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社会地下排水管线雨污分流要求的推广和要求,建筑行业中沉井的应用越来越多,南方降水充沛、土质地下水含量高,超深、大管径顶管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大部分施工前提为沉井施工,沉井井壁漏水是经常出现的施工问题,沉井井壁堵漏对于排水检查井的施工安全来说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的“止水”方式有两种:集水井降水和井内集水坑抽水。
3.在现有的集水井降水方案中:通过在沉井周边钻孔设置集水井收集地下水,利用大功率抽水泵通过集水井内将地下水抽至地面其他排水管网系统,达到降低沉井周边地下水含量,达到“止水”效果,由于集水井的施工伴随着钻孔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等的一套工艺流程,造价高且施工周期长,影响下一步施工作业。
4.在现有的井内集水坑抽水方案中:通过井内开挖集水坑,收集沉井井壁渗漏的地下水,利用大功率抽水泵通过井内集水坑将地下水抽至地面其他排水管网系统,集水坑设置于井内,减少了井内可活动区域面积,集水坑根据漏水量设计不同深度,对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可以解决传统沉井止水方式所存在的造价高、施工周期长、占用施工作业面积大等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包括:混凝土堵漏层以及排水管;所述混凝土堵漏层为快干水泥,所述混凝土堵漏层填充于沉井井壁上的缺陷部位内,所述混凝土堵漏层与所述缺陷部位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连接;所述排水管设于所述混凝土堵漏层内,所述混凝土堵漏层紧密裹设于所述排水管的外周上;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沉井的内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沉井的外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沉井井壁相垂直。
8.进一步地,所述沉井井壁堵漏装置还包括:排水阀门;所述排水阀门设于所述排水管位于井外的一端上。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阀门为水龙头。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阀门为电磁阀。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堵漏层位于沉井外壁的一侧与所述沉井外壁面相平齐。
12.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堵漏层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所述沉井的混凝土强度至少一级。
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为pvc管。
14.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为不锈钢管。
15.进一步地,所述沉井井壁堵漏装置还包括两通接头;所述两通接头的一端紧密套设于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水龙头的接口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两通接头的螺纹端与所述水龙头螺接。
16.进一步地,所述两通接头的螺纹端缠绕有pvc胶带,所述水龙头的外螺纹与所述两通接头的内螺纹相连接,以使所述pvc胶带紧密填充于螺纹连接的间隙内。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调配好适当强度和用量的快干水泥后,将排水管垂直置于沉井井壁的缺陷漏水位置内,将快干水泥抹至沉井井壁缺陷位置内,使快干水泥填满缺陷位置并紧密包裹着排水管,快干水泥硬化后,形成混凝土堵漏层,确保缺陷位置不漏水。本实用新型能以极快速度封堵沉井漏水和排出沉井内积水,不影响施工工期,装置小巧,几乎不占用施工作业面,不影响作业人员作业空间及区域活动,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便,极大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隐患。并且,可以根据沉井井壁上存在的缺陷漏水部位数量,来一一设置相应位置和数量的堵漏装置,其能够灵活地适应实际施工环境,具有灵活性强、工时短、施工快速、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9.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0.图3所示为快干水泥的调配装置示意图。
21.图中:10、混凝土堵漏层;20、排水管;30、排水阀门;40、沉井;50、快干水泥;60、水泥搅拌容器;70、水泥搅拌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参阅图1-图2,用于对沉井40井壁的缺陷位置进行堵漏以及对沉井40内部实现排水,包括混凝土堵漏层10和排水管20。其中,混凝土堵漏层10的材料为快干水泥50,混凝土堵漏层10填充于沉井40井壁上的缺陷部位(即井壁上出现漏水的部位),混凝土堵漏层10和缺陷部位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连接。排水管20设于混凝土堵漏层10内,混凝土堵漏层10紧密裹设于排水管20的外周上。排水管20的一端连通至沉井40的内部,另一端连通至沉井40的外部;排水管20的安装位置垂直于沉井40井壁。
27.调配好适当强度和用量的快干水泥50后,将排水管20垂直置于沉井40井壁的缺陷漏水位置内,将快干水泥50抹至沉井40井壁缺陷位置内,使快干水泥50填满缺陷位置并紧密包裹着排水管20,快干水泥50硬化后,形成混凝土堵漏层10,确保缺陷位置不漏水。本实用新型能以极快速度封堵沉井40漏水和排出沉井40内积水,不影响施工工期,装置小巧,几乎不占用施工作业面,不影响作业人员作业空间及区域活动,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便,极大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隐患。
28.并且,可以根据沉井40井壁上存在的缺陷漏水部位数量,来一一设置相应位置和数量的堵漏装置。例如,当井壁上有2个缺陷时,分别在2个缺陷内涂抹快干水泥50和装入排水管20;有n个缺陷时,则对n个缺陷分别涂抹快干水泥50和装入排水管20,能够快速实现所有缺陷部位的堵漏和排水,灵活地适应实际施工环境,具有灵活性强、工时短、施工快速、实用性强的优点。
2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排水阀门30。排水阀门30设于排水管20位于井外的一端上,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管20。当沉井40内具有积水时,可打开排水阀门30以清理井内积水,其余状态下可关闭排水阀门30。
