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及成型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3-04-08  16



1.本发明涉及导电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及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球形氢氧化亚镍作为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氢氧化亚镍是一种半导体,导电性能差,充放电效率低,添加钴纳米管以增加其活性,降低成本。为了提高球形氧化亚镍颗粒之间、活性物质与导电骨架之间、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之间的导电性,改善电极的性能,人们采用不同的添加剂,其中钴类添加剂比较有效。
3.目前,镍氢电池中所使用的氧化亚镍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主要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在氧化亚镍活性物质中掺杂coo等导电物质,由于在混合时固体物料容易发生沉淀,因此氧化亚镍活性物质与导电物质不可能混合十分均匀,改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正极制备,正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6.a1:正极材料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正极材料;
7.a2:正极材料涂布:将步骤a1中制得的正极材料均匀涂布在正极基体上,正极基体为发泡镍;
8.a3:正极压片:压制步骤a2中涂布了正极材料的正极基体,制得正极片;正极尺寸:41*95*0.65mm;
9.负极制备,负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10.b1:负极材料涂布:将负极储氢合金粉均匀涂布在负极基体上;
11.b2:负极压片:压制步骤b1中涂布了负极储氢合金粉的负极基体,制得负极片;负极尺寸:41*128*0.28mm;
12.电解液注入:电解液注入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13.c1:电解液配制:将碱性电解质溶解于溶剂中,制得电解液;
14.c2:电解液注入:将步骤c1中制得的电解液注入外壳内,电解液的用量为2.5~2.6g;
15.c3:按化成预充电工艺:0.02c*5小时,0.1c充6小时;0.2c放至1.0v,0.5c充1.2小时,1c放电分容,得出电池容量。
16.进一步地,正极活性材料为球形氢氧化亚镍、钴纳米管、氧化镱,正极基体为发泡镍;
17.负极基体采用铜网,负极储氢合金粉由镍、钴、锰铝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铈、镨;
18.电解液包含koh溶液、naoh溶液、nalioh溶液。
19.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所使用的成型设备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开设有入料槽口,所述混合箱的底侧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混合箱的底侧外壁中轴处连通设置有排料阀,其中,所述混合箱的底侧呈弧形设置,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混合箱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外侧,所述搅拌轴的右侧延伸部通过轴承与混合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左侧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变速电机,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旋转混合板,所述旋转混合板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呈半圆形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箱的底侧内壁中轴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混合箱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悬空设置,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弧形摆动壳,所述弧形摆动壳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三角刮刀,所述三角刮刀远离弧形摆动壳底侧外壁的一端与混合箱的底侧内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摆动壳上开设有若干个流体槽,所述弧形摆动壳的左右两端呈半圆形设置,所述旋转混合板可与弧形摆动壳的侧壁旋转撞击。
2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箱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中轴处分别滑动设置有异形升降杆,所述异形升降杆滑动贯穿固定块的上下两侧外壁中轴处并延伸至外侧,其中,所述异形升降杆的顶部延伸部铰接有筛板,所述筛板的外壁与混合箱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筛板顶部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回位簧,所述回位簧远离筛板的一端与混合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筛板的顶部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固定柱,所述半圆固定柱左右两侧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伸簧,所述拉伸簧远离半圆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其中,所述滑杆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齿,若干个所述破碎齿远离滑杆的一端与筛板的顶部外壁接触设置。
2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混合板的内部掏空设置,所述旋转混合板的侧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贯穿旋转混合板的两侧侧壁。
2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混合板的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混合板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滑板的外壁滑动套设有离心块,所述离心块的侧壁滑动贯穿移动槽的内部并延伸至外侧,所述离心块的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下压板,所述弧形下压板悬空设置。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发明,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变速电机,变速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搅拌轴和旋转混合板发生旋转,同时从入料槽口加入物料,旋转混合板的移动,可以间隙性的撞击弧形摆动壳的侧壁,在旋转撞击效果下,可以使弧形摆动壳沿着固定板为轴心发生来回摆动,从而可以带动三角刮刀对混合箱底侧内壁沉淀吸附的固体颗粒进行刮除扰动,从而防止物料混合时发生沉淀,以此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
