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电机生产用线圈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所述控制箱的顶部靠近边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上的轴孔相连接,所述主动轮上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上的轴孔通过转轴与传动齿轮上的轴孔传动相连,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绕线转盘轴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有三组传动齿轮,三组传动齿轮之间相互齿合连接,每组传动齿轮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绕线转盘轴动连接,每次可以进行对三个转子进行绕线操作,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提高了转子绕线的效率”。
4.电机的转子上需要进行铜线的绕卷,然而,现有技术在绕卷时,容易出现铜线的绕卷不紧密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移动底架和绕线装置;
8.所述绕线装置设置在移动底架上,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移动底架左侧。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盘,所述夹持盘侧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夹持块,每个夹持块上分别设置有一紧固螺栓,所述夹持盘通过连接柱固定到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在移动底架左侧。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右侧设置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与支撑座通过转轴连接,转轴自由转动,转轴右端连接到移动底架,转轴右端部连接到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移动底架上,所述绕线装置与移动底架之间设置有上卷轮,所述上卷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上卷轮下方设置有下卷轮,所述下卷轮设置在移动底架上,所述支撑座左端设置有弹性压扣。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绕线架为l型,所述绕线架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左端设置有线孔,所述绕线架右侧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内设置有线轮。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底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立座。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穿过立座,所述电机设置在立座上。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侧面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伸缩杆连接到移动块。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对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进行铜线的一个绕卷,通过移动底架和绕线装置的配合进行铜线的绕卷,通过弹性压扣按压和绕线架的旋转绕线,能够将铜线紧密均匀的绕卷在转子上。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结构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结构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架结构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底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包括:夹持装置3、移动底架1和绕线装置2;通过夹持装置3对转子进行固定,通过移动底架1和绕线装置2的配合,在转子上进行绕铜线;
24.所述绕线装置2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夹持装置3设置在移动底架1左侧。
25.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夹持盘33,所述夹持盘33侧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夹持块35,每个夹持块35上分别设置有一紧固螺栓34,所述夹持盘33通过连接柱32固定到底座31上,所述底座31设置在移动底架1左侧,将转子放入到夹持盘33的夹持块35内,然后通过拧紧紧固螺栓34,将转子进行固定。
26.所述绕线装置2包括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右侧设置有绕线架23,所述绕线架23与支撑座21通过转轴27连接,转轴27自由转动,转轴27右端连接到移动底架1,转轴27右端部连接到电机25,所述电机25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绕线装置2与移动底架1之间设置有上卷轮24,所述上卷轮24设置在转轴27上,所述上卷轮24下方设置有下卷轮26,所述下卷轮26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支撑座21左端设置有弹性压扣22,弹性压扣22与支撑座21之间为弹性连接,当弹性压扣22上翘时,会产生向下的弹性压力,弹性压扣2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配合铜线在转子上进行绕卷,在对转子进行绕卷时,弹性压扣22会卡压在转子上,起到对铜线进行绕卷时的一个移动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铜线能够均匀的在转子上进行绕卷。
27.所述绕线架23为l型,所述绕线架23顶部设置有通槽234,所述通槽234左端设置有线孔233,所述绕线架23右侧设置有轮槽232,所述轮槽232内设置有线轮231,线孔233便于铜线的引入,线轮231为了便于铜线的牵引。
28.所述移动底架1包括轨道12,所述轨道12内设置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上设置有立座13,通过移动块14的往复运动,可以使得铜线在转子上进行往复绕卷,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绕卷的圈数。
29.所述转轴27穿过立座13,所述电机25设置在立座13上,通过电机25带动绕线架23进行绕线。
30.所述轨道12侧面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通过伸缩杆连接到移动块14。
31.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3)、移动底架(1)和绕线装置(2);所述绕线装置(2)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夹持装置(3)设置在移动底架(1)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夹持盘(33),所述夹持盘(33)侧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夹持块(35),每个夹持块(35)上分别设置有一紧固螺栓(34),所述夹持盘(33)通过连接柱(32)固定到底座(31)上,所述底座(31)设置在移动底架(1)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2)包括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右侧设置有绕线架(23),所述绕线架(23)与支撑座(21)通过转轴(27)连接,转轴(27)自由转动,转轴(27)右端连接到移动底架(1),转轴(27)右端部连接到电机(25),所述电机(25)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绕线装置(2)与移动底架(1)之间设置有上卷轮(24),所述上卷轮(24)设置在转轴(27)上,所述上卷轮(24)下方设置有下卷轮(26),所述下卷轮(26)设置在移动底架(1)上,所述支撑座(21)左端设置有弹性压扣(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23)为l型,所述绕线架(23)顶部设置有通槽(234),所述通槽(234)左端设置有线孔(233),所述绕线架(23)右侧设置有轮槽(232),所述轮槽(232)内设置有线轮(2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架(1)包括轨道(12),所述轨道(12)内设置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上设置有立座(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7)穿过立座(13),所述电机(25)设置在立座(13)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2)侧面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通过伸缩杆连接到移动块(14)。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绕线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移动底架和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设置在移动底架上,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移动底架左侧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对微型电机生产的转子进行铜线的一个绕卷,通过移动底架和绕线装置的配合进行铜线的绕卷,通过弹性压扣按压和绕线架的旋转绕线,能够将铜线紧密均匀的绕卷在转子上。铜线紧密均匀的绕卷在转子上。铜线紧密均匀的绕卷在转子上。
技术研发人员:许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龙涛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