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张紧装置作为输送机的一个重要工作部件,其性能好坏,对整个设备的工作性能影响非长大。输送机已成为最重要的散状物料连续输送设备。它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运输,也拓展到企业外部的输送,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港口、粮食和化工等领域。

张紧装置工作时,通过调节滚筒的位置,进而改变输送带张力的大小。现有张紧装置仅能实现单向调节,多数为仅能增加输送带的张力,无法实现双向调节,且调节螺杆所需长度较长,预留给调节螺杆的空间大,导致适应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张紧装置仅能单向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借助螺杆和推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双向调节,借助定位板的限位作用在实现螺杆限位的同时,实现了回拉推杆减小输送带张力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机输送带的张紧装置,包括推杆、螺杆和定位板,所述推杆一端固定连接输送机滚筒,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螺杆长度大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于导轨上,所述推杆在所述导轨上实现一维直线运动,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输送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通孔板,所述通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轴向方向与所述螺杆轴向一致,所述通孔板固定于所述导轨上,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孔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锁紧螺杆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板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轴向与所述推杆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轴向与所述中心孔轴向一致,所述螺母与所述推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通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机的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孔径大于所述螺杆最大直径处,所述第二通孔轴向与所述螺杆轴向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板朝向所述螺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孔的顶板,所述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使用螺杆传动,在行程范围内实现无级调节,即任意位置可调;

2.配备锁紧螺母,滚筒调节到位后可锁紧螺杆,以防止螺杆自转导致滚筒位置偏移;

3.螺杆只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无轴向移动,减少占用空间,降低输送机机架设计难度;

4.螺杆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螺母块随螺杆旋转在螺杆轴线方向上来回运动,以实现滚筒的双向位置调节;

5.当输送带跑偏时,通过滚筒两侧双向位移调节,能更有利于输送带的跑偏纠正;

6.螺杆通过中间推杆驱动滚筒运动,螺杆长度只需稍大于滚筒行程,避免螺杆过长导致的加工困难;

7.推杆在导轨内滑动,导轨保证推杆作直线运动,导轨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上,方便整个张紧装置的拆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输送机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张紧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推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导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2、输送带,3、支架,4、机架,5、推杆,6、导轨,7、螺杆,8、锁紧螺母,9、定位板,10、安装板,11、顶板,12、通孔板,13、中心孔,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4所示,输送机上具有输送带2,输送带2通过滚筒1支撑并滚动传送,本发明中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通过调整滚筒1之间的间距调整输送带2张力的大小,张紧装置包括推杆5、螺杆7、导轨6和定位板9,螺杆7和推杆5均可实现一维方向的移动,导轨6和定位板9固定于输送机机架4上,推杆5一端固定连接滚筒1,实现推拉滚筒1,推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杆7,推杆5和螺杆7轴向方向一致,推杆5连接螺杆7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中心孔13,中心孔13轴向与螺杆7轴向一致,即与推杆5推拉滚筒1的方向一致,且端部固定有螺母14,螺母14内螺纹与螺杆7配合,螺杆7连接推杆5的一端穿过螺母14深入中心孔13内,螺杆7另一端置于推杆5外。本实施例中的推杆5为中空矩管,中空部即作为中心孔13,推杆5另一端固定有螺母14,螺母14内螺纹与螺杆7配合,推杆5和螺杆7轴向方向一致,即与推杆5推拉滚筒1的方向一致。螺杆7与螺母14为螺纹连接,螺母14固定于推杆5上,螺杆7旋转带动螺母14及推杆5在轴线上来回运动。

定位板9设置于螺杆7远离推杆5的一端,定位板9与螺杆7接触或远离,两者之间无连接件。推杆5套装在导轨6内,推杆5可在导轨6内做直线滑动;导轨6通过安装板10和螺栓连接固定在机架4上,定位板9焊接在机架4上。为保证滚筒1的调节定位,推杆5通过支架3连接滚筒,支架3连接滚筒1中心转轴的两端,通过推拉滚筒1的中心转轴推拉滚筒1,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可为设置在中心转轴两端的带座轴承。

本实施例中为逆时针旋转螺杆7,螺杆7向推杆5外运动抵在定位板9上,定位板9阻碍螺杆7向外移动,继续旋转螺杆7,由于螺杆7与推杆5间的螺纹配合,随着螺杆7旋转推杆5被向滚筒1侧推动,并带动滚筒1移动,进而对输送带2进行张紧;顺时针旋转螺杆7起到反向调整滚筒1的作用,使输送带2松弛。

为了防止螺杆7在不需要调节张力时,发生自转,因而在导轨6上设置有垂直螺杆7的通孔板12,通孔板12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轴向与螺杆7轴向一致,螺杆7穿过第一通孔与推杆5连接,在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母8,在螺杆7位置固定后通过两侧的锁紧螺母8固定住螺杆7,在需要旋转螺杆7时,松开锁紧螺母8。为了便于螺杆7的拆卸或更换,在定位板9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直径大于螺杆7最大直径处,以保证螺杆7可全部穿过第二通孔,在定位板9上可拆卸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封闭第二通孔,故旋转螺杆7,螺杆7可抵至顶板11上,当需要拆卸螺杆7时,首先拆卸下顶板11,然后继续旋转螺杆7,使螺杆7由第二通孔旋出至拆下,定位板9焊接在机架4上。

本发明张紧装置功能原理(左右等方位词的是以图中方位为参考):

1.输送带2张紧。松开锁紧螺母8,旋转螺杆7,螺杆7向右侧运动抵在顶板11上,顶板11阻碍螺杆7向右移动,继续旋转螺杆7,由于螺杆7与推杆5间的螺纹配合,随着螺杆7旋转推杆5被向左侧推动,并带动滚动向左移动,进而对输送带2进行张紧。滚筒1位置调节到位后锁紧两锁紧螺母8,以防螺杆7自转。

2.输送带2松弛。松开锁紧螺母8,旋转螺杆7,螺杆7向左侧运动,螺杆7拧到底带动导轨6通孔板12右侧锁紧螺母8一起旋转,导轨6上通孔板12阻碍螺杆7向左继续运动,此时继续旋转螺杆7,通过螺杆7与推杆5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推杆5向右运动,并带动滚筒1向右移动,进而对输送带2进行松弛。滚筒1位置调节到位后锁紧两锁紧螺母8,以防螺杆7自转。

3.螺杆7拆装。当需要单独拆装螺杆7时,松开锁紧螺母8,旋转螺杆7使其向左移动,消除螺杆7对顶板11的顶紧力,拆除顶板11。旋转螺杆7,螺杆7可从定位板9上预留的圆孔穿过,进而进行拆除。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螺杆和定位板,所述推杆一端连接输送机滚筒,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螺杆长度大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于导轨上,所述推杆在所述导轨上实现一维直线运动,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输送机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通孔板,所述通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轴向方向与所述螺杆轴向一致,所述通孔板固定于所述导轨上,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孔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锁紧螺杆的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板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轴向与所述推杆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轴向与所述中心孔轴向一致,所述螺母与所述推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通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机的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孔径大于所述螺杆最大直径处,所述第二通孔轴向与所述螺杆轴向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板朝向所述螺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孔的顶板,所述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连接滚筒的一端通过支架连接滚筒中心转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包括推杆、螺杆和定位板,所述推杆一端连接输送机滚筒,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螺杆长度大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距离。该张紧装置借助螺杆和推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双向调节,借助定位板的限位作用在实现螺杆限位的同时,实现了回拉推杆减小输送带张力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敏;胡光学;孟兰莹;孟艳伟;郑海彬;张海锋;胡锦华;沙旭;穆森;苏乾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2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