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较小,频率特性优良,因此被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专利文献1示出了一种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具备阳极体、形成于阳极体的电介质层、形成于电介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和形成于固体电解质层的阴极层;引线端子,分别与阳极体以及阴极层连接;和外装部件,覆盖电容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引线端子的一部分在外装部件的底面露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31691号小册子

在专利文献1中,在多个位置将阴极引线框折弯,将其一部分利用为阴极引线端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增大阴极引线框与阴极层的接触面积,则端子的露出面积变小,相反地,若增大端子的露出面积,则与阴极层的接触面积变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阳极引线框、阴极引线框、外装部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阳极部和阴极部。所述阳极引线框以及所述阴极引线框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连接。所述外装部件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并且分别局部覆盖所述阳极引线框以及所述阴极引线框。所述阴极引线框具有:搭载所述阴极部的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此外,所述阴极引线框在所述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所述阴极连接部与所述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所述阴极搭载部以及所述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向所述阳极部与所述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另外,本公开的概括性或者具体性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解电容器、装置、系统、方法或者这些的任意组合实现。

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确保阴极引线框与阴极部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充分确保端子部的露出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从底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11是从底面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12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15是从底面侧观察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16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19是从底面侧观察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密封材料密封的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20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金属外壳与端子部之间具有绝缘部件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具有侧壁部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3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24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具有在突出部连接有的侧壁部的电解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6是去除密封材料并从底面侧观察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引线框与电容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27是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的展开图。

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元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a~1h:电解电容器

10:电容器元件,10a:层叠体

11:阳极体

12:电介质层

13:阴极层,13a:固体电解质层,13b:阴极引出层

20:外装部件

21:外壳,21a:顶板部,21b:周壁部

22:密封材料

23:绝缘部件

100:阳极部

110:阳极引线框

111:阳极接合部

112:阳极连接部

113:阳极端子部

200:阴极部

210:阴极引线框

201:第1边界

202:第2边界

211:阴极搭载部,211a:突出部,211b:侧壁部

212:阴极连接部

213:阴极端子部,213a: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具备阳极部和阴极部;阳极引线框以及阴极引线框,分别与电容器元件连接;和外装部件,覆盖电容器元件并且分别局部覆盖阳极引线框以及阴极引线框。

阴极引线框具有:搭载有阴极部的阴极搭载部、与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和与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这里,阴极部与阴极搭载部接合。阴极引线框具有在阴极搭载部与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阴极连接部与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的构造。即,阴极引线框可以是一体,能够由从一片金属箔切出规定形状的剪切箔形成。

这里,阴极搭载部以及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阳极部与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具有从阴极连接部的位置突出的突出部。即,阴极搭载部以及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在阳极部与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谓阳极部与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例如,是指从阳极端子部以及阴极端子部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

所谓突出部,也就是阴极搭载部或者阴极端子部在阴极连接部向第1方向悬伸的部分。突出部使阴极搭载部以及/或者阴极端子部的面积扩大。因此,通过突出部的存在,能够充分确保阴极引线框与阴极部的接触面积(即,阴极搭载部的面积),并且能够充分确保端子部的露出面积(即,阴极端子部的露出面积)。由此,电解电容器的电阻容易减少,并且电解电容器向基板的安装强度(即连接强度)也能够提高。

在与阴极引线框的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阴极连接部的宽度可以比阴极搭载部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的宽度的至少一方窄。所谓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例如是与第1方向以80°~100°的角度交叉的方向,期望是以大体90°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另外,在阴极连接部在第2方向被划分为多个部位的情况下,所谓阴极连接部的宽度,是指各部位的第2方向上的宽度的合计宽度。此外,在阴极连接部的宽度不恒定的情况下,是最大宽度。

通过缩窄阴极连接部的宽度,阴极引线框的折弯加工变得容易。例如,在使用金属模而从由一片金属箔切出的剪切箔成形阴极引线框的情况下,来自金属模的加工品的取出变得容易。其中,也能够使阴极连接部的宽度与阴极搭载部的宽度以及/或者阴极端子部的宽度相同。

