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和种植模块。
背景技术:2.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逐渐增大,绿化作为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有的绿化包括盆栽、绿墙、屋面种植等,然而现有的绿化种植装置的排水能力差,在降雨较大时,绿化种植装置排水不及时,容易引起积水,造成绿植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旨在优化种植装置的排水结构,提升种植装置的排水能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槽壁贯穿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设置有避水部,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拼接式,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所述避水部与邻接的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种植槽的槽侧壁连接,形成避水通孔,所述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所述种植槽的槽深方向。
5.可选地,所述排水孔呈条状,且所述种植槽的一槽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排水孔,且多个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排水孔的宽度方向分布。
6.可选地,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在远离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方向上相对应地逐渐增大。
7.可选地,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种植槽的储水槽,所述排水孔高于所述储水槽的槽口设置。
8.可选地,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外侧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通风槽,每两相邻的所述通风槽之间形成有一所述储水槽。
9.可选地,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邻接的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所述避水部相拼接,以形成所述避水通孔。
10.可选地,所述避水部呈弧形凹设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
11.可选地,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所述避水部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角部。
12.可选地,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设有插接结构,以使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能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于槽口向外凸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还连接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较所述第一延伸部朝靠近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方向凸设,且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共同构造出开口向下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能供邻接的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
装置的槽侧壁插接。
14.可选地,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管件安装。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种植模块,包括前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中的种植槽内覆土并用于种植绿植,在种植槽的槽壁上设置排水孔,保障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基本排水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为拼接式产品,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以互相拼接的方式,在屋面、地库面、地面等基底进行布置,而种植槽的槽侧壁为种植槽的槽口四周的槽壁,如此,在槽侧壁上设置避水部,在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避水部所在的位置形成有避水通孔,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为种植槽的槽深方向,从而在降雨较大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可以通过避水通孔快速地将大量雨水排放至基底面,通过基底上适配的排水设施,迅速将积水外排,如此,避免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内的绿植受到积水侵害而造成绿植坏死。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植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种植槽111储水槽120槽侧壁112通风槽121避水部130插接结构122排水孔131第一延伸部123安装孔132第二延伸部110槽底壁
ꢀꢀ
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请参照图1至图4,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有种植槽100,种植槽100的槽壁贯穿设置有排水孔122,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设置有避水部121,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拼接式,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避水部121与邻接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连接,形成避水通孔,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种植槽100的槽深方向。
2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中的种植槽100内覆土,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用于种植绿植,在种植槽100的槽壁上设置排水孔122,保障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基本排水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为拼接式产品,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通过互相拼接的方式,在屋面、地库面、地面等基底进行布置,而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为种植槽100的槽口四周的槽壁,如此,在槽侧壁120上设置避水部121,在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避水部121所在的位置形成有避水通孔,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为种植槽100的槽深方向,从而在降雨较大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可以通过避水通孔快速地将大量雨水排放至基底,通过基底上适配的排水设施,迅速将积水外排,如此,避免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内的绿植受到积水侵害而坏死。
30.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排水孔122呈条状,且种植槽100的一槽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排水孔122,且多个排水孔122沿排水孔122的宽度方向分布。不失一般性,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22设置于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上,在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安装后,排水孔122的长度方向并行于竖直方向,排水孔122的宽度方向并行于水平方向,如此,排水孔122拥有较大的排水面积,以提升排水孔122的排水能力,避免了排水孔122发生堵塞,引起种植槽100内的水无法及时排放出去而产生积水,导致绿植长久浸泡于水中而坏死,同时,在对种植槽100进行排水时,排水孔122沿水平方向排水,降低了排水过程对基底的冲击力,避免基底受到破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22分布于槽侧壁120的中部,保障了一种植槽100中的各槽侧壁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槽侧壁120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孔122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通孔,亦或者是以一组或多组分布于一槽侧壁120上。
31.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在远离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的方向上相对应地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内周长为绕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的内侧一周的长度,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外周长为绕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的外侧一周的长度,而在种植槽100
的槽底壁110至槽口的方向上,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内、外周长均逐渐增大,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为朝外的倾斜设置,如此,在进行物料转运和仓储时,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能够进行堆叠,有利于减少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仓储空间以及提升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运转效率。另外,在排水孔122设置于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时,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以使排水孔122间隔相对,避免了槽侧壁120相抵接对排水孔122的排水功能造成干扰。
32.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邻接的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避水部121相拼接,以形成避水通孔。如此,邻接的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避水部121相对拼接,能够形成孔径更大的避水通孔,提升了避水通孔对雨水的快排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障对雨水快排的前提下,一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避水部121可以与另一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槽侧壁120相抵接。
