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障碍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
背景技术:2.航空障碍灯是标识障碍物的特种灯具。航空障碍灯的作用是显示出构筑物的轮廓,使飞行器操作员能判断障碍物的高度与轮廓,起到警示作用。
3.通常航空障碍灯是设置在构筑物的顶部边缘,并向周围各个方向发出灯光。
4.出于美观、内部结构安装以及运输方便等方面的考虑,常需要设计成方形的航空障碍灯,相应航空障碍灯的灯罩也会设计成方形,但此时航空障碍灯的灯光穿过灯罩以后在四个角的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使将航空障碍灯灯罩的角设计成圆角也仍然会存在灯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而在航空障碍灯的实际使用中,显然更希望所发出的光能够均匀的向各个方向照射。
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方形航空障碍灯的灯光穿过方形灯罩以后在四个角的方向上形成灯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部分和侧面部分,顶部部分的边缘均与侧面部分的上边缘相连,顶部部分和侧面部分的水平截面均呈圆角方形,侧面部分包括交替相连围成一圈的侧面板部分和侧面圆角部分,侧面板部分呈板状,侧面圆角部分的水平截面呈圆弧状,
8.侧面圆角部分的表面设置有晒纹层;
9.侧面板部分的下部还设置有螺栓连接孔,用于通过螺栓将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固定在航空障碍灯的主体上。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圆角部分的内侧设置有晒纹层。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晒纹层内的晒纹深度为10~30微米。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晒纹层包括等距晒纹区域和递增晒纹区域,
13.等距晒纹区域设置在以侧面圆角部分的竖直方向中心线为中心的宽度为20~40mm的区域,递增晒纹区域设置在等距晒纹区域的左右两侧,每侧的递增晒纹区域的宽度为3~7mm。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磨砂晒纹,磨砂晒纹的晒纹点的直径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小。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竖向拉丝晒纹,竖向拉丝
晒纹的晒纹线宽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递增晒纹区域内,相邻的晒纹间距相比较,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0.03~0.05mm。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的厚度为1.5~5mm。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四个方向的侧面板部分的下部均设置有一个螺栓连接孔,四个螺栓连接孔的位置呈中心对称设置。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晒纹层,解决了方形航空障碍灯在四个角方向上发出的灯光与四边方向上发出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
21.本实用新型通过晒纹形成的折射和散射效果,确保了方形航空障碍灯灯罩四周的光线分布更均匀,周边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减小,平均光强值维持不变。
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晒纹层设置在角侧面部分内侧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晒纹层设置在角侧面部分外侧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晒纹层为竖向拉丝纹路的纹路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晒纹层为磨砂纹路的纹路示意图;
28.其中,1、顶部部分;2、侧面板部分;3、侧面圆角部分;4、螺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0.实施例1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部分1和侧面部分,顶部部分1的边缘均与侧面部分的上边缘相连,顶部部分1和侧面部分的水平截面均呈圆角方形,侧面部分包括交替相连围成一圈的侧面板部分2和侧面圆角部分3,侧面板部分2呈板状,侧面圆角部分3的水平截面呈圆弧状,
32.侧面圆角部分3的表面设置有晒纹层;
33.侧面板部分2的下部还设置有螺栓连接孔4,用于通过螺栓将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固定在航空障碍灯的主体上。
34.所述侧面圆角部分3的内侧设置有晒纹层。晒纹层设置在侧面圆角部分的内侧有利于减少受外界环境的灰尘影响而产生的透光率下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的外表面保持光滑面也有利于雨水将表面的灰尘冲走。
35.所述晒纹层内的晒纹深度为10~30微米。
36.所述晒纹层包括等距晒纹区域和递增晒纹区域,
37.等距晒纹区域设置在以侧面圆角部分的竖直方向中心线为中心的宽度为20~40mm的区域,递增晒纹区域设置在等距晒纹区域的左右两侧,每侧的递增晒纹区域的宽度为3~7mm。设置递增晒纹区域有利于光线强度保持均匀。
38.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磨砂晒纹,磨砂晒纹的晒纹点的直径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小。
39.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竖向拉丝晒纹,竖向拉丝晒纹的晒纹线宽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
40.递增晒纹区域内,相邻的晒纹间距相比较,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0.03~0.05mm。
41.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的厚度为1.5~5mm。
42.四个方向的侧面板部分2的下部均设置有一个螺栓连接孔,四个螺栓连接孔4的位置呈中心对称设置。中心对称设置有利于牢固固定住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
4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部分(1)和侧面部分,顶部部分(1)的边缘均与侧面部分的上边缘相连,顶部部分(1)和侧面部分的水平截面均呈圆角方形,侧面部分包括交替相连围成一圈的侧面板部分(2)和侧面圆角部分(3),侧面板部分(2)呈板状,侧面圆角部分(3)的水平截面呈圆弧状,侧面圆角部分(3)的表面设置有晒纹层;侧面板部分(2)的下部还设置有螺栓连接孔(4),用于通过螺栓将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固定在航空障碍灯的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圆角部分(3)的内侧设置有晒纹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晒纹层内的晒纹深度为10~3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晒纹层包括等距晒纹区域和递增晒纹区域,等距晒纹区域设置在以侧面圆角部分的竖直方向中心线为中心的宽度为20~40mm的区域,递增晒纹区域设置在等距晒纹区域的左右两侧,每侧的递增晒纹区域的宽度为3~7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磨砂晒纹,磨砂晒纹的晒纹点的直径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相邻晒纹点的晒纹间距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晒纹层内设置的晒纹为竖向拉丝晒纹,竖向拉丝晒纹的晒纹线宽为50~150微米,等距晒纹区域内的晒纹间距为100~300微米;递增晒纹区域内,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递增晒纹区域内,相邻的晒纹间距相比较,靠近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比远离等距晒纹区域的晒纹间距小0.03~0.0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的厚度为1.5~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四个方向的侧面板部分(2)的下部均设置有一个螺栓连接孔,四个螺栓连接孔(4)的位置呈中心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所述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部分和侧面部分,顶部部分的边缘均与侧面部分的上边缘相连,顶部部分和侧面部分的水平截面均呈圆角方形,侧面部分包括交替相连围成一圈的侧面板部分和侧面圆角部分,侧面板部分呈板状,侧面圆角部分的水平截面呈圆弧状,侧面圆角部分的表面设置有晒纹层;侧面板部分的下部还设置有螺栓连接孔,用于通过螺栓将航空障碍灯用透明灯罩固定在航空障碍灯的主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晒纹层,解决了方形航空障碍灯在四个角方向上发出的灯光与四边方向上发出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向上发出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向上发出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三 刘泽斌 李浩 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凌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