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塔吊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有着良好的起重运输性能,而塔吊司机在工作时需要使用攀爬梯进入到驾驶室内,由于塔吊的驾驶室较高,在人员攀爬时需要在攀爬梯上做好安全防护,一般的攀爬梯防护装置通常是在梯子上设置防护围栏,同时在底部安装防护网进行防护。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护网只是单一的起到承接的作用,缓冲性能较低,因此还存在防护网在受到较大的重量冲击时,可能导致防护网断裂,从而失去防护作用,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防护网只是单一的起到承接的作用,缓冲性能较低,因此还存在防护网在受到较大的重量冲击时,可能导致防护网断裂,从而失去防护作用,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塔吊,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塔吊的内部,所述爬梯的前侧由下往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护栏,所述爬梯的前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框架相配合。
7.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活塞管、两个压杆、两个活塞、两个气管和气囊,两个活塞管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压杆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活塞管内并与相对应的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与相对应的活塞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气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气囊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两个气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气囊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通,两个活塞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均与气囊相配合。
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能够对框架和防护网受到的压力进行减震缓冲。
9.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滑管、两个滑杆和两个弧形板,两个滑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管内并与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气囊的左侧和右侧向接触。
1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气囊受到的侧面压力进行减震缓冲。
11.优选的,两个所述滑管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缓冲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缓冲弹簧能够对两个滑杆进行稳定的弹性支撑,且能够带动
两个滑杆进行移动复位。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压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带动两个压杆、框架和防护网向上进行移动复位。
15.优选的,所述气囊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气囊的形状为圆柱形。
16.进一步的,通过将气囊的材质设置为橡胶能够使气囊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和复位能力。
17.有益效果:通过防护网对人员进行承接,然后通过两个复位弹簧、两个缓冲弹簧和气囊的弹性形变和复位特性能够对防护网进行减震缓冲和弹性支撑,这时就能够实现对人员下坠力量的有效削弱,也能够避免人员受伤,这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人员进行高效的安全防护,且不会造成防护网断裂损坏;
18.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防护网承接性能的加强,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对其进行减震缓冲,避免防护网断裂,且能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高效防护,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爬梯和护栏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活塞管、压杆、活塞和气管的连接结构主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滑管、滑杆和缓冲弹簧的连接结构主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框架和防护网的结构三维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滑管、滑杆和弧形板的结构三维图。
25.图中:1、基座;2、塔吊;3、爬梯;4、护栏;5、活塞管;6、压杆;7、活塞;8、框架;9、防护网;10、气管;11、气囊;12、滑管;13、滑杆;14、缓冲弹簧;15、弧形板;1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6,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焊接有塔吊2,基座1的顶部焊接有爬梯3,爬梯3位于塔吊2的内部,爬梯3的前侧由下往上等间距焊接有多个护栏4,爬梯3的前侧设置有框架8,框架8能够便于对防护网9进行安装,框架8的内壁上焊接有防护网9,防护网9能够对人员进行承接,启动安全防护作用,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缓
冲机构,缓冲机构与框架8相配合。
29.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包括两个活塞管5、两个压杆6、两个活塞7、两个气管10和气囊11,两个活塞管5的底端均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压杆6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活塞管5内并与相对应的活塞7的顶部焊接,活塞7的外壁与相对应的活塞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7能够将活塞管5内部的气体向气囊11内部进行挤压,两个气管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通,气囊11粘接在基座1的顶部,两个气管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气囊11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通,气囊11能够对防护网9进行减震缓冲,两个活塞管5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均与气囊11相配合,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能够对框架8和防护网9受到的压力进行减震缓冲。
30.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滑管12、两个滑杆13和两个弧形板15,两个滑管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滑管12能够对滑杆13进行稳定的滑动支撑,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管12内并与滑管1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焊接,弧形板15能够对气囊11的侧面进行支撑,两个弧形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气囊11的左侧和右侧向接触,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气囊11受到的侧面压力进行减震缓冲。
3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管12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缓冲弹簧14,两个缓冲弹簧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通过设置缓冲弹簧14能够对两个滑杆13进行稳定的弹性支撑,且能够带动两个滑杆13进行移动复位。
32.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压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复位弹簧16,两个复位弹簧1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6能够带动两个压杆6、框架8和防护网9向上进行移动复位。
33.本实用新型中,气囊11的材质为橡胶,气囊11的形状为圆柱形,通过将气囊11的材质设置为橡胶能够使气囊11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和复位能力。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弧形板15可以替换为平面板,平面板虽然也能够实现对气囊11侧面的弹性支撑,但是平面板与气囊11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可能会导致气囊11在充气时发生倾斜。
3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人员进入塔吊2的内部爬梯3位置,然后人员可以通过爬梯3向塔吊2顶部的操控室进行攀爬,这里的护栏4能够对人员的身体起到围挡的作用,避免人员向爬梯3的外侧跌落,然后当人员不小心跌落并掉落到防护网9上时,这时人员的体重加上下坠时的重力会将防护网9向下压,当防护网9向下移动时,会带动框架8向下移动,当框架8向下移动时,会带动两个压杆6向下移动的同时对两个复位弹簧16进行压缩,当两个压杆6向下移动时,会带动两个活塞7在活塞管5的内部向下滑动,当两个活塞7向下移动时,这时两个活塞7会将活塞管5内部的气体向下进行挤压并通过两个气管10进入到气囊11的内部,当气囊11内部被气体进入时,这时气囊11会发生形变并变大,这时防护网9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与气囊11的顶部进行接触并对气囊11进行挤压,当气囊11被防护网9向下进行挤压并发生形变时,其所承受的力会向两侧进行释放并带动两个弧形板15相互远离,当两个弧形板15相互远离时,会带动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当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时,会对两个缓冲弹簧14进行压缩,这时通过防护网9对人员进行承接,然后通过两个复位弹簧16、两
个缓冲弹簧14和气囊11对防护网9的减震缓冲和弹性支撑,就能够实现对人员下坠力量的有效削弱,能够避免人员受伤,这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人员进行高效的安全防护,且不会造成防护网9断裂损坏,实用性较强。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塔吊(2),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爬梯(3),所述爬梯(3)位于塔吊(2)的内部,所述爬梯(3)的前侧由下往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护栏(4),所述爬梯(3)的前侧设置有框架(8),所述框架(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9),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框架(8)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活塞管(5)、两个压杆(6)、两个活塞(7)、两个气管(10)和气囊(11),两个活塞管(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顶部,所述压杆(6)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活塞管(5)内并与相对应的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的外壁与相对应的活塞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气管(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气囊(11)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顶部,两个气管(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气囊(11)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通,两个活塞管(5)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均与气囊(11)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滑管(12)、两个滑杆(13)和两个弧形板(15),两个滑管(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管(12)内并与滑管(1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气囊(11)的左侧和右侧向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管(12)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4),两个缓冲弹簧(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两个复位弹簧(1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活塞管(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1)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气囊(11)的形状为圆柱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塔吊用爬梯防护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防护网只是单一的起到承接的作用,缓冲性能较低,因此还存在防护网在受到较大的重量冲击时,可能导致防护网断裂,从而失去防护作用,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塔吊,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塔吊的内部,所述爬梯的前侧由下往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护栏,所述爬梯的前侧设置有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防护网承接性能的加强,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对其进行减震缓冲,避免防护网断裂,且能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高效防护,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桥 蔡朱根 孙海洋 周张权 陈义宝 陆柏林 葛素芝 廖登国 徐晓晓 黄海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瑞林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7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