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2.现如今,具有一类电磁阀的子零件类注塑产品,该类注塑产品包括本体以及接口,本体的一端与接口连接,且两者一体设置;本体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小柱子结构。此类电磁阀的子零件注塑产品由一类注塑模具注塑而成,此类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本体的本体注塑模具部分以及注塑接口的接口注塑模具部分和注塑小柱子结构的小柱子模具注塑部分,小柱子模具注塑部分位于产品注塑模具部分的中心位置处。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气隙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小柱子结构是用于装配的结构,用来支撑轴承套并保证气隙在设计范围内的。小柱子结构包括四个小柱子,在成型时对四个小柱子的高度和轮廓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注塑模具零件的加工一致性要求较高。
3.而现有的注塑小柱子结构的模具均是由镶件一体成型的且没有设置排气槽,注塑时无法完整注塑成型模具内气体无法排出,注塑出的小柱子尺寸偏小,而导致支撑的轴承套在内部晃动,导致装配后无法发挥“支撑”的作用,且无法通过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注塑出的小柱子尺寸偏小,而导致支撑的轴承套在内部晃动,导致装配后无法发挥“支撑”的作用。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镶件、第二镶件及第三镶件,所述第一镶件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镶件的一侧扣合拼接,所述第三镶件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镶件的另一侧扣合拼接,所述第一镶件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流道半孔,所述第二镶件与第一镶件相对的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二流道半孔,所述第二镶件与所述第三镶件相对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两个第三流道半孔,所述第三镶件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四流道半孔,所述第一流道半孔与所述第二流道半孔拼装成一组流道孔,所述第三流道半孔与所述第四流道半孔拼装成一组流道孔,所述流道孔用于流淌注塑液,所述第一镶件与所述第二镶件之间及所述第三镶件与所述第二镶件之间均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通道组,且所述排气通道组横向贯穿所述第二镶件的相应侧壁,且所述流道孔的下端与相应的排气通道组相连通。
6.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排出气体的排气通道组可以使得在注塑时气体排出,不会在流道孔内形成压缩空气而注塑液无法完全注塑进流道孔内,这样可以使得成型后小柱子结构的小柱子能够达到尺寸要求,更好的支撑轴承套,可以满足支撑要求,也可以通过测试。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镶件及所述第三镶件均与所述第二镶件可拆卸地连接。
8.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可以拆卸的第一镶件、第二镶件以及第三镶件可以使得更容
易加工排气通道组。
9.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排气通道组包括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下侧,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位于所述流道孔的下侧,且每一所述流道孔均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每一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二镶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排气通道的宽度。
10.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可以排出模具内部气体以及排除杂质,而设置第一排气通道还可以防止毛边的产生;内部的杂质可以通过第一排气通道进入第二排气通道,成型结束后,操作人员再将第二排气通道内杂质一起处理。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当所述第一镶件或第三镶件与所述第二镶件连接时,所述第一镶件或所述第三镶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排气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镶件与所述第三镶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排气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深度为0.005mm。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深度为0.2mm。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镶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镶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镶件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相连通用于穿设销轴,且所述销轴将所述第一镶件、所述第二镶件及所述第三镶件相连接。
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同心设置。
16.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同心设置的三个连接孔以及销轴可以更方便的拆卸和安装第一镶件、第二镶件以及第三镶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的新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的新型注塑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的新型注塑模具的第二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镶件;11、第一连接孔;12、第一流道半孔;2、第二镶件;21、第二排气通道;22、第一排气通道;23、流道孔;24、第二连接孔;25、第二流道半孔;26、第三流道半孔;27、第一排气槽;28、第二排气槽;3、第三镶件;31、第三连接孔;32、第四流道半孔;a、第一镶件的内侧壁;b、第三镶件的内侧壁;h、第一排气通道的深度;h、第二排气通道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2.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
2及第三镶件3,第一镶件的内侧面a与第二镶件2的一侧扣合拼接,第三镶件的内侧面b与第二镶件2的另一侧扣合拼接,第一镶件1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流道半孔12,第二镶件2与第一镶件1相对的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二流道半孔25,第二镶件2与第三镶件3相对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两个第三流道半孔26,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四流道半孔32,第一流道半孔12与第二流道半孔25拼装成一组流道孔23,第三流道半孔26与第四流道半孔32拼装成一组流道孔23,流道孔23用于流淌注塑液,第一镶件1与第二镶件2之间及第三镶件3与第二镶件2之间均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通道组,排气通道组横向贯穿第二镶件2的相应侧壁,且流道孔23的下端与相应的排气通道组相连通。
23.第一镶件1及第三镶件3均与第二镶件2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流道孔23对应小柱子设置四个,每个流道孔23用于注塑成型一个小柱子,在注塑时,注塑液从流道孔23中进入,注塑成小柱子,而此时注塑产生的气体和一些杂质通过排气通道组排除,可以使得成型的小柱子满足支撑要求。其中,四个流道孔23的直径以及深度均相同,小柱子成型后的尺寸一致。在第一镶件1及第三镶件3与第二镶件2拆开时,流道孔23被拆分为流道半孔,在安装后,流道半孔组合成为流道孔23,可以更方便的流淌注塑液。
24.通过设置排出气体的排气通道组可以使得在注塑时气体排出,不会在流道孔23内形成压缩空气,注塑液可以完全的注塑进流道孔23内,这样可以使得成型后小柱子结构的小柱子能够达到尺寸要求,更好的支撑轴承套,可以满足支撑要求,也可以通过测试。通过设置可以拆卸的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2以及第三镶件3可以使得更容易加工排气通道组。