电容器元件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具有:与阴极搭载部接合的第1主面、其相反的一侧的第2主面、与第1主面交叉的周侧面。周侧面具有:位于第1方向的阳极部侧的第3主面、位于第1方向的阴极部侧的第4主面、位于第2方向的一方的第5主面、和位于第2方向的另一方的第6主面。

至少在阴极搭载部具有突出部的情况下,阴极搭载部也可以具有沿着电容器元件的周侧面而设置的侧壁部。侧壁部对于电容器元件的定位有作用,并且有助于阴极搭载部与阴极部的连接面积的扩大。所谓电容器元件的周侧面,是指与将电容器元件的2个主面连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例如,在电容器元件被层叠多个并形成层叠体的情况下,所谓电容器元件的周侧面,是指与层叠方向平行的面。

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阴极搭载部所具有的突出部连接。在该情况下,侧壁部设置于阴极搭载部的尽量端部为宜。由此,收纳侧壁部的空间设计为最小限度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更加增大电容器元件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电解电容器的容量。例如,侧壁部也可以沿着电容器元件的第5主面和第6主面设置,也可以沿着第4主面设置。

阴极搭载部的轮廓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例如具有俯视下凸形状或者凹形状。在阴极搭载部是具有这样的轮廓的形状的情况下,更加增大突出部的设计变得容易。

阴极端子部的轮廓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具有凸形状或者凹形状。在阴极端子部是具有这样的轮廓的形状的情况下,更加增大突出部的设计变得容易。

在优选的方式中,外装部件具有开口,并且包含收纳电容器元件的金属外壳、和填充于金属外壳并且覆盖电容器元件的密封材料。该情况下,在金属外壳的开口侧,使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密封材料露出即可。此外,阳极端子部也在金属外壳的开口侧,使其至少一部分从密封材料露出即可。另外,作为密封材料,例如使用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液状的树脂组成物。通过使阴极连接部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的宽度的至少一方窄,在将密封材料填充于金属外壳时密封材料容易流入到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之间,气泡难以残留。

金属外壳的开口侧的从密封材料的表面到电容器元件的最短距离l1在电解电容器的小型化的要求容许的范围内,最好尽量大。例如,最短距离l1也可以设为金属外壳的深度的5%以上。另一方面,从电解电容器的小型化的要求出发,最短距离l1也可以设为金属外壳的深度的80%以下。另外,从金属外壳的顶板部到电容器元件的最短距离l2最好尽量小。最短距离l2可以设为金属外壳的深度的50%以下,也可以设为30%以下或10%以下。通过以上的设计,能够容易得到难以受到外部空气或湿气的影响并且适合于小型化的要求的电解电容器。

以下,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但附图是示例,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定于图示例。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这里,外装部件20、阳极接合部111、阴极搭载部211被表示为剖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a具备:具备阳极部100和阴极部200的电容器元件10、分别与电容器元件10连接的阳极引线框110以及阴极引线框210、以及覆盖电容器元件10并且分别局部覆盖阳极引线框110以及阴极引线框210的外装部件20。这里,多个电容器元件10被层叠并形成层叠体10a。另外,被层叠的电容器元件10的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外装部件20由外壳21和被填充于外壳21并且覆盖电容器元件10的密封材料22构成。

外壳21的形状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大体矩形的杯状。外壳21具备顶板部21a和周壁部21b。外壳21例如可以由陶瓷材料等构成。此外,外壳21例如可以对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如后述的第6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设置规定的绝缘部件即可。

密封材料22被填充于电容器元件10与外壳21的缝隙,并且覆盖电容器元件10的周围。在电解电容器1a的底面,密封材料22的外表面、阳极端子部113和阴极端子部213露出。

