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2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开展了较多的护坡应用研究,在材料类型方面有护岸格宾笼、建筑废料等,通过喷洒种植土、放置植生袋土等方式,来满足植物生长、实现边坡绿化目的。但是,对应河道等地况的坡岸来说,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和防止水土流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所用生态护坡结构极易因水流冲击,造成土质流失、驳岸植物损毁,最后导致生态护坡的失效。针对这种现状,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更稳固可靠的生态岸坡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坡结构抵抗水流冲击性能差,造成护坡失效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成型的种植单元,若干个种植单元沿着边坡自上至下呈台阶状依次排列,所述边坡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向下排水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均为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的四周设有与种植单元及导流槽相连密封结构;所述种植单元包括上方敞口的箱体,两两相邻的箱体底部连通、并与导流槽贯通,所述箱体内填装种植土及其底部的储水结构,所述种植土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种植土流失的覆盖层。
6.优选的,所述储水结构包括储水池及其顶部的滤水板,所述储水池设置于箱体的底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若干个吸水单元,所述吸水单元的上端贯穿滤水板并延伸至种植土内;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设置于储水池两侧壁的中部,相邻两个箱体之间的过水孔通过连接管相连。
7.优选的,所述种植土与覆盖层之间设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与滤水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渗水板及滤水板的凸台。
8.优选的,所述覆盖层为砂粒或碎石,所述覆盖层的表面铺设三维植被网。
9.优选的,所述吸水单元为若干个吸水条或者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下端延伸至储水池底部、且与储水池底面设有间隙,所述吸水管的上端延伸至种植土内,所述吸水管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微孔,用于向种植土内渗水。
10.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上下端孔口及微孔外部均包裹过滤网。
11.优选的,所述箱体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箱体及其内壁上的凸台一体浇注成型。
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外侧边缘设有定位台,所述箱体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定位台配合的定位槽。
1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箱体的底面及其后侧
立面置于边坡上的台阶处,所述箱体的斜面侧朝向边坡外侧,所述定位台设置于箱体斜面底部;上下相邻的箱体左右侧面交错布置。
14.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为浇注在箱体之间及箱体与导流槽之间的混凝土,所述导流槽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边坡上呈台阶状依次排列若干个种植单元,并沿边坡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排水的导流槽,利用密封结构将种植单元四周进行密封,避免水流进入内部造成边坡水土流失;在预制成型的箱体内填装种植土形成种植单元,并在箱体底部设置储水结构方便蓄水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同时在种植土上方铺设覆盖层,起到避免种植土流失的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河岸边坡起到固土、绿化的作用,进而实现生态防护、绿化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种植单元的右视图;
19.图3是图1中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视图;
20.图4是图1中箱体的侧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吸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00-边坡,01-植物,02-格宾笼;
23.1-种植单元,2-导流槽,3-箱体,4-种植土,5-覆盖层,6-储水池,7-滤水板,8-吸水单元,80-过滤网,81-吸水条,82-吸水管;9-过水孔,10-渗水板,11-支撑板,12-凸台,13-三维植被网,14-定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成型的种植单元1,若干个种植单元1沿着边坡00自上至下呈台阶状依次排列,所述边坡00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向下排水的导流槽2,所述导流槽2的两侧均为种植单元1,所述种植单元1的四周设有与种植单元1及导流槽2相连密封结构,避免水流沿着缝隙渗入土层出现滑坡现象;所述种植单元1包括上方敞口的箱体3,两两相邻的箱体3底部连通、并与导流槽2贯通,所述箱体3内填装种植土4及其底部的储水结构,所述种植土4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种植土流失的覆盖层5,能够确保植物正常生长。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种植单元对边坡起到加固绿化的作用,沿种植单元渗入箱体底部储水结构的过量水,会流入导流槽内排出,余在储水结构内的水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水分。
26.具体施工时,所述密封结构为浇注在箱体3之间及箱体3与导流槽2之间的混凝土,所述导流槽2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采用该结构能够对边坡起到固化作用,避免水流冲击
滑坡。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储水结构包括储水池6及其顶部的滤水板7,所述储水池6设置于箱体3的底部,所述储水池6内设有若干个吸水单元8,所述吸水单元8的上端贯穿滤水板7并延伸至种植土4内;所述箱体3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过水孔9,所述过水孔9设置于储水池6两侧壁的中部,相邻两个箱体3之间的过水孔9通过连接管(图中未画出)相连。具体制作时,将连接管密封固定在相邻两个过水孔内。进入种植单元的水流透过覆盖层、种植土及滤水板渗入储水池内,当储水池内积水过多时,积水会沿着过水孔及连接管排至导流槽内排出,避免浸泡植物根系。
28.进一步优化所述技术方案,所述种植土4与覆盖层5之间设有渗水板10,所述渗水板10与滤水板7之间设有支撑板11;所述箱体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渗水板10及滤水板7的凸台12。借助渗水板与滤水板可对种植土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避免了种植土的流失。