30.优选地,排水阀门30可选用水龙头或电磁阀。电磁阀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不需依赖人力;但是其成本较高,安装费时。在一种实施例中,优先选用水龙头;水龙头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安装快速,适合于沉井40现场堵漏所需要的快速施工特点。
31.优选地,混凝土堵漏层10位于沉井40外壁的一侧与沉井40外壁面相平齐,在填充快干水泥50时,需将其与井壁抹平,避免脱落风险。
32.优选地,混凝土堵漏层10的混凝土强度比沉井40混凝土强度高至少一级,一保证堵漏层的稳定性;更优选地,混凝土堵漏层10的混凝土强度比沉井40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33.优选地,排水管20可选用pvc管或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优点在于强度高、结实耐用,缺点在于成本高、重量大;因此,在一种实施例中,优先选用pvc管,pvc管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重量轻,便于快速施工和多堵漏点施工。
3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两通接头。两通结构的一端紧密套设在排水管20的出水端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水龙头的接口上设有外螺纹,两通结构的螺纹端与水龙头螺纹连接,可实现快速装配。
35.进一步优选地,两通接头的螺纹端上缠绕有pvc胶带,水龙头的外螺纹和两通接头的内螺纹相连接,以使pvc胶带紧密填充在螺纹连接的间隙内,保证水龙头关闭时不出现漏水情况。
36.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序具体如下:
37.施工工序一:参阅图3,根据沉井40的混凝土强度和井壁缺陷位置的大小选择快干水泥50的强度和用量,根据混凝土强度调试配合比,采用比沉井40混凝土高一级强度的快
干水泥50,将快干水泥50放置于水泥搅拌容器60中,利用水泥搅拌棍70搅拌快干水泥50,控制搅拌时间使其充分搅拌完成,如图1所示。
38.施工工序二:将pvc排水管20垂直紧贴沉井40井壁(缺陷漏水的位置),在快干水泥50硬化前,将快干水泥50抹至沉井40井壁缺陷位置,快干水泥50包裹pvc排水管20四周,使快干水泥50与pvc排水管20之间紧密贴合,确保无漏水,形成混凝土堵漏层10。快干水泥50抹平至沉井40井壁,使得地下水通过pvc排水管20流出,等待快干水泥50硬化。
39.施工工序三:待快干水泥50硬化,确保除pvc排水管20漏水外,沉井40井壁其余封堵位置不漏水后,将水龙头安装至pvc排水管20上,紧密安装,确保水龙头与pvc排水管20之间不漏水后,关闭水龙头,完成施工。
4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堵漏层(10)以及排水管(20);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为快干水泥(50),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填充于沉井(40)井壁上的缺陷部位内,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与所述缺陷部位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连接;所述排水管(20)设于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内,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紧密裹设于所述排水管(20)的外周上;所述排水管(2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沉井(40)的内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沉井(40)的外部;所述排水管(20)与所述沉井(40)井壁相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壁堵漏装置还包括:排水阀门(30);所述排水阀门(30)设于所述排水管(20)位于井外的一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门(30)为水龙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门(30)为电磁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位于沉井(40)外壁的一侧与所述沉井(40)外壁面相平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堵漏层(10)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所述沉井(40)的混凝土强度至少一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0)为pvc管。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0)为不锈钢管。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壁堵漏装置还包括两通接头;所述两通接头的一端紧密套设于所述排水管(20)的出水端上,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水龙头的接口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两通接头的螺纹端与所述水龙头螺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接头的螺纹端缠绕有pvc胶带,所述水龙头的外螺纹与所述两通接头的内螺纹相连接,以使所述pvc胶带紧密填充于螺纹连接的间隙内。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井壁堵漏装置,包括:混凝土堵漏层以及排水管;混凝土堵漏层为快干水泥,混凝土堵漏层填充于沉井井壁上的缺陷部位内;排水管设于混凝土堵漏层内,混凝土堵漏层紧密裹设于排水管的外周上;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沉井的内部,另一端连通至沉井的外部;排水管与沉井井壁相垂直。本实用新型能以极快速度封堵沉井漏水和排出沉井内积水,不影响施工工期,装置小巧,几乎不占用施工作业面,不影响作业人员作业空间及区域活动,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便,极大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隐患。极大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隐患。极大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佳 黄厚军 刘浩均 陈智富 曹靖 文伟灿 李晓兰 吴文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