密封材料22是非导电性,例如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举例: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酮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不饱和聚酯等。通过密封材料22,可抑制外部空气或水分向电解电容器1a内部的透过,可抑制电容器元件10的劣化。

阳极引线框110具有:与阳极部100接合的阳极接合部111、与阳极接合部111连结的阳极连接部112、与阳极连接部112连结的阳极端子部113。在图示例中,阳极连接部112从配置于电解电容器1a的底面的阳极端子部113向阳极部100立起,与阳极接合部111连结。阳极接合部111将被层叠的多个阳极部100一并夹持,通过在阳极部100的厚度方向加压而被固定于阳极部100。阳极引线框110能够通过使用金属模等对从一片金属箔切出的剪切箔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另外,阳极引线框110可以经由导电性粘合剂、焊料而与阳极部100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电阻焊接、激光焊接,而与阳极部100接合。

阳极引线框110的材质在电化学以及化学上稳定,只要具有导电性则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其形状也不被特别限定。阳极引线框110的厚度从低矮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2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阴极引线框210具有:搭载阴极部200的阴极搭载部211、与阴极搭载部211连结的阴极连接部212、与阴极连接部212连结的阴极端子部213。具有在阴极搭载部211与阴极连接部212的第1边界201向一个方向折弯、在阴极连接部212与阴极端子部213的第2边界202向另一个方向折弯的构造。阴极引线框210也能够通过使用金属模等对从一片金属箔切出的剪切箔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阴极引线框210的材质也在电化学以及化学上稳定,只要具有导电性则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其形状也不被特别限定。阴极引线框210的厚度从低矮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2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阴极引线框210例如经由导电性粘合剂,与阴极部200电连接。

阴极搭载部211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d1(这里为从阴极搭载部211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1a。其结果,突出部211a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overhang)。由此,阴极搭载部211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1a的部分。

图2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即,杯状的外壳21的开口侧)观察图1所示的电解电容器1a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图1相当于图2的i-i线剖视图。图3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被密封材料22密封的电解电容器1a的示意图。在与阴极引线框210的第1方向d1以大体90°的角度交叉的第2方向d2,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211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宽度窄。这里,阴极搭载部211的轮廓具有大体凹形状。根据凹形状,阴极搭载部211具有2个突出部211a。另一方面,阴极端子部213的轮廓具有大体凸形状。此外,从底面侧观察电解电容器1a,突出部211a与阴极端子部213局部重叠。重叠区域越大,越能够高效地扩大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

图4中表示折弯加工之前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搭载部211是大体凹形状,比凹部的宽度窄的阴极连接部212被从凹部的中央部引出。阴极连接部212与大体凸形状的阴极端子部213的凸部连结。

以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或者对与第1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b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除阴极引线框210的构造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在阴极引线框210中,阴极端子部213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d1(这里为从阴极端子部213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3a。其结果,突出部213a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由此,阴极端子部213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3a的部分。此外,阴极搭载部211的大小也与突出部213a在阴极连接部212悬伸的长度对应地变大。

图6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图5所示的电解电容器1b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图5相当于图6的v-v线剖视图。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被图5所示的密封材料22密封的电解电容器1b的示意图。在阴极引线框210的与第1方向d1以大体90°的角度交叉的第2方向d2,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211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宽度窄。这里,阴极端子部213的轮廓具有大体凹形状。根据凹形状,阴极端子部213具有2个突出部213a。另一方面,阴极搭载部211的轮廓具有大体凸形状。此外,从底面侧观察电解电容器1b,突出部213a与阴极搭载部211局部重叠。重叠区域越大,越能够高效地扩大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

图8中,表示折弯加工之前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端子部213是大体凹形状,比凹部的宽度窄的阴极连接部212被从凹部的中央部引出。阴极连接部212与大体凸形状的阴极搭载部211的凸部连结。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c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除阴极引线框210的构造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在阴极引线框210中,阴极搭载部211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这里为从阴极搭载部211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1a。其结果,突出部211a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由此,阴极搭载部211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1a的部分。

