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3.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2020483033.7的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该装置.可调整的支撑组件能够快速有效的调整支撑角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支撑组件可以拆卸,支撑模板和支撑底座可贴合在一起,组装运输方便,卡接块和加固板加固支撑,提高效果,加强支撑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包括有支撑底座、固定栓、固定板、销轴、支撑模板和轨道杆,所述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表面内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销轴,两个销轴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模板,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轨道杆,所述轨道杆和支撑模板的外侧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
7.优选的,所述固定栓的底部呈现尖状。
8.优选的,所述轨道杆包括有定位孔和插销杆;
9.所述轨道杆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一个所述定位孔内嵌入设置有插销杆。
10.优选的,所述轨道杆呈t字状,且插销杆插入于定位孔内时,插销杆上表面水平高度高于轨道杆上表面水平高度。
11.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凹形块、t字形槽、连杆和第二凹形块,所述第一凹形块的底部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t字形槽,所述第一凹形块的上方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第二凹形块。
12.优选的,所述轨道杆与t字形槽相匹配,且第一凹形块滑动设置于轨道杆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凹形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模板的外侧表面。
14.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有支撑组件的设置,第一凹形块底部的t字形槽滑动于轨道杆上,方便调节连杆的角度,而通过连接带动第二凹形块和支撑模板转动,达到调节支撑模板角度的效果。
16.2、通过设置有定位孔和插销杆,通过插销杆插入于插销杆内,方便固定第一凹形
块处于轨道杆上的位置,间接达到调节连杆角度和支撑模板角度的效果,模板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1、支撑底座;2、固定栓;3、固定板;4、销轴;5、支撑模板;6、轨道杆;601、定位孔;602、插销杆;7、第一凹形块;701、t字形槽;702、连杆;703、第二凹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包括有支撑底座1、固定栓2、固定板3、销轴4、支撑模板5和轨道杆6,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侧表面内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固定设置有销轴4,两个销轴4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模板5,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轨道杆6,轨道杆6和支撑模板5的外侧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
24.本实施例中,固定栓2的底部呈现尖状,方便固定栓2插入于地面对支撑底座1。
25.本实施例中,轨道杆6包括有定位孔601和插销杆602;
26.轨道杆6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多个定位孔601,一个定位孔601内嵌入设置有插销杆602。
27.本实施例中,轨道杆6呈t字状,且插销杆602插入于定位孔601内时,插销杆602上表面水平高度高于轨道杆6上表面水平高度,方便插销杆602阻挡滑动于轨道杆6上的第一凹形块7滑动,达到固定第一凹形块7位置的效果。
28.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凹形块7、t字形槽701、连杆702和第二凹形块703,第一凹形块7的底部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t字形槽701,第一凹形块7的上方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连杆702,连杆702的顶部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第二凹形块703。
29.本实施例中,轨道杆6与t字形槽701相匹配,且第一凹形块7滑动设置于轨道杆6上,方便第一凹形块7滑动于轨道杆6上。
30.本实施例中,第二凹形块703固定设置于支撑模板5的外侧表面,方便连杆702对支撑模板5进行支撑。
31.工作原理:
32.使用时,首先将支撑底座上的固定栓2插入于需要固定的地面上,使得支撑底座1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将插销杆602从定位孔601内取出,再沿着轨道杆6滑动第一凹形块7,使
得第一凹形块7通过连杆702和第二凹形块703移动,第二凹形块703带动支撑模板5通过销轴4沿着固定板3转动,使得支撑模板5的倾斜角度与需要支撑的建筑墙面倾斜度,支撑模板5对建筑墙面进行支撑;
33.最后将插销杆602插入与靠近第一凹形块7的定位孔601内,使得插销杆602对第一凹形块7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达到对连杆702和支撑模板5角度进行固定的效果,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更加方便快捷,增加工作效率。
34.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1.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栓(2),所述固定栓(2)贯穿设置于2的上表面四个角落;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侧表面内端;销轴(4),所述销轴(4)旋转设置于固定板(3)上;支撑模板(5),所述支撑模板(5)固定设置于两个销轴(4)上;轨道杆(6),所述轨道杆(6)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轨道杆(6)和支撑模板(5)的外侧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2)的底部呈现尖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杆(6)包括有定位孔(601)和插销杆(602);所述轨道杆(6)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多个定位孔(601),一个所述定位孔(601)内嵌入设置有插销杆(6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杆(6)呈t字状,且插销杆(602)插入于定位孔(601)内时,插销杆(602)上表面水平高度高于轨道杆(6)上表面水平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凹形块(7)、t字形槽(701)、连杆(702)和第二凹形块(703),所述第一凹形块(7)的底部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t字形槽(701),所述第一凹形块(7)的上方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连杆(702),所述连杆(702)的顶部通过销轴旋转设置有第二凹形块(703)。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杆(6)与t字形槽(701)相匹配,且第一凹形块(7)滑动设置于轨道杆(6)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形块(703)固定设置于支撑模板(5)的外侧表面。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包括有支撑底座、固定栓、固定板、销轴、支撑模板和轨道杆,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表面内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销轴,两个销轴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模板,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轨道杆,轨道杆和支撑模板的外侧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通过设置有支撑组件的设置,第一凹形块底部的T字形槽滑动于轨道杆上,方便调节连杆的角度,而通过连接带动第二凹形块和支撑模板转动,达到调节支撑模板角度的效果,通过插销杆插入于插销杆内,方便固定第一凹形块处于轨道杆上的位置,间接达到调节连杆角度和支撑模板角度的效果,模板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更加方便。模板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更加方便。模板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飞 张栋林 施伟 沈骏敏 汪崟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信佳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