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溶洞中,部分位置需要进行打孔,但由于打孔的深度不一致,则需要在打孔进行标记,区分不同需要打孔的深度。
目前,人们都是通过手拿工具在溶洞上进行标记,由于人需要不断的挥动工具进行标记,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影响后续的标记效率,且人需要使非常大的劲,比较费力,并且人手动进行标记的话,容易导致标记样貌不一致影响打孔的距离。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溶洞进行标记,工作效率高,比较省力的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需要不断的挥动工具进行标记,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影响后续的标记效率,且人需要使非常大的劲,比较费力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溶洞进行标记,工作效率高,比较省力的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包括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外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所述u型滑块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向架内,所述导向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导向架外一侧,所述滑动板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两侧导向轨之间,所述u型滑块一侧设有转盘,所述固定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转盘外侧面周向,所述紧固螺栓设在所述导向轨上,其与所述滑动板配合,所述把手安装于远离转盘的u型滑块外一侧;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u型滑块的端部之间,其与所述转盘连接,用于使转盘转动;阻挡机构,安装于靠近转盘的u型滑块一侧,其与所述滑动板配合,用于将转盘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驱动机构包括有l型板、回型块、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第二皮带轮、第一锥齿轮、第二转轴、棘轮、第二锥齿轮、齿条、涡卷弹簧、单向离合器、转杆和连接轴,所述回型块安装于靠近紧固螺栓的导向架一侧,其远离转盘的一侧固接有齿条,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的安装于靠近回型块的u型滑块端部,其远离导向架的端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与齿条啮合的棘轮安装于靠近回型块的第二转轴一侧,所述l型板安装于远离阻挡机构的u型滑块一侧,其靠近回型块的一侧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安装于朝向第二转轴的第一转轴端部,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转杆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回型块的u型滑块端部,其一端与所述转盘圆心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接有单向离合器,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远离转盘的单向离合器一侧,其端部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平皮带绕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阻挡机构包括有导套、滑杆、第一弹簧、l型杆、卡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导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安装于远离l型板的u型滑块一侧,所述滑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套内,所述靠近把手的滑杆端部与所述滑动板一侧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滑杆上,其一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的滑杆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的导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安装于两侧滑杆之间,所述可将转盘固定的卡杆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靠近转盘的l型杆端部,其远离转杆的卡杆端部与所述l型杆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转盘外侧周向开有与所述卡杆配合的卡槽,所述滑动板上间隔分布有与所述滑杆配合的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横板、连接杆、t型活动杆和第三弹簧,所述远离滑动板的对导向架内两侧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横板,其朝向滑动板的一侧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孔,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朝向滑动板与远离回型块的横板一侧,其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连接杆尾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的滑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活动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靠近把手