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将工作模式从普通工作模式变换为休眠工作模式。还有,在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使用者靠近了休眠工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时,使图像形成装置从休眠工作模式恢复到普通工作模式。还有,有些文献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改变人体感应器的检测强度,并判断是否是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这种改变图像形成装置的人体感应器检测强度的方法中,在降低了检测强度的情况下,有时在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者靠近时不会从休眠工作模式恢复。因此,需要使用者进行手动操作使图像形成装置从休眠工作模式恢复到普通工作模式,导致使用者的便利性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便利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部、决定部、判断部和禁止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出检测对象。所述决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决定维持在功耗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低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判断部对所述决定部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所述禁止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禁止所述决定部作出决定来维持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者的便利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定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禁止部对决定部进行了禁止时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x轴、y轴和z轴彼此正交,x轴和y轴平行于水平方向,z轴平行于铅垂方向。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形成单元1、图像读取单元2、原稿输送单元3、操作部4、控制部21和存储部22。图像形成单元1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像读取单元2对原稿r上已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原稿输送单元3将原稿r输送到图像读取单元2。
操作部4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操作部4具备触控面板41和操作按键42。触控面板41具备显示装置和触摸传感器。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触摸传感器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还有,操作按键42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来自使用者的操作例如是打印任务。打印任务是基于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指令。另外,打印任务是在1张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指令,或者是在多张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指令。
图像形成单元1具备进给部12、输送机构11、图像形成部14、定影部15和排出部16。图像形成单元1具有输送路l。
进给部12将片材p供给到输送路l。片材p例如是普通纸、复印纸、再生纸、薄纸、厚纸、光面纸或ohp(overheadprojector)纸张。片材p相当于“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
输送路l用于将片材p从进给部12引导到排出部16。输送路l从进给部12延伸到排出部16。
输送机构11用于输送片材p。具体来说,输送机构11将片材p经由图像形成部14和定影部15输送到排出部16。
输送机构11含有输送辊111和配准辊112。
输送辊111将进给部12送来的片材p输送到配准辊112。输送辊111配置在输送路l上。
配准辊112用于调整将片材p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4的时机。配准辊112将片材p以规定间隔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4。配准辊112配置在输送路l上。在片材p的输送方向上,配准辊112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4的上游侧。
图像形成部14将图像形成在片材p上。具体来说,图像形成部14将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片材p上。图像形成部14具备转印部、像承载体、带电部、曝光部和显影部。
像承载体是滚筒形状,具有旋转轴。像承载体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像承载体在外周面侧具有感光层。像承载体例如是感光鼓。
带电部使像承载体的感光层带电到规定电位。曝光部对像承载体的感光层进行激光照射来进行曝光。曝光部基于图像数据对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其结果,在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对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部具有显影辊。显影辊向像承载体供给调色剂,对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其结果,在像承载体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像承载体的外周面上之后,转印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其结果,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转印部含有转印辊。
定影部15对片材p进行加热,使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具体来说,定影部15对片材p进行加热和加压,使片材p上形成的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定影部15含有加热辊151和加压辊152。加热辊151是具有旋转轴的圆筒形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加热辊151由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加热辊151按压在加压辊152上,在加热辊151与加压辊152之间形成夹持部nf。片材p通过加热辊151与加压辊152之间的夹持部nf。片材p通过夹持部nf时,加热辊151接触到片材p的两面中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面,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
排出部16将片材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定影部15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之后,输送机构11将片材p从定影部15输送到排出部16。然后,排出部16将调色剂图像已定影的片材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
控制部21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21含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之类的处理器。存储部22含有存储装置,对数据和计算机程序进行存储。具体来说,存储部22含有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主存储装置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和/或硬盘驱动器之类的辅助存储装置。存储部22也可以含有可移动存储介质。控制部21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部22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对输送机构11、进给部12、图像形成部14、定影部15、排出部16、图像读取单元2、原稿输送单元3和操作部4进行控制。
还有,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备壳体10和检测部s1。壳体10对输送机构11、进给部12、图像形成部14、定影部15、排出部16、控制部21和存储部22进行收纳。
检测部s1用于检测出检测对象。具体来说,检测部s1用于检测出距离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规定范围内的检测对象。规定范围由使用者进行适当设定。检测部s1例如是人体感应器。检测部s1通过将红外线、超声波、可见光或其它光照射到检测对象,通过检测反射光来检测出检测对象的存在,并输出检测信号。例如,检测部s1检测到距离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规定范围内的使用者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1。使用者是“检测对象”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参照图2,对控制部2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控制部21的结构框图。
图像形成部14还具备电源部23。电源部23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供电。电源部23含有电源电路。电源部23根据由控制部21输出的指示信号,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是普通工作模式。例如,第一工作模式下,电源部23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件都进行供电。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第二工作模式是省电工作模式。例如,第二工作模式下,电源部23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件中的一部分进行供电。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比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低。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打印任务后,在经过了基准时间之后,电源部23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基准时间是指是否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的判断基准时间。基准时间例如是“10分钟”。因此,在使用者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二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消耗。
还有,在第二工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检测部s1检测出作为检测对象的使用者的情况下,电源部23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因此,在要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接近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立即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者的便利性得到提高。
