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

专利2023-04-07  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质水解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微波消解是对样品中有机质进行水解、打断肽键的高效手段,比常规高温水解的效率高得多。
3.但是,由于样品普遍本身体积较小,而在微波消解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样品的体积大,并且酸液价格昂贵,在消解过程中还可能存在酸液浪费和污染等情况。
4.因此,实现小体积样品的微波消解,尽可能少的接触酸液从而降低污染风险并节省昂贵的酸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小体积样品的微波消解和尽可能少的接触酸液从而降低污染风险并节省昂贵的酸液。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包括:
8.头部主体,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具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周侧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孔;
9.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头部主体具有所述凹孔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
10.其中,所述转子内衬装置设置在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部,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底部接触,所述头部主体的外壁与所述转子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杆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子的内径,所述凹孔内用于放置内衬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头部主体为旋转体结构,所述头部主体的轴线与所述支杆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主体与所述支杆连接端的直径。
13.进一步的,所述凹孔设置在所述头部主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夹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凹孔的周侧,所述夹持孔为贯穿所述头部主体的通孔。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
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通过将内衬管悬空支撑在底部酸液之上,让样品盛放在内衬管中并不和酸液直接接触。在转子底部加入酸液并将整个转子按要求密封、放入微波消解仪后,在受热情况下挥发性的酸液在密闭的转子内部沸腾、并上升进入悬空的内衬管,从而以酸雾的形式和内衬管中的样品接触、反应。由于样品不和酸直接接触,而是和酸雾接触,所以降低了污染风险;由于内衬管体积很小(有效体积100-200ul),所以实际需要样品的量很少
(100ul);由于实际样品量少,所以底部加入的酸液也可以很少,也降低了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的剖视图。
20.其中:1-头部主体、2-支杆、3-夹持孔、4-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包括:
23.头部主体1,头部主体1的一端具有凹孔4,凹孔4的周侧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孔3;
24.支杆2,支杆2的一端与头部主体1具有凹孔4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
25.其中,转子内衬装置设置在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部,支杆2远离头部主体1的一端与转子的底部接触,头部主体1的外壁与转子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支杆2的外径小于转子的内径,凹孔4内用于放置内衬管。
26.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头部主体1为略呈v字型的实心结构,头部主体1的v字形幅度与转子内壁幅度相同,转子为微波消解仪中的消解管,属于现有结构,其形状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试管状容器,头部主体1的轴线与支杆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头部主体1和转子内壁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当在受热情况下,挥发性的酸液在密闭的转子内部沸腾,其形成的酸雾通过头部主体1与转子内壁之间的微小间隙上升进入悬空的内衬管,从而以酸雾的形式和内衬管中的样品接触、反应。
27.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杆2的直径小于头部主体1与支杆2连接端的直径。
2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凹孔4设置在头部主体1的中心位置,凹孔4的轴线与头部主体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夹持孔3设置有四个,其均匀分布在凹孔4的周侧,方便对转子内衬装置的夹取,夹持孔3为贯穿头部主体1的通孔,可使酸雾通过,也方便流动冲洗。
2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杆2远离头部主体1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可以增大支杆2与转子底部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内衬装置在转子内的稳定性。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头部主体1的v型侧壁可以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条,在使用过程中,凸起条可以与转子的内壁相贴合,凸起条之间形成有间隙,使酸雾通过间隙上升并进入内衬管与样品反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凸起条设置为螺旋绕设结构,相邻的凸起条之间存在间隙。
31.工作原理:将转子内衬装置放入转子中,将内衬管放置在转子内衬装置的凹孔处,内衬管被悬空支撑在转子内部,将样品盛放在内衬管中;在转子的底部加入酸液并将整个转子按要求密封,放入微波消解仪后,在受热情况下,样品不和酸液进行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挥发性的酸液在密闭的转子内部沸腾、并上升进入悬空的内衬管中,从而以酸雾的形式和内衬管中的样品进行接触并反应。
3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主体,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具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周侧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孔;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头部主体具有所述凹孔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子内衬装置设置在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部,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底部接触,所述头部主体的外壁与所述转子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杆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子的内径,所述凹孔内用于放置内衬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主体为旋转体结构,所述头部主体的轴线与所述支杆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主体与所述支杆连接端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设置在所述头部主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夹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凹孔的周侧,所述夹持孔为贯穿所述头部主体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头部主体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衬装置,涉及有机质水解技术领域,包括:头部主体,头部主体的一端具有凹孔,凹孔的周侧至少设置有两个夹持孔;支杆,支杆的一端与头部主体具有凹孔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转子内衬装置设置在微波消解仪的转子内部,支杆远离头部主体的一端与转子的底部接触,头部主体的外壁与转子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支杆的外径小于转子的内径,凹孔内用于放置内衬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衬管悬空布置,使样品不和酸液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在受热情况下酸液挥发出酸雾,在密闭的转子内部沸腾、并上升与样品反应,使微波消解仪可以实现小体积样品的微波消解和尽可能少的接触酸液从而降低污染风险并节省酸液。省酸液。省酸液。


技术研发人员:朱卓毅 李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8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