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横板一侧接触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远离横板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l型拉杆、接触杆和弧形块,所述l型拉杆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把手中部,其朝向u型滑块的端部固接有接触杆,所述与接触杆配合的弧形块安装于远离第三弹簧的t型活动杆内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摆杆和扭力弹簧,所述摆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铰接与所述两侧远离转盘的固定杆端部,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摆杆的铰接处。
本发明通过拉动u型滑块向右移动,即可使得连接轴反转,涡卷弹簧压缩,卡杆与卡槽脱离时,固定杆正转对溶洞进行标记,则无需人手拿工具对溶洞进行标记,比较省力,且工作效率还高,通过限位机构的作用,能对u型滑块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固定杆在对溶洞进行标记的时候导致u型滑块移动影响标记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导向架,2.支腿,3.u型滑块,4.转盘,5.固定杆,6.导向轨,7.紧固螺栓,8.滑动板,9.驱动机构,91.l型板,92.回型块,93.平皮带,94.第一皮带轮,95.第一转轴,96.第二皮带轮,97.第一锥齿轮,98.第二转轴,99.棘轮,910.第二锥齿轮,911.齿条,912.涡卷弹簧,913.单向离合器,914.转杆,915.连接轴,10.把手,11.阻挡机构,111.导套,112.滑杆,113.第一弹簧,114.凹槽,115.l型杆,116.卡杆,117.第二弹簧,118.卡槽,12.限位机构,121.横板,122.连接杆,123.t型活动杆,124.第三弹簧,13.l型拉杆,14.接触杆,15.弧形块,16.摆杆,17.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4,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包括有导向架1、支腿2、u型滑块3、转盘4、固定杆5、导向轨6、紧固螺栓7、滑动板8、驱动机构9、把手10和阻挡机构11,导向架1外左右两侧面都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导向架1内滑动式的设有u型滑块3,u型滑块3后侧上端与下端之间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上连接有转盘4,转盘4外侧面周向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5,导向架1外顶部左右两侧都固接有导向轨6,左右两侧导向轨6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滑动板8,滑动板8顶部与u型滑块3右侧面上部之间设有阻挡机构11,阻挡机构11与转盘4配合,左右两侧导向轨6外侧后部都设有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与滑动板8接触配合,把手10安装于u型滑块3外前侧面上部。
驱动机构9包括有l型板91、回型块92、平皮带93、第一皮带轮94、第一转轴95、第二皮带轮96、第一锥齿轮97、第二转轴98、棘轮99、第二锥齿轮910、齿条911、涡卷弹簧912、单向离合器913、转杆914和连接轴915,导向架1后侧面下部固接有回型块92,回型块92内底部固接有齿条911,u型滑块3下部后端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转轴98,第二转轴98前部固接有棘轮99,棘轮99位于回型块92内与齿条911啮合,第二锥齿轮910安装于第二转轴98后端,u型滑块3左侧面前部固接有l型板91,l型板91下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95,第一转轴95右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97,第一锥齿轮97与第二锥齿轮910啮合,第二皮带轮96安装于第一转轴95中部,u型滑块3上部后端转动式的连接有转杆914,转杆914左端固接有单向离合器913,单向离合器913左侧连接有连接轴915,连接轴915右部与u型滑块3左侧面上部之间设有涡卷弹簧912,连接轴915左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94,第一皮带轮94与第二皮带轮96之间绕有平皮带93,转杆914右端与转盘4左侧面圆心位置固定连接。
阻挡机构11包括有导套111、滑杆112、第一弹簧113、l型杆115、卡杆116和第二弹簧117,滑动板8顶部开有多个凹槽114,u型滑块3右侧面上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导套111,导套111内滑动式的设有滑杆112,滑杆112上部与导套111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13,前侧滑杆112底端与滑动板8顶部接触,前侧滑杆112与凹槽114配合,前侧滑杆112后侧面下部与后侧滑杆112底端之间固接有l型杆115,l型杆115顶端滑动式的设有可将转盘4固定的卡杆116,卡杆116底端与l型杆115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7,转盘4底部中间开有卡槽118,卡杆116位于卡槽118内与其配合。
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溶洞内需要定位的位置,将支腿2插入土地内固定,拉动把手10向右移动,把手10向右移动带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带动驱动机构9向右移动,驱动机构9向右移动带动转盘4向右移动,转盘4向右移动带动固定杆5向右移动,同时,驱动机构9向右移动的同时进行运作,u型滑块3还带动阻挡机构11向右移动,阻挡机构11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阻挡机构11将转盘4松开,停止拉动u型滑块3,驱动机构9则带动转盘4转动,转盘4转动带动固定杆5转动,固定杆5转动与溶洞接触对其进行标记。当固定杆5停止转动时,即可再次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带动阻挡机构11向右移动,阻挡机构11向右移动再次将转盘4固定,同时,驱动机构9继续运作,当移动至下一个点时,阻挡机构11将转盘4松开,驱动机构9也就通过转盘4再次带动固定杆5转动对溶洞进行标记。当溶洞一处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打孔,操作人员即可扭动紧固螺栓7将滑动板8松开,拉动滑动板8前后移动使得相应的凹槽114移动至与前侧滑杆112正右侧,再扭动紧固螺栓7向内移动将滑动板8固定,即可进行不同的标记。当溶洞都标记完成后,拉动u型滑块3向左移动复位,即可将支腿2从土地内拔出移动本装置至下一个位置。
