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火聚热的不粘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1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了隔火聚热的不粘锅。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传统不粘锅锅外有各种颜色的外涂,既增加的产品美观,也便于清洁,但这些锅具在长时间明火使用后,由于使用时火苗会随着外壁面上窜,因此会导致涂层会变黑且清洗不干净,另外,热能也随着火苗在外壁面上窜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隔火聚热的不粘锅。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包括锅体,锅体的外壁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火圈,挡火圈为沿着锅体设置的一圈环形结构;挡火圈的内壁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和锅体连接处下侧的锅体圆滑过渡。
6.作为优选,锅体的底部为平面的锅底,锅底的外围为外凸的曲面,挡火圈设置于曲面上。挡火圈配合平底的锅具效果更佳。
7.作为优选,挡火圈的外壁面为向锅体中心内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和锅体连接处上侧的锅体圆滑过渡。火苗过大时,在挡火圈处可能依旧存在部分上溢火苗,由于挡火圈外壁面的径向跨度小于锅体上侧的径向跨度。上溢的火苗依然会作用于锅体上侧的外壁面。
8.作为优选,挡火圈的底面高于锅底。挡火圈高于锅底可避免火苗从挡火圈溢出,火苗首先作用于锅底,然后沿着锅体至挡火圈处被阻挡,形成回流火苗持续对锅底和挡火圈下方的锅体外壁进行加热。
9.作为优选,挡火圈设置于锅体高度的1/3-2/3的高度位置。锅体高度的1/3-2/3为炒菜常用的区域,将火苗控制在该区域可提高热利用率,避免产生热能的浪费。
10.作为优选,锅体与挡火圈一体成型。一般采用冲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
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在锅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挡火圈,当明火烧到环形圈时,受到阻拦,无法燃烧到锅身上部,且由于这个环形圈,明火热量不会顺着锅外壁逃逸,在环形圈的作用下热量回流,重复对锅底加热,达到隔火聚热的效果,尤其是挡火圈的内壁面和锅体形成的槽形结构对火苗的阻挡效果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4.图中的标号对应部件名如下:1-锅体、101-锅底、102-挡火圈。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实施例
17.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锅体1,锅体1的外壁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火圈102,挡火圈102为沿着锅体1设置的一圈环形结构;挡火圈102的内壁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102和锅体1连接处下侧的锅体1圆滑过渡。挡火圈102可设置为竖向或倾斜,倾斜设置时效果更佳。
18.作为优选,锅体1的底部为平面的锅底101,锅底101的外围为外凸的曲面,挡火圈102设置于曲面上。挡火圈102配合平底的锅具效果更佳。
19.作为优选,挡火圈102的外壁面为向锅体1中心内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102和锅体1连接处上侧的锅体1圆滑过渡。火苗过大时,在挡火圈102处可能依旧存在部分上溢火苗,由于挡火圈102外壁面的径向跨度小于锅体1上侧的径向跨度。上溢的火苗依然会作用于锅体1上侧的外壁面。
20.作为优选,挡火圈102的底面高于锅底101。挡火圈102高于锅底101可避免火苗从挡火圈102溢出,火苗首先作用于锅底101,然后沿着锅体1至挡火圈102处被阻挡,形成回流火苗持续对锅底101和挡火圈102下方的锅体1外壁进行加热。
21.作为优选,挡火圈102设置于锅体1高度的1/3-2/3的高度位置。锅体1高度的1/3-2/3为炒菜常用的区域,将火苗控制在该区域可提高热利用率,避免产生热能的浪费。
22.作为优选,锅体1与挡火圈102一体成型。一般采用冲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
1.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外壁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火圈,挡火圈为沿着锅体设置的一圈环形结构;挡火圈的内壁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和锅体连接处下侧的锅体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底部为平面的锅底,锅底的外围为外凸的曲面,挡火圈设置于曲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挡火圈的外壁面为向锅体中心内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和锅体连接处上侧的锅体圆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挡火圈的底面高于锅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挡火圈设置于锅体高度的1/3-2/3的高度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挡火圈外壁面的径向跨度小于锅体上侧的径向跨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锅体与挡火圈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公开了隔火聚热的不粘锅,其包括锅体,锅体的外壁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火圈,挡火圈为沿着锅体设置的一圈环形结构;挡火圈的内壁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其与挡火圈和锅体连接处下侧的锅体圆滑过渡。本申请通过在锅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挡火圈,当明火烧到环形圈时,受到阻拦,无法燃烧到锅身上部,且由于这个环形圈,明火热量不会顺着锅外壁逃逸,在环形圈的作用下热量回流,重复对锅底加热,达到隔火聚热的效果,尤其是挡火圈的内壁面和锅体形成的槽形结构对火苗的阻挡效果尤为明显。显。显。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乐嘉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8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