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随着纺织行业的高速发展,其纱线的种类也在日益丰富;
3.由于实际生产的需要,一般纺织企业对于纱线的储存量较大,以备后续使用,而现有的纺织纱线一般都是存放在仓库当中,为防止明火等,纺织纱线的存储环境较为阴暗,加上长期的存放,导致纺织纱线上容易滋生细菌,而细菌的侵蚀又容易导致纱线的质量、强度下降,而现有的防止纱线抗菌抑菌能力较弱,为保障后续的生产,现对此提出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纺织纱线抗菌能力较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均匀安装有除臭颗粒,所述线芯的外部设置有抗菌层,且抗菌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所述第一抗菌纤维之间的抗菌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所述抗菌层的外部设置有吸湿层,且吸湿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水纤维,所述锁水纤维之间的吸湿层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纤维,所述吸湿层的外部设置有亲肤层。
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时,在使用时第一抗菌纤维中的甲壳素纤维对细菌进行灭火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菌的进一步繁殖,结合第二抗菌纤维中的海藻纤维可对多种细菌进行抑制作用,从进一步提高纺织纱线的抗菌作用,防止纺织纱线因受潮造成内部发霉的现象,避免纺织纱线发生损坏,提高纺织纱线的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除臭颗粒的材质为茶多酚颗粒。
8.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纤维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在抗菌层的内部呈环状分布。
9.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纤维的材质为海藻纤维,所述第二抗菌纤维在抗菌层的内部呈环状分布。
10.优选的,所述锁水纤维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钠纤维,所述锁水纤维在吸湿层的内部呈正向螺旋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吸水纤维的材质为麻纤维,所述吸水纤维在吸湿层的内部呈反向螺旋分布,所述吸水纤维与锁水纤维呈交错分布。
12.优选的,所述亲肤层的材质为莫代尔纤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不仅实现了抗菌抑菌效果好,可有效防止纺织纱线发霉,而且实现了纺织纱线透气吸湿效果好,提高穿
着舒适度;
14.(1)通过第一抗菌纤维中的甲壳素纤维对细菌进行灭火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菌的进一步繁殖,结合第二抗菌纤维中的海藻纤维可对多种细菌进行抑制作用,从进一步提高纺织纱线的抗菌作用,防止纺织纱线因受潮,造成纺织纱线发霉,防止纺织纱线内部发霉受损,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线芯的保护作用,结合除臭颗粒,减少纺织纱线因长期存放受潮导致异味,有利于提高纺织纱线的质量;
15.(2)通过亲肤层中的莫代尔纤维,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水汽的流通散发,且质地柔软,有利于提高纺织纱线制品的穿做舒适度,同时吸水纤维中的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有效防止水汽侵入线芯,同时结合锁水纤维中的聚丙烯酸钠纤维,其具有亲水基,可将水分进行封锁,从而进一步防止水分入侵放纺织纱线内部,同时提高纺织纱线对汗液等的吸附作用,提高纺织纱线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层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线芯;2、除臭颗粒;3、第一抗菌纤维;4、第二抗菌纤维;5、抗菌层;6、锁水纤维;7、吸水纤维;8、吸湿层;9、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包括线芯1,线芯1的外部均匀安装有除臭颗粒2;
24.除臭颗粒2的材质为茶多酚颗粒;
25.线芯1的外部设置有抗菌层5,且抗菌层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3;
26.第一抗菌纤维3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第一抗菌纤维3在抗菌层5的内部呈环状分布;
27.第一抗菌纤维3之间的抗菌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4;
28.第二抗菌纤维4的材质为海藻纤维,第二抗菌纤维4在抗菌层5的内部呈环状分布;
29.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时除臭颗粒2可对纺织纱线中产生的异味进行吸
附,提高纺织纱线的实用性,同时第一抗菌纤维3中的甲壳素纤维可对细菌中的蛋白质进行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合第二抗菌纤维4中的海藻纤维,增强纺织纱线对多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从而可有效防止纺织纱线因受潮等原因发霉的现象,同时防止有害细菌深入线芯1的内部,提高对线芯1的保护作用;
30.抗菌层5的外部设置有吸湿层8,且吸湿层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水纤维6;
31.锁水纤维6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钠纤维,锁水纤维6在吸湿层8的内部呈正向螺旋分布;
32.锁水纤维6之间的吸湿层8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纤维7;
