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自耗熔炼炉中所用电极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采用电极成型液压机压制的电极块的连续堆垛放置及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钛及钛合金的真空自耗熔炼领域,特别是航空钛合金熔炼生产,大多采用液压机将海绵钛压制成电极块,然后通过中间拉杆将横截面为扇形的电极块堆垛成一根电极,再通过两端预压紧后放入真空等离子焊箱进行焊接,进而进行真空自耗熔炼。由于受到连续生产过程中物料堆垛装置及液压机压制力的限制,目前,电极块多设计为横截面为扇形(1/2圆、1/3圆、1/4圆)的圆柱体电极,中间带孔。以截面为1/2圆的电块为例(见图1-3),液压机需压制两次,需制备两块扇形电极,电极块围绕中间拉杆在堆垛料架上旋转拼接后,形成一层整圆电极,以这种方式不断旋转堆垛,进而形成一整根电极,再将这一整根电极移至料架上,拆卸端部,安装弹簧座,通过油缸对整根电极进行压紧,使整根电极内部产生预紧力,装配后进入焊箱进行焊接。这种压制方式生产效率较低,目前大多厂家使用的液压机的吨位较大,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堆垛物料完成后,需要将整根电极端部拆开,重新安装弹簧座利用油缸进行压紧再装配,多了一道生产流程,降低了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以实现对整圆电极块(一块电极为一个完成的圆柱块(如图4-6)的堆垛及预压紧,避免了二次拆卸、重新压紧再装配的过程,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根竖向设置的拉杆,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拉杆的底部处套设有一蝶形弹簧,在两个蝶形弹簧顶部固定有同一个用于放置多层电极块的电极托盘,且电极托盘上对应两根拉杆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拉杆穿过的孔,电极托盘沿拉杆上下滑动;在两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套设有同一个电极压盘且电极压盘沿拉杆上下滑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且在每根拉杆的螺纹段螺纹配合有上下两个对开丝母,其中每根拉杆上的且位于下面的那个对开丝母压紧在电极压盘上方以将电极压盘锁死;电极压盘的上方正对着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固定在气缸座上,拉杆的顶端通过插销、销孔与气缸座连接。

进一步,在电极托盘与电极压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电极托盘、电极压盘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可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堆垛装置在水平运送过程中电极块的散落。

进一步,在电极托盘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竖直伸展的连接轴,连接轴的端部开设有花键孔,在连接轴上且位于花键孔的上方固定有导电翅片。花键孔与导电翅片的设置,可实现该堆垛料架与真空等离子焊箱的机械及电气连接。

进一步,在气缸座顶部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开设有孔。用于垂直吊装在原堆垛料架提升装置的下部(以插销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横截面为圆形的电极块的堆垛,减少了液压机电极块压制次数,使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降低了生产能耗;

