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山林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饱受山火的困扰,山火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灾害,其治理与传统火灾十分不同,因为其扩散范围大,而且火势很容易伴随山谷中的强风愈演愈烈,因此,及时报警十分重要,而现有的森林报警装置多采用蓄电池供电,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更换电源进行充电,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增加了维护保养的难度和成本,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解决了现有的森林报警装置多采用蓄电池供电,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更换电源进行充电,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增加了维护保养的难度和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主要包括支撑杆、总控制盒、风挡、舵板以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总控制盒活动安装于支撑杆上端,所述风挡安装于总控制盒一侧,所述舵板安装于总控制盒另一侧且其与风挡中心呈90°夹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总控制盒上方,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总控制盒下方安装有风能转换结构;
所述风能转换结构包括:电机定子、旋转座、旋转套管、若干结构相同的旋转扇叶以及电机转子;
所述电机定子安装于总控制盒下方且与总控制盒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旋转套管套装于支撑杆上且活动安装于旋转座上,若干所述旋转扇叶安装于旋转套管侧壁面上,所述旋转套管上端具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块,所述电机转子安装于旋转套管上且其上开设有一对与卡块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风挡为弧形结构薄板且通过一对连接杆与总控制盒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套管、底座以及调节螺栓;
所述套管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伸缩杆插装于套管内,所述套管上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插孔、且位于伸缩杆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若干其中一个插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伸缩杆顶端穿过旋转套管与总控制盒下壁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总控制盒壁面四周安装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烟雾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总控制盒内安装有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上集成有电源模块、gsm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ps模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具有若干结构相同的地锚。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一对缺弧环形结构的凸起且位于电机转子的内环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弧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总控制盒上安装有防雨盖板,所述防雨盖板呈台型结构,且位于台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山林火灾报警器结构精巧,布置方便,通过其上的风能转换结构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第二种自供电源,通过以上二者配合为报警器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电源方式,为报警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且二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的方便了在山林复杂地形上进行安装,通过其上的总控制盒实现了实时的检测和报警,极大地加快了发生火灾时的救援速度,能更加有效的保护山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的爆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总控制盒;3、风挡;4、舵板;5、电机定子;6、旋转座;7、旋转套管;8、旋转扇叶;9、电机转子;10、连接杆;11、烟雾传感器;12、地锚;13、卡块;14、防雨盖板;15、太阳能电池板;1a1、伸缩杆;1a2、套管;1a3、底座;1a4、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5可知,本案为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主要包括支撑杆1、总控制盒2、风挡3、舵板4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5,支撑杆1起到支撑主体的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支撑杆1与地面进行固定,总控制盒2活动安装于支撑杆1上端,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控制盒2内安装有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上集成有电源模块、gsm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ps模块,风挡3安装于总控制盒2一侧,舵板4安装于总控制盒2另一侧且其与风挡3中心呈90°夹角,太阳能电池板15安装于总控制盒2上方,支撑杆1上且位于总控制盒2下方安装有风能转换结构;
根据说明书附图1-5可知,上述风能转换结构包括:电机定子5、旋转座6、旋转套管7、若干结构相同的旋转扇叶8以及电机转子9,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电机定子5安装于总控制盒2下方且与总控制盒2固定连接,旋转座6安装于支撑杆1上,旋转套管7套装于支撑杆1上且活动安装于旋转座6上,若干旋转扇叶8安装于旋转套管7侧壁面上,旋转套管7上端具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块13,电机转子9安装于旋转套管7上且其上开设有一对与卡块13匹配的卡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风来自a方向,使得舵板4在风力作用下,保持与风力方向平行,使得总控制盒2在支撑杆1上转动使得风挡3转动到与风力方向平行的位置,当风吹过来时,由于风挡3的作用使得旋转套管7上位于风挡3一侧的旋转扇叶8受力较小,进而造成两侧的扇叶受力不同,使得旋转套管7位于风挡3另一侧的旋转扇叶8受力较大,造成旋转扇叶8自风力吹过来的方向,由远离风挡3一侧向风挡3一侧旋转,既图中b方向,带动旋转套管7旋转进而带动电机转子9旋转,由于电机定子5与总控制盒2固定,因此电机转子9旋转切割电机定子5磁场,形成电流存储到总控制盒2内,使用该部分电能作为总控制盒2的电源;
