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2.镀金,是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混合是指搅动液体使之发生某种方式的循环流动,从而使物料混合均匀或使物理、化学过程加速的操作。搅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气泡在液体中的分散,如空气分散于发酵液中,以提供发酵过程所需的氧;液滴在与其不互溶的液体中的分散,如油分散于水中制成乳浊液;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悬浮,如向树脂溶液中加入颜料,以调制涂料;互溶液体的混合,如使溶液稀释,或为加速互溶组分间的化学反应等。此外,搅拌还可以强化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并使物料受热均匀。
3.现有的技术中,多数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均为结构复杂,体型庞大,携带不便的大型设备,而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效率,使的工期延长时间增加,造成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从动轴位于第一搅拌叶的下方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从动轴位于第二搅拌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搅拌机构位于从动轴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搅拌机构底部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端与主体卡合连接,通过所述顶盖的设置,便于对主体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顶端一侧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贯穿主体的一端与顶盖卡合连接,通过所述卡槽的设置,便于对卡合板提供卡合的空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顶端与下料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端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连接端,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脚架,通过所述三脚架的设置,使底座对主体形成三角支撑,因三角支撑的特性,使主体更加的稳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
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位于底座的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轴承,通过所述电机的设置,便于对镀金原料的在进行混合时提供搅拌的动力。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端的外壁套设连接有密封圈,通过所述密封圈的设置,便于防止主体内部的镀金原料因密封原因造成泄露,从而造成损失。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搅拌机构的设置,便于对镀金原料进行均匀混合,通过所述从动轴、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刮板的设置,便于将镀金原料进行均匀混合,并将混合后的镀金原料输送出去,通过所述连接法兰的设置,便于将搅拌机构和底座进行连接,进而使主体稳固,同时,在需要携带时,可将其通过连接法兰进行拆卸,操作简便。使用本装置,操作简便,携带方便,从而可及时对镀金原料进行混合,有效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主体;101、顶盖;102、卡槽;103、卡合板;2、搅拌机构;201、从动轴;202、第一搅拌叶;203、第二搅拌叶;204、刮板;205、第一密封轴承;206、下料口;3、底座;301、连接端口;302、出料连接端;303、三脚架;4、连接法兰;5、电机;501、主动轴;502、第二密封轴承;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201,从动轴201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202,从动轴201位于第一搅拌叶202的下方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203,从动轴201位于第二搅拌叶20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刮板204,搅拌机构2位于从动轴201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205,搅拌机构2底部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下料口206,搅拌机构2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4。
21.其中,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1,顶盖101的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顶盖101的另一端与主体1卡合连接,通过顶盖101的设置,便于对主体1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主体1顶端一侧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卡槽102,卡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板103,卡合板103贯穿主体1的一端与顶盖101卡合连接,通过卡槽102的设置,便于对卡合板103提供卡合的空间;搅拌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口301,连接端口301的顶端与下料口206相连通,连接端口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连接端302,底座3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脚架303,通过三脚架303的设置,使底座3对主体1形成三角支撑,因三角支撑的特性,使主体1更加的稳固;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501,主动轴501位于底座3的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轴承502,通过电机5的设置,便于对
镀金原料的在进行混合时提供搅拌的动力;底座3顶端的外壁套设连接有密封圈6,通过密封圈6的设置,便于防止主体1内部的镀金原料因密封原因造成泄露,从而造成损失。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进行镀金原料混合工作时,需工作人员手动将镀金原料通过抽出卡合板103,并打开顶盖101将其加入主体1的内部,随后将顶盖101盖上并将卡合板103与其卡合固定,接着启动电机5,当电机5启动时,电机5带动主动轴501转动,主动轴501带动从动轴201、第一搅拌叶202、第二搅拌叶203和刮板204同时转动,进而,当需要混合的镀金原料在经过第一搅拌叶202时则会经历第一次搅拌混合,然后,从第一搅拌叶202的上的缝隙掉落至第二搅拌叶203上,再由第二搅拌叶203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合,使其更加均匀,最后经第二搅拌叶203的缝隙掉落至搅拌机构2的底部,由刮板204将其逐渐刮如下料口206直至送至外部混合原料的收集器皿中。
2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201),所述从动轴(201)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202),所述从动轴(201)位于第一搅拌叶(202)的下方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203),所述从动轴(201)位于第二搅拌叶(20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刮板(204),所述搅拌机构(2)位于从动轴(201)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205),所述搅拌机构(2)底部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下料口(206),所述搅拌机构(2)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1),所述顶盖(101)的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01)的另一端与主体(1)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一侧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板(103),所述卡合板(103)贯穿主体(1)的一端与顶盖(101)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口(301),所述连接端口(301)的顶端与下料口(206)相连通,所述连接端口(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连接端(302),所述底座(3)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脚架(3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501),所述主动轴(501)位于底座(3)的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轴承(50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顶端的外壁套设连接有密封圈(6)。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合装置领域的一种混合均匀的镀金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轴,从动轴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从动轴位于第一搅拌叶的下方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从动轴位于第二搅拌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刮板,搅拌机构位于从动轴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搅拌机构底部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下料口,搅拌机构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一端与主体固定连接,顶盖的另一端与主体卡合连接。使用本装置,操作简便,携带方便,从而可及时对镀金原料进行混合,有效提高其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海 谢伟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遂宁豪尔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