27.(2)、本发明,在弧形摆动壳摆动效果下,可以使固定板对弧形摆动壳内壁的液体进行挤压,在挤压效果下,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通过流体槽向两侧呈水柱状向外喷射,从而利用液体的流动冲击性,可以使物料均匀混合,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
28.(3)、本发明,在弧形摆动壳的摆动效果下,可以撞击异形升降杆,在撞击效果下,
可以使一侧异形升降杆带动筛板发生倾斜摆动,从而利用此效果,可以使筛板上的固体物料快速进入到液体内部,同时,在筛板发生来回倾斜摆动时,可以使滑杆带动破碎齿在拉伸簧作用下,沿着筛板的外表面来回移动,从而利用此移动效果,可以对固体物料中结块的部分进行破碎,从而增大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
29.(4)、本发明,通过改变变速电机的转速,可以使其旋转时的离心力发生改变,进而在离心力变化效果下,可以使离心块带动弧形下压板在滑板上上下滑动,从而利用此效果可以对物料进行上下混合挤压,以此可以全方位对物料进行混合,增强了该装置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整体流程图;
31.图2为本发明混合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混合箱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
33.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34.图5为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图;
35.图6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图;
36.图7为本发明筛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旋转混合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弧形下压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混合箱;11、入料槽口;12、支撑板;13、排料阀;2、搅拌轴;21、变速电机;22、旋转混合板;3、固定板;31、弧形摆动壳;32、三角刮刀;33、流体槽;4、固定块;41、异形升降杆;42、筛板;43、回位簧;5、半圆固定柱;51、拉伸簧;52、滑杆;53、破碎齿;6、移动槽;7、滑板;71、离心块;72、弧形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41.实施例1
42.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正极制备,所述正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44.a1:正极材料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正极材料;
45.a2:正极材料涂布:将步骤a1中制得的正极材料均匀涂布在正极基体上,所述正极基体为发泡镍;
46.a3:正极压片:压制步骤a2中涂布了正极材料的正极基体,制得正极片;正极尺寸:41*95*0.65mm;
47.负极制备,所述负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48.b1:负极材料涂布:将负极储氢合金粉均匀涂布在负极基体上;
49.b2:负极压片:压制步骤b1中涂布了负极储氢合金粉的负极基体,制得负极片;负极尺寸:41*128*0.28mm;
50.电解液注入:所述电解液注入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51.c1:电解液配制:将碱性电解质溶解于溶剂中,制得电解液;
52.c2:电解液注入:将步骤c1中制得的电解液注入外壳内,电解液的用量为2.5~2.6g;
53.c3:按化成预充电工艺:0.02c*5小时,0.1c充6小时;0.2c放至1.0v,0.5c充1.2小时,1c放电分容,得出电池容量。
54.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球形氢氧化亚镍、钴纳米管、氧化镱,正极基体为发泡镍;
55.负极基体采用铜网,负极储氢合金粉由镍、钴、锰铝和添加剂组成,所述添加剂为铈、镨;
56.所述电解液包含koh溶液、naoh溶液、nalioh溶液。
57.实施例2
58.请参阅图2-图9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所使用的成型设备包括混合箱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箱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槽口1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物料的进入,混合箱1的底侧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混合箱1的底侧外壁中轴处连通设置有排料阀1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排料;
59.其中,混合箱1的底侧呈弧形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混合箱1进行限位,混合箱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物料进行搅拌,搅拌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混合箱1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外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搅拌轴2的限位,搅拌轴2的右侧延伸部通过轴承与混合箱1的侧壁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搅拌轴2的旋转,搅拌轴2的左侧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变速电机2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提供外接动力,搅拌轴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旋转混合板2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搅拌轴2的旋转效果,旋转混合板22远离搅拌轴2的一端呈半圆形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旋转混合板22进行限位。
60.混合箱1的底侧内壁中轴处设置有固定板3,这样设置带动目的是为了便于辅助设置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两端分别与混合箱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固定固定板3,固定板3悬空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固定板3进行限位;
