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2.薯类作物包括马铃薯、红薯等,收获时需要用到薯类作物收获机,目前,多数的收获机只能对薯类作物进行收获,并不能对马铃薯的大小进行分级,分级时,大多采用人工按照薯类作物大小进行分选分级,采用人工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浪费大量人力,机械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按照薯类作物大小进行分选分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包括:
5.机架,其上设有输送分离装置,所述输送分离装置上设有用于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的空隙;
6.缓冲装置,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本技术通过输送分离装置上的间隙有效的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从而快速的对薯类作物大小进行分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缓冲装置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避免薯类作物直接掉落下来造成损伤,对薯类作物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在输送分离装置输送方向的末端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上方。
8.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分离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传送带,两个环形传送带之间设有多个分选杆,多个分选杆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分选杆的间距形成所述空隙,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运转。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液压马达、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齿轮,齿轮与第一分选杆啮合传动,液压马达通过链传动带动传动轴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一u形挡板和第二u形挡板,第二出料口处还设有用于控制薯类作物流向第一u形挡板或者第二u形挡板的分料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挡板和第二u形挡板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13.进一步地,缓冲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之间间隔均布有多个缓冲带,缓冲带由用于保护薯类作物的软质材料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带为橡胶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记:1、机架,2、环形传送带,3、分选杆,4、导轮,5、分料板,6、第二侧板,7、第二u形挡板,8、固定架,9、第一u形挡板,10、第一侧板,11、齿轮,12、传动轴,13、固定轴,14、缓冲带。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包括:机架1和缓冲装置,所述机架1上设有输送分离装置,所述输送分离装置上设有用于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的空隙,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第一输送分离装置内,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
21.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架1在输送分离装置输送方向的末端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上方,第一出料口上大下小,第一出料口周边均为自上向下倾斜设置的导向板,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自上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下方,第二出料口也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
22.具体的,输送分离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传送带2,机架1上转动设有多个与环形传送带2配合的导轮4,环形传送带2为橡胶环形传送带,两个环形传送带2之间设有多个分选杆3,多个分选杆3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分选杆3的间距形成所述空隙,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2运转,驱动单元包括液压马达、传动轴12和设置在传动轴12上的齿轮11,传动轴12转动设在机架1上,齿轮11与分选杆3啮合传动,液压马达通过链传动带动传动轴12转动,齿轮11为梅花齿轮,液压马达带动传动轴12转动,齿轮11跟着转动,因齿轮11与分选杆3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环形传送带2转动。
23.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缓冲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轴13,固定轴13的轴向方向与环形传送带2的输送方向正交且不接触,缓冲带14平行于环形传送带2的输送方向,两个固定轴13之间间隔均布有多个缓冲带14,缓冲带14由用于保护薯类作物的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带14为橡胶带,当较小薯类作物从空隙漏下来时,缓冲带14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较小薯类作物从两个缓冲带14中间掉落至第二出料口,避免薯类作物直接掉落到第二出料口造成损伤,对薯类作物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未详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第二出料口处
还设有用于控制薯类作物流向第一u形挡板9或者第二u形挡板7的分料板5,所述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二出料口包括出料板以及相对设置在出料板上的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6,出料板自上向下倾斜设置,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6分别垂直于所述出料板,出料板中心线上设有固定架8,固定架8靠近出料板下端设置,第一u形挡板9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侧板10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架8连接,第二u形挡板7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侧板6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架8连接,分料板5其中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转动分料板5,当分料板5另一端与第二侧板6内壁抵接时,薯类作物流向第一u形挡板9方向,分料板5另一端与第一侧板10抵接时,薯类作物流向第二u形挡板7方向,设置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起到了缓冲作用,便于薯类作物流向用于收集薯类作物的容器,防止薯类作物飞出,所述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避免了薯类作物与第一u形挡板9或第二u形挡板7碰撞造成损伤。
2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在驱动单元作用下,两个环形传送带2转动,多个分选杆3随着环形传送带2移动,一方面输送较大的薯类作物向第一出料口移动,另一方面起到了分级作用,较小的薯类作物从空隙漏下来,经缓冲装置后落入第二出料口,本技术通过输送分离装置上的间隙有效的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从而快速的对薯类作物大小进行分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缓冲装置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避免薯类作物直接掉落下来造成损伤,对薯类作物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其上设有输送分离装置,所述输送分离装置上设有用于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的空隙;缓冲装置,其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输送分离装置输送方向的末端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分离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传送带(2),两个环形传送带(2)之间设有多个分选杆(3),多个分选杆(3)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分选杆(3)的间距形成所述空隙,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环形传送带(2)运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液压马达、传动轴(12)和设置在传动轴(12)上的齿轮(11),齿轮(11)与分选杆(3)啮合传动,液压马达通过链传动带动传动轴(12)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位于缓冲装置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第二出料口处还设有用于控制薯类作物流向第一u形挡板(9)或者第二u形挡板(7)的分料板(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挡板(9)和第二u形挡板(7)均由橡胶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轴(13),两个固定轴(13)之间间隔均布有多个缓冲带(14),缓冲带(14)由用于保护薯类作物的软质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带(14)为橡胶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分级装置,包括:机架和缓冲装置,机架上设有输送分离装置,输送分离装置上设有用于对薯类作物大小分选的空隙,缓冲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输送分离装置内,缓冲装置用于对从空隙漏下来的薯类作物进行缓冲。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按照薯类作物大小进行分选分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明 姚新录 王晓军 寇海峰 冯民生 朱卫江 海昌发 郭永杰 唐玉华 王进杰 秦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享锐(洛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8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