此外,阴极端子部213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d1(这里为从阴极端子部213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3a。其结果,突出部213a也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由此,阴极端子部213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3a的部分。

图10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图9所示的电解电容器1c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图9相当于图10的ix-ix线剖视图。图11是从底面侧观察图9所示的被密封材料22密封的电解电容器1c的示意图。在阴极引线框210的与第1方向d1以大体90°的角度交叉的第2方向d2,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211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宽度窄。这里,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轮廓分别具有大体凹形状。根据凹形状,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分别具有两个突出部211a以及213a。此外,从底面侧观察电解电容器1c,阴极搭载部211与阴极端子部213局部重叠。重叠区域越大,越能够高效地扩大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本实施方式在重叠区域比第1、2实施方式大这方面优良。

图12中,表示折弯加工之前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搭载部211以及阴极端子部213分别是大体凹形状,比凹部的宽度窄的阴极连接部212被从各自的凹部的中央部引出。

<第4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d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除阴极引线框210的构造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在阴极引线框210中,阴极搭载部211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d1(这里为从阴极搭载部211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1a。其结果,突出部211a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由此,阴极搭载部211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1a的部分。

图14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图13所示的电解电容器1d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图13相当于图14的xiii-xiii线剖视图。图15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3所示的被密封材料22密封的电解电容器1d的示意图。在阴极引线框210的与第1方向d1以大体90°的角度交叉的第2方向d2,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211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宽度窄。另外,这里,阴极连接部212具有两个部位。因此,所谓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是指这两个部位的第2方向上的宽度的合计宽度。

此外,阴极搭载部211的轮廓具有大体凸形状。根据凸形状,阴极搭载部211具有一个突出部211a。另一方面,阴极端子部213的轮廓具有大体凹形状。此外,从底面侧观察电解电容器1d,突出部211a与阴极端子部213局部重叠。

图16中,表示折弯加工之前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搭载部211是大体凸形状,从夹着突出部211a的两侧引出宽度较窄的一对阴极连接部212,与阴极端子部213连结。换言之,阴极连接部212通过将在阴极端子部213侧凹陷的形状的孔设置于阴极引线框210的阴极搭载部211与阴极端子部213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第5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e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除阴极引线框210的构造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在阴极引线框210中,阴极端子部213具有在阳极部100与阴极部200排列的第1方向d1(这里为从阴极端子部213朝向阴极连接部212侧的方向)伸出的突出部213a。其结果,突出部213a在阴极连接部212向第1方向d1悬伸。由此,阴极端子部213的面积被扩大相当于突出部213a的部分。

图18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图17所示的电解电容器1e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图17相当于图18的xvii-xvii线剖视图。图19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7所示的被密封材料22密封的电解电容器1e的示意图。在阴极引线框210的与第1方向d1以大体90°的角度交叉的第2方向d2,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比阴极搭载部211的宽度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宽度窄。另外,这里,阴极连接部212也具有两个部位。因此,所谓阴极连接部212的宽度,是指这两个部位的第2方向上的宽度的合计宽度。

此外,阴极端子部213的轮廓具有大体凸形状。根据凸形状,阴极端子部213具有一个突出部213a。另一方面,阴极搭载部211的轮廓具有大体凹形状。此外,从底面侧观察电解电容器1e,突出部213a与阴极搭载部211局部重叠。

图20中,表示折弯加工之前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端子部213是大体凸形状,从夹着突出部213a的两侧引出宽度窄的一对阴极连接部212,与阴极搭载部211连结。换言之,阴极连接部212通过将向阴极搭载部211侧凹陷的形状的孔设置于阴极引线框210的阴极搭载部211与阴极端子部213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第6实施方式>

图2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f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电解电容器1f具有金属外壳21,在金属外壳21与阳极端子部113之间以及金属外壳21与阴极端子部213之间分别具有绝缘部件23。

