将报警器壳体通过侧凹陷区的两个螺纹孔安装在安装板上,同时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螺钉的头部刚好落到报警器壳体背部的条形凹槽内,不会在报警器壳体和安装板4之间产生间隙。安装圆孔4a有八个,上下各四个,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安装圆孔4a。
最好,安装板还配有两个“l”形的安装弯角5,安装弯角5的一侧设置有上下两个条孔,另一侧设置有上下两个圆孔。安装弯角5上的圆孔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圆孔4a的大小,间距一致。当报警器需要安装到电线杆、路灯杆、树上等杆状物上,采用的安装方式是抱杆式,具体有两种情况:第一杆形直径小,先将安装弯角5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上,再通过抱箍将安装弯角5安装在杆形物上,报警器壳体与安装板4的安装方式同壁挂式;第二杆形直径大,能形成一个相对的平面时,采取的方式是,抱箍直接通过安装板4的条孔,将安装板固定在杆状物上。
最好,报警器壳体包括前外壳1、密封圈2、背板3,在前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向凹槽,背板上设置有与环向凹槽对应的环向凸台,在环向凸台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前外壳一体成型的螺钉安装柱,背板扣合在前外壳上并通过环向凸台和环向凹槽将密封圈压紧,并结合螺钉与螺钉安装柱紧固在一起,且密封圈覆盖螺钉安装柱。
在前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向凹槽1a,背板3上设置有与环向凹槽1a对应的环向凸台3a,在环向凹槽1a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前外壳1一体成型的螺钉安装柱,背板3扣合在前外壳1上并通过环向凸台3a和环向凹槽1a将密封圈2压紧,并结合螺钉与螺钉安装柱紧固在一起,且密封圈2覆盖螺钉安装柱。安装之后,只有前外壳1裸露在外,而前外壳1一体成型,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报警器的内部。
最好是,前外壳1的中部设置有凹陷区,在凹陷区内设置有扩音区1d、摄像头1f、红外灯1e、报警按钮1g和麦克风1h。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六发光二极管d6为报警灯)安装在前外壳1的顶部,在背板3上设置有出线圆孔3b和冲压成型的条形走线凹槽3c,在前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口1b,使报警器内的线束经出线圆孔3b出来后,先被约束在条形走线凹槽3c内,再经出线口1b引出到报警器外,从而实现线束的隐藏安装。
最好,背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正对出线圆孔的圆环柱,而出线圆孔配备有橡胶密封堵头,橡胶密封堵头从背板3的后方塞紧安装在出线圆孔上,实现线束的合拢,同时也使得雨水不会从出线圆孔3b进入到报警器内部,橡胶密封堵头上开有仅供线束通过的圆孔。
最好,背板3上的螺钉过孔为沉孔,背板3上冲有朝向报警器壳体内腔的加强凸起,背板3内壁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既可以增加整个背板3的强度,又可以让螺钉不凸起,整体还美观。
最好,前外壳1为四周倒圆的矩形盒,且前壁与侧壁圆滑过渡,当有水从上方掉落时,不会引起积水。
发生灾情时,通过微控单元u5向音频器u9发出启动警报指令,音频器u9发出声音报警信号,通过功放器u1进行放大并传输至第一扬声器ls1和第二扬声器ls2,通过第一扬声器ls1和第二扬声器ls2发出警鸣声,通过微控单元u5驱动第二工作电路工作,第六发光二极管d6亮起,并按照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设定的频率闪烁,向现场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当需要组织疏散人群或者灾情实况报道时,通过话筒将播音员的语音信号进行收集,并传输给语音处理器u2,语音处理器u2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转化并传输给微控单元u5和功放器u1,微控单元u5接收到语音信号后,停止音频器u9,并将语音信号传输给第一喇叭rl1和第二喇叭rl2播放,同时,功放器u1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并传输至第一扬声器ls1和第二扬声器ls2进行播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校园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壳体内安装有集成电板,所述报警器壳体两侧壁的中后部分别设置有侧凹陷区,在每个侧凹陷区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报警器壳体的后方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前方的垂直折弯部,且垂直折弯部正好落入报警器壳体两侧壁中后部的侧凹陷区内,并通过螺钉与报警器壳体的侧凹陷区中的螺纹孔紧固在一起;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竖向条孔和至少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安装圆孔,报警器壳体的背部正对安装板的位置处设置有上下两排条形凹槽;
所述集成电板包括微控单元(u5),所述微控单元(u5)语音处理输出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处理接收端,所述微控单元(u5)功放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器(u4)功放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器(u4)扬声器控制端连接第三扬声器(ls3),所述微控单元(u5)led调节输出端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pwm调光端,所述微控单元(u5)警报输出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一端,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警报输入端;所述功放器(u1)信号输入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信号输出端,所述微控单元(u5)忙信号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u3)忙信号收发端,所述微控单元(u5)语音重置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重置端,所述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收发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数据收发端,所述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功放器(u1)语音数据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发送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数据接收端,所述微控单元(u5)语音数据接收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语音数据发送端,语音处理器(u2)话筒正极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29)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27)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一端、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话筒(mk1)正极,第二十七电容(c27)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一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二十三电容(c23)另一端和第二十四电容(c24)另一端均接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话筒工作端;
