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重竹打包机。
背景技术:2.现有竹材、木材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捆扎,目前都是采用人工与打结器相结合对竹材木材进行捆扎,因竹材、木材有一定重量,人工采用打结器对其捆扎要进行摆动、翻转,此过程易使人工产生疲惫,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竹打包机。
5.(二)技术方案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重竹打包机,其包括:支架,
8.输送部,连接于支架上,将需要捆扎打包的竹板输送至预定位置;
9.打包部,连接于支架上,对输送部输送过来的竹板进行捆扎打包;
10.所述打包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打包转臂和连接于机架上的用于放置打包带的放置桶,所述打包转臂的一端连接于机架上,且打包转臂相对于机架可转动;放置桶内装有打包带,打包带的一端从放置桶伸出穿过于打包转臂的另一端的连接孔后与设于输送部上的打结器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打包转臂呈c形。
12.进一步地,所述打包转臂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机架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设于机架上的转动电机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打包转臂与让位孔相配合;所述打结器位于让位孔的正下方。
14.进一步地,所述让位孔的下方还设有升降阻挡杆,所述升降阻挡杆与设于机架上的升降电机相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自动化打包,解决人工打包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打包前初始状态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待打包状态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打包中状态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打包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重竹打包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支架1,起承载和支撑作用;
26.输送部2,连接于支架1上,将需要捆扎打包的竹板输送至预定位置;所述输送部2为现有的皮带传送机,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27.打包部3,连接于支架1上,对输送部2输送过来的竹板进行捆扎打包。
2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包部3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打包转臂31和连接于机架1上的用于放置打包带的放置桶32,所述打包转臂31呈c形,其一端通过转动轴33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转动轴33的一端与设于机架1上的转动电机相连接;转动电机工作,带动打包转臂31以转动轴33为支点,相对于机架1可转动;放置桶32内装有打包带34,打包带34的一端从放置桶32伸出穿过于打包转臂31的另一端的连接孔311后与设于输送部2上的打结器4相连接,应当说明,打结器4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2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让位孔11,所述打包转臂31与让位孔11相配合;所述打结器4位于让位孔11的正下方;所述让位孔11的下方还设有升降阻挡杆12,所述升降阻挡杆12与设于机架1上的升降电机相连接,升降电机带动升降阻挡杆12进行上升或下降。
30.本实施例的具体打包过程如下:打包带34的一端由放置桶32穿过打包转臂31,到打结器4上,如图2所示;待打包材料随着输送部2到达升降阻挡杆12,同时打包带34随着待打包材料前进,形成半圆的状态,如图3所示;待打包材料到达升降阻挡杆12后,转动轴33带动打包转臂31工作,打结器4工作,进行捆扎并切断打包带34,升降阻挡杆12落下,如图4所示;打包转臂31归位,输送部2将打包好的材料向前输送,等待下一个循环,如图5所示。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1.重竹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输送部(2),连接于机架(1)上,将需要捆扎打包的竹板输送至预定位置;打包部(3),连接于机架(1)上,对输送部(2)输送过来的竹板进行捆扎打包;所述打包部(3)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打包转臂(31)和连接于机架(1)上的用于放置打包带的放置桶(32),所述打包转臂(31)的一端连接于机架(1)上,且打包转臂(31)相对于机架(1)可转动;放置桶(32)内装有打包带(34),打包带(34)的一端从放置桶(32)伸出穿过于打包转臂(31)的另一端的连接孔(311)后与设于输送部(2)上的打结器(4)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转臂(31)呈c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转臂(31)的一端通过转动轴(33)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转动轴(33)的一端与设于机架(1)上的转动电机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让位孔(11),所述打包转臂(31)与让位孔(11)相配合;所述打结器(4)位于让位孔(11)的正下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竹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11)的下方还设有升降阻挡杆(12),所述升降阻挡杆(12)与设于机架(1)上的升降电机相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竹打包机,其包括:支架,输送部,连接于支架上,将需要捆扎打包的竹板输送至预定位置;打包部,连接于支架上,对输送部输送过来的竹板进行捆扎打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自动化打包,解决人工打包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强 林建兴 叶欲解 李维贤 冯彬 郑际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永安建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