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
背景技术:2.工业窑炉按热工制度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断式窑炉又称周期式窑炉,其特点是窑炉子间断生产,在每一加热周期内窑炉温是变化的;第二类是连续式窑炉,其特点是窑炉子连续生产,窑炉膛内划分温度区段,在加热过程中每一区段的温度是不变的,工件由低温的预热区逐步进入高温的加热区。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例如:炉窖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由于炉内的温度会沿着炉壁进行流失,使得炉内的温度较难进行保持,导致过多的热量流失。造成浪费资源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结构包括主体、炉门、排气口,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炉门,所述排气口安装在主体的顶部正中间,所述主体包括炉框、放置板、热循环装置、喷火嘴,所述炉框的前端连接有炉门,所述排气口嵌固在炉框的顶部正中间,所述放置板横向安装在炉框的内部底部,所述热循环装置位于炉框的内部上端,所述喷火嘴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炉框的内部两端。
6.进一步的,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保温层、水循环箱、连通管、通水管,所述保温层设置在炉框的内部顶端,所述水循环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保温层的内部两侧,所述连通管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所述通水管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侧端,所述通水管贯穿于保温层。
7.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箱包括箱体、通水槽、分隔板、吸热片、恒温板,所述箱体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保温层的内部两端,所述通水槽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分隔板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通水槽的内部,所述吸热片横向嵌固在箱体的底部端面,所述恒温板设置在通水槽的底端,所述恒温板与吸热片的端面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恒温板包括恒温块、连接块、凹陷槽,所述恒温块设置在通水槽的内部上端,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于恒温块的底部端面,且另一端与吸热片的顶部端面相连接,所述凹陷槽设有六个,且横向排列于恒温块的顶部端面,所述恒温块的端面为圆弧状。
9.进一步的,所述凹陷槽包括导热层、槽体、切槽、凸块,所述导热层设置在凹陷槽的侧端,所述槽体位于导热层的内部,所述切槽设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导热层的内部两侧,所述凸块嵌固于槽体的底部端面,所述凸块的顶部端面为凹陷状,且深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深。
10.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包括板体、贯穿槽、圆弧座,所述板体设有五个,且交错排列
于通水槽的内部,所述贯穿槽设有五个以上,且设置在板体的侧端面,所述圆弧座嵌固在板体的顶部端面,所述贯穿槽为倾斜状,且与板体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座包括弧板、缓冲槽、连接杆、导流槽,所述弧板设置在板体的末端,所述缓冲槽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杆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流槽的一端连接于弧板的顶部前端,且另一端连接于弧板的末端,所述缓冲槽的深度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变浅。
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包括导向槽、导料端口、回流块,所述导向槽设置在弧板的后端,所述导料端口连接于导向槽的前端,所述回流块设有六个以上,且排列于导向槽的上下两端,所述回流块的端面为圆弧状,且交错排列于导向槽的两端面。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利用通水管将冷水往水循环箱中进行导流,再利用水循环箱的底部对炉内流失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传递到水中,再将吸收有热量的水分往通水管进行导向,从而能够随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达到节能的效果。
16.2.本发明利用缓冲槽让水流进行冲击,使得水流冲击缓冲槽之后能够沿着弧板的端面进行流动,让水流能够沿着分隔板的端面进行s状环绕流动,能够让水流充分对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循环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水循环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恒温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凹陷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分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圆弧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导流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主体1、炉门2、排气口3、炉框11、放置板12、热循环装置13、喷火嘴14、保温层131、水循环箱132、连通管133、通水管134、箱体a1、通水槽a2、分隔板a3、吸热片a4、恒温板a5、恒温块a51、连接块a52、凹陷槽a53、导热层b1、槽体b2、切槽b3、凸块b4、板体c1、贯穿槽c2、圆弧座c3、弧板c31、缓冲槽c32、连接杆c33、导流槽c34、导向槽d1、导料端口d2、回流块d3。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8.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29.其结构包括主体1、炉门2、排气口3,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炉门2,所述排气口3安