语音处理器(u2)话筒负极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4)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容(c28)另一端、第三十八电容(c38)一端、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和话筒(mk1)负极,第三十八电容(c38)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均接地;
所述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出负极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j3)第二端,所述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出正极连接第五十一电容(c51)一端,第五十一电容(c51)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排(j3)第一端;
所述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入正极连接第一喇叭(rl1)声音输出正极,所述语音处理器(u2)声音输入负极连接第一喇叭(rl1)声音输出正极;
所述语音处理器(u2)功放音频输出正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一端,第十电容(c10)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左声道输入负极,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49)一端,第四十九电容(c49)另一端连接功放器(u1)右声道输入负极;
所述微控单元(u5)第一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六电阻(r56)一端和第四十五电阻(r45)一端,第五十六电阻(r56)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五电阻(r45)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和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q9)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负极和第一喇叭(rl1)正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和第一喇叭(rl1)负极均接地;
第一喇叭(rl1)正极信号端连接第二十电容(c20)一端,第二十电容(c20)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七电阻(r47)一端,第四十七电阻(r47)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j2)第一端,第一喇叭(rl1)负极信号端连接第十九电容(c19)一端,第十九电容(c19)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四电阻(r54)一端,第五十四电阻(r54)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排(j2)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单元(u5)第二喇叭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一端和第六十一电阻(r61)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六十一电阻(r61)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基极,第十三极管(q10)发射极接地,第十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第六十电阻(r60)一端,第六十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第五十八电阻(r58)一端和第九三极管(q9)基极,第九三极管(q9)发射极和第五十八电阻(r58)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九三极管(q9)集电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和第二喇叭(rl2)正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和第二喇叭(rl2)负极均接地;
第一工作电路包括第六十七电阻(r67),第六十七电阻(r67)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警报输出端,第六十七电阻(r67)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阻(r66)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q11)基极,第六十六电阻(r66)另一端和第十一三极管(q11)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十一三极管(q11)发射极连接第四十二电容(c42)一端和音频器(u9)工作电源端,第四十二电容(c42)另一端和音频器(u9)接地端均接地,音频器(u9)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六十八电阻(r68)一端,第六十八电阻(r68)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三电容(c43)一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为第一工作电路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功放器(u1)关断受控端连接第七十三电阻(r73)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七十三电阻(r73)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七十五电阻(r75)一端,第七十五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第七十四电阻(r74)一端和微控单元(u5)关断控制端,第七十四电阻(r74)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u1)耳机模式控制端连接第七十一电阻(r71)一端,第七十一电阻(r71)另一端连接第七十电阻(r70)一端和第六十九电阻(r69)一端,第七十电阻(r70)另一端接地,第六十九电阻(r69)另一端连接电源;
功放器(u1)左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一端和第九电容(c9)一端;
第五电容(c5)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二电阻(r62)一端,第六十二电阻(r62)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另一端连接第六十三电阻(r63)一端,第六十三电阻(r63)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第九电容(c9)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rl1)第一工作端;
功放器(u1)右声道输入负极连接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六电容(c16)一端、第四十七电容(c47)一端和第四十九电容(c10)一端;
第十四电容(c14)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连接第一工作电路第四十三电容(c43)另一端;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语音芯片(u3)语音信号输出端;第四十七电容(c47)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第一喇叭(rl1)第一工作端;第四十九电容(c10)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另一端连接语音处理器(u2)功放信号输出端正极;
所述功放器(u1)左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一滤波器(lb1)一端,第一滤波器(lb1)另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c18)一端和第一扬声器(ls1)第二工作输入端,第十八电容(c18)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器(u1)左声道输出正极连接第二滤波器(lb2)一端,第二滤波器(lb2)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c17)一端和第一扬声器(ls1)第一工作输入端,第十七电容(c17)另一端接地;
