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取代汽油车,成为用户的首选出行方式,这样对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3.现有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是重要的储能部件,模组常用铝合金件包裹在电芯的外侧,并使用扎带进行捆绑,这样就造成的端部的电芯的热量会传导至端部的铝合金件上,导致整个电池模组产生温差,造成电池容量降低,影响系统电量,使电池包的循环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中容易产生温差造成的电池容量降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多个电芯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防护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中的端部电芯贴合;其中,防护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第一隔热本体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贴合,加强本体位于第一隔热本体远离端部电芯的一侧,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为一体成型。
6.进一步地,防护部件还包括:第二隔热本体,第二隔热本体设置在加强本体远离第一隔热本体的一侧,第二隔热本体的至少部分与加强本体连接。
7.进一步地,第二隔热本体上设置有容纳槽,加强本体的至少部分嵌在容纳槽内;加强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端面,导向端面的至少部分与容纳槽的槽壁面贴合。
8.进一步地,导向端面沿加强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端面为弧形面。
9.进一步地,防护部件还包括:第三隔热本体,设置在加强本体的底部端面上并与加强本体连接;第三隔热本体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隔热本体的厚度。
10.进一步地,加强本体为金属材质;和/或,第一隔热本体、第二隔热本体和第三隔热本体均为聚丙烯材质。
11.进一步地,加强本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向加强筋和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加强筋,多个横向加强筋与多个纵向加强筋相互交叉设置,以形成格栅结构。
12.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包括:顶盖,顶盖盖设在多个电芯上,防护部件的顶部端面的至少部分与顶盖的盖设端面接触并与顶盖连接。
13.进一步地,防护部件为两个,两个防护部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两端;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部件,套设在防护部件和支撑框架上,固定部件为环状,固定部件为弹性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为上述的电池模组。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和防护部件,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多个电芯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防护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中的端部电芯贴合;其中,防护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第一隔热本体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贴合,加强本体位于第一隔热本体远离端部电芯的一侧,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为一体成型。将加强本体与第一隔热本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利用加强本体保证防护部件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第一隔热本体避免了端部电芯的热量传递至加强本体上,无需在端部电芯与防护部件之间增设隔热结构,避免了多个电芯之间产生温差,提高了电池容量。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以及
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防护部件的结构爆炸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0、电芯;11、端部电芯;2、防护部件;20、加强本体;21、第一隔热本体;22、第二隔热本体;201、导向端面;23、第三隔热本体;202、横向加强筋;203、纵向加强筋;3、顶盖;4、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3.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10,多个电芯10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11;防护部件2,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10中的端部电芯11贴合;其中,防护部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第一隔热本体21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11贴合,加强本体20位于第一隔热本体21远离端部电芯11的一侧,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为一体成型。
2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和防护部件2,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10,多个电芯10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11;防护部件2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10中的端部电芯11贴合;其中,防护部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第一隔热本体21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11贴合,加强本体20位于第一隔热本体21远离端部电芯11的一侧,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为一体成型。将加强本体20与第一隔热本体2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利用加强本体20保证防护部件2的
结构强度,同时利用第一隔热本体21避免了端部电芯11的热量传递至加强本体20上,无需在端部电芯11与防护部件2之间增设隔热结构,避免了多个电芯10之间产生温差,提高了电池容量。
25.具体地,防护部件2还包括:第二隔热本体22,第二隔热本体22设置在加强本体20远离第一隔热本体21的一侧,第二隔热本体22的至少部分与加强本体20连接。这样当电池模组之间排列布置以组成电池包时,利用第二隔热本体22避免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热传递,同时第二隔热本体22还能够对加强本体20起到防护作用。
26.为了使第二隔热本体22与加强本体2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第二隔热本体22上设置有容纳槽,加强本体20的至少部分嵌在容纳槽内;加强本体2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端面201,导向端面201的至少部分与容纳槽的槽壁面贴合。这样使第二隔热本体22包覆在加强本体20上,避免加强本体20外露的同时,当加强本体20吸收到端部电芯11的热量时,能够避免加强本体20将热量传递至相邻的电池模组上。
27.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导向端面201沿加强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端面201为弧形面。这样设置能够使加强本体20沿着导向端面201嵌入到容纳槽内,使加强本体20与容纳槽的槽壁面紧密贴合。
