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细纱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
背景技术:2.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
3.卷绕结构是指在粗纱经过一系列工艺后变成细纱后,将细纱卷绕到套线筒上的结构。
4.现有技术中,在卷绕细纱时,一般通过加捻装置使细纱卷绕在套线筒上;细纱在经过加捻时,会发生起毛,打结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有可能导致细纱断头;同时,加捻装置出口部位在经过细纱长时间的摩擦下,也可能会发生一些损伤;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不需要加捻装置的卷绕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细纱在卷绕过程中受到的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细纱出现断头的情况,从而提高细纱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卷绕细纱时,一般通过加捻装置使细纱卷绕在套线筒上;细纱在经过加捻时,会发生起毛,打结等情况,进而导致细纱断头;同时,加捻装置出口部位在经过细纱长时间的摩擦下,也会发生一些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开设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顶面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斜盘;所述斜盘顶面开设有圆孔;所述转动杆贯穿圆孔;所述斜盘上方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底面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斜盘上方;所述转筒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转动杆贯穿第二通槽;所述转筒顶部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凹槽;所述转筒通过转动组件转动;所述转筒外部放置有套线筒;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不需要加捻装置的卷绕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细纱在卷绕过程中的损害,进一步减少了细纱出现断头的情况,从而影响细纱机的工作效率;不使用加捻装置,也减少了加捻装置本身的损伤,从而也减少了成本。
7.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动机,转盘和卡位杆;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电动机;所述转动杆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在相对于第一凹槽部位固接有卡位杆;所述卡位杆伸入第一凹槽内;通过设计此转动组件,使卷绕结构显得更加简便,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8.优选的,所述转盘和转筒通过弹簧相互固接;所述支撑块具有磁性;所述斜盘为铁质材料;保证了细纱能够更加均匀地卷绕在套线筒上。
9.优选的,所述转盘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
二凹槽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通槽;所述转动杆在相对于第三通槽部位开设有卡位槽;所述第三通槽内通过弹簧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一端伸入卡位槽内;有效预防了在没有套线筒的时候,细纱卷在转筒上,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10.优选的,所述转筒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凹槽;所述套线筒在相对于第三凹槽的部位处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通过弹簧固接有滑块,滑块伸入第四凹槽内;这样设计有效防止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将套线筒摔出。
11.优选的,所述转筒底端侧壁在第三凹槽下部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顶部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连接块固接在滑块上;从而方便套线筒的拿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通过设计一种不需要加捻装置的卷绕结构;当卷绕结构开始卷线时,先将套线筒套在转筒上,转动组件带动转筒转动,因为转筒是通过支撑块支撑在斜盘上的,所以当支撑块从斜盘的高端滑向低端时,转筒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支撑块从斜盘的低端滑向高端时,转筒会在支撑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上下移动,使细纱在不用加捻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的卷绕到套线筒上;不使用加捻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细纱在卷绕过程中的损害,进一步减少了细纱出现断头的情况,从而影响细纱机的工作效率;不使用加捻装置,也减少了加捻装置本身的损伤,从而也减少了成本。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通过转筒在斜盘上转动时,转筒受到来自弹簧的压力,使支撑块能够更加贴合的在斜盘上滑动;同时支撑块和斜盘之间有吸引力,也使支撑块在斜盘移动时能够更加的贴合,保证了细纱能够更加均匀地卷绕在套线筒上。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剖视图;
19.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1、底座;2、第一通槽;3、转动杆;4、斜盘;5、圆孔; 6、转筒;7、支撑块;8、第二通槽;9、第一凹槽;10、转动组件; 11、电动机;12、转盘;13、卡位杆;14、第二凹槽;15、第三通槽; 16、卡位槽;17、活动杆;18、套线筒;19、第三凹槽;20、第四凹槽;21、滑块;22、第五凹槽;23、第四通槽;24、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 包括底座1;所述底
座1顶面开设第一通槽2;所述第一通槽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底座1顶面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斜盘4;所述斜盘4顶面开设有圆孔5;所述转动杆3贯穿圆孔5;所述斜盘4上方放置有转筒6;所述转筒6底面固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位于斜盘4上方;所述转筒6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槽8;所述转动杆3贯穿第二通槽8;所述转筒6顶部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凹槽9;所述转筒6通过转动组件10转动;所述转筒6外部放置有套线筒18;现有技术中,在卷绕细纱时,一般通过加捻装置使细纱卷绕在套线筒 18上;细纱在经过加捻时,会发生起毛,打结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细纱断头;同时,加捻装置出口部位在经过细纱长时间的摩擦下,也会发生一些损伤;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不需要加捻装置的卷绕结构;当卷绕结构开始卷线时,先将套线筒18套在转筒6上,转动组件10带动转筒6转动,因为转筒6是通过支撑块7支撑在斜盘4 上的,所以当支撑块7从斜盘4的高端滑向低端时,转筒6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支撑块7从斜盘4的低端滑向高端时,转筒6 会在支撑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转筒6在转动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上下移动,使细纱在不用加捻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的卷绕到套线筒 18上;不使用加捻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细纱在卷绕过程中的损害,进一步减少了细纱出现断头的情况,从而影响细纱机的工作效率;不使用加捻装置,也减少了加捻装置本身的损伤,从而也减少了成本。