装在主体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主体1包括炉框11、放置板12、热循环装置13、喷火嘴14,所述炉框11的前端连接有炉门2,所述排气口3嵌固在炉框1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放置板12横向安装在炉框11的内部底部,所述热循环装置13位于炉框11的内部上端,所述喷火嘴14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炉框11的内部两端。
30.所述热循环装置13包括保温层131、水循环箱132、连通管133、通水管134,所述保温层131设置在炉框11的内部顶端,所述水循环箱132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保温层131的内部两侧,所述连通管133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132,所述通水管134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132侧端,所述通水管134贯穿于保温层131,有利于通过通水管134将冷水往水循环箱132中进行导流,再利用水循环箱132的底部对炉内流失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传递到水中。
31.所述水循环箱132包括箱体a1、通水槽a2、分隔板a3、吸热片a4、恒温板a5,所述箱体a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保温层131的内部两端,所述通水槽a2位于箱体a1的内部,所述分隔板a3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通水槽a2的内部,所述吸热片a4横向嵌固在箱体a1的底部端面,所述恒温板a5设置在通水槽a2的底端,所述恒温板a5与吸热片a4的端面相连接,有利于通过吸热片a4将置于炉内的温度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通过恒温板a5传递到通水槽a2中的水中。
32.所述恒温板a5包括恒温块a51、连接块a52、凹陷槽a53,所述恒温块a51设置在通水槽a2的内部上端,所述连接块a52的一端连接于恒温块a51的底部端面,且另一端与吸热片a4的顶部端面相连接,所述凹陷槽a53设有六个,且横向排列于恒温块a51的顶部端面,所述恒温块a51的端面为圆弧状,有利于通过凹陷槽a53来加大恒温块a51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
33.所述凹陷槽a53包括导热层b1、槽体b2、切槽b3、凸块b4,所述导热层b1设置在凹陷槽a53的侧端,所述槽体b2位于导热层b1的内部,所述切槽b3设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导热层b1的内部两侧,所述凸块b4嵌固于槽体b2的底部端面,所述凸块b4的顶部端面为凹陷状,且深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深,有利于通过凸块b4来加大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让水流充分吸收热量。
34.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炉窖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由于炉内的温度会沿着炉壁进行流失,可以利用通水管134将冷水往水循环箱132中进行导流,再利用水循环箱132的底部对炉内流失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传递到水中,再将吸收有热量的水分往通水管134进行导向,从而能够随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再利用吸热片a4将置于炉内的温度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通过恒温板a5传递到通水槽a2中的水中,从而能够对含有热量的水流再次进行利用,避免出现热损失的情况,然后利用凹陷槽a53来加大恒温块a51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充分的将热量往水中进行导热,让水流能够快速的对热量进行和吸收,最后利用槽体b2能够让水流在中间进行流动,再利用凸块b4来加大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让水流充分吸收热量,将热能用于更多的地方,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达到节能的作用。
35.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图9,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36.所述分隔板a3包括板体c1、贯穿槽c2、圆弧座c3,所述板体c1设有五个,且交错排列于通水槽a2的内部,所述贯穿槽c2设有五个以上,且设置在板体c1的侧端面,所述圆弧座
c3嵌固在板体c1的顶部端面,所述贯穿槽c2为倾斜状,且与板体c1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有利于通过贯穿槽c2将通水槽a2前端的水流往板体c1的另一端进行导向。
37.所述圆弧座c3包括弧板c31、缓冲槽c32、连接杆c33、导流槽c34,所述弧板c31设置在板体c1的末端,所述缓冲槽c32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c31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杆c33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c31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流槽c34的一端连接于弧板c31的顶部前端,且另一端连接于弧板c31的末端,所述缓冲槽c32的深度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变浅,有利于通过水流进行冲击缓冲槽c32之后能够沿着弧板c31的端面进行流动。