28.在本技术中,防护部件2还包括:第三隔热本体23,设置在加强本体20的底部端面上并与加强本体20连接;第三隔热本体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隔热本体22的厚度。这样设置利用第三隔热本体23避免了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热传递,减小了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29.优选地,加强本体20为金属材质;和/或,第一隔热本体21、第二隔热本体22和第三隔热本体23均为聚丙烯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本体21、加强本体20、第二隔热本体22和第三隔热本体23为一体成型结构。
30.为了提高加强本体20的结构强度,加强本体2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向加强筋202和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加强筋203,多个横向加强筋202与多个纵向加强筋203相互交叉设置,以形成格栅结构。
31.在具体实施时,支撑框架包括:顶盖3,顶盖3盖设在多个电芯10上,防护部件2的顶部端面的至少部分与顶盖3的盖设端面接触并与顶盖3连接。通过顶盖3对多个电芯10进行集成,使多个电芯10集成为一体。
32.优选地,防护部件2为两个,两个防护部件2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两端;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部件4,套设在防护部件2和支撑框架上,固定部件4为环状,固定部件4为弹性件。固定部件4为两个,两个固定部件4分别套设在防护部件2的两端,这样对防护部件2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紧固连接。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为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
3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3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和防护部件2,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10,多个电芯10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11;防护部件2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10中的端部电芯11贴合;其中,防护部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第一隔热本体21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11贴合,加强本体20位于
第一隔热本体21远离端部电芯11的一侧,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为一体成型。将加强本体20与第一隔热本体2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利用加强本体20保证防护部件2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第一隔热本体21避免了端部电芯11的热量传递至加强本体20上,无需在端部电芯11与防护部件2之间增设隔热结构,避免了多个电芯10之间产生温差,提高了电池容量。
3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7.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10),多个电芯(10)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11);防护部件(2),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所述电芯(10)中的端部电芯(11)贴合;其中,所述防护部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20)和第一隔热本体(21),所述第一隔热本体(2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端部电芯(11)贴合,所述加强本体(20)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本体(21)远离所述端部电芯(11)的一侧,所述加强本体(20)和所述第一隔热本体(21)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2)还包括:第二隔热本体(22),所述第二隔热本体(22)设置在所述加强本体(20)远离所述第一隔热本体(21)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热本体(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强本体(2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本体(22)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加强本体(20)的至少部分嵌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加强本体(2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端面(201),所述导向端面(20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端面(201)沿所述加强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端面(201)为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2)还包括:第三隔热本体(23),设置在所述加强本体(20)的底部端面上并与所述加强本体(20)连接;所述第三隔热本体(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隔热本体(22)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本体(20)为金属材质;和/或,所述第一隔热本体(21)、所述第二隔热本体(22)和所述第三隔热本体(23)均为聚丙烯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本体(2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向加强筋(202)和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加强筋(203),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202)与多个所述纵向加强筋(203)相互交叉设置,以形成格栅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顶盖(3),所述顶盖(3)盖设在所述多个电芯(10)上,所述防护部件(2)的顶部端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顶盖(3)的盖设端面接触并与所述顶盖(3)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2)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护部件(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部件(4),套设在所述防护部件(2)和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固定部件(4)为环状,所述固定部件(4)为弹性件。10.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多个电芯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电芯;防护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端部并与的多个电芯中的端部电芯贴合;其中,防护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第一隔热本体的至少部分与端部电芯贴合,加强本体位于第一隔热本体远离端部电芯的一侧,加强本体和第一隔热本体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中容易产生温差造成的电池容量降低的问题。产生温差造成的电池容量降低的问题。产生温差造成的电池容量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博 王君生 谈作伟 刘金花 冯志博 汤胤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