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生物采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


背景技术:

2.潮滩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沿海近岸生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食物链关系,使得水层沉降的有机碎屑得以充分利用,并且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同时自身也是上级捕食者的对象,是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3.潮滩鱼类一些种类如弹涂鱼、鳗鱼等因具有栖息地相对稳定、活动范围较小、生活周期长的特性,并且与生境底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潮滩鱼类栖息深度随品种、个体大小和环境条件而异,在对潮滩鱼类进行监测采集时,采集者需徒手挖取一定空方的泥沙,置于筛框中逐个拾取过滤后的潮滩鱼类,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采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呈镰刀状,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焊接在一直臂杆上,且所述直臂杆与所述把手垂直连接,所述直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一呈45
°
的衔接弯头,所述衔接弯头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直臂杆的端部,且所述衔接弯头与所述直臂杆的端部焊接,所述衔接弯头的另一端套设在一弯钩斜杆上,且所述弯钩斜杆与所述衔接弯头焊接连接;
6.所述弯钩斜杆的前端呈圆柱状,所述弯钩斜杆的中端呈扁平状,所述弯钩斜杆的末端呈内弯状,所述弯钩斜杆的安装方向与所述把手的安装方向呈90
°

7.针对潮滩鱼类的穴居、埋栖生活特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挖掘出潮滩鱼类使之暴露,可减轻采集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采集者轻松高效采集潮滩鱼类提供有利条件。适用于泥沙质滩涂中潮滩鱼类的采集工作,采集者可借助装置轻松刮取泥滩中的埋栖鱼类,减轻采集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采集者轻松高效采集底栖生物提供有利条件。
8.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为不锈钢圆柱体,且所述把手的表面附着有一层防滑垫,所述把手的直径为2cm,所述把手的长度为15cm。
9.进一步优选,所述直臂杆为不锈钢圆柱体,所述直臂杆的直径为2cm,所述直臂杆的长度为40cm,且所述直臂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把手的中央。
10.进一步优选,所述衔接弯头为空心不锈钢管,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内径为2cm,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长度为10cm,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两端向中部内弯互呈45
°
夹角构成所述衔接弯头。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弯钩斜杆是不锈钢制成的杆体,所述弯钩斜杆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所述弯钩斜杆自20cm长度后逐渐扁化形成桨状,所述弯钩斜杆的桨状锋面与把手轴线呈90
°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3.(1)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及推广。
14.(2)采集者可借助装置轻松刮取泥滩中埋栖鱼类,免去掘泥滤泥过程,减轻劳动强度。
15.(3)装置可运用于渔业生产,特别是滩涂鱼类采捕作业,易于生产者采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把手;2、直臂杆;3、衔接弯头;4、弯钩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参照图1所示,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呈镰刀状,装置主体包括一把手1,把手的一端焊接在一直臂杆2上,且直臂杆与把手垂直连接,直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是一呈45
°
的衔接弯头3,衔接弯头的一端套设在直臂杆的端部,且衔接弯头与直臂杆的端部焊接,衔接弯头的另一端套设在一弯钩斜杆4上,且弯钩斜杆与衔接弯头焊接连接;弯钩斜杆的前端呈圆柱状,弯钩斜杆的中端呈扁平状,弯钩斜杆的末端呈内弯状,弯钩斜杆的安装方向与把手的安装方向呈90
°

20.针对潮滩鱼类的穴居、埋栖生活特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挖掘出潮滩鱼类使之暴露,可减轻采集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采集者轻松高效采集潮滩鱼类提供有利条件。适用于泥沙质滩涂中潮滩鱼类的采集工作,采集者可借助装置轻松刮取泥滩中的埋栖鱼类,减轻采集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采集者轻松高效采集底栖生物提供有利条件。
21.进一步优选,把手为不锈钢圆柱体,且把手的表面附着有一层防滑垫,把手的直径为2cm,把手的长度为15cm。
22.进一步优选,直臂杆为不锈钢圆柱体,直臂杆的直径为2cm,直臂杆的长度为40cm,且直臂杆的一端焊接在把手的中央。
23.进一步优选,衔接弯头为空心不锈钢管,空心不锈钢管的内径为2cm,空心不锈钢管的长度为10cm,空心不锈钢管的两端向中部内弯互呈45
°
夹角构成衔接弯头。
24.进一步优选,弯钩斜杆是不锈钢制成的杆体,弯钩斜杆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弯钩斜杆自20cm长度后逐渐扁化形成桨状,弯钩斜杆的桨状锋面与把手轴线呈90
°

2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6.(1)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及推广。
27.(2)采集者可借助装置轻松刮取泥滩中埋栖鱼类,免去掘泥滤泥过程,减轻劳动强度。
28.(3)装置可运用于渔业生产,特别是滩涂鱼类采捕作业,易于生产者采捕,提高工作效率。
2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呈镰刀状,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焊接在一直臂杆上,且所述直臂杆与所述把手垂直连接,所述直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一呈45
°
的衔接弯头,所述衔接弯头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直臂杆的端部,且所述衔接弯头与所述直臂杆的端部焊接,所述衔接弯头的另一端套设在一弯钩斜杆上,且所述弯钩斜杆与所述衔接弯头焊接连接;所述弯钩斜杆的前端呈圆柱状,所述弯钩斜杆的中端呈扁平状,所述弯钩斜杆的末端呈内弯状,所述弯钩斜杆的安装方向与所述把手的安装方向呈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不锈钢圆柱体,且所述把手的表面附着有一层防滑垫,所述把手的直径为2cm,所述把手的长度为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杆为不锈钢圆柱体,所述直臂杆的直径为2cm,所述直臂杆的长度为40cm,且所述直臂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把手的中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弯头为空心不锈钢管,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内径为2cm,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长度为10cm,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两端向中部内弯互呈45
°
夹角构成所述衔接弯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斜杆是不锈钢制成的杆体,所述弯钩斜杆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所述弯钩斜杆自20cm长度后逐渐扁化形成桨状,所述弯钩斜杆的桨状锋面与把手轴线呈9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潮滩鳗形鱼类采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呈镰刀状,装置主体包括一把手,把手的一端焊接在一直臂杆上,且直臂杆与把手垂直连接,直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是一呈45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立 石永闯 赵国庆 王斐 李家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9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