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
背景技术:
五金件,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通过加工,铸造得到的工具,用来固定东西、加工东西、装饰等。
五金件的加工通常需要用到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进行五金件的移送。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传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涨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被运送的五金件置于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上,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传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五金件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五金件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五金件。
现有技术中,采用传送带运载五金件的设备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点:其一、其有载分支的运载长度无法调整,使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范围窄,实用性差;其二、现有的采用传送带运载五金件的设备无法自由移动,使得在调整使用角度的过程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载分支长度可调,可自由移动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位于左端的第一机架和位于右端的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与第二机架的左端可活动地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机架可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二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竖向的设有多个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前后两端插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相互匹配的通孔中,并可相对于机架转动,所述多个支撑辊的外周围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围绕支撑辊转动将五金件从机架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所述传送带可随第一机架相对于第二机架的左右伸缩移动而伸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插接于第二机架左端的内部空间中,并可在第二机架的内部空间中左右伸缩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伸缩架,所述第二外壳内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伸缩架相匹配的滑道,所述伸缩架插接于滑道内,并可相对于滑道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机架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架的右端设有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二机架的左端设有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下方的第二机架上设有主动辊,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可活动的压紧辊,所述传送带围于主动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压紧辊和多个支撑辊上,并在主动辊的传动作用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通孔上,所述压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前端的通孔上,并随着第一机架在第二机架的内部空间中的左右伸缩移动而左右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第二机架的右端,所述主动辊固定于动力装置上,所述动力装置传动主动辊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架四周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在左端下方的万向轮、伸缩架和滑道的相互配合下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右端和第二机架左端结合处的上方设有导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机架包括位于左端的第一机架和位于右端的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与第二机架的左端可活动地插接在一起,第一机架的右端插接于第二机架左端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机架可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其实用性强;其二、第一机架的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伸缩架,所述第二外壳内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伸缩架相匹配的滑道,所述伸缩架插接于滑道内,并可相对于滑道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机架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三、第一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二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竖向的设有多个支撑辊,多个支撑辊的外周围绕有传送带,第二机架的右端设有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二机架的左端设有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下方的第二机架上设有主动辊,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可活动的压紧辊,所述传送带围于主动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压紧辊和多个支撑辊上,并在主动辊的传动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通孔上,所述压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前端的通孔上,并随着第一机架在第二机架的内部空间中的左右伸缩移动而左右移动,其整体结构简单,使得有载分支长度可调;其四、第二机架四周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在左端下方的万向轮、伸缩架和滑道的相互配合下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万向轮的设计使得其整体可自由移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无法自由移动,使得在调整使用角度的过程中费时费力,使用局限性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机架;2、第二机架;3、第一外壳;4、第二外壳;5、通孔;6、支撑辊;7、传送带;8、伸缩架;9、滑道;10、第一张紧辊;11、第二张紧辊;12、主动辊;13、压紧辊;14、动力装置;15、万向轮;16、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五金件的传送带7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位于左端的第一机架1和位于右端的第二机架2,所述第一机架1的右端与第二机架2的左端可活动地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机架1可相对于第二机架2左右伸缩移动;所述第一机架1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一外壳3,所述第二机架2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外壳4,所述第一外壳3和第二外壳4的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多个通孔5,所述第一外壳3和第二外壳4的内部空间中竖向的设有多个支撑辊6,所述支撑辊6的前后两端插入第一外壳3和第二外壳4上相互匹配的通孔5中,并可相对于机架转动,所述多个支撑辊6的外周围绕有传送带7,所述传送带7围绕支撑辊6转动将五金件从机架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所述传送带7可随第一机架1相对于第二机架2的左右伸缩移动而伸缩。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机架1的右端插接于第二机架2左端的内部空间中,并可在第二机架2的内部空间中左右伸缩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架1的第一外壳3的下端设有伸缩架8,所述第二外壳4内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伸缩架8相匹配的滑道9,所述伸缩架8插接于滑道9内,并可相对于滑道9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机架1相对于第二机架2左右伸缩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机架2的右端设有第一张紧辊10,所述第二机架2的左端设有第二张紧辊11,所述第一张紧辊10下方的第二机架2上设有主动辊12,所述第二外壳4上设有可活动的压紧辊13,所述传送带7围于主动辊12、第一张紧辊10、第二张紧辊11、压紧辊13和多个支撑辊6上,并在主动辊12的传动作用下转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张紧辊10和第二张紧辊11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4内部的通孔5上,所述压紧辊13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3内部前端的通孔5上,并随着第一机架1在第二机架2的内部空间中的左右伸缩移动而左右移动。
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动力装置14,所述动力装置14设于第二机架2的右端,所述主动辊12固定于动力装置14上,所述动力装置14传动主动辊12转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机架2四周的下方设有万向轮15,所述第一机架1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万向轮15,所述第一机架1在左端下方的万向轮15、伸缩架8和滑道9的相互配合下相对于第二机架2左右伸缩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架1右端和第二机架2左端结合处的上方设有导向板16。所述导向板16用于在传送带7上的五金件经过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的结合处时起导向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位于左端的第一机架和位于右端的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与第二机架的左端可活动地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机架可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二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竖向的设有多个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前后两端插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相互匹配的通孔中,并可相对于机架转动,所述多个支撑辊的外周围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围绕支撑辊转动将五金件从机架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所述传送带可随第一机架相对于第二机架的左右伸缩移动而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插接于第二机架左端的内部空间中,并可在第二机架的内部空间中左右伸缩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伸缩架,所述第二外壳内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伸缩架相匹配的滑道,所述伸缩架插接于滑道内,并可相对于滑道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机架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的右端设有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二机架的左端设有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下方的第二机架上设有主动辊,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可活动的压紧辊,所述传送带围于主动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压紧辊和多个支撑辊上,并在主动辊的传动作用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通孔上,所述压紧辊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前端的通孔上,并随着第一机架在第二机架的内部空间中的左右伸缩移动而左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第二机架的右端,所述主动辊固定于动力装置上,所述动力装置传动主动辊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四周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机架在左端下方的万向轮、伸缩架和滑道的相互配合下相对于第二机架左右伸缩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五金件的传送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右端和第二机架左端结合处的上方设有导向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