所述功放器(u1)右声道输出负极连接第四十八电容(c48)一端,第四十八电容(c48)另一端连接第二扬声器(ls2)第二工作输入端和第七十二电阻(r72)一端,第七十二电阻(r72)另一端和第二扬声器(ls2)第一工作输入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单元(u5)第一工作端连接第三工作电路,第三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一工作端和第四十八热敏电阻(r48)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另一端接地,第四十八热敏电阻(r48)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微控单元(u5)第二工作端连接第四工作电路,第四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四电阻(r44)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二工作端和第四十九光敏电阻(r49)一端,第四十四电阻(r44)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九光敏电阻(r49)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微控单元(u5)第三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一端,所述微控单元(u5)第四工作端连接第五工作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五工作电路包括第四十六电阻(r46),第四十六电阻(r46)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第三工作端和第四十一电阻(r41)一端,第四十一电阻(r41)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六电阻(r46)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q8)基极,第八三极管(q8)发射极接地,第八三极管(q8)集电极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一端,第三十八电阻(r38)另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基极,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和第三十四电阻(r34)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42)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42)另一端连接第四接线排(j4)第一端,第四接线排(j4)第三端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43)一端和第三十九电阻(r39)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39)另一端连接电源,第四十三电阻(r43)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基极,第七三极管(q7)发射极接地,第七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微控单元(u5)第四工作端和第三十七电阻(r37)一端,第三十七电阻(r37)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pwm调光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三电阻(r33)一端和微控单元(u5)led调节输出端,第三十三电阻(r33)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流采样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另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一端连接电源和第五十九电容(c59)一端,第五十九电容(c59)另一端接地,所述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功率开关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正极和第八电感(l8)一端,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高调光比恒流驱动器(u7)电源输入端,第八电感(l8)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d5)负极,第五发光二极管(d5)正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单元(u5)连接第二工作电路,第二工作电路包括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一电阻(r31)一端连接微控单元(u5)led工作信号端和第二十九电阻(r29)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三十一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连第三十电阻(r30)一端,第三十电阻(r30)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二十七电阻(r27)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均连接电源,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d6)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d6)负极接地;
还包括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压调节器(u8),开关电压调节器(u8)输入电压端连接第三十一电容(c31)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第三十一电容(c31)另一端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第一接线排(j1)和工作电源;开关电压调节器(u8)反馈端连接第五十五电阻(r55)一端、第五十九电阻(r59)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c26)一端,第五十五电阻(r55)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容(c26)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r59)另一端;开关电压调节器(u8)输出电压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和第五电感(l5)一端,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地,第五电感(l5)另一端连接第五十九电阻(r59)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正极、第三十电容(c30)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电容(c30)另一端均另一端接地,第八二极管(d8)负极连接第五十六电容(c56)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c58)一端,第五十六电容(c56)另一端和第五十八电容(c58)另一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前外壳(1)、密封圈(2)、背板(3),在前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向凹槽(1a),背板(3)上设置有与环向凹槽(1a)对应的环向凸台(3a),在环向凹槽(1a)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前外壳(1)一体成型的螺钉安装柱,背板(3)扣合在前外壳(1)上并通过环向凸台(3a)和环向凹槽(1a)将密封圈(2)压紧,并结合螺钉与螺钉安装柱紧固在一起,且密封圈(2)覆盖螺钉安装柱。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