2、本实用新型还集成了预紧部分,利用电极块的自重及伸缩气缸的压紧力压缩蝶形弹簧,使电极块内部产生预紧力,减少了一个拆卸,重新压紧再装配的生产环节,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截面为1/2圆的电极块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截面为1/2圆的电极块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截面为1/2圆的电极块装配示意图(每层两块,旋转错位码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整圆电极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整圆电极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整圆电极块的装配示意图(每层一块,直接码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剖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其中,1-连接件、2-柱销、3-气缸座、4-伸缩气缸、5-t型螺纹、6-对开丝母、7-电极压盘、8-电极块、9-电极托盘、10-蝶形弹簧座、11-底座、12-拉杆、13-花键孔、14-连接杆、15-导电翅片、16-对开丝母。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包括底座11,在底座11上安装有两根竖向设置的拉杆12,即在底座11对应两根拉杆12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拉杆12穿过的孔,每根拉杆12穿过底座11上对应的孔后并在底部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以实现拉杆12在底座11上的固定,两根拉杆12的横向距离为圆柱形电极块横截面的直径大小;在底座11上且位于供两根拉杆12穿过的孔上方均焊接固定有蝶形弹簧座10,蝶形弹簧座10底部也开设供拉杆12穿过的孔,每个蝶形弹簧座10内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蝶形弹簧的一端,两个蝶形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拉杆12上且靠近拉杆12底部处,在两个蝶形弹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用于放置电极块的电极托盘9(图中的电极托盘9为上下两层且两层通过连接轴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其中上层用于放置电极块且与拉杆无直接的连接固定关系,而下层用于与拉杆滑动配合、与蝶形弹簧固定连接),且电极托盘9(具体是电极托盘9的下层)上对应两根拉杆12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拉杆12穿过的孔,电极托盘9沿拉杆12上下滑动;在两根拉杆12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套设有同一个电极压盘7且电极压盘7沿拉杆12上下滑动(图中的电极压盘7同样为上下两层且两层通过连杆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其中上层与拉杆12滑动配合且用于伸缩气缸直接作用点,而下层与拉杆12无直接连接关系且用于压紧放置在电极托盘9上电极块8),即在电极压盘7的上层开设有供对应拉杆12穿过的孔;每根拉杆12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5(t型螺纹杆段,即该螺纹段的顶部外径小于拉杆12外径),且在每根拉杆12的螺纹段螺纹配合有上下两个对开丝母16、6,其中每根拉杆12上的且位于下面的那个对开丝母6压紧在电极压盘7上方以将电极压盘7锁死;电极压盘7的上方正对着伸缩气缸4,伸缩气缸4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座3上,拉杆12的顶端通过插销2、销孔与气缸座3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电极托盘9与电极压盘7之间通过连接杆14连接,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电极托盘9、电极压盘7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如在电极托盘9、电极压盘对应位置开设供连接杆穿过的孔,并在连接杆上下端穿过电极压盘、电极托盘后在两端部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可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堆垛装置在水平运送过程中电极块的散落。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电极托盘9底部中心位置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有竖直伸展的连接轴,连接轴的端部开设有花键孔13,在连接轴上且位于花键孔1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电翅片12。花键孔13与导电翅片12的设置,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与真空等离子焊箱的机械及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气缸座3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连接件1,连接件1上开设有孔,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垂直吊装在原堆垛料架提升装置的下部(以插销或吊钩的方式)。

使用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1垂直吊装在原堆垛料架提升装置的下部。原水平推送装置将电极块8推送至电极托盘9上,因蝶形弹簧被电极块的压缩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托盘9整体下降,电极块8经逐个推送,逐层堆垛,直至堆垛到预定层数,在此过程中,蝶形弹簧在电极块8的重力作用下不断被压缩,通过电极压盘7将堆垛好的电极块8进一步压紧,在电极块8的重力及气缸4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蝶形弹簧产生变形,然后通过对开丝母6在螺纹5上将电极压盘7锁死,使电极块8之间产生预紧力,利用原运料小车卡住对开丝母16,托起整个堆垛料架,拔出插销2将气缸座3同气缸4一起整体从堆垛料架上拆除,其余部分连同堆垛好的电极块8直接进入下一道焊接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根竖向设置的拉杆,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拉杆的底部处套设有一蝶形弹簧,在两个蝶形弹簧顶部固定有同一个用于放置多层电极块的电极托盘,且电极托盘上对应两根拉杆的位置开设有供对应拉杆穿过的孔,电极托盘沿拉杆上下滑动;在两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套设有同一个电极压盘且电极压盘沿拉杆上下滑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且在每根拉杆的螺纹段螺纹配合有上下两个对开丝母,其中每根拉杆上的且位于下面的那个对开丝母压紧在电极压盘上方以将电极压盘锁死;电极压盘的上方正对着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固定在气缸座上,拉杆的顶端通过插销、销孔与气缸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极托盘与电极压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电极托盘、电极压盘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极托盘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竖直伸展的连接轴,连接轴的端部开设有花键孔,在连接轴上且位于花键孔的上方固定有导电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缸座顶部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开设有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极块堆垛及预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两根竖向设置的拉杆,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拉杆的底部处套设有一蝶形弹簧,在两个蝶形弹簧顶部固定有同一个用于放置多层电极块的电极托盘,且电极托盘沿拉杆上下滑动;在两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套设有同一个电极压盘且电极压盘沿拉杆上下滑动;每根拉杆上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且在每根拉杆的螺纹段螺纹配合有上下两个对开丝母;电极压盘的上方正对着伸缩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秉章;樊凯;彭晖;刘和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