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在电气设备(如开关柜)上,由于导电部分过负荷、过流或者短路等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电气配电柜发生火灾,通常情况下,电气配电柜出现火灾时或者前期时配电柜的高低压供电均断开,这也是继电保护的必须要求;在发生电气火灾时,由于电源消失或者监控电源故障时,其无法进行故障短暂的监控;且现有技术中的电气火灾监控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包括syad08u(a)-rs232/485系列的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入连接的数个采集电路,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出采用rs485通信线连接、用于传输监控信号的ut-216转换器,以及分别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采集电路和ut-216转换器连接的直流电源模块;
任一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型号为sgm724的第一放大器ua1和第二放大器ua2,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连接的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3,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的电阻r12、电容c12和电阻r14,并联后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6和电容c14,并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3和电阻r15,串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之间的电感l1和电容c16,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容c16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5,并联后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8和电容c18,并联后连接在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7和电阻r17,以及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9。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模块包括型号为tp5400的直流转换芯片u2,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暂态二极管tvs、电容c22和电容c21,输出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的二极管d1,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chrg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2,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stdby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prog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3,并联后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23、电容c24和锂电池,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电感l2,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二极管d2,以及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5和电容c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和采集电路采集获得电流、电压信号,并采用rs485通信;再利用ut-216转换器转换成光纤通信,以保证传输距离;如此一来,既能满足检测需要,又能保证传输距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火灾监控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采集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源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包括syad08u(a)-rs232/485系列的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入连接的数个采集电路,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出采用rs485通信线连接、用于传输监控信号的ut-216转换器,以及分别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采集电路和ut-216转换器连接的直流电源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是基于结构的改进,并未对其使用的程序进行改进,在此就不予赘述。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任一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型号为sgm724的第一放大器ua1和第二放大器ua2,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连接的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3,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的电阻r12、电容c12和电阻r14,并联后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6和电容c14,并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3和电阻r15,串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之间的电感l1和电容c16,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容c16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5,并联后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8和电容c18,并联后连接在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7和电阻r17,以及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9。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经第一放大器ua1、第二放大器ua2放大后输入至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并利用rs485、ut-216转换器予以输出。
不仅如此,本实施例的直流电源模块包括型号为tp5400的直流转换芯片u2,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暂态二极管tvs、电容c22和电容c21,输出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的二极管d1,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chrg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2,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stdby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prog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3,并联后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23、电容c24和锂电池,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电感l2,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二极管d2,以及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5和电容c2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tp5400的直流转换芯片u2将直流 12转换成 5v,当且仅当, 12v电源消失时,利用锂电池进行短时间供电。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yad08u(a)-rs232/485系列的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入连接的数个采集电路,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的输出采用rs485通信线连接、用于传输监控信号的ut-216转换器,以及分别与多路模拟信号采集器、采集电路和ut-216转换器连接的直流电源模块;
任一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型号为sgm724的第一放大器ua1和第二放大器ua2,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连接的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3,串联后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的电阻r12、电容c12和电阻r14,并联后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6和电容c14,并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3和电阻r15,串联后连接在第一放大器ua1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之间的电感l1和电容c16,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容c16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5,并联后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正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的电阻r18和电容c18,并联后连接在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17和电阻r17,以及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a2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火灾监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包括型号为tp5400的直流转换芯片u2,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暂态二极管tvs、电容c22和电容c21,输出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的二极管d1,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chrg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2,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stdby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2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prog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3,并联后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23、电容c24和锂电池,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a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电感l2,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与lx引脚之间的二极管d2,以及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vout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5和电容c2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