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现有市场上出售的门、门套、门套线以及墙角线,它们均是实木板材成型或是复合板材成型后形成白坯板材,白坯板材再依次经过砂磨、除尘、上腻子、砂磨、上漆装饰、在慢干房风干和包装后后进入门业或板材市场。还有的板材需要在上漆前贴纸处理。在现有的工艺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曝光处理也是必要的,通常都采用安装有灯具的烤箱或烤房来实现。这些工艺生产,我们称之为板材辊涂生产工艺,其中所使用的设备为板材辊涂生产设备。现有的辊涂生产设备包括平面砂光机、除尘机、用于喷涂腻子或漆的喷涂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相似工序所需设备为一个车间,通过人工上下料和转运进不同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大量面积的厂房投入。上述各种机器一般都包括电机、机壳、传动带和作业装置,传动带和作业装置由电机带动它们运行。
3.采用上述设备和工艺生产板材时,工人在对油漆的喷涂过程中,工人与油漆的接触时间较长,容易使工人患尘肺,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的健康度受到影响,且生产效率低下,企业的使用成本偏高。且人工喷涂不均匀,间接影响了涂装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质量和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用于克服上述缺陷。
5.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涂装机器人,
6.所述机架上安装有y向驱动机构,所述y向驱动机构可沿着机架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y向驱动机构上安装有z向驱动机构,所述z向驱动机构可沿着y向驱动机构的x轴方向移动,所述涂装机器人安装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的底部,且所述涂装机器人受控于z向驱动机构以实现涂装机器人在z轴方向的移动。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四个立架,四个所述的立架呈矩阵排布;在y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安装有y轴连杆,在x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安装有x轴连杆。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轴连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所述y轴连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齿条。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向驱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架,所述水平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y轴连杆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y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为双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的每个输出端均设置有传动轴。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齿条的正上方,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z向驱动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
有多条第二滑轨,所述滑座与水平移动架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座上设置有x向电机,所述x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滑座侧端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架。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滑座上设置有z向电机,所述z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y向驱动机构以及z向驱动机构,能够实现涂装机器人在x轴、y轴和z轴上的灵活联动,不仅能扩大涂装机器人的工作范围,还能提高涂装的效率,相比于人工涂装,采用该方案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人工成本,还能保证涂装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01-立架;102-y轴连杆;103-x轴连杆;104-第一滑轨;105-第一齿条;106-水平移动架;107-第二齿条;108-第二滑轨;109-z向驱动机构;110-涂装机器人;111-y向电机;112-传动轴;113-第一齿轮;114-x向电机;1091-滑座;1092-升降架;1093-第三齿条;1094-z向电机;1095-第三齿轮;1096-第三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x向”、“y向”、“z向”、“之间”、“顶部”、“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涂装机器人110,所述机架上安装有y向驱动机构,所述y向驱动机构可沿着机架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y向驱动机构上安装有z向驱动机构109,所述z向驱动机构109可沿着y向驱动机构的x轴方向移动,所述涂装机器人110安装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109的底部,且所述涂装机器人110受控于z向驱动机
构109以实现涂装机器人110在z轴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y向驱动机构以及z向驱动机构109,能够实现涂装机器人110在x轴、y轴和z轴上的灵活联动,不仅能扩大涂装机器人110的工作范围,还能提高涂装的效率,相比于人工涂装,采用该方案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人工成本,还能保证涂装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为保证涂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平衡性,因此所述机架包括四个立架101,四个所述的立架101呈矩阵排布;在y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101之间安装有y轴连杆102,在x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101之间安装有x轴连杆103,设置成矩形结构,一方面是满足板料的形状需求,另一方面是能保证涂装机器人110的工作范围。
27.在其他示例中,立架的数量可以更多,如可以是6个、8个等,应当理解的是,数量的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y轴连杆10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104,在所述y轴连杆10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齿条105;所述y向驱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架106,所述水平移动架106的两端分别与y轴连杆102上的第一滑轨104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轨104使得水平移动架106能沿着y轴方向移动,为实现自动调节,因此在所述水平移动架106的底部设置有y向电机111,所述y向电机111为双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111的每个输出端均设置有传动轴112,所述传动轴1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齿条105的正上方,所述传动轴11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13,所述第一齿轮113与第一齿条105相啮合,通过单台y向电机111同时驱动两端的第一齿轮113,使得水平移动架106沿着y轴方向移动时更加平稳,保证涂装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和效率。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图4和5,所述z向驱动机构109包括滑座1091,所述水平移动架10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第二滑轨108,所述滑座1091与水平移动架106通过第二滑轨108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轨108以保证滑座1091能沿着x轴方向移动,为实现自动调节,子啊所述滑座1091上设置有x向电机114,所述x向电机11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未图示),所述水平移动架10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107,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107相啮合,通过x向电机114驱动第二齿轮,继而使得滑座1091能沿着x轴方向移动,啮合传动控制精度高,既能提高涂装的质量,又能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述z向驱动机构109还包括设置于滑座1091侧端的第三滑轨1096,所述第三滑轨1096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架1092;所述升降架1092上设置有第三齿条1093,所述滑座1091上设置有z向电机1094,所述z向电机109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1095,所述第三齿轮1095与第三齿条1093相啮合,通过z向电机1094控制第三齿轮1095,而第三齿轮1095与第三齿条1093相互作用实现升降架109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涂装机器人110的移动。
31.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涂装机器人110在x轴、y轴和z轴上的灵活联动,不仅能扩大涂装机器人110的工作范围,还能提高涂装的效率。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
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涂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y向驱动机构,所述y向驱动机构可沿着机架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y向驱动机构上安装有z向驱动机构,所述z向驱动机构可沿着y向驱动机构的x轴方向移动,所述涂装机器人安装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的底部,且所述涂装机器人受控于z向驱动机构以实现涂装机器人在z轴方向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四个立架,四个所述的立架呈矩阵排布;在y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安装有y轴连杆,在x向上并列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安装有x轴连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连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所述y轴连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架,所述水平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y轴连杆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y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为双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的每个输出端均设置有传动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齿条的正上方,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第二滑轨,所述滑座与水平移动架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上设置有x向电机,所述x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水平移动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滑座侧端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滑座上设置有z向电机,所述z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涂装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涂装机器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Y向驱动机构,所述Y向驱动机构可沿着机架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Y向驱动机构上安装有Z向驱动机构,所述Z向驱动机构可沿着Y向驱动机构的X轴方向移动,所述涂装机器人安装于所述Z向驱动机构的底部,且所述涂装机器人受控于Z向驱动机构以实现涂装机器人在Z轴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Y向驱动机构以及Z向驱动机构,能够实现涂装机器人在X轴、Y轴和Z轴上的灵活联动,不仅能扩大涂装机器人的工作范围,还能提高涂装的效率,相比于人工涂装,采用该方案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人工成本,还能保证涂装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蒲小红 吴小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煜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5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