控制部21含有决定部211、判断部212和禁止部213。具体来说,控制部21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部22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作为决定部211、判断部212和禁止部213发挥作用。
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决定部211基于检测部s1的检测结果,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
在检测部s1检测出作为检测对象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检测部s1检测到的使用者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获取已形成图像的片材p而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可能性较高。也就是说,使用者不打算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的可能性较高。于是,决定部211维持第二工作模式,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浪费。
判断部212对决定部211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
禁止部213用于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具体来说,禁止部213基于判断部212的判断结果,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说,检测部s1检测出使用者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由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来将图像形成装置100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这一繁杂操作。其结果,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0设置于狭窄通道的情况下,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和不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都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旁边。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难以判断是否是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假如禁止部213不禁止决定部211的情况下,将会需要使用者花时间和精力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4进行操作来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但是,本发明中,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因此,不需要使用者花时间和精力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还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变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规定时间以内(以下,规定时间有时记载为规定时间t1),检测部s1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第二工作模式。因此,决定部211不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浪费。
在规定时间t1以内,检测部s1检测出作为检测对象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检测部s1检测到的使用者不打算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的可能性较高。于是,决定部211维持第二工作模式,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浪费。
一般来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完成打印任务后从第一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二工作模式之间(例如,“10分钟”以内),使用者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获取已形成图像的片材p。还有,即使迟一点,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变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5分钟”以内,使用者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获取已形成图像的片材p。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变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规定时间t1以内,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不打算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变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规定时间t1以内检测部s1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第二工作模式。
另一方面,在经过了规定时间t1之后检测部s1检测出作为检测对象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检测部s1检测到的使用者是为了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而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经过了规定时间t1之后检测部s1检测出使用者的情况下,假定是为了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而接近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电源部23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无需使用者改变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还有,本实施方式的判断部212基于操作部4的操作结果,对决定部211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因此,由使用者自身的操作进行触发,判断部212能够对决定部211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其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
例如,在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之后,使用者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的使用者是为了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而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因此,判断部212判断出决定部211的决定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在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之后,使用者没有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使用者是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获取已形成图像的片材p而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因此,判断部212判断出决定部211的决定不是错误的。因此,由使用者自身的操作进行触发,判断部212能够对决定部211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
还有,本实施方式的禁止部213在预先设定的时间结束对决定部211的禁止。也就是说,在到了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决定部211能够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因此,能够抑制禁止部213继续对决定部211进行禁止。其结果,禁止部213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0每天的使用方式来禁止决定部211。另外,预先设定的时间可以由使用者通过操作部4进行设定。
例如,预先设定的时间是时刻“24点”的情况下,禁止部213在到了时刻“24点”时结束对决定部211的禁止。
接下来,参照图2,对控制部2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控制部21还含有计算部214和变更部215。具体来说,控制部21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部22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作为计算部214和变更部215发挥作用。
计算部214对决定次数(以下,决定次数有时记载为决定次数dn)和受理次数(以下,受理次数有时记载为受理次数an)分别进行计算。决定次数dn是指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第二工作模式的次数。计算部214对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第二工作模式的次数进行累计。计算部214计算出的决定次数dn存储在存储部22中。受理次数an是指在决定部211的决定之后操作部4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的次数。计算部214对在决定部211的决定之后操作部4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的次数进行累计。计算部214计算出的受理次数an存储在存储部22中。
计算部214对“错误决定率”进行计算。错误决定率(以下,错误决定率有时记载为错误决定率ep)是指受理次数an相对于决定次数dn的比例。错误决定率ep按照以下的式(1)进行计算。
(an/dn)×100···式(1)