33.吸水纤维7的材质为麻纤维,吸水纤维7在吸湿层8的内部呈反向螺旋分布,吸水纤维7与锁水纤维6呈交错分布;
34.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吸水纤维7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有效对人体汗液等进行吸收,同时结合锁水纤维6中的聚丙烯酸钠纤维,其具有亲水基,可有效将水分进行吸收包裹,在提高纺织纱线透气吸水性的同时,可防止水分对线芯1内部进行入侵,有利于提高纺织纱线的实用性;
35.吸湿层8的外部设置有亲肤层9;
36.亲肤层9的材质为莫代尔纤维;
37.具体的,如图2所示,使用时亲肤层9的莫代尔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水性,可增强纺织纱线对于汗液等的吸收能力,同时亲肤层9具有良好的柔软度,较为适宜做贴肤的外层使用。
3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亲肤层9中的莫代尔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具有天然的纤维吸湿性,可防止湿气进入到防止纱线的内部,且莫代尔纤维的分子结构排序整齐紧密,从而使其触感柔软,从而适宜作为纺织纱线的外层使用;
39.其次,吸湿层8中的吸水纤维7,由于其特殊的纤维结构,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传递,从而具有较强的吸湿吸水能力,结合锁水纤维6中的聚丙烯酸钠纤维具有亲水基带来的保水作用,将锁水纤维6与吸水纤维7进行交错分布缠绕,可有利于将外部的湿气、水汽进行吸收和封锁作用,且吸水纤维7与锁水纤维6形成的螺旋状缠绕,使其与内部线芯1的连接更加紧密;
40.最后由于第一抗菌纤维3中的甲壳素纤维带有特殊的基因,可与细菌蛋白质进行结合,并将其改性,使细菌被絮凝、聚沉,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起到抗菌作用,再结合第二抗菌纤维4中的海藻纤维,因为其含有微量的乳酸和低聚合物,这些物质抑菌作用,从而进一步防止细菌深入纺织纱线的内部,提高纺织纱线的抗菌能力,同时除臭颗粒2中的茶多酚颗粒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且其对异味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最终可防止纺织纱线发霉,从而有效提高纺织纱线的使用寿命。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
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包括线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的外部均匀安装有除臭颗粒(2),所述线芯(1)的外部设置有抗菌层(5),且抗菌层(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3),所述第一抗菌纤维(3)之间的抗菌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4),所述抗菌层(5)的外部设置有吸湿层(8),且吸湿层(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水纤维(6),所述锁水纤维(6)之间的吸湿层(8)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纤维(7),所述吸湿层(8)的外部设置有亲肤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颗粒(2)的材质为茶多酚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纤维(3)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所述第一抗菌纤维(3)在抗菌层(5)的内部呈环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纤维(4)的材质为海藻纤维,所述第二抗菌纤维(4)在抗菌层(5)的内部呈环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纤维(6)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钠纤维,所述锁水纤维(6)在吸湿层(8)的内部呈正向螺旋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7)的材质为麻纤维,所述吸水纤维(7)在吸湿层(8)的内部呈反向螺旋分布,所述吸水纤维(7)与锁水纤维(6)呈交错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9)的材质为莫代尔纤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吸湿的纺织纱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均匀安装有除臭颗粒,所述线芯的外部设置有抗菌层,且抗菌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所述第一抗菌纤维之间的抗菌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抗菌纤维中的甲壳素纤维对细菌进行灭火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菌的进一步繁殖,结合第二抗菌纤维中的海藻纤维可对多种细菌进行抑制作用,从进一步提高纺织纱线的抗菌作用,防止纺织纱线因受潮,造成纺织纱线发霉,防止纺织纱线内部发霉受损,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线芯的保护作用,结合除臭颗粒,减少纺织纱线因长期存放受潮导致异味,有利于提高纺织纱线的质量。织纱线的质量。织纱线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祥 陈天方 戴焕祥 盛兴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港佳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9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