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主要适用于水量较小、水质较为稳定的水源,通常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这两种;
3.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利用滤板对厌氧和富氧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但过滤后的杂质颗粒容易附着在滤板上,为了保证滤板的过滤效果和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手动对滤板进行冲洗作业,操作方式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且由于无法对滤板堵塞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进而导致定期进行冲洗作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沉淀罐、厌氧处理罐、富氧处理罐、过滤箱和过滤板;
6.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高压泵、集水框、喷头、回水泵、plc控制器和计时器;
7.所述沉淀罐的一侧设有厌氧处理罐,所述厌氧处理罐的一侧设有富氧处理罐,所述富氧处理罐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内侧壁均匀连通有喷头,所述过滤箱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排水口贯穿过滤箱的内侧壁且连通于集水框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回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底部一侧安装有计时器。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沉淀罐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供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排水管。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沉淀罐的一侧设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贯穿沉淀罐的内侧壁且连通有滤筒,所述供水泵的排水口连通于厌氧处理罐的内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罐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输水泵,所述第一输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厌氧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输水泵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的外侧壁底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富氧处理罐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输水泵,所述第二输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二输水泵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过滤箱的上表面一侧。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回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于过滤箱的底部,所述回水泵的排水口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沉淀罐的外侧壁顶部,所述高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连通于过滤箱的外侧壁底部。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框体,一个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另一个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膜板。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底部另一侧均匀安装有继电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和计时器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高压泵、回水泵和第二输水泵的电性输入端。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过滤箱内的气压数据进行检测,当过滤板上因附着的杂质颗粒过多影响过滤效果时,过滤箱内部一侧的气压便会随之升高,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高压泵将过滤箱内处理后的水排入集水框的内部,然后通过喷头将集水框内的水快速喷出对过滤板进行冲洗作业,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利用气压的变化对过滤板的堵塞情况进行判断,避免了造成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处理组件;2、冲洗机构;101、沉淀罐;102、厌氧处理罐;103、富氧处理罐;104、过滤箱;105、过滤板;201、压力传感器;202、高压泵;203、集水框;204、喷头;205、回水泵;206、plc控制器;207、计时器;41、继电器;42、电控箱;43、供水管;44、排水管;45、框体;46、活性炭板;47、滤膜板;48、供水泵;49、第一输水泵;50、第二输水泵;51、抽水管;52、回水管;53、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26.处理组件1,处理组件1包括沉淀罐101、厌氧处理罐102、富氧处理罐103、过滤箱104和过滤板105;
27.冲洗机构2,冲洗机构2包括压力传感器201、高压泵202、集水框203、喷头204、回水泵205、plc控制器206和计时器207;
28.沉淀罐101的一侧设有厌氧处理罐102,厌氧处理罐102的一侧设有富氧处理罐103,富氧处理罐103的一侧设有过滤箱104,过滤箱104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05,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1,过滤板1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框203,集水框203的内侧壁均匀连通有喷头204,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高压泵202,高压泵202的排水口贯穿过滤箱104的内侧壁且连通于集水框203的内部,过滤箱104的底部设有回水泵205,过滤箱104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42,电控箱42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06,电控箱42的内侧壁底部一侧安装有计时器207。
2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沉淀罐101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供水管43,过滤箱104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排水管44;通过供水管43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导入沉淀罐101的内部,通过排水管44将处理过滤后的水排出。
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沉淀罐101的一侧设有供水泵48,供水泵48的进水口贯穿沉淀罐101的内侧壁且连通有滤筒53,供水泵48的排水口连通于厌氧处理罐102的内部;通过滤筒53对污水中携带的杂质进行拦截。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厌氧处理罐102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输水泵49,第一输水泵4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厌氧处理罐102的内部,第一输水泵49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103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第一输水泵49将厌氧处理罐102内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抽出并排出富氧处理罐103的内部。
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富氧处理罐103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输水泵50,第二输水泵5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103的内部,第二输水泵50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第二输水泵50将富氧处理后的水抽出并排入过滤箱104的内部。
3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回水泵205的进水口连通于过滤箱104的底部,回水泵205的排水口连通有回水管52,回水管52的一端连通于沉淀罐101的外侧壁顶部,高压泵202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51,抽水管51的一端连通于过滤箱104的外侧壁底部;通过高压泵202利用抽水管51将过滤箱104内一侧处理后的水抽出并排入集水框203的内部。
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箱104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框体 45,一个框体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 46,另一个框体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膜板47;通过移动框体45便可将活性炭板46和滤膜板47从过滤箱104内取出,以便对活性炭板46和滤膜板47进行更换。