当操作人员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u型滑块3带动第二转轴98向右移动,第二转轴98向右移动带动棘轮99向右移动,棘轮99向右移动通过齿条911正转,棘轮99正转带动第二转轴98正转,第二转轴98正转带动第二锥齿轮910正转,第二锥齿轮910正转带动第一锥齿轮97反转,第一锥齿轮97反转带动第一转轴95反转,第一转轴95反转带动第二皮带轮96反转,第二皮带轮96反转通过平皮带93带动第一皮带轮94反转,第一皮带轮94反转带动连接轴915反转,涡卷弹簧912压缩,连接轴915反转通过单向离合器913不带动转杆914反转,进而当阻挡机构11将转盘4松开时,u型滑块3停止移动,因涡卷弹簧912的作用,连接轴915正转带动第一皮带轮94正转,棘轮99也就在齿条911上空转,同时,连接轴915通过单向离合器913带动转杆914正转,转杆914正转带动转盘4正转,转盘4正转带动固定杆5正转,固定杆5正转对溶洞进行标记,当涡卷弹簧912复位后,连接轴915停止正转,固定杆5也就停止正转,继续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对下一个点进行标记。
初始时,第一弹簧113为拉伸状态,当u型滑块3向右移动时,u型滑块3还通过导套111带动滑杆112向右移动,滑杆112向右移动至凹槽114上方时,因第一弹簧113的作用,滑杆112向下移动卡入凹槽114内,同时,滑杆112还带动l型杆115向下移动,l型杆115向下移动带动卡杆116向下移动,卡杆116向下移动与卡槽118脱离时,因涡卷弹簧912的作用,使得转盘4带动固定杆5转动对溶洞进行标记。当转盘4停止转动时,操作人员继续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也就带动滑杆112继续向右移动,滑杆112向右移动与凹槽114脱离,滑杆112则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13拉伸,滑杆112向上移动带动l型杆115向上移动,l型杆115向上移动带动卡杆116向上移动,卡杆116向上移动与转盘4接触,第二弹簧117压缩,操作人员拉动转盘4转动使得卡槽118移动至卡杆116上方,因第二弹簧117的作用,卡杆116向上移动卡入卡槽118内将转盘4固定。
实施例2
参看图1-图6,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12包括有横板121、连接杆122、t型活动杆123和第三弹簧124,导向架1左右两侧下部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横板121,横板121顶部开有与凹槽114相对应的孔,横板121顶部左右两侧前部都固接有连接杆122,连接杆122尾端与滑动板8前侧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u型滑块3前部滑动式的设有t型活动杆123,t型活动杆123底端与横板121顶部接触,t型活动杆123内顶部后侧与u型滑块3外顶部前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4。
初始时,第三弹簧124的状态为拉伸状态,当操作人员通过把手10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时,u型滑块3还带动t型活动杆123向右移动,t型活动杆123向右移动至横板121上的孔正上方时,因第三弹簧124的作用,t型活动杆123向下移动插入横板121的孔内,进而t型活动杆123将u型滑块3固定,即可开始进行标记。当需要对下一处进行标记时,即可拉动t型活动杆123向上移动,第三弹簧124拉伸,t型活动杆123与横板121上的孔脱离时,即可继续拉动u型滑块3向右移动,松开t型活动杆123,因第三弹簧124的作用,t型活动杆123与横板121接触,如此反复,每到一个点也就将u型滑块3固定。当操作人员拉动滑动板8前后移动进行调节时,滑动板8还通过连接杆122带动横板121前后移动进行调节。如此,可避免固定杆5在标记的时候导致u型滑块3移动影响标记的精准度。
实施例3
参看图3和图7,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l型拉杆13、接触杆14和弧形块15,把手10中部滑动式的设有l型拉杆13,l型拉杆13后端固接有接触杆14,接触杆14顶端贯穿把手10,t型活动杆123内顶部前侧固接有弧形块15,弧形块15与接触杆14配合。
还包括有摆杆16和扭力弹簧17,固定杆5外端都铰接有摆杆16,摆杆16与固定杆5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17。
当需要再次移动u型滑块3时,操作人员拉动l型拉杆13向前移动,l型拉杆13向前移动带动接触杆14向前移动,接触杆14向前移动带动弧形块15向上移动,弧形块15向上移动带动t型活动杆123向上移动与横板121上的孔脱离,即可拉动u型滑块3继续向右移动,推动l型拉杆13向后移动复位,l型拉杆13向后移动与弧形块15脱离,因第三弹簧124的作用,t型活动杆123向下移动与横板121接触。如此,更方便操作人员使t型活动杆123移动。
当固定杆5转动时,固定杆5还带动摆杆16转动,摆杆16转动对溶洞进行标记,摆杆16碰到坚硬的石头时,因扭力弹簧17的作用,摆杆16摆动从坚硬的石头上滑过。如此,可避免固定杆5卡在坚硬的石头上不能转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导向架(1),所述导向架(1)外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所述u型滑块(3)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向架(1)内,所述导向轨(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导向架(1)外一侧,所述滑动板(8)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两侧导向轨(6)之间,所述u型滑块(3)一侧设有转盘(4),所述固定杆(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转盘(4)外侧面周向,所述紧固螺栓(7)设在所述导向轨(6)上,其与所述滑动板(8)配合,所述把手(10)安装于远离转盘(4)的u型滑块(3)外一侧;