61.其中,固定板3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弧形摆动壳3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弧形摆动壳31的摆动,弧形摆动壳31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三角刮刀3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弧形摆动壳31的摆动效果,三角刮刀32远离弧形摆动壳31底侧外壁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底侧内壁接触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三角刮刀32进行限位,弧形摆动壳31上开设有若干个流体槽3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流体的流动,弧形摆动壳31的左右两端呈半圆形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弧形摆动壳31进行限位,旋转混合板22可与弧形摆动壳31的侧壁旋转撞击,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旋转混合板22的旋转撞击效果。
62.混合箱1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
了便于辅助设置异形升降杆41,固定块4的外壁中轴处分别滑动设置有异形升降杆4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异形升降杆41的滑动,异形升降杆41滑动贯穿固定块4的上下两侧外壁中轴处并延伸至外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异形升降杆41进行限位;
63.其中,异形升降杆41的顶部延伸部铰接有筛板4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异形升降杆41的移动效果,筛板42的外壁与混合箱1的内壁接触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筛板42进行限位,筛板42顶部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回位簧4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筛板42的快速复位,回位簧43远离筛板42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固定回位簧43。
64.筛板42的顶部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固定柱5,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辅助设置拉伸簧51,半圆固定柱5左右两侧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伸簧5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辅助设置滑杆52,拉伸簧51远离半圆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筛板42的摆动效果;
65.其中,滑杆52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齿5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滑杆52的移动效果,若干个破碎齿53远离滑杆52的一端与筛板42的顶部外壁接触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破碎齿53进行限位。
66.旋转混合板22的内部掏空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设置内部结构,旋转混合板22的侧壁开设有移动槽6,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离心块71的移动,移动槽6贯穿旋转混合板22的两侧侧壁,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离心块71的移动效果。
67.旋转混合板22的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滑板7,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辅助设置离心块71,滑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混合板22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固定滑板7;
68.其中,滑板7的外壁滑动套设有离心块71,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离心块71的移动,离心块71的侧壁滑动贯穿移动槽6的内部并延伸至外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离心块71进行限位,离心块71的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下压板7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利用离心块71的移动效果,弧形下压板72悬空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弧形下压板72进行限位。
69.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70.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变速电机21,变速电机21的启动可以带动搅拌轴2和旋转混合板22发生旋转,同时从入料槽口11加入物料,旋转混合板22的移动,可以间隙性的撞击弧形摆动壳31的侧壁,在旋转撞击效果下,可以使弧形摆动壳31沿着固定板3为轴心发生来回摆动,从而可以带动三角刮刀32对混合箱1底侧内壁沉淀吸附的固体颗粒进行刮除扰动,从而防止物料混合时发生沉淀,以此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其次,在弧形摆动壳31摆动效果下,可以使固定板3对弧形摆动壳31内壁的液体进行挤压,在挤压效果下,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通过流体槽33向两侧呈水柱状向外喷射,从而利用液体的流动冲击性,可以使物料均匀混合,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
71.同时,在弧形摆动壳31的摆动效果下,可以撞击异形升降杆41,在撞击效果下,可以使一侧异形升降杆41带动筛板42发生倾斜摆动,从而利用此效果,可以使筛板42上的固体物料快速进入到液体内部,同时,在筛板42发生来回倾斜摆动时,可以使滑杆52带动破碎齿53在拉伸簧51作用下,沿着筛板42的外表面来回移动,从而利用此移动效果,可以对固体