29.具体施工时,如图3、4所示,所述覆盖层5为砂粒或碎石,所述覆盖层5的表面铺设三维植被网13。采用三维植被网可在植物长出之前对覆盖层进行保护,避免水流过大将覆盖层的砂粒或碎石冲走。另外,还能避免阳光直晒造成种植土水分过分蒸发。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4所示,所述吸水单元8为若干个吸水条81。当没有外界补水时,吸收条利用毛细现象可将储水池内积水抽吸到种植土内,以满足植物生长之需。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吸水单元8为若干个吸水管82,所述吸水管82的下端延伸至储水池6底部、且与储水池6底面设有间隙,所述吸水管82的上端延伸至种植土4内,所述吸水管82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微孔,用于向种植土4内渗水。为了避免水中杂质及种植土对吸水管造成堵塞,在吸水管82的上下端孔口及微孔外部均包裹过滤网80。同理,借助吸水管同样可将储水池内的水抽吸到种植土内。
32.具体制作时,所述箱体3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箱体3及其内壁上的凸台12一体浇注成型。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3的底部外侧边缘设有定位台14,所述箱体3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定位台14配合的定位槽。在施工时采用该结构可对上下相邻的箱体进行定位。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3、4所示,所述箱体3的横截面为矩形、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箱体3的底面及其后侧立面置于边坡00上的台阶处,所述箱体3的斜面侧朝向边坡00外侧;所述箱体3的底部外侧边缘设有定位台14,所述箱体3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定位台14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台14设置于箱体3斜面底部;上下相邻的箱体3左右侧面交错布置。具体制作时,所述箱体3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箱体3及其内壁上的凸台12一体浇注成型,在施工时采用定位台可对上下相邻的箱体进行定位,确保箱体在边坡上排列可靠稳固。
3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35.预先将箱体3预制完成,将边坡00按施工要求平整后,将若干个箱体3拼装在边坡00上,并安装箱体3底部的连接管;在箱体3内安装滤水板7及吸水单元8后,再将掺有草籽的种植土4填装入箱体3内,随后铺设渗水板10及覆盖层5;最后,浇注导流槽2及箱体3之间的间隙(亦可在拼装箱体3之前浇注导流槽2),满足密封及硬化要求。另外,还在种植单元1的下方边坡00上可交错排列装有石块的格宾笼02,作为基础起到加固作用。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护坡效果好的优点,采用模块化的箱体施工,方便批量预制,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单元能够提高抵抗水流冲击性能,在固坡的同时绿化边坡,进一步确保护坡效果,实现生态护坡的目的。
37.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预制成型的种植单元,若干个种植单元沿着边坡自上至下呈台阶状依次排列,所述边坡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向下排水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均为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的四周设有与种植单元及导流槽相连密封结构;所述种植单元包括上方敞口的箱体,两两相邻的箱体底部连通、并与导流槽贯通,所述箱体内填装种植土及其底部的储水结构,所述种植土的上方设有用于防止种植土流失的覆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结构包括储水池及其顶部的滤水板,所述储水池设置于箱体的底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若干个吸水单元,所述吸水单元的上端贯穿滤水板并延伸至种植土内;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设置于储水池两侧壁的中部,相邻两个箱体之间的过水孔通过连接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与覆盖层之间设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与滤水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渗水板及滤水板的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砂粒或碎石,所述覆盖层的表面铺设三维植被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单元为若干个吸水条或者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下端延伸至储水池底部、且与储水池底面设有间隙,所述吸水管的上端延伸至种植土内,所述吸水管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微孔,用于向种植土内渗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的上下端孔口及微孔外部均包裹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箱体及其内壁上的凸台一体浇注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外侧边缘设有定位台,所述箱体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与定位台配合的定位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箱体的底面及其后侧立面置于边坡上的台阶处,所述箱体的斜面侧朝向边坡外侧,所述定位台设置于箱体斜面底部;上下相邻的箱体左右侧面交错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浇注在箱体之间及箱体与导流槽之间的混凝土,所述导流槽由防水混凝土浇注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岸坡修复结构,属于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种植单元,若干个种植单元沿着边坡呈台阶状排列,边坡上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槽,种植单元的四周设有密封结构,避免水流进入内部造成边坡水土流失;种植单元包括装填种植土的箱体,两两相邻的箱体底部连通、并与导流槽贯通,种植土底部设储水结构、上方设覆盖层。通过在边坡上依次排列若干个种植单元,并沿边坡纵向间隔设置多个导流槽,方便向下排水;预制成型的箱体内填装种植土形成种植单元,箱体底部的储水结构方便蓄水满足植物生长,种植土上方的覆盖层能够避免种植土流失。本实用新型能够固化、绿化岸坡,实现生态防护、绿化修复的目的。绿化修复的目的。绿化修复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辛玮琰 刘万利 张明进 杨燕华 刘鹏飞 刘晓菲 杨云平 王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1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