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


背景技术:

2.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发展,对于煤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许多的矿井被打造出来,以用于煤矿的开采,由于矿井内存在大量的煤,因此一旦不慎发生火灾且不能及时扑灭,那么将会产生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
3.现有的电子灭火器和报警器虽然先进并且使用方便,但是其内部安装有较多的传感器和电子芯片,不仅线路安装较为麻烦,而且还需要定期安排微电子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而对于矿井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非采矿专业人员进入矿井之内并不安全,并且矿井内部狭窄且地形复杂,进而无法满足电子灭火器和报警器的安装和维护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本设计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移液枪头的高效批量地剪切。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设计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用于矿井,所述矿井开口处装设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矿井一端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矿井一端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下侧弹性且滑动配合有第四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内弹性且滑动配合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装设有板体;
7.第五环形板,所述第五环形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壁螺纹配合,所述第五环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六环形板,所述第五环形板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七环形板,所述第五环形板上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装设有气体喷头。
8.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下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多个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9.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二端装设在所述第四环形板的上侧,所述第四环形板的上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槽侧壁之间装设有多个第一弹簧。
10.所述第五环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八环形板,所述第六环形板装设在所述第八环形板的下侧,所述第六环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六环形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一端配合。
11.所述第三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五环形板的下侧装设有第七环形板,所述第七环形板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内。
12.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三环形槽相连通,所述滑道的内部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动杆。
13.所述弧形板、所述板体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两端,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七环形板配合,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矿井外侧壁贴合。
14.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斜面并且所述斜面朝向第七环形板。
15.所述板体为三角板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设置的气囊,通过气体喷头对气囊、矿井内进行注入灭火空气,使气囊、矿井与外界空气隔绝,进而加快了对矿井内火灾灭火的效率,设置的弧形板,以实现第二滑动杆在板体的带动下对弧形板进行驱动,以使弧形板在矿井外侧壁上滑动,以使通过弧形板对第三环形板进行定位及解除定位,使得对矿井内灭火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形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环形板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1、矿井;2、第一环形板;201、第二环形板;202、第三环形板;203、第一环形槽;204、第二环形槽;205、第一滑动杆;206、第四环形板;207、第一弹簧;208、第三环形槽;209、滑道;210、第二弹簧;211、挡板;212、第二滑动杆;213、板体;214、弧形板;3、第五环形板;301、第八环形板;302、第六环形板;303、第七环形板;304、气囊; 305、气体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1: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参见图1至图6。
27.矿井1,矿井1开口处装设有第一环形板2,第一环形板2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环形板201,第一环形板2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三环形板202,第三环形板202的内侧壁与矿井1一端的外侧壁贴合,第二环形板201的外侧壁与矿井1一端的内侧壁贴合,方便了通过第一环形板2带动第二环形板201、第三环形板202移动,第一环形板2的下侧弹性且滑动配合有第四环形板206,第三环形板202内弹性且滑动配合有弧形板214,方便了通过弧形板214把第三环形板202定位在矿井1上,弧形板214的一端装设有板体213,方便了通过板体213带动弧形板214滑动;
28.第五环形板3,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与第一环形板2的外侧壁螺纹配合,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六环形板302,第五环形板3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七环形板303,第五环形板3上装设有气囊304,气囊304上装设有气体喷头305,方便了通过气体喷头305对气囊304、矿井1内注入灭火气体。
29.具体地,第一环形板2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03,第一环形板2的下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04,第二环形槽204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多个第一滑动杆 205,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203内,方便了通过第六环形板302带动第一滑动杆205滑动。
30.具体地,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二端装设在第四环形板206的上侧,第四环形板206的上侧与第二环形槽204侧壁之间装设有多个第一弹簧207,方便了通过第一滑动杆205带动第四环形板206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207。