综上所述总体可知,该山林火灾报警器结构精巧,布置方便,通过其上的风能转换结构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5提供第二种自供电源,通过以上二者配合为报警器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电源方式,为报警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且二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的方便了在山林复杂地形上进行安装,通过其上的总控制盒2实现了实时的检测和报警,极大地加快了发生火灾时的救援速度,能更加有效的保护山林。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风挡3为弧形结构薄板且通过一对连接杆10与总控制盒2一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杆1包括:伸缩杆1a1、套管1a2、底座1a3以及调节螺栓1a4;
套管1a2安装于底座1a3上,伸缩杆1a1插装于套管1a2内,套管1a2上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插孔、且位于伸缩杆1a1底端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1a4穿过若干其中一个插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伸缩杆1a1顶端穿过旋转套管7与总控制盒2下壁面活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1a1在套管1a2内的高度,并且通过调节螺栓1a4对伸缩杆1a1进行固定,可以调节伸缩杆1a1的高度,可以调节总控制盒2的高度,用以使用不同高度的林区设置报警器,使其位于最佳的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总控制盒2壁面四周安装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烟雾传感器11,使用烟雾传感器11进行烟雾检测,防止发生火灾。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总控制盒2内安装有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上集成有电源模块、gsm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ps模块,通过检测到的烟雾信号,通过gsm模块向基站发送信息,基站人员通过设备发回信息中的编号通过gps确定位置后对有火情的区域进行及时的扑救。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底座1a3底面具有若干结构相同的地锚12,加固底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块13为一对缺弧环形结构的凸起且位于电机转子9的内环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总控制盒2上安装有防雨盖板14,防雨盖板14呈台型结构,且位于台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防止雨水侵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主要包括支撑杆(1)、总控制盒(2)、风挡(3)、舵板(4)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盒(2)活动安装于支撑杆(1)上端,所述风挡(3)安装于总控制盒(2)一侧,所述舵板(4)安装于总控制盒(2)另一侧且其与风挡(3)中心呈90°夹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5)安装于总控制盒(2)上方,所述支撑杆(1)上且位于总控制盒(2)下方安装有风能转换结构;
所述风能转换结构包括:电机定子(5)、旋转座(6)、旋转套管(7)、若干结构相同的旋转扇叶(8)以及电机转子(9);
所述电机定子(5)安装于总控制盒(2)下方且与总控制盒(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6)安装于支撑杆(1)上,所述旋转套管(7)套装于支撑杆(1)上且活动安装于旋转座(6)上,若干所述旋转扇叶(8)安装于旋转套管(7)侧壁面上,所述旋转套管(7)上端具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卡块(13),所述电机转子(9)安装于旋转套管(7)上且其上开设有一对与卡块(13)匹配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3)为弧形结构薄板且通过一对连接杆(10)与总控制盒(2)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伸缩杆(1a1)、套管(1a2)、底座(1a3)以及调节螺栓(1a4);
所述套管(1a2)安装于底座(1a3)上,所述伸缩杆(1a1)插装于套管(1a2)内,所述套管(1a2)上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插孔、且位于伸缩杆(1a1)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1a4)穿过若干其中一个插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伸缩杆(1a1)顶端穿过旋转套管(7)与总控制盒(2)下壁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盒(2)壁面四周安装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烟雾传感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盒(2)内安装有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上集成有电源模块、gsm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ps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a3)底面具有若干结构相同的地锚(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3)为一对缺弧环形结构的凸起且位于电机转子(9)的内环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弧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风能光能供电的山林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盒(2)上安装有防雨盖板(14),所述防雨盖板(14)呈台型结构,且位于台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