3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控箱42的内侧壁底部另一侧均匀安装有继电器41,压力传感器201和计时器207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入端,plc
控制器20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41和计时器207的电性输入端,继电器41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高压泵202、回水泵205和第二输水泵50的电性输入端;通过plc控制器206接收压力传感器201和计时器207的数据,通过继电器41控制高压泵202、回水泵205和第二输水泵50的开启和关闭。
3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压力传感器201的型号为mik-p300g;plc控制器206的型号为df-96d。
37.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供水管43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导入沉淀罐101的内部,然后通过沉淀罐101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然后通过供水泵48将沉淀罐101内沉淀后的污水抽出并排入厌氧处理罐102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滤筒53对污水中携带的杂质进行拦截,然后用过厌氧处理罐102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使污水中携带的大分子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污水中含有的硝态氮被还原成氮气和水,然后通过第一输水泵49将厌氧处理罐102内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抽出并排出富氧处理罐103的内部,然后通过富氧处理罐103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富氧处理,使污水中小分子有机物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去除污水中携带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有机氮被氧化为硝态氮,然后通过第二输水泵50将富氧处理后的水抽出并排入过滤箱104的内部,然后通过过滤板105对水进行过滤,对水中携带的杂质颗粒进行拦截,然后通过活性炭板46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对水中携带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滤膜板47对水再次进行过滤,从而完成了对污水的处理工作,然后通过排水管44将处理过滤后的水排出,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201对过滤箱104内一侧的气压数据进行检测,当过滤板105上因附着的杂质颗粒过多影响过滤效果时,过滤板105的过水性能随之降低,随着水不断的注入,过滤箱104内一侧的气压便会随之升高,从而可以利用气压的变化对过滤板105的堵塞情况进行判断,避免了因频繁冲洗作业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06接收压力传感器201的数据,当压力传感器201检测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plc控制器206启动计时器207和继电器41工作,工作的继电器41将第二输水泵50关闭,并依次将回水泵205和高压泵202开启,工作的高压泵202通过抽水管51将过滤箱104内一侧处理后的水抽出并排入集水框203的内部,然后通过喷头204将集水框203内的水快速排出,对过滤板105的一侧进行冲洗作业,然后通过回水泵205将过滤箱104内冲洗脱落的杂质和水抽出,然后通过回水管52将水排出至沉淀罐101的内部进行沉淀处理,然后通过计时器207对冲淋作业的时间进行计时,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06接收计时器207的数据,当计时器207计时完成后,通过plc控制器206将计时器207关闭,并利用继电器41依次将高压泵202和回水泵205关闭,并启动第二输水泵50进行工作,进而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1),所述处理组件(1)包括沉淀罐(101)、厌氧处理罐(102)、富氧处理罐(103)、过滤箱(104)和过滤板(105);冲洗机构(2),所述冲洗机构(2)包括压力传感器(201)、高压泵(202)、集水框(203)、喷头(204)、回水泵(205)、plc控制器(206)和计时器(207);所述沉淀罐(101)的一侧设有厌氧处理罐(102),所述厌氧处理罐(102)的一侧设有富氧处理罐(103),所述富氧处理罐(103)的一侧设有过滤箱(104),所述过滤箱(104)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05),所述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1),所述过滤板(1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框(203),所述集水框(203)的内侧壁均匀连通有喷头(204),所述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高压泵(202),所述高压泵(202)的排水口贯穿过滤箱(104)的内侧壁且连通于集水框(203)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04)的底部设有回水泵(205),所述过滤箱(104)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42),所述电控箱(42)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06),所述电控箱(42)的内侧壁底部一侧安装有计时器(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101)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供水管(43),所述过滤箱(104)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排水管(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101)的一侧设有供水泵(48),所述供水泵(48)的进水口贯穿沉淀罐(101)的内侧壁且连通有滤筒(53),所述供水泵(48)的排水口连通于厌氧处理罐(10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罐(102)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输水泵(49),所述第一输水泵(4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厌氧处理罐(102)的内部,所述第一输水泵(49)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103)的外侧壁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处理罐(103)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输水泵(50),所述第二输水泵(5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富氧处理罐(103)的内部,所述第二输水泵(50)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于过滤箱(104)的上表面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泵(205)的进水口连通于过滤箱(104)的底部,所述回水泵(205)的排水口连通有回水管(52),所述回水管(52)的一端连通于沉淀罐(101)的外侧壁顶部,所述高压泵(202)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51),所述抽水管(51)的一端连通于过滤箱(104)的外侧壁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4)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框体(45),一个所述框体(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46),另一个所述框体(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膜板(47)。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42)的内侧壁底部另一侧均匀安装有继电器(41),所述压力传感器(201)和计时器(207)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0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41)和计时器(207)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41)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高压泵(202)、回水泵(205)和第二输水泵(50)的电性输入端。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沉淀罐、厌氧处理罐、富氧处理罐、过滤箱和过滤板;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高压泵、集水框、喷头、回水泵、PLC控制器和计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过滤箱内的气压数据进行检测,当过滤板上因附着的杂质颗粒过多影响过滤效果时,过滤箱内部一侧的气压便会随之升高,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高压泵将过滤箱内处理后的水排入集水框的内部,然后通过喷头将集水框内的水快速喷出对过滤板进行冲洗作业,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定期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利用气压的变化对过滤板的堵塞情况进行判断,避免了造成资源的浪费。费。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张强 王忠 侯嘉璐 朱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市环润环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