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3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2.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生产厂家将所需的零部件共同安装至同一个机壳内,在机壳的两端再分别安装前盖、后盖。由此,以生产出一个伺服电机成品。但需要购买伺服电机的客户对伺服电机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前述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定制。因此,前述的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厂家只能依据产品订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生产。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生产厂家难以预先建立自己的库存。一方面,造成在订单较少时,生产厂家不能高速生产。另一方面,造成在遇到大批量不同要求的订单时,生产厂家疲于应对。这导致生产厂家难以对生产节奏进行掌控,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力而言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包括:动力机壳、连接板、电控机壳、连接螺栓;动力机壳内设置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结构;电控机壳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结构的电控结构;连接板,能够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动力机壳、电控机壳;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能够连通动力机壳与电控机壳。
6.在实际装配中,将能够输出动力的动力结构安装在动力机壳内,将能够控制动力结构的电控结构安置在电控机壳内。连接板设置在动力机壳与电控机壳之间并通过螺栓将三者相连接。利用连接板上连通动力机壳与电控机壳的通孔,使得动力结构与电控结构之间能够相互连接,以实现伺服电机所需的功能。综上,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板将伺服电机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得厂家在生产伺服电机时,能够依据主流需求分开生产不同型号的动力结构、不同型号的电控结构。当厂家接到订单时,能够依据订单需求利用连接板将所需的动力结构、电控结构装配至一起。由此,生产厂家能够预先建立自己的库存。一方面便于生产厂家对生产节奏进行掌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厂家的生产力。
7.进一步的,动力结构包括转轴;通孔与转轴相对应,以使转轴能够穿过通孔。
8.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轴承安装槽、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嵌入在轴承安装槽内;轴承安装槽的圆心与通孔相重合,以使转动轴承能够套设在转轴上。
9.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还开设有动力密封槽;动力密封槽环绕在轴承安装槽的四周;动力密封槽内嵌设有橡胶圈。
10.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还开设有动力延伸部;动力延伸部环绕在轴承安装槽的四周;动力延伸部凸出于连接板的表面;当连接板与动力机壳相连接时,动力延伸部能够伸入动力机壳内。
11.进一步的,电控结构包括编码器;连接板上远离动力机壳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编码器设置在安装槽内。
12.进一步的,安装槽的侧壁凸出于连接板的表面;当连接板与电控机壳相连接时,安装槽的侧壁能够伸入电控机壳内。
13.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还开设有电控密封槽;电控密封槽环绕在安装槽的四周;电控密封槽内嵌设有橡胶圈。
14.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还开设有连线通孔;连线通孔贯穿连接板;连线通孔的贯穿方向与通孔的贯穿方向相平行。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连接板在不破坏伺服电机原有的性能及密封性的前提下,将伺服电机分割为两个部分,使得生产厂家能够分开生产不同型号的动力部分、不同型号的电控部分。由此,便于生产厂家预先建立自己的库存,有助于生产厂家管控生产节奏,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
17.利用连接板,有助于使用方维护伺服电机,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方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整体结构图。
19.图2:整体剖面图。
20.图3:连接板动力侧结构图。
21.图4:连接板电控侧结构图。
22.图中:1、动力机壳;11、动力结构;111、转轴;112、定子结构;2、连接板;21、螺栓孔;22、通孔;23、轴承安装槽;24、转动轴承;25、动力密封槽;26、动力延伸部;27、安装槽;28、电控密封槽;29、连线通孔;3、电控机壳;31、电控结构;311、编码器;32、航空插头;33、航空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包括:动力机壳1、连接板2、电控机壳3、连接螺栓。动力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结构11。动力结构11至少包括转轴111、定子结构112。转轴111穿入定子结构112内,当定子结构112通电时,转轴111能够转动从而向外输出动力。电控机壳3至少包括编码器311。编码器311能够检测转轴111的转速,从而向外输出相应的电信号,以对动力结构11进行相应的控制。连接板2设置在动力机壳1、电控机壳3之间。连接板2上开设有螺栓孔21,使得连接板2能够通过连接螺栓与动力机壳1、电控机壳3相连接。具体的,在装配时,连接螺栓由电控机壳3同时穿过电控机壳3、连接板2,穿入动力机壳1内,从而将三者连接至一起。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通孔22。转轴111能够通过通孔22穿过连接板2。连接板2靠近动力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槽23、转动轴承24、动力密封槽25、动力延伸部26。轴承安装槽23的圆心与通孔22的圆心相对应,转动轴承24嵌入在轴承安装
槽23内。当转轴111穿过通孔22时,转轴111能够同步穿过轴承安装槽23,使得转动轴承24套设在转轴111上。动力延伸部26环绕在轴承安装槽23的四周。同时,动力延伸部26凸出于连接板2的表面,使得连接板2与动力机壳1相连接时,动力延伸部26能够伸入动力机壳1内。动力密封槽25环绕在动力延伸部26的四周,动力密封槽25内嵌设有橡胶圈。连接板2靠近电控机壳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7、电控密封槽28。安装槽27与通孔22相对应。编码器311安装在安装槽27内。作为优选的,可在安装槽27内加设能够包覆编码器311的保护壳,以避免外力的冲击造成编码器的损坏。安装槽27的外壁凸出于连接板2外。当连接板2与电控机壳3相连接时,安装槽27的外壁能够伸入电控机壳3内。电控密封槽28环绕在安装槽27的四周,电控密封槽28内嵌设有橡胶圈。同时,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连线通孔29,连线通孔29贯穿连接板2,连线通孔29自身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便于导线通过连线通孔29穿过连接板2。
