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用于污泥处理的系统,其物料、用水等需要通过管道传输。现有管道的支撑为保证固定稳定性,与管道间通过不易拆除的固定式连接。但对于一些管道支撑,仅通过支撑面的接触式支撑,辅以一般强度的固定即可,并不需特别强效的固定。而对这部分管道支撑统一采取不易拆除的固定式支撑,脱离工程需求,而现有一般强度的固定难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的固定需求。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件、滚轮以及第一承受杆,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四组滚轮,四组滚轮顶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下表面,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件,两组第一固定件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两组第一固定件外表满分别设有第一承受杆。
6.优选的,所述两组第一承受杆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外表面,两组第一承受杆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二连接杆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一承受杆另一端,两组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承受杆,两组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外表面。
7.优选的,所述第二承受杆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两组第一连接杆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一端,两组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外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另一端内表面设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内表面之间,升降平台外表面设有固定组件。
8.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承受杆内表面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二内接杆,第二内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内表面一端,第二内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内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一内接杆,第一内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件一端内表面,第一内接杆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一内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外表面,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
9.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内接杆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块,两组第二内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柱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连接,螺纹柱一端设有第一把手。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壳、第二螺纹柱、第二把手、移动块、夹件以及橡胶层,外壳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侧表面,外壳两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柱转动连接于通孔内,第二螺纹柱外表面设有两组移动块,两组移动块于第二螺
纹柱上表面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块上表面分别设有夹件,两组夹件固定连接于两组移动块上表面,夹件内表面设有橡胶层,第二螺纹柱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以根据管道的大小,长度去进行合理的调节固定支撑,其原理在于员工可以转动第二螺纹柱时夹件可以将管道四周牢牢的固定住,其夹件内表面的橡胶层可以更好的防止管道滑落的风险,其中在固定支撑管道前员工可以转动第一螺纹柱,从而升降固定组件可以调节固定支撑管道的部位,可以时管道固定支撑的更加的稳定安全,从而相对于传统的管道支撑固定方法可以大大的节省员工在这上面的精力,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事情中。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固定件;3、滚轮;4、第一承受杆;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二承受杆;8、第一螺纹柱;9、第一把手;10、固定组件;11、升降平台;12、第一内接杆;13、第二内接杆;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外壳;17、第二螺纹柱;18、第二把手;19、移动块;20、夹件;21、橡胶层;22、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固定件、滚轮3以及第一承受杆4,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四组滚轮3,四组滚轮3顶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下表面,底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件2,两组第一固定件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两组第一固定件2外表满分别设有第一承受杆4。
18.其中,所述两组第一承受杆4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外表面,两组第一承受杆4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6,两组第二连接杆6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一承受杆4另一端,两组第二连接杆6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承受杆7,两组第二连接杆6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7外表面,其第二连接杆6可以很好的辅助第二承受杆7在第一螺纹柱8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的作用。
19.其中,所述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5,两组第一连接杆5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一端,两组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4外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内表面设有升降平台11,升降平台11固定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7内表面之间,升降平台11外表面设有固定组件10,因为第二承受杆7可以进行上下的升降运动,而固定组件10固定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内表面设置的升降平台11外表面上所以第二承受杆7可以带动固定组件10上下运动。
20.其中,两组所述第一承受杆4内表面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二内接杆13,第二内接杆13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4内表面一端,第二内接杆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内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7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一内接杆12,第一内接杆12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件一端内表面,第一内接杆12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件22,第一内接杆1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22外表面,第二固定件2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其第一内接杆12和第二内接杆13之间可以辅助升降平台11的升降运动。