还有,禁止部213基于计算部214的计算结果,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基于计算部214计算出的错误决定率ep,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更具体来说,在错误决定率ep超过规定阈值(以下,规定阈值有时记载为阈值th)的情况下,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因此,在错误决定率ep超过规定阈值th的状态下,检测部s1检测出使用者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由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抑制使用者花时间和精力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4进行操作来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例如,在规定阈值th是“70%”且错误决定率ep超过“70%”的情况下,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说,使用者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由第二工作模式被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在错误决定率ep超过规定阈值th的环境下,该环境不是维持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有效环境。因此,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抑制使用者花时间和精力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4进行操作来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在错误决定率ep没有超过“70%”的情况下,禁止部213不禁止决定部211。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规定时间t1内,检测部s1检测出使用者时,决定部211维持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其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变更部215将第二工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在经过规定时间t1之后检测部s1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变更部215将第二工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因此,使用者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被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一般来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变为第二工作模式之后又经过了“5分钟”之后,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是要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工作的使用者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使用者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从第二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其结果,使用者便利性得到提高。
还有,控制部21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分别重置决定次数dn和受理次数an。因此,控制部21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使决定次数dn和受理次数an都回到初始值。初始值例如是“零”。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是“24点”。因此,错误决定率ep变为“零”。其结果,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匹配图像形成装置100每天的使用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对控制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3表示控制部21执行处理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控制部21执行的处理含有步骤s101~步骤s115。
步骤s10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执行打印任务。处理前进到步骤s103。
步骤s103中,控制部21对电源部23进行控制,使电源部23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后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105。
步骤s105中,控制部21获得检测部s1的检测结果。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
步骤s107中,控制部21对检测部s1是否检测到使用者进行判断。在检测部s1没有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07中,no),处理返回步骤s105。因此,持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其结果,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浪费。另一方面,在检测部s1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07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109。
步骤s109中,控制部21对检测部s1是否是在规定时间t1以内检测到使用者进行判断。检测部s1不是在规定时间t1以内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no),处理前进到步骤s115。另一方面,检测部s1在规定时间t1以内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
步骤s109的yes的情况下,步骤s111中,决定部211决定维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113。
步骤s113中,控制部21执行设定变更处理。设定变更处理将在后面参照图4进行说明。处理结束。
步骤s109的no的情况下,步骤s115中,控制部21对电源部23进行控制,使电源部23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对设定变更处理进行说明。如图3的步骤s109所示,决定部211每次决定维持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控制部21就执行设定变更处理。图4是设定变更处理的详细流程图。如图4所示,设定变更处理含有步骤s201~步骤s221。
步骤s201中,控制部21对操作部4在规定时间t1内是否受理了操作进行判断。操作部4在规定时间t1内没有受理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no),处理前进到步骤s205。操作部4在规定时间t1内受理了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203。
步骤s201的yes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控制部21将受理次数an和决定次数dn分别都加“1”。处理前进到步骤s207。
步骤s201的no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控制部21只将决定次数dn加“1”。另外,控制部21不增加受理次数an。处理前进到步骤s207。
在步骤s203或步骤s205之后,步骤s207中,控制部21对错误决定率ep进行计算。处理前进到步骤s209。
步骤s209中,控制部21对错误决定率ep是否超过规定阈值th进行判断。在错误决定率ep没有超过规定阈值th的情况下(步骤s209中,no),处理前进到步骤s213。在错误决定率ep超过了规定阈值th的情况下(步骤s209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211。
步骤s209的yes的情况下,步骤s211中,禁止部213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215。
步骤s209的no的情况下,步骤s213中,禁止部213不禁止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215。
在步骤s211或步骤s213之后,步骤s215中,控制部21对是否是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判断。在控制部21判断为不是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15中,no),处理前进到步骤s221。在控制部21判断为是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15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217。
步骤s215的yes的情况下,步骤s217中,控制部21对计算部214的计算结果进行重置。具体来说,控制部21将决定次数dn和受理次数an分别都重置为“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9。
步骤s219中,禁止部213结束对决定部211的禁止。处理返回到图3的流程图。
步骤s215的no的情况下,步骤s221中,控制部21对决定次数dn和受理次数an都不重置。处理返回到图3的流程图。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禁止部213禁止了决定部211作出决定来维持第二工作模式时的处理。图5是禁止部213对决定部211进行了禁止时的处理流程图。禁止部213禁止了决定部211时的处理含有步骤s301~步骤s309。
步骤s30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执行打印任务。处理前进到步骤s303。
步骤s303中,控制部21对电源部23进行控制,使电源部23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后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305。
步骤s305中,控制部21获得检测部s1的检测结果。处理前进到步骤s307。
步骤s307中,控制部21对检测部s1是否检测到使用者进行判断。在检测部s1没有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no),处理返回到步骤s305。因此,持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在检测部s1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309。
步骤s309中,控制部21对电源部23进行控制,使电源部23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变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速度、材质、形状、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用于检测出检测对象;
决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决定维持在功耗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低的第二工作模式;
判断部,对所述决定部的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以及
禁止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禁止所述决定部作出决定来维持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
基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结果,所述判断部对所述决定部的所述决定是否错误进行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计算部,所述计算部对决定次数和受理次数分别进行计算,
所述决定次数是指所述决定部决定维持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次数,
所述受理次数是指在所述决定之后所述操作部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的次数,
基于所述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决定部作出决定来维持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变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以内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决定部决定维持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变更部,所述变更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变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之后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变更部将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变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禁止部在预先设定的时间结束对所述决定部的禁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