38.所述导流槽c34包括导向槽d1、导料端口d2、回流块d3,所述导向槽d1设置在弧板c31的后端,所述导料端口d2连接于导向槽d1的前端,所述回流块d3设有六个以上,且排列于导向槽d1的上下两端,所述回流块d3的端面为圆弧状,且交错排列于导向槽d1的两端面,有利于通过水流在导向槽d1中流动,让水流受到回流块d3的导向进行交错流动。
39.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贯穿槽c2将通水槽a2前端的水流往板体c1的另一端进行导向,使得吸收完热量的水流能够快速排走进行利用,再利用缓冲槽c32让水流进行冲击,使得水流冲击缓冲槽c32之后能够沿着弧板c31的端面进行流动,让水流能够沿着分隔板a3的端面进行s状环绕流动,能够让水流充分对热量进行吸收,提高热回收的效率,最后利用水流在导向槽d1中流动,受到回流块d3的导向进行交错流动,使得水流能够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能够对带有热量的水流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1.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结构包括主体(1)、炉门(2)、排气口(3),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炉门(2),所述排气口(3)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正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炉框(11)、放置板(12)、热循环装置(13)、喷火嘴(14),所述炉框(11)的前端连接有炉门(2),所述排气口(3)嵌固在炉框(1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放置板(12)横向安装在炉框(11)的内部底部,所述热循环装置(13)位于炉框(11)的内部上端,所述喷火嘴(14)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炉框(11)的内部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装置(13)包括保温层(131)、水循环箱(132)、连通管(133)、通水管(134),所述保温层(131)设置在炉框(11)的内部顶端,所述水循环箱(132)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保温层(131)的内部两侧,所述连通管(133)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132),所述通水管(134)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水循环箱(132)侧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箱(132)包括箱体(a1)、通水槽(a2)、分隔板(a3)、吸热片(a4)、恒温板(a5),所述箱体(a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保温层(131)的内部两端,所述通水槽(a2)位于箱体(a1)的内部,所述分隔板(a3)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通水槽(a2)的内部,所述吸热片(a4)横向嵌固在箱体(a1)的底部端面,所述恒温板(a5)设置在通水槽(a2)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板(a5)包括恒温块(a51)、连接块(a52)、凹陷槽(a53),所述恒温块(a51)设置在通水槽(a2)的内部上端,所述连接块(a52)的一端连接于恒温块(a51)的底部端面,且另一端与吸热片(a4)的顶部端面相连接,所述凹陷槽(a53)设有六个,且横向排列于恒温块(a51)的顶部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a53)包括导热层(b1)、槽体(b2)、切槽(b3)、凸块(b4),所述导热层(b1)设置在凹陷槽(a53)的侧端,所述槽体(b2)位于导热层(b1)的内部,所述切槽(b3)设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导热层(b1)的内部两侧,所述凸块(b4)嵌固于槽体(b2)的底部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a3)包括板体(c1)、贯穿槽(c2)、圆弧座(c3),所述板体(c1)设有五个,且交错排列于通水槽(a2)的内部,所述贯穿槽(c2)设有五个以上,且设置在板体(c1)的侧端面,所述圆弧座(c3)嵌固在板体(c1)的顶部端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座(c3)包括弧板(c31)、缓冲槽(c32)、连接杆(c33)、导流槽(c34),所述弧板(c31)设置在板体(c1)的末端,所述缓冲槽(c32)设有五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c31)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杆(c33)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弧板(c31)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流槽(c34)的一端连接于弧板(c31)的顶部前端,且另一端连接于弧板(c31)的末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c34)包括导向槽(d1)、导料端口(d2)、回流块(d3),所述导向槽(d1)设置在弧板(c31)的后端,所述导料端口(d2)连接于导向槽(d1)的前端,所述回流块(d3)设有六个以上,且排列于导向槽(d1)的上下两端。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节能型工业炉窑,其结构包括主体、炉门、排气口,主体的前端设有炉门,排气口安装在主体的顶部正中间,主体包括炉框、放置板、热循环装置、喷火嘴,热循环装置包括保温层、水循环箱、连通管、通水管,水循环箱包括箱体、通水槽、分隔板、吸热片、恒温板,恒温板包括恒温块、连接块、凹陷槽,凹陷槽包括导热层、槽体、切槽、凸块,本发明利用通水管将冷水往水循环箱中进行导流,再利用水循环箱的底部对炉内流失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能够传递到水中,再将吸收有热量的水分往通水管进行导向,从而能够随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达到节能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奇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