31.具体地,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八环形板301,第六环形板302 装设在第八环形板301的下侧,第六环形板302位于第一环形槽203内,第六环形板302的下侧与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一端配合,方便了通过第五环形板3带动第八环形板301在第一环形槽203内滑动。
32.具体地,第三环形板2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环形槽208,第五环形板3的下侧装设有第七环形板303,第七环形板303位于第三环形槽208内,方便了第七环形板303在第三环形槽208内滑动。
33.具体地,第三环形板202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滑道209,滑道209与第三环形槽208相连通,滑道209的内部装设有挡板211,挡板211的内部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动杆212,方便了第二滑动杆212在挡板211内滑动。
34.具体地,弧形板214、板体213分别装设在第二滑动杆212的两端,弧形板214与挡板211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210,板体213与第七环形板303配合,弧形板214的内侧壁与矿井1外侧壁贴合,方便了板体213通过第二滑动杆 212带动弧形板214滑动并拉伸第二弹簧210。
35.具体地,板体213的一侧设有斜面并且斜面朝向第七环形板303,方便了第七环形板303通过斜面带动板体213滑动。
36.具体的,板体213为三角板结构。
37.工作原理:当矿井1内发生火灾时,首先把第一环形板2放置在矿井1 的上侧,且第二环形板201的外侧壁贴合在矿井1的内侧壁,第三环形板202 的内侧壁贴合在矿井1的外侧壁,然后把第五环形板3放置在第一环形板2 上并转动,第五环形板3螺纹配合在第一环形板2上,第五环形板3通过第八环形板301带动第六环形板302在第一环形槽203内滑动并带动第一滑动杆205滑动,第一滑动杆205的一端带动第四环形板206从第二环形槽204 内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207,且第四环形板206贴合在矿井1上,第五环形板 3带动第七环形板303在第三环形槽208内转动,第七环形板303通过板体 213带动第二滑动杆212在挡板211内滑动,第二滑动杆212带动弧形板214 定位在矿井1的外侧壁上并拉伸第二弹簧210,然后把灭火气体通过气体喷头 305注入气囊304、矿井1内,进而通过灭火气体对矿井1内的火灾进行灭火,进而完成矿井1内火灾进行灭火。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用于矿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1)开口处装设有第一环形板(2),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环形板(201),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三环形板(202),所述第三环形板(202)的内侧壁与所述矿井(1)一端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环形板(201)的外侧壁与所述矿井(1)一端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下侧弹性且滑动配合有第四环形板(206),所述第三环形板(202)内弹性且滑动配合有弧形板(214),所述弧形板(214)的一端装设有板体(213);第五环形板(3),所述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外侧壁螺纹配合,所述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六环形板(302),所述第五环形板(3)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七环形板(303),所述第五环形板(3)上装设有气囊(304),所述气囊(304)上装设有气体喷头(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03),所述第一环形板(2)的下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04),所述第二环形槽(204)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多个第一滑动杆(205),所述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0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二端装设在所述第四环形板(206)的上侧,所述第四环形板(206)的上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04)侧壁之间装设有多个第一弹簧(2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环形板(3)的内侧壁装设有第八环形板(301),所述第六环形板(302)装设在所述第八环形板(301)的下侧,所述第六环形板(30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03)内,所述第六环形板(302)的下侧与所述第一滑动杆(205)的第一端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板(2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环形槽(208),所述第五环形板(3)的下侧装设有第七环形板(303),所述第七环形板(303)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208)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板(202)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滑道(209),所述滑道(209)与所述第三环形槽(208)相连通,所述滑道(209)的内部装设有挡板(211),所述挡板(211)的内部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动杆(2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14)、所述板体(213)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杆(212)的两端,所述弧形板(214)与所述挡板(211)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2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3)与所述第七环形板(303)配合,所述弧形板(214)的内侧壁与所述矿井(1)外侧壁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3)的一侧设有斜面并且所述斜面朝向第七环形板(303)。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3)为三角板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气体灭火隔绝装置,用于矿井,所述矿井开口处装设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矿井一端的外侧壁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囊,通过气体喷头对气囊、矿井内进行注入灭火空气,使气囊、矿井与外界空气隔绝,进而加快了对矿井内火灾灭火的效率;设置的弧形板,以实现第二滑动杆在板体的带动下对弧形板进行驱动,以使弧形板在矿井外侧壁上滑动,以使通过弧形板对第三环形板进行定位及解除定位,使得对矿井内灭火的过程更加的便捷。使得对矿井内灭火的过程更加的便捷。使得对矿井内灭火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坤 泰娟娟 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锦新信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4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