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件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2.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叫铸造。用铸造方法获得铸件叫铸造件。在对其后续加工工序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转运,转运机构一般都有往复运动的机构,以实现从初始位置运送到终止位置。
3.现有的转运机构运送铸造件的初始位置不设有任何的遮挡和检测装置,手动放置铸造件时容易触碰到其转运机构造成受伤;而且手动启动机构时不设有防呆措施(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也会出现上述问题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
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架;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上,其中,所述移动件上放置有用以承接铸造件的载具;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移动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防护罩,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具有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第二面板分别垂直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且第二面板处于所述移动件装载载具时的初始位置正上方;与第二面板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边沿上对立设有安全光栅;启动按钮一以及启动按钮二,分别设于所述安全光栅下方的上述面板边沿上,用以同时控制驱动部的启动。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面上安装有拉手。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面板材料为亚克力材质。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的内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移动件上是否载有载具。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固定架下方,包括有两个步进电机以及与两个步进电机配合传动的同步带,所述移动件的连接部分通过贯穿槽连接到部分同步带上。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上还对立设有一对滑轨,一对滑轨平行于所述贯穿槽并设置于贯穿槽的两侧,一对滑轨上配合有滑块,所述移动件底部连接到所述滑块上。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部分处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内侧,并向固定架长度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用以完全遮挡移动件部分的运动距离。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遮挡件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
13.有益效果
14.设有防护罩,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具有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第二面板分别垂直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且第二面板
处于移动件装载载具时的初始位置正上方;与第二面板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边沿上对立设有安全光栅;启动按钮一以及启动按钮二,分别设于所述安全光栅下方的上述面板边沿上,用以同时控制驱动部的启动。通过防护罩、安全光栅以及两个启动按钮需同时按下启动驱动部,有效地防止作业人员的手触碰到转运机构上,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6.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装图;
18.图2是图1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启动按钮一、2启动按钮二、3拉手、4安全光栅、5固定架、5-1贯穿槽、6同步带、7滑轨、8步进电机、9遮挡件、10防护罩、10-1第一面板、10-2第二面板、10-3第三面板、11移动件、12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架5;移动件11,所述移动件11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固定架5上,其中,所述移动件11上放置有用以承接铸造件的载具,所述移动件11可选择方形钣金件,工作时是手动将载具放置到移动件11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移动件11沿所述固定架5的长度方向(固定架5的长度方向与移动件11的传送方向是同一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22.参照图2,优选的,在所述固定架5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槽5-1;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固定架5下方,包括有两个步进电机8以及与两个步进电机8配合传动的同步带6,为了增加传动的效率,选择齿形同步带,所述移动件11的连接部分通过贯穿槽5-1连接到部分同步带6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架5上还对立设有一对滑轨7,一对滑轨7平行于所述贯穿槽5-1并设置于贯穿槽5-1的两侧,一对滑轨7上配合有滑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移动件11底部连接到所述滑块上。用以实现移动件11滑动配合到所述固定架5上,滑轨7也起到导向移动件11的作用。防护罩10,包括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及第三面板10-3,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具有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的两侧,所述第二面板10-2分别垂直于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且第二面板10-2处于所述移动件11装载载具时的初始位置正上方。与第二面板10-2垂直的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的侧边沿上对立设有安全光栅4。启动按钮一1以及启动按钮二2,分别设于所述安全光栅4下方的上述面板(第一面板10-1、第三面板10-3)边沿上,用以同时控制驱动部的启动。通过防护罩、安全光栅以及两个启动按钮需同时按下启动驱动部,有效地防止作业人员的手触碰到转运机构上,造成的损
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23.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的侧面上安装有拉手3。在检修时,握持拉手,方便快速的转移防护罩。
24.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10-2材料为亚克力材质。便于肉眼观察载具上有无铸造件。
25.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10-1或第二面板10-2的内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2,用以检测移动件11上是否载有载具。通过上述肉眼以及光电传感器12共同起到防止移动件空载的问题。
26.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有遮挡件9,所述遮挡件9部分处于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内侧,并向固定架5长度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用以完全遮挡移动件11部分的运动距离。也起到防护其他机构或者作业人员从其他位置误触。优选的,所述遮挡件9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便于作业人员肉眼观察载具转运过程。
27.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上,其中,所述移动件上放置有用以承接铸造件的载具;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移动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防护罩,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具有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第二面板分别垂直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且第二面板处于所述移动件装载载具时的初始位置正上方;与第二面板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边沿上对立设有安全光栅;启动按钮一以及启动按钮二,分别设于所述安全光栅下方的上述面板边沿上,用以同时控制驱动部的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面上安装有拉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材料为亚克力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的内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移动件上是否载有载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固定架下方,包括有两个步进电机以及与两个步进电机配合传动的同步带,所述移动件的连接部分通过贯穿槽连接到部分同步带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还对立设有一对滑轨,一对滑轨平行于所述贯穿槽并设置于贯穿槽的两侧,一对滑轨上配合有滑块,所述移动件底部连接到所述滑块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部分处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内侧,并向固定架长度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用以完全遮挡移动件部分的运动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铸造件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架;移动件,所述移动件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上,其中,所述移动件上放置有用以承接铸造件的载具;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移动件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防护罩,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具有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第二面板分别垂直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且第二面板处于所述移动件装载载具时的初始位置正上方;与第二面板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侧边沿上对立设有安全光栅;启动按钮一以及启动按钮二,分别设于所述安全光栅下方的上述面板边沿上,用以同时控制驱动部的启动。制驱动部的启动。制驱动部的启动。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B65G43/00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泛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9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