物料中结块的部分进行破碎,从而增大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其次,通过改变变速电机21的转速,可以使其旋转时的离心力发生改变,进而在离心力变化效果下,可以使离心块71带动弧形下压板72在滑板7上上下滑动,从而利用此效果可以对物料进行上下混合挤压,以此可以全方位对物料进行混合,增强了该装置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7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正极制备,正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a1:正极材料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正极材料;a2:正极材料涂布:将步骤a1中制得的正极材料均匀涂布在正极基体上,正极基体为发泡镍;a3:正极压片:压制步骤a2中涂布了正极材料的正极基体,制得正极片;正极尺寸:41*95*0.65mm;负极制备,负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b1:负极材料涂布:将负极储氢合金粉均匀涂布在负极基体上;b2:负极压片:压制步骤b1中涂布了负极储氢合金粉的负极基体,制得负极片;负极尺寸:41*128*0.28mm;电解液注入:电解液注入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c1:电解液配制:将碱性电解质溶解于溶剂中,制得电解液;c2:电解液注入:将步骤c1中制得的电解液注入外壳内,电解液的用量为2.5~2.6g;c3:按化成预充电工艺:0.02c*5小时,0.1c充6小时;0.2c放至1.0v,0.5c充1.2小时,1c放电分容,得出电池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材料为球形氢氧化亚镍、钴纳米管、氧化镱,正极基体为发泡镍;负极基体采用铜网,负极储氢合金粉由镍、钴、锰铝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铈、镨;电解液包含koh溶液、naoh溶液、nalioh溶液。3.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所使用的成型设备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槽口(11),所述混合箱(1)的底侧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混合箱(1)的底侧外壁中轴处连通设置有排料阀(13);其中,所述混合箱(1)的底侧呈弧形设置,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混合箱(1)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外侧,所述搅拌轴(2)的右侧延伸部通过轴承与混合箱(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2)的左侧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变速电机(21),所述搅拌轴(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旋转混合板(22),所述旋转混合板(22)远离搅拌轴(2)的一端呈半圆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底侧内壁中轴处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两端分别与混合箱(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悬空设置;其中,所述固定板(3)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弧形摆动壳(31),所述弧形摆动壳(31)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三角刮刀(32),所述三角刮刀(32)远离弧形摆动壳(31)底侧外壁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底侧内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摆动壳(31)上开设有若干个流体槽(33),所述弧形摆动壳(31)的左右两端呈半圆形设置,所述旋转混合板(22)可与弧形摆动壳(31)的侧壁旋转撞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左右两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中轴处分别滑动设置有异形升降杆(41),所述异形升降杆(41)滑动贯穿固定块(4)的上下两侧外壁中轴处
并延伸至外侧;其中,所述异形升降杆(41)的顶部延伸部铰接有筛板(42),所述筛板(42)的外壁与混合箱(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筛板(42)顶部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回位簧(43),所述回位簧(43)远离筛板(42)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42)的顶部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固定柱(5),所述半圆固定柱(5)左右两侧外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伸簧(51),所述拉伸簧(51)远离半圆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2);其中,所述滑杆(52)的底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齿(53),若干个所述破碎齿(53)远离滑杆(52)的一端与筛板(42)的顶部外壁接触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混合板(22)的内部掏空设置,所述旋转混合板(22)的侧壁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贯穿旋转混合板(22)的两侧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混合板(22)的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混合板(22)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滑板(7)的外壁滑动套设有离心块(71),所述离心块(71)的侧壁滑动贯穿移动槽(6)的内部并延伸至外侧,所述离心块(71)的延伸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下压板(72),所述弧形下压板(72)悬空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正极制备,正极制备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a1:正极材料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正极材料。该超高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变速电机,变速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搅拌轴和旋转混合板发生旋转,同时从入料槽口加入物料,旋转混合板的移动,可以间隙性的撞击弧形摆动壳的侧壁,在旋转撞击效果下,可以使弧形摆动壳沿着固定板为轴心发生来回摆动,从而可以带动三角刮刀对混合箱底侧内壁沉淀吸附的固体颗粒进行刮除扰动,从而防止物料混合时发生沉淀,以此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以此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以此增强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华 肖中平 祝东贵 黄宝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朗泰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8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