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排气通道组包括第一排气通道22与第二排气通道21,第二排气通道21位于第一排气通道22的下侧,第二排气通道21与第一排气通道22相连通。流道孔23位于第一排气通道22的上侧,每一个流道孔23均与第一排气通道22相连通。每一第一排气通道22与每一第二排气通道21均贯穿第二镶件2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排气通道22的宽度小于第二排气通道21的宽度。第一排气通道22的深度为0.005mm。第二镶件2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27与第二排气槽28,当第一镶件1或第三镶件3与第二镶件2连接时,第一镶件1或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与第一排气槽27之间形成第一排气通道22,第一镶件1与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与第二排气槽28之间形成第二排气通道21。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气通道21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气通道22的深度,第二排气通道21的深度尺寸约为0.2mm,第一排气通道22的深度尺寸约为0.005mm特别小,而注塑液中含有一部分的玻璃纤维呈粘稠状,使得注塑液不会从流道孔23内进入到第一排气通道22中,也不会堵塞第一排气通道22,第二排气通道21与第一排气通道22均贯穿第二镶件2的左右两侧与外部连通,在注塑时,产生的气体与部分细小杂质通过流道孔23进入到第一排气通道22内,再进入第二排气通道21内排除模具之外。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通道22及第二排气通道21可以排出模具内部气体与杂质,通过设置第一排气通道22还可以防止毛边的产生。内部的杂质可以通过第一排气通道22进入第二排气通道21,成型结束后,操作人员再将第二排气通道21内杂质一起处理。
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镶件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第二镶件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4,第三镶件3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1,且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24及第三连接孔31相连通用于穿设销轴,且销轴将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2及第三镶件3相连接。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24及第三连接孔31同心设置。通过设置同心设置的三个连接
孔以及销轴可以更方便的拆卸和安装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2以及第三镶件3。本实施例中,第一镶件1靠近第二镶件2的一端的两侧沿第一镶件1的高度方向均设置倒角;第二镶件2的每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且此倒角沿第二镶件2的高度方向设置,从第二排气通道21的上端内壁位置开设到第二镶件2远离流道孔23的一端处;第三镶件3靠近第二镶件2的一端两侧也设置倒角,倒角用于方便安装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2与第三镶件3。
27.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镶件(1)、第二镶件(2)及第三镶件(3),所述第一镶件的内侧面(a)与所述第二镶件(2)的一侧扣合拼接,所述第三镶件的内侧面(b)与所述第二镶件(2)的另一侧扣合拼接,所述第一镶件(1)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流道半孔(12),所述第二镶件(2)与第一镶件(1)相对的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二流道半孔(25),所述第二镶件(2)与所述第三镶件(3)相对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两个第三流道半孔(26),所述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上端间隔地开设有两个第四流道半孔(32),所述第一流道半孔(12)与所述第二流道半孔(25)拼装成一组流道孔(23),所述第三流道半孔(26)与所述第四流道半孔(32)拼装成一组流道孔(23),所述流道孔(23)用于流淌注塑液,所述第一镶件(1)与所述第二镶件(2)之间及所述第三镶件(3)与所述第二镶件(2)之间均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通道组,所述排气通道组横向贯穿所述第二镶件(2)的相应侧壁,且所述流道孔(23)的下端与相应的排气通道组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1)及所述第三镶件(3)均与所述第二镶件(2)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排气通道组包括第一排气通道(22)与第二排气通道(21),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1)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1)位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的下侧,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位于所述流道孔(23)的下侧,且每一所述流道孔(23)均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与每一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1)均贯穿所述第二镶件(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的宽度小于第二排气通道(21)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2)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27)与第二排气槽(28),当所述第一镶件(1)或第三镶件(3)与所述第二镶件(2)连接时,所述第一镶件(1)或所述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排气槽(27)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所述第一镶件(1)与所述第三镶件(3)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排气槽(28)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22)的深度为0.005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1)的深度为0.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二镶件(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4),所述第三镶件(3)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1),且所述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二连接孔(24)及所述第三连接孔(31)相连通用于穿设销轴,且所述销轴将所述第一镶件(1)、所述第二镶件(2)及所述第三镶件(3)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二连接孔(24)及所述第三连接孔(31)同心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磁阀类注塑产品小柱子结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镶件、第二镶件及第三镶件,第一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流道半孔,第二镶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流道半孔,第二镶件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流道半孔,第三镶件上开设有第四流道半孔,第一流道半孔与第二流道半孔拼装成流道孔,第三流道半孔与第四流道半孔拼装成流道孔,第二镶件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排气且沿第二镶件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气槽组,流道孔与排气槽组相连通。通过设置排出气体的排气槽组可以使得在注塑时气体排出,不会在流道孔内形成压缩空气这样可以使得成型后小柱子结构的小柱子能够达到尺寸要求,更好的支撑轴承套,可以满足支撑要求。足支撑要求。足支撑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