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器人

专利2023-04-08  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车内机器人辅助驾驶系统技术主要功能为播放音频、以及起到导航作用等,其功能面较窄,不具备ai性能,以单传感技术为例,该产品主要定位服务于手环,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难以做到有效的提醒,并且该手环产品多只能进行数据采集,不能进行传输,并且难以检测到驾驶员实际行为状态,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驾驶员由于非正常驾驶,如酒驾、疲劳驾驶、驾驶抽烟等行为导致严重交通事故,而且单传感技术为例,该手环产品多只能进行数据采集,不能进行传输存在局限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车内检测机器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机器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套设有帽子,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视觉模块及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传感器pcb模组。
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舵机,所述舵机的下方设置有舵机驱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形机器人外壳内置三个舵机,分别实现机器人的摇头功能,增加机器人的美观性。
7.优选的,所述传感器pcb模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传感器pcb模组的上方设置有从控制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7增加设备与车辆中控台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摆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两个舵机3控制摆臂摆动,增加人机交互。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嵌设电量显示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量显示器5展示设备电量,使驾驶员及时充电,提高使用体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中,装置主体是由人形机器人外壳以及帽子构成,帽子外设充电口,机器人外壳采取曲面设计,其中供电口位于头顶,可采用type-c供电以及纽扣电池供电两种方式,传感器pcb模组包括酒精传感器、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导航传感器,其中酒精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则是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根据异常数据的类别,发送不同信息给家里以及有关部门,烟雾传感器则是监控车内可能有的意外火灾情况,陀螺仪则是对碰撞信息进行采集,出车祸时可直接发送消息,导航传感器则用于对车辆的具体定位,传感器pcb模组均使用stm系列单片机进行实
际控制,安全性高。
15.2、本实用新型中,人形机器人外壳内置三个舵机,分别实现机器人的摇头以及摆臂功能,在行车前可提前设置机器人动作,增加机器人的美观性,底座增加设备与车辆中控台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电量显示器展示设备电量,使驾驶员及时充电,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dlib算法运行流程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机器人的系统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机器人外壳传感器系统图。
20.图例说明:1、帽子;2、视觉模块及显示屏;3、舵机;4、摇臂;5、电量显示器;6、传感器pcb模组;7、底座;8、外壳;9、ai主控;10、舵机驱动;11、从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机器人,包括外壳8,外壳8的上端套设有帽子1,外壳8的外表面设置有视觉模块及显示屏2,外壳8的下表面设置有传感器pcb模组6。
24.其达到的效果为,装置主体是由人形机器人外壳8以及帽子1构成,帽子1外设充电口,机器人外壳8采取曲面设计,其中供电口位于头顶,可采用type-c供电以及纽扣电池供电两种方式,传感器pcb模组6包括酒精传感器、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导航传感器,其中酒精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则是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根据异常数据的类别,发送不同信息给家里以及有关部门,烟雾传感器则是监控车内可能有的意外火灾情况,陀螺仪则是对碰撞信息进行采集,出车祸时可直接发送消息,导航传感器则用于对车辆的具体定位,传感器pcb模组6均使用stm32系列单片机进行实际控制。
25.实施例2,如图1-4所示,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舵机3,舵机3的下方设置有舵机驱动10,传感器pcb模组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传感器pcb模组6的上方设置有从控制器11,外壳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摇臂4,外壳8的正表面嵌设电量显示器5。
26.其达到的效果为,人形机器人外壳8内置三个舵机3,分别实现机器人的摇头以及摆臂功能,在行车前可提前设置机器人动作,增加机器人的美观性,底座7增加设备与车辆中控台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电量显示器5展示设备电量,使驾驶员及时充电,提高使用体验。
27.工作原理:装置主体是由人形机器人外壳8以及帽子1构成,帽子1外设充电口,机器人外壳8采取曲面设计,其中供电口位于头顶,可采用type-c供电以及纽扣电池供电两种方式,传感器pcb模组6包括酒精传感器、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导航传感器,其中酒精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则是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根据异常数据的类别,发送不同信息给家里以及有关部门,烟雾传感器则是监控车内可能有的意外火灾情况,陀螺仪则是对碰撞信息进行采集,出车祸时可直接发送消息,导航传感器则用于对车辆的具体定位,传感器pcb模组6均使用stm32系列单片机进行实际控制,人形机器人外壳8内置三个舵机3,分别实现机器人的摇头以及摆臂功能,在行车前可提前设置机器人动作,增加机器人的美观性,底座7增加设备与车辆中控台的接触面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电量显示器5展示设备电量,使驾驶员及时充电,提高使用体验;
28.其中,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具体流程如下:
29.首先开启电源,al控制器通过视觉模块提取相关画面,然后使用dlib 68算法对面部特征信息和行位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再根据提取的人脸特征继续计算,当活跃度高时,分析驾驶员是否存在打哈欠、玩手机及抽烟,并进行提醒,当驾驶员活跃度低时,计算眼部的特征,分析驾驶员是否在发呆或者睡眠。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机器人,包括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的上端套设有帽子(1),所述外壳(8)的外表面设置有视觉模块及显示屏(2),所述外壳(8)的下表面设置有传感器pcb模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舵机(3),所述舵机(3)的下方设置有舵机驱动(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pcb模组(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传感器pcb模组(6)的上方设置有从控制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摆臂(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的正表面嵌设电量显示器(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套设有帽子,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视觉模块及显示屏,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传感器PBC模组。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PCB模组包括酒精传感器、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导航传感器,酒精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应急信息发送传感器则是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根据异常数据的类别,发送不同信息给家里以及有关部门,烟雾传感器则是监控车内可能有的意外火灾情况,陀螺仪则是对碰撞信息进行采集,出车祸时可直接发送消息,导航传感器则用于对车辆的具体定位,传感器PCB模组均使用STM系列单片机进行实际控制,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星 李冰 赵浩博 陈智超 邬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51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