驱动机构(9),安装于所述u型滑块(3)的端部之间,其与所述转盘(4)连接,用于使转盘(4)转动;
阻挡机构(11),安装于靠近转盘(4)的u型滑块(3)一侧,其与所述滑动板(8)配合,用于将转盘(4)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9)包括有l型板(91)、回型块(92)、平皮带(93)、第一皮带轮(94)、第一转轴(95)、第二皮带轮(96)、第一锥齿轮(97)、第二转轴(98)、棘轮(99)、第二锥齿轮(910)、齿条(911)、涡卷弹簧(912)、单向离合器(913)、转杆(914)和连接轴(915),所述回型块(92)安装于靠近紧固螺栓(7)的导向架(1)一侧,其远离转盘(4)的一侧固接有齿条(911),所述第二转轴(98)转动式的安装于靠近回型块(92)的u型滑块(3)端部,其远离导向架(1)的端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910),所述与齿条(911)啮合的棘轮(99)安装于靠近回型块(92)的第二转轴(98)一侧,所述l型板(91)安装于远离阻挡机构(11)的u型滑块(3)一侧,其靠近回型块(92)的一侧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95),所述与第二锥齿轮(910)啮合的第一锥齿轮(97)安装于朝向第二转轴(98)的第一转轴(95)端部,所述第二皮带轮(96)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95)上,所述转杆(914)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回型块(92)的u型滑块(3)端部,其一端与所述转盘(4)圆心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接有单向离合器(913),所述连接轴(915)连接于所述远离转盘(4)的单向离合器(913)一侧,其端部固接有第一皮带轮(94),所述平皮带(93)绕在所述第一皮带轮(94)与第二皮带轮(96)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机构(11)包括有导套(111)、滑杆(112)、第一弹簧(113)、l型杆(115)、卡杆(116)和第二弹簧(117),所述导套(1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安装于远离l型板(91)的u型滑块(3)一侧,所述滑杆(112)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套(111)内,所述靠近把手(10)的滑杆(112)端部与所述滑动板(8)一侧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13)套装于所述滑杆(112)上,其一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92)的滑杆(112)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92)的导套(1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115)安装于两侧滑杆(112)之间,所述可将转盘(4)固定的卡杆(116)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靠近转盘(4)的l型杆(115)端部,其远离转杆(914)的卡杆(116)端部与所述l型杆(115)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7),所述转盘(4)外侧周向开有与所述卡杆(116)配合的卡槽(118),所述滑动板(8)上间隔分布有与所述滑杆(112)配合的凹槽(1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12)包括有横板(121)、连接杆(122)、t型活动杆(123)和第三弹簧(124),所述远离滑动板(8)的对导向架(1)内两侧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横板(121),其朝向滑动板(8)的一侧设有与凹槽(114)相对应的孔,所述连接杆(122)连接于所述朝向滑动板(8)与远离回型块(92)的横板(121)一侧,其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连接杆(122)尾端与所述远离回型块(92)的滑动板(8)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活动杆(123)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靠近把手(10)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横板(121)一侧接触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远离横板(121)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型拉杆(13)、接触杆(14)和弧形块(15),所述l型拉杆(13)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把手(10)中部,其朝向u型滑块(3)的端部固接有接触杆(14),所述与接触杆(14)配合的弧形块(15)安装于远离第三弹簧(124)的t型活动杆(123)内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溶洞填充用孔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摆杆(16)和扭力弹簧(17),所述摆杆(1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铰接与所述两侧远离转盘(4)的固定杆(5)端部,所述扭力弹簧(17)连接于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摆杆(16)的铰接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