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肩颈检验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传统的轴承密封结构比较简单,都是单密封结构。但伴随着许多汽车客户对轴承使用工况条件越来越严苛,需要轴承在泥水、灰尘等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对轴承的密封性能要求很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轴承的密封结构必须设计成复合盖(密封圈加防尘盖),从而防止泥水、灰尘等进入轴承内部,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然而复合盖结构在安装时经常由于轴承磨削的问题安装不到位,影响后续产品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为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结构改善,来提升后续产品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来检验轴承在压装密封圈和防尘盖之前,轴承内外圈肩颈是否按照工艺要求磨削到位,防止肩颈未磨削或者不满足尺寸的产品。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包括:
6.一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开设于中部的限位结构;
7.所述限位结构为向下凸出的柱形体;
8.在所述限位结构的上周设置有限位盖体;
9.所述限位盖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宽度并形成一设置限位槽的空间;
10.所述限位槽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部和所述限位结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限位槽;
11.所述限位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部和所述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限位槽;
12.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与轴承内圈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内圈肩颈检测;
13.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端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外圈肩颈检测。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的柱形体端部为倒角结构。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盖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外部设备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能够帮助轴承在压装复合盖前,保证轴承内外圈肩颈磨削到位,从而满足确保压装复合盖时没有问题,保证轴承的密封性能。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设计理念沿用符合要求的标准尺寸,及代表通用性,相同设备均能进行更换,无需进行设备的整体改造。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结构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如图1-3所示的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包括了工装本体100,工装本体100进一步包括了开设于工装本体100中部位置处的限位结构110。
27.重点结合图1和图3可知,限位结构110为向下凸出的柱形体,限位结构110的柱形体端部为倒角结构111设置,通过限位结构110对轴承200的中部区域进行限位。
28.在限位结构110的上周设置有限位盖体120,限位盖体120的宽度大于限位结构110的宽度并形成有一设置限位槽130的空间。在限位盖体12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件121,通过连接件121与外部设备连接。
29.进一步地,限位槽130包括了设置在第一环形部140和限位结构110的柱形体外周面之间的第一限位槽131。
30.进一步地,限位槽130还包括了设置在第二环形部150和第一环形部140之间的第二限位槽132。
31.通过第一限位槽131与轴承内圈210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内圈肩颈211的检测。
32.通过第二限位槽132的外端与轴承外圈220的内表面处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外圈肩颈221的检测。
33.第一限位槽131的宽度小于第二限位槽132的宽度。
34.因为具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35.首先根据轴承200的轴承内圈210以及轴承外圈220的肩颈尺寸设计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并安装在自动压装盖前一道工序。
36.在自动装配流转线运行下,当产品准备压装复合盖前,传感器会感应到产品并通过气缸将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100下落到轴承200的内外肩颈位置。
37.若轴承200的内外圈肩颈磨削到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100顺利下落,反之,则表明轴承200肩颈未磨削并停机工作。
3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通过增加自动检验轴承内外圈肩颈工序,可以确保轴承压装复合盖时没有问题,提高轴承密封性合格率。
3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设计理念沿用符合要求的标准尺寸,及代表通用性,相同设备均能进行更换,无需进行设备的整体改造。使用成本更低。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4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开设于中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向下凸出的柱形体;在所述限位结构的上周设置有限位盖体;所述限位盖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宽度并形成一设置限位槽的空间;所述限位槽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部和所述限位结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部和所述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限位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与轴承内圈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内圈肩颈检测;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端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外圈肩颈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柱形体端部为倒角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外部设备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复合盖轴承肩颈的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工装本体包括开设于中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向下凸出的柱形体;在限位结构的上周设置有限位盖体;限位盖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宽度并形成一设置限位槽的空间;限位槽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部和限位结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限位槽;限位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部和第一环形部之间的第二限位槽;通过第一限位槽与轴承内圈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内圈肩颈检测;通过第二限位槽的外端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进行接触来进行轴承外圈肩颈检测。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轴承在压装复合盖前,保证轴承内外圈肩颈磨削到位,从而满足确保压装复合盖时没有问题,保证轴承的密封性能。密封性能。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史江东 石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德中隆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2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