3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避水部121呈弧形凹设于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可以理解,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避水部121相拼接形成的避水通孔为圆形避水通孔,如此,圆形避水通孔可以通过自身形成的排水通道对雨水进行快排,也可以在此圆形避水通孔内适配放置一排水管进行排水,以适配基底的排水布置。进一步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多边形结构,避水部121设置于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角部。如此,在运输和堆放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过程中,避水部121能够降低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发生磕碰损坏的概率,降低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损耗率,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对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角部倒斜角,以形成避水部121,亦或者,在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的中间位置凹设有避水部121。
34.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设有多个连通于种植槽100的储水槽111,排水孔122高于储水槽111的槽口设置。可以理解,储水槽111实现储水功能,排水孔122的最低位置需高于储水槽111的槽口,如此,储水槽111内储存的水可以供绿植吸收,保障了种植槽100内的绿植的用水需求。排水孔122可以设置于槽底壁110,只需避开储水槽111设置即可,也可以设置在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也可以不设储水槽111,而是,仅槽侧壁120设置有排水孔122,且排水孔122的最低点与槽底壁11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此形成的种植槽100也能在底部储存一定量的水。
3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的外侧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通风槽112,每两相邻的通风槽112之间形成有一储水槽111。可以理解,储水槽111的底壁的背离种植槽100的槽口一侧与基底相抵接,以对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形成支撑作用,如此,于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的外侧,多个储水槽111和多个通风槽112交错设置,且多个通风槽112相连通,使得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与基底具有空隙,以供空气流通,促进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底部散热,从而利于绿植根系生长,同时,通风槽112也对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排至基底的水分进行引导和排放,避免了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外排的水积存在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底部。
36.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设有插接结构130,以使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能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如此,既保障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装时的连接稳定性,也提升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拼装效率。
37.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于槽口向外凸设有第一延伸部131,第一延伸部131还连接有第二延伸部132,第二延伸部132较第一延伸部131朝靠近种植槽100的槽底壁110的方向凸设,且与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间隔设置,以使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第一延伸部131和第二延伸部132共同构造出开口向下的插接槽,插接槽能供邻接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槽侧壁120插接。在本实施例中,插接结构130设于槽侧壁120的远离槽底壁110的一侧,如此,第二延伸部132对邻接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槽侧壁120的限制作用,以使相邻的两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可以相互拼装在一起,提升了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装时的连接稳定性,当然,通过邻接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槽侧壁120插接于插接槽内完成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拼装,操作简单快捷,无须对拼装作业人员进行复杂而严格的培训,节省了用人成本。
38.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种植槽100的槽侧壁120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安装孔123,安装孔123用于供管件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在添加一层土工布后进行全覆土,覆土高度超过种植槽100的槽深,如此,将给水管或排水管插设于安装孔123内,再进行覆土覆盖,避免了水管外露,以提升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覆土后的美观度,特别是在覆土深度与种植槽100的槽深相近时,设置安装孔123有利于对水管进行安装,以保障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覆土后的美观度。当然,设置相对的安装孔123,有利于对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装时进行定位,提升了施工效率,且安装的水管亦能控制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装后的相对位置,避免发生相对偏移。
3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种植模块,该种植模块包括多个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该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种植模块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槽壁贯穿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设置有避水部,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拼接式,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所述避水部与邻接的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种植槽的槽侧壁连接,形成避水通孔,所述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所述种植槽的槽深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呈条状,且所述种植槽的一槽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排水孔,且多个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排水孔的宽度方向分布;和/或,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横截面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在远离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方向上相对应地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种植槽的储水槽,所述排水孔高于所述储水槽的槽口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外侧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通风槽,每两相邻的所述通风槽之间形成有一所述储水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邻接的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所述避水部相拼接,以形成所述避水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水部呈弧形凹设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和/或,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所述避水部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角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设有插接结构,以使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能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于槽口向外凸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还连接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较所述第一延伸部朝靠近所述种植槽的槽底壁的方向凸设,且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共同构造出开口向下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能供邻接的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槽侧壁插接。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管件安装。10.一种种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和种植模块,涉及绿色种植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槽壁贯穿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种植槽的槽侧壁设置有避水部,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设置为拼接式,多个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拼接后,所述避水部与邻接的所述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种植槽的槽侧壁连接,形成避水通孔,所述避水通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所述种植槽的槽深方向。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优化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排水结构,提升装配式屋顶种植装置的排水能力。排水能力。排水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峰 陆燕妮 刘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金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