21.其中,两组所述第一内接杆12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块14,两组第二内接杆13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螺纹柱8,第一螺纹柱8与第一固定块14通孔内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柱8与第二固定块15通孔内螺纹连接,螺纹柱一端设有第一把手9,其第一把手9被转动时,其因为第二固定块15通孔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柱8外表面之间螺纹连接,所以第二固定块15向第一固定块14靠拢,从而实现升降平台11的升降。
22.其中,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外壳16、第二螺纹柱17、第二把手18、移动块19、夹件20以及橡胶层21,外壳16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11侧表面,外壳16两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螺纹柱17,第二螺纹柱17转动连接于通孔内,第二螺纹柱17外表面设有两组移动块19,两组移动块19于第二螺纹柱17上表面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块19上表面分别设有夹件20,两组夹件20固定连接于两组移动块19上表面,夹件20内表面设有橡胶层21,第二螺纹柱17一端设有第二把手18,其第二螺纹柱17转动时,其上表面的两组移动块19之间可以相互靠拢,从而实现两组夹件20对管道的夹持固定支撑,因为夹件20内表面设置的橡胶层21,其可以很好的保证在支撑固定的过程中管道不会滑落。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本装置前可以转动第一螺纹柱8,带动升降平台11升至合适的高度,从而可以实现固定组件10可以稳定的支撑固定管道,其升降原理在于其第一把手9被转动时,因为第二固定块15通孔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柱8外表面之间螺纹连接,所以第二固定块15向第一固定块14靠拢,从而实现第二承受杆7的上下升降的作用,而固定组件10固定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内表面设置的升降平台11外表面上所以第二承受杆7可以带动固定组件10上下运动,其这时在转动第二把手18可以将夹件20牢牢固定在管道上,其原理在于第二螺纹柱17转动时,其上表面的两组移动块19之间可以相互靠拢,从而实现两组夹件20对管道的夹持固定支撑,因为夹件20内表面设置的橡胶层21,其可以很好的保证在支撑固定的过程中管道不会滑落。
24.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件、滚轮(3)以及第一承受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四组滚轮(3),四组滚轮(3)顶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下表面,底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件(2),两组第一固定件(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两组第一固定件(2)外表满分别设有第一承受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第一承受杆(4)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外表面,两组第一承受杆(4)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6),两组第二连接杆(6)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一承受杆(4)另一端,两组第二连接杆(6)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承受杆(7),两组第二连接杆(6)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7)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5),两组第一连接杆(5)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一端,两组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4)外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7)另一端内表面设有升降平台(11),升降平台(11)固定连接于两组第二承受杆(7)内表面之间,升降平台(11)外表面设有固定组件(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承受杆(4)内表面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二内接杆(13),第二内接杆(13)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承受杆(4)内表面一端,第二内接杆(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杆(7)内表面,两组第二承受杆(7)一端内表面设有第一内接杆(12),第一内接杆(12)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承受件一端内表面,第一内接杆(12)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件(22),第一内接杆(1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22)外表面,第二固定件(2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内接杆(12)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块(14),两组第二内接杆(13)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螺纹柱(8),第一螺纹柱(8)分别与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连接,螺纹柱一端设有第一把手(9)。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外壳(16)、第二螺纹柱(17)、第二把手(18)、移动块(19)、夹件(20)以及橡胶层(21),外壳(16)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11)侧表面,外壳(16)两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螺纹柱(17),第二螺纹柱(17)转动连接于通孔内,第二螺纹柱(17)外表面设有两组移动块(19),两组移动块(19)于第二螺纹柱(17)上表面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块(19)上表面分别设有夹件(20),两组夹件(20)固定连接于两组移动块(19)上表面,夹件(20)内表面设有橡胶层(21),第二螺纹柱(17)一端设有第二把手(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件、滚轮以及第一承受杆,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四组滚轮,四组滚轮顶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下表面,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件,两组第一固定件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两组第一固定件外表满分别设有第一承受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搭建的管道支撑装置具有可以根据管道的大小,长度去进行合理的调节固定支撑,其夹件内表面的橡胶层可以更好的防止管道滑落的风险,相对于传统的管道支撑固定方法本装置大大的节省员工在这上面的精力,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事情中,从而提高整体的做工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做工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做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 汪雄兴 周丽强 戴海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涛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3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