因此金属外壳21不会使外部空气或湿气透过,因此电解电容器1f难以受到外部空气或湿气的影响,对劣化的耐性变得非常高。从金属外壳21的开口侧的密封材料22的表面到电容器元件10的最短距离l1尽量大为宜。最短距离l1从满足电解电容器1f的小型化的要求的观点出发适当地决定即可。此外,从金属外壳21的顶板部21a到电容器元件10的最短距离l2也从满足电解电容器1f的小型化的要求的观点出发适当地决定即可。

另外,确保金属外壳21与阳极端子部113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绝缘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此外,电解电容器1f除上述的不同点以外,也可以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乃至第5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作为金属外壳21的材料,例如举例:铝、钛、钽、铁、铜、锌、镍、钼、钨等。也可以将这些材料组合使用,也可以使用将多个材料复合化的复合材料。

绝缘部件23的材料并不被特别限定,举例: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陶瓷(氧化铝、二氧化锆、氮化铝、氮化硅等)、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丙橡胶、聚氨酯橡胶、硅酮橡胶、氟橡胶等)、玻璃、耐热纸等。也可以将这些材料组合使用,也可以使用将多个材料复合化的复合材料。

绝缘部件23例如是覆盖外壳21的开口端部的至少各端子部113、213所对应的区域的树脂膜等即可。此外,绝缘部件23例如是覆盖阳极端子部113以及阴极端子部213的外壳21的开口端部所对置的区域的树脂膜等即可。树脂膜可以是树脂制的胶带,也可以是树脂涂膜,还可以是覆盖外壳21的开口端部的树脂制盖。树脂膜的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第7实施方式>

图22是将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g的外装部件20剖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电解电容器1g的阴极引线框210的阴极搭载部211具有沿着电容器元件10的周侧面而被设置的侧壁部211b。侧壁部211b对电容器元件10的定位有作用,并且有助于阴极搭载部211与电容器元件10的阴极部200的连接面积的扩大。在电解电容器1g中,所谓电容器元件10的周侧面,是指沿着电容器元件10被层叠多层而形成的层叠体10a的层叠方向的面。侧壁部211b被设置一对以使得分别沿着电容器元件10的第5主面和第6主面。

图23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g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电容器元件10的阴极部200在配置一对侧壁部211b的位置的周边,分别具有稍微凹陷的形状。

图24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引线框210除具有侧壁部211b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阴极引线框210相同的构造。

另外,电解电容器1g除上述的不同点以外,也可以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乃至第6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第8实施方式>

图25是将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h的外装部件20剖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电解电容器1h具有与设置于阴极引线框210的突出部211a连接的侧壁部211b。另外,侧壁部211b的至少一部分与突出部211a连接即可。侧壁部211b在阴极搭载部211的第1方向上的两端部,在阴极端子部侧的最端部,被设置一对以使得分别沿着电容器元件10的第5侧面和第6侧面。

图26是去除密封材料22并从底面侧观察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h的各引线框110、210与电容器元件10的示意图。电容器元件10的阴极部200在配置一对侧壁部211b的位置的周边,分别具有稍微凹陷的形状,但相比于第7实施方式,凹陷较小,维持更大的阴极部200。即,收纳侧壁部211b的空间被设计为最小限度。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h的容量能够比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电容器1g大。

图27是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阴极引线框210的展开图。阴极引线框210除了一对侧壁部211b在一对突出部211a的第1方向上的两外端部分别设置于阴极端子部213侧的最端部以外,具有与第7实施方式的阴极引线框210相同的构造。

另外,电解电容器1h除上述的不同点以外,也可以具有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接下来,对各实施方式中共用的电容器元件10进一步进行说明。

(电容器元件)

电容器元件10具有阳极部100以及阴极部200。如图28所示,电容器元件10的阳极部100由阳极体11构成。阴极部200具备:阳极体11、形成于阳极体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电介质层12、形成于电介质层12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阴极层13。阴极层13具有:形成于电介质层12的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电解质层13a、形成于固体电解质层13a的至少一部分的阴极引出层13b。这样的电容器元件10例如是片状或者平板状。

