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力架领域,具体为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2.织布机,织布机是用来纺织布料的,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随机社会的发明,全自动的织布机被广泛的应用。市场上的织布机的工作过程为:送线、纺织、修边和收卷。
3.由于收卷速度以及布料张紧度的原因,会造成在布料收卷过程中布料过于松散无法紧密贴合在卷筒上,出现布料的张力不均,导致收卷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设有两组限位盘,两组所述限位盘之间设有经布辊,所述经布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套接于限位盘端部外壁的对接块,所述经布辊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粘性树脂,所述主体的内部位于限位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盘,两组所述转盘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辊,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有延伸至主体外侧的手柄,所述手柄的内侧设有延伸至主体外壁内部的两组球头杆。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布辊开设的空腔缩小自身的重力以及减少制作的材料,使得经布辊更好的旋转,而旋转时空腔内部的粘性树脂对转动产生的力进行吸收,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对转盘旋转使得摆动辊与布料接触或者分离,控制布料移动时的张力,便于后续更好的进行卷收工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与球头杆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基孔,且基孔的内部设有与球头杆固定连接的弹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球头杆进行复位,使得旋转后的手柄进行固定。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辊的两端与转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的内壁与摆动辊的两端外壁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摆动辊灵活的转动,以及对摆动辊进行导向,防止偏移。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的外壁开设有与球头杆相匹配的多组对接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球头杆进行限位,使得转动后的转盘进行固定。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布辊的外壁开设有多组防滑弧槽,且多组防滑弧槽交错排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经布辊外壁的粗糙度,可更好的对布料进行输送。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经布辊、空腔和粘性树脂相互配合,经布辊开设的空腔缩小自身的重力以及减少制作的材料,使得经布辊更好的旋转,而旋转时空腔内部的粘性树脂对转动产生的力进行吸收,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摆动辊、弧槽、手柄、对接孔、球头杆和转盘相互配合,对转盘旋转使得摆动辊与布料接触或者分离,控制布料移动时的张力,便于后续更好的进行卷收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经布辊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柄与转盘的连接图。
21.图中:1、主体;2、经布辊;3、限位盘;4、摆动辊;5、弧槽;6、手柄;7、对接孔;8、空腔;9、粘性树脂;10、对接块;11、球头杆;12、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壁设有两组限位盘3,两组限位盘3之间设有经布辊2,经布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套接于限位盘3端部外壁的对接块10,经布辊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空腔8的内部设有粘性树脂9,主体1的内部位于限位盘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盘12,两组转盘12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辊4,转盘12的一侧固定有延伸至主体1外侧的手柄6,手柄6的内侧设有延伸至主体1外壁内部的两组球头杆11,对转盘12旋转使得摆动辊4与布料接触或者分离,控制布料移动时的张力,便于后续更好的进行卷收工作。
25.请参阅图1,手柄6与球头杆1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基孔,且基孔的内部设有与球头杆11固定连接的弹簧,对球头杆11进行复位,使得与对接孔7进行卡合,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与球头杆11相匹配的多组对接孔7,对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后的手柄6进行固定,避免反转的情发生。
26.请参阅图1,摆动辊4的两端与转盘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减少摆动辊与转盘12之间的摩擦力,主体1的内壁与摆动辊4的两端外壁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槽5,对摆动辊4进行导向,防止倾斜影响控制张力。
27.请参阅图2,经布辊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防滑弧槽,且多组防滑弧槽交错排列,避免布料外表光滑在经布辊2外壁打滑的情况。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经布辊2外壁经过的布料张力较小时,旋转手柄6带动转盘12旋转,对接孔7内壁挤压球头杆11进入手柄6内部,旋转至需要的角度后,弹簧推动球头杆11伸出且进入对接孔7内部,对旋转后的手柄6进行限位,通过转盘12使得摆动辊4沿
着弧槽5转动,对经布辊2外壁的布料进向下挤压,驱使布料处于绷紧状态,张力较大时,反转手柄6,通过转盘12带动摆动辊4与布料不接触,从而完成对张力大小的调节,布料从经布辊2外壁经过时,通过外壁的防滑螺纹带动其旋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对滚动减少摩擦力,缩小对布料造成的磨损,同时经布辊2开设的空腔8缩小自身的重力以及减少制作的材料,使得经布辊2更好的旋转,而旋转时空腔8内部的粘性树脂9对转动产生的力进行吸收,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1.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有两组限位盘(3),两组所述限位盘(3)之间设有经布辊(2),所述经布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套接于限位盘(3)端部外壁的对接块(10),所述经布辊(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有粘性树脂(9),所述主体(1)的内部位于限位盘(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盘(12),两组所述转盘(12)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辊(4),所述转盘(12)的一侧固定有延伸至主体(1)外侧的手柄(6),所述手柄(6)的内侧设有延伸至主体(1)外壁内部的两组球头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与球头杆(1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基孔,且基孔的内部设有与球头杆(11)固定连接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辊(4)的两端与转盘(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壁与摆动辊(4)的两端外壁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槽(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与球头杆(11)相匹配的多组对接孔(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布辊(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防滑弧槽,且多组防滑弧槽交错排列。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布机张力架调节装置,涉及张力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设有两组限位盘,两组所述限位盘之间设有经布辊,所述经布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套接于限位盘端部外壁的对接块,所述经布辊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粘性树脂,所述主体的内部位于限位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盘,两组所述转盘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辊,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有延伸至主体外侧的手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经布辊、空腔和粘性树脂相互配合,经布辊开设的空腔缩小自身的重力以及减少制作的材料,使得经布辊更好的旋转,而旋转时空腔内部的粘性树脂对转动产生的力进行吸收,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防止长时间旋转振动造成裂痕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勇 纪振全 郝倩倩 张乐 张秀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佳瑞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