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消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


背景技术:

2.空气消毒机是通过滤过、净化、杀菌等原理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机器。除了杀灭细菌、病毒、霉菌、孢子等所谓杀菌消毒外,有的机型还能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酚等等有机污染气体,而且还可以杀灭或者过滤花粉等过敏源。其中,空气消毒机在医用角度方面也极为广泛。
3.但是,市场上的医用消毒机在使用过程中受其内部的电机带动风扇旋转的声音影响,其噪音较大,特别是在病房内部使用,噪音会直接影响到病人或医生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医用消毒机在使用过程中受其内部的电机带动风扇旋转的声音影响,其噪音较大,特别是在病房内部使用,噪音会直接影响到病人或医生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且外壳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框,并且底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所述底框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音棉垫,且隔音棉垫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贯穿外壳侧壁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盒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盒侧壁的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母套,并且螺母套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限位槽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延伸端与相邻的隔音棉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下部均开设有贯穿外壳侧壁的安装槽。
7.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部一侧与外壳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盖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盖板的通槽,并且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圆形渗透网。
8.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安装盒的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双向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相邻的安装盒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板。
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外壳的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扶手。
11.优选地,所述底框的底部两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与相
邻的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的一端与相邻的隔音棉垫的一侧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医用消毒机放置进入外壳内侧的透气网上,通过电机的带动,使得螺母套在连接杆和限位槽的约束下水平的进行位移,使得两个隔音棉垫同时向内靠近对医用消毒机进行贴合,通过防尘板将医用消毒机内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排出,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医用消毒机产生噪音源的风扇在外壳的内侧被隔音棉垫所笼罩,减少了声源的向外传递的同时,适配了不同尺寸的医用消毒机进行使用,节省了人员的使用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隔音体验。
14.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圆形渗透网的设置,方便了外壳向内进风的同时,拦截了灰尘的进入,通过支架的设置,保证了电机固定的牢固性,通过防尘板的设置,避免了外界的杂物从底部进入装置内部,通过万向轮的设置,方便装置进行移动,通过扶手的设置,方便人员推动装置,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保持了隔音棉垫的平衡。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形渗透网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音棉垫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剖面图。
21.图中:1、外壳;2、盖板;3、扶手;4、通槽;5、圆形渗透网;6、安装盒;7、电机;8、支架;9、限位槽;10、安装槽;11、防尘板;12、万向轮;13、双向丝杆;14、转轴;15、螺母套;16、连接杆;17、隔音棉垫;18、滑槽;19、滑块;20、底框;21、透气网;2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参照图1-4,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2,且外壳1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框20,并且底框2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21,底框20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音棉垫17,且隔音棉垫17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内侧壁滑动连接,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限位槽9,且限位槽9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盒6,安装盒6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盒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盒6侧壁的双向丝杆13,且双向丝杆13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母套15,并且螺母套15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限位槽9的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延伸端与
相邻的隔音棉垫17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壳1的两侧外壁下部均开设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安装槽10,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医用消毒机放置进入外壳1内侧的透气网21上,通过电机7带动双向丝杆13旋转,使得螺母套15在连接杆16和限位槽9的约束下水平的进行位移,使得两个隔音棉垫17同时向内靠近对医用消毒机进行贴合,通过防尘板11将医用消毒机内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排出,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医用消毒机产生噪音源的风扇在外壳1的内侧被隔音棉垫17所笼罩,减少了声源的向外传递的同时,适配了不同尺寸的医用消毒机进行使用,节省了人员的使用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隔音体验。
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5.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医用消毒机放置进入外壳1内侧的透气网21上,通过电机7带动双向丝杆13旋转,使得螺母套15在连接杆16和限位槽9的约束下水平的进行位移,使得两个隔音棉垫17同时向内靠近对医用消毒机进行贴合,通过防尘板11将医用消毒机内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排出。
26.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7.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医用消毒机产生噪音源的风扇在外壳1的内侧被隔音棉垫17所笼罩,减少了声源的向外传递的同时,适配了不同尺寸的医用消毒机进行使用,节省了人员的使用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隔音体验。
28.进一步地,盖板2的底部一侧与外壳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盖板2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盖板2的通槽4,并且通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圆形渗透网5,具体的,通过圆形渗透网5的设置,方便了外壳1向内进风的同时,拦截了灰尘的进入。
29.进一步地,双向丝杆13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安装盒6的侧壁与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双向丝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4与相邻的安装盒6内侧壁转动连接,电机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8,且支架8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安装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支架8的设置,保证了电机7固定的牢固性。
30.进一步地,安装槽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板11,具体的,通过防尘板11的设置,避免了外界的杂物从底部进入装置内部。
31.进一步地,外壳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2,且外壳1的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扶手3,具体的,通过万向轮12的设置,方便装置进行移动,通过扶手3的设置,方便人员推动装置。
32.进一步地,底框20的底部两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且连接块22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内侧壁固定连接,外壳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18,且滑槽18的内腔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并且滑块19的一端与相邻的隔音棉垫17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滑块19和滑槽18的设置,保持了隔音棉垫17的平衡。
33.综上所述: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医用消毒机放置进入外壳1内侧的透气网21上,通过电机7带动双向丝杆13旋转,使得螺母套15在连接杆16和限位槽9的约束下水平的进行位移,使得两个隔音棉垫17同时向内靠近对医用消毒机进行贴合,通过防尘板11将医用消毒机内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排出,通过圆形渗透网5的设置,方便了外壳1向内进风的同时,拦截了灰尘的进入,通过支架8的设置,保证了电机7固定的牢固性,通过防尘板11的设置,避免了外界的杂物从底部进入装置内部,通过万向轮12的设置,方便装置进行移动,通过扶手3的设置,方便人员推动装置,通过滑块19和滑槽18的设置,保持了隔音棉垫17的平衡,通
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医用消毒机产生噪音源的风扇在外壳1的内侧被隔音棉垫17所笼罩,减少了声源的向外传递的同时,适配了不同尺寸的医用消毒机进行使用,节省了人员的使用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隔音体验。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2),且外壳(1)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框(20),并且底框(2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21),所述底框(20)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音棉垫(17),且隔音棉垫(17)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限位槽(9),且限位槽(9)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盒(6),所述安装盒(6)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盒(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盒(6)侧壁的双向丝杆(13),且双向丝杆(13)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母套(15),并且螺母套(15)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限位槽(9)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延伸端与相邻的隔音棉垫(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两侧外壁下部均开设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安装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底部一侧与外壳(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盖板(2)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盖板(2)的通槽(4),并且通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圆形渗透网(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13)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安装盒(6)的侧壁与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双向丝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4)与相邻的安装盒(6)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8),且支架(8)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安装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板(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2),且外壳(1)的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扶手(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20)的底部两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且连接块(22)的一侧与相邻的外壳(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18),且滑槽(18)的内腔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并且滑块(19)的一端与相邻的隔音棉垫(17)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消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医用消毒机在使用过程中受其内部的电机带动风扇旋转的声音影响,其噪音较大,特别是在病房内部使用,噪音会直接影响到病人或医生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的问题。一种应用于医用消毒机的静音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且外壳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框,并且底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医用消毒机产生噪音源的风扇在外壳的内侧被隔音棉垫所笼罩,减少了声源的向外传递的同时,适配了不同尺寸的医用消毒机进行使用,节省了人员的使用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隔音体验。适安全的隔音体验。适安全的隔音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高维攀 王贵芳 陈有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康特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4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