(阳极体)

阳极体11作为导电性材料,具备包含阀作用金属的箔(金属箔)或者包含阀作用金属的多孔质烧结体。从多孔质烧结体树立阳极线。阳极线被用于与阳极引线框110的连接。作为阀作用金属,举例钛、钽、铝以及铌等。阳极体11也可以包含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阀作用金属。作为金属箔的阳极体11的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15μm以上且300μm以下。作为多孔质烧结体的阳极体11的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15μm以上且5mm以下。

(电介质层)

电介质层12例如通过利用阳极氧化来对阳极体11的表面进行化成处理等而形成。因此,电介质层12能够包含阀作用金属的氧化物。例如,在使用铝作为阀作用金属的情况下,电介质层12能够包含al2o3。另外,电介质层12并不局限于此,是作为电介质而发挥作用的物质即可。

(阴极层)

阴极层13例如具有:覆盖电介质层12的固体电解质层13a、覆盖固体电解质层13a的阴极引出层13b。

固体电解质层13a形成为覆盖电介质层12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也可以形成为覆盖电介质层12的表面整体。

固体电解质层13a例如能够使用锰化合物、导电性高分子。作为导电性高分子,能够使用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炔、其派生物等。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固体电解质层13a例如能够通过在电介质层12上对原料单基体进行化学聚合以及/或者电解聚合而形成。或者,能够通过将导电性高分子溶解的溶液、或者导电性高分子分散的分散液涂敷于电介质层12而形成。

阴极引出层13b形成为覆盖固体电解质层13a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也可以形成为覆盖固体电解质层13a的表面整体。阴极引出层13b例如具有碳层、形成于碳层的表面的金属(例如,银)糊膏层。碳层由包含石墨等的导电性碳材料的组成物构成。金属糊膏层例如由包含银粒子和树脂的组成物构成。另外,阴极引出层13b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是具有集电功能的结构即可。

针对本发明对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性地解释这些公开。通过阅读上述公开,各种变形以及改变对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明确的。因此,权利要求书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应被解释为包含全部变形以及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具备阳极部和阴极部;

阳极引线框以及阴极引线框,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连接;和

外装部件,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并且分别局部地覆盖所述阳极引线框以及所述阴极引线框,

所述阴极引线框具有:搭载所述阴极部的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以及与所述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

所述阴极引线框在所述阴极搭载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所述阴极连接部与所述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

所述阴极搭载部以及所述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所述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向所述阳极部与所述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所述阴极连接部的宽度比所述阴极搭载部的宽度以及所述阴极端子部的宽度的至少一方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所述阴极搭载部具有所述突出部,

所述阴极搭载部还具有至少与所述突出部局部连接的侧壁部,

所述侧壁部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侧面而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俯视下的所述阴极搭载部的轮廓具有凸形状或者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俯视下的所述阴极端子部的轮廓具有凸形状或者凹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包含:具有开口的金属外壳、以及填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密封材料,所述电容器元件被收纳于所述金属外壳,被所述密封材料覆盖,

在接近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密封材料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

从所述电容器元件到接近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密封材料的表面的最短距离是所述金属外壳的从所述开口起的深度的5%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器。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阳极引线框、阴极引线框、外装部件。电容器元件具有:阳极部和阴极部。阴极引线框具有:阴极搭载部、与阴极搭载部连结的阴极连接部、与阴极连接部连结的阴极端子部。此外,阴极引线框在阴极搭载部与阴极连接部的第1边界向一个方向折弯,在阴极连接部与阴极端子部的第2边界向另一个方向折弯。阴极搭载部以及阴极端子部的至少一方在接近于阴极连接部的端部,具有向阳极部与阴极部排列的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雄一郎;佐藤昌宏;小松泰之;小桥幹生;永富敦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4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