24.所述转动组件10包括电动机11,转盘12和卡位杆13;所述转动杆3底部设有电动机11;所述转动杆3顶部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在相对于第一凹槽9部位固接有卡位杆13;所述卡位杆13伸入第一凹槽9内;卷绕结构工作时,电动机11转动带动转动杆3转动,转动杆3转动带动转盘12转动,转盘12通过卡位杆13带动转筒6转动,因为卡位杆13可以在第一凹槽9内来回移动,当转筒6 在斜盘4上转动时,同时,转筒6也在上下移动;通过设计此转动组件10,使卷绕结构显得更加简便,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25.所述转盘12和转筒6通过弹簧相互固接;所述支撑块7具有磁性;所述斜盘4为铁质材料;当转筒6在斜盘4上转动时,转筒6受到来自弹簧的压力,使支撑块7能够更加贴合的在斜盘4上滑动;同时支撑块7和斜盘4之间有吸引力,也使支撑块7在斜盘4移动时能够更加的贴合,保证了细纱能够更加均匀地卷绕在套线筒18上。
26.所述转盘1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第二凹槽14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通槽 15;所述转动杆3在相对于第三通槽15部位开设有卡位槽16;所述第三通槽15内通过弹簧固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一端伸入卡位槽16内;当套线筒18上卷满细纱时,将套线筒18从转筒6上拿下,活动杆17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一端离开第二凹槽14,另一端伸出转筒6表面,此时,当转动杆3转动时,不会带动转盘12转动,转筒 6也不会转动;在此情况下,当电动机11转动时,就不会带着转筒6 转动,有效预防了在没有套线筒18的时候,细纱卷在转筒6上,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27.所述转筒6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凹槽19;所述套线筒18在相对于第三凹槽19的部位处开设有第四凹槽20;所述第三凹槽19通过弹簧固接有滑块21,滑块21伸入第四凹槽20内;当将套线筒18套在转筒6上时,滑块21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滑入第四凹槽20内,从而将套线筒18固定在转筒6上;这样设计有效防止转筒6在转动过程中将套线筒18摔出。
28.所述转筒6底端侧壁在第三凹槽19下部开设有第五凹槽22;所述第五凹槽22顶部开设有第四通槽23;所述第五凹槽22内设有活动块24;所述活动块24通过连接块固接在滑
块21上;当想要将套线筒18从转筒6上取下时,通过按压活动块24,活动块24通过连接块带动滑块21向内滑动,滑块21从第四凹槽20内滑出,套线筒 18和转筒6解除固定,从而将套线筒18拿出。
29.工作原理:当卷绕结构开始卷线时,先将套线筒18套在转筒6 上,因为转筒6是通过支撑块7支撑在斜盘4上的,当电动机11转动带动转动杆3转动,转动杆3转动带动转盘12转动,转盘12通过卡位杆13带动转筒6转动,卡位杆13可以在第一凹槽9内来回移动,所以当转筒6在斜盘4上转动时,转筒6也在上下移动;当转筒6在斜盘4上转动时,转筒6受到来自弹簧的压力,使支撑块7能够更加贴合的在斜盘4上滑动;同时支撑块7和斜盘4之间有吸引力,也使支撑块7在斜盘4移动时能够更加的贴合;当套线筒18上卷满细纱时,将套线筒18从转筒6上拿下,活动杆17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一端离开第二凹槽14,另一端伸出转筒6表面,此时,当转动杆3转动时,不会带动转盘12转动,转筒6也不会转动;在此情况下,当电动机11转动时,就不会带着转筒6转动;当将套线筒18套在转筒 6上时,滑块21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滑入第四凹槽20内,从而将套线筒18固定在转筒6上;当想要将套线筒18从转筒6上取下时,通过按压活动块24,活动块24通过连接块带动滑块21向内滑动,滑块 21从第四凹槽20内滑出,套线筒18和转筒6解除固定。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1.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第一通槽(2);所述第一通槽(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底座(1)顶面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斜盘(4);所述斜盘(4)顶面开设有圆孔(5);所述转动杆(3)贯穿圆孔(5);所述斜盘(4)上方放置有转筒(6);所述转筒(6)底面固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位于斜盘(4)上方;所述转筒(6)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槽(8);所述转动杆(3)贯穿第二通槽(8);所述转筒(6)顶部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凹槽(9);所述转筒(6)通过转动组件(10)转动;所述转筒(6)外部放置有套线筒(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0)包括电动机(11),转盘(12)和卡位杆(13);所述转动杆(3)底部设有电动机(11);所述转动杆(3)顶部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在相对于第一凹槽(9)部位固接有卡位杆(13);所述卡位杆(13)伸入第一凹槽(9)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和转筒(6)通过弹簧相互固接;所述支撑块(7)具有磁性;所述斜盘(4)为铁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第二凹槽(14)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通槽(15);所述转动杆(3)在相对于第三通槽(15)部位开设有卡位槽(16);所述第三通槽(15)内通过弹簧固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一端伸入卡位槽(16)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6)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三凹槽(19);所述套线筒(18)在相对于第三凹槽(19)的部位处开设有第四凹槽(20);所述第三凹槽(19)通过弹簧固接有滑块(21),滑块(21)伸入第四凹槽(20)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6)底端侧壁在第三凹槽(19)下部开设有第五凹槽(22);所述第五凹槽(22)顶部开设有第四通槽(23);所述第五凹槽(22)内设有活动块(24);所述活动块(24)通过连接块固接在滑块(21)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细纱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开设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顶面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斜盘;所述斜盘顶面开设有圆孔;所述转动杆贯穿圆孔;所述斜盘上方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底面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斜盘上方;所述转筒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转动杆贯穿第二通槽;所述转筒顶部开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凹槽;所述转筒通过转动组件转动;所述转筒外部放置有套线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卷绕结构,以解决细纱在经过加捻时,会发生起毛,打结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细纱断头。进而导致细纱断头。进而导致细纱断头。
技术研发人员:谭大军 谭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财衡巨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