25.在实际装配时,预先将动力结构11安装在动力机壳1内,预先将电控结构31置于电控机壳3内,并接好供编码器311运行的接线。将两个橡胶圈分别嵌入在动力密封槽25内、电控密封槽28内。为了操作方便可预先将编码器311安装至连接板2的安装槽27内,并将连接板2安装至电控机壳3上。此时,安装槽27的外壁伸入电控机壳3内并与电控机壳3的内壁相贴合。电控密封槽28内的橡胶圈与电控机壳3的表面相贴合。由此,使得电控机壳3的内部呈密封状态。一方面避免在放置过程中灰尘落在编码器上,另一方面可有效保护编码器311不受外力磕碰。当需要装配动力机壳1的成品时,将安装有连接板2的电控机壳3对准动力机壳1,使得连接板2上的通孔22对准转轴111的端部。同时,将电控机壳3内的导线由连线通孔29引入动力机壳1内,从而将导线与动力结构11相连接。此时,逐渐将连接螺栓由电控机壳3旋入动力机壳1内,使得转轴111的端部由连接板2上的轴承安装槽23穿入电控机壳3内,从而使得转动轴承24套设在转轴111上。逐渐拧紧连接螺栓,直至转轴111的端部与编码器311充分连接,使得编码器311能够正常检测转轴111的转速。另一方面,动力延伸部26伸入动力机壳1内并与动力机壳1的内壁相贴合。此时,动力密封槽25内的橡胶圈与动力机壳1的表面相贴合。至此,完成伺服电机整机的装配。其中,当外部杂质处于连接板2与电控机壳3的连接处时,杂质进入电控机壳3与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后,杂质需要经过橡胶圈转过一个直角后再经过安装槽27与电控机壳3之间的贴合面,才能够进入电控机壳3内。反之,若电控机壳3内因外部作用导致接线处产生电火花,电火花需要经过安装槽27与电控机壳3之间的贴合面,转过一个直角后,经过橡胶圈才能够由电控机壳3与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进入外部。由此,通过安装槽27与电控密封槽28的配合,可有效防止外部杂质的进入与内部电火花的外溢。同理的,通过动力延伸部26与动力密封槽25的配合,可有效防止外部杂质的进入与内部电火花的外溢。由此,连接板2的加装不会破坏伺服电机原有的密封性,也不会破坏伺服电机原有的性能。
26.综上,连接板2将伺服电机分割为动力部分、电控部分两个部分。生产厂家可依据主流需求批量生产不同型号的动力部分,依据主流需求批量生产不同型号的电控部分。当接收到订单时,再依据订单需求通过连接板2将两个部分组合至一起以生产伺服电机成品。由此,生产厂家能够预先建立自己的库存。便于生产厂家掌控自己的生茶节奏,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厂家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伺服电机出现损坏,或者使用方需要更新伺服电机的性能时,可利用连接板2将两个部分分开,以对其中一个部分进行更换。由此,方便使用方对伺服电机进行维护,也便于降低使用方的维护成本。
27.作为优选的,电控机壳3上可加装航空插头32与航空插座33。利用航空插头32与航空插座33稳固电控机壳3内的导线,以避免因外部作用,导致电控机壳3内的导线连接出现松脱,造成导线连接处容易出现电火花。为了充分连接电控机壳3内的导线,航空插头32与航空插座33可设置两组。
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壳(1)、连接板(2)、电控机壳(3)、连接螺栓;所述动力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结构(11);所述电控机壳(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结构(11)的电控结构(31);所述连接板(2),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动力机壳(1)、电控机壳(3);所述连接板(2)上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能够连通所述动力机壳(1)与所述电控机壳(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11)包括转轴(111);所述通孔(22)与所述转轴(111)相对应,以使所述转轴(111)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还设置有轴承安装槽(23)、转动轴承(24);所述转动轴承(24)嵌入在所述轴承安装槽(23)内;所述轴承安装槽(23)的圆心与所述通孔(22)相重合,以使所述转动轴承(24)能够套设在所述转轴(1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动力密封槽(25);所述动力密封槽(25)环绕在所述轴承安装槽(23)的四周;所述动力密封槽(25)内嵌设有橡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动力延伸部(26);所述动力延伸部(26)环绕在所述轴承安装槽(23)的四周;所述动力延伸部(26)凸出于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当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动力机壳(1)相连接时,所述动力延伸部(26)能够伸入所述动力机壳(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结构(31)包括编码器(311);所述连接板(2)上远离所述动力机壳(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7);所述编码器(31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7)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7)的侧壁凸出于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当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电控机壳(3)相连接时,所述安装槽(27)的侧壁能够伸入所述电控机壳(3)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电控密封槽(28);所述电控密封槽(28)环绕在所述安装槽(27)的四周;所述电控密封槽(28)内嵌设有橡胶圈。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还开设有连线通孔(29);
所述连线通孔(29)贯穿所述连接板(2);所述连线通孔(29)的贯穿方向与所述通孔(22)的贯穿方向相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无火花伺服电机。包括:动力机壳、连接板、电控机壳、连接螺栓;动力机壳内设置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结构;电控机壳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结构的电控结构;连接板,能够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动力机壳、电控机壳;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能够连通动力机壳与电控机壳。现有技术中,受制于伺服电机自身的结构,生产厂家不能预先建设库存导致生产节奏难以自控,生产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板使得生产厂家能够分部位生产伺服电机,再依据实际需求进行组装。使得生产厂家能够对生产节奏自控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厂家的生产力。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厂家的生产力。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厂家的生产力。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锋 冯林 赵展 方明兴 谢金成 董靖博 陈杰 李佳豪 程康伟 洪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安佰特(武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2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