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警戒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警戒装置及警戒围栏。
背景技术:2.随着吊车应用的日益普及,吊车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由于吊车本身特性,吊臂长、活动空间大,极容易引起刮碰等安全事故。尤其在变电站这种应用场景,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当前技术主要依靠布置人力警戒,设置警戒线等手段,由于人员素质不同,且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急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警戒装置及警戒围栏,解决现有区域警戒依靠人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一方面,提供一种警戒装置,包括:
5.基座、旋转轴、固定部、传感器、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
6.所述旋转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可绕竖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部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外侧,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警戒区域内的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内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盘和基座支柱,所述基座底盘呈圆盘状,所述基座支柱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底盘的中部,所述基座支柱的顶部连接所述旋转轴。
8.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包括:旋转内轴、旋转外轴及固定螺栓,所述旋转内轴呈杆状,所述旋转内轴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基座支柱的顶部,所述旋转外轴套于所述旋转内轴上,所述旋转外轴可绕所述旋转内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旋转外轴上,并可将所述旋转外轴锁紧于所述旋转内轴上。
9.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并通过所述旋转外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旋转内轴上。
10.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所述固定板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旋转外轴交错的套于所述旋转内轴上。
11.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电机、传感器本体、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底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传感器旋转电机、所述传感器本体及所述传感器外壳依次套于所述传感器底座上。
12.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
13.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警戒围栏,通过多个所述的警戒装置组成,具体包括:
14.多个所述警戒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警戒区域的边缘,用以实时检测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转发至总控制端;
15.所述总控制端,用以根据接收的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待警戒目标
是否出入所述警戒区域,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
16.优选地,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固定板的固定角度确定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并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总控制端。
17.优选地,所述总控制端分别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确定每组相邻的两个所述警戒装置之间的相交点,并根据所有的相交点确定所述警戒区域。
18.综上,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的警戒装置及警戒围栏,通过警戒装置上设置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警戒区域的物体位置,并通过多个警戒装置的合围,对于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场合,可以建立多层虚拟围墙,实现实时在不同的面检测不同距离的障碍物,实时进行报警,有效的防止超范围工作或其他物体进入工作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警戒装置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板夹角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旋转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警戒围栏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警戒围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7.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警戒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28.基座、旋转轴、固定部、传感器、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旋转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可绕竖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部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外侧,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警戒区域内的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内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连接。也就是,通过旋转轴可以调节固定部的角度,并通过调节固定部的角度实现传感器能检测角度的调整;通过基座的支撑作用和可移动性实现传感器的支撑以及检测范围的可调节性,通过基座内设置的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实时为传感器供电,并实时采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信息。
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的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输出,并避免线材对施工场地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指tof传感器,tof是time of flight的简写,直译为飞行时间的意思;飞行时间:从发生光,到传感器检测到光
在物体上光斑顶时间;虚拟围栏,由tof传感器所扫描的面,组合起来的3d空间检测。
30.具体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盘1和基座支柱2,所述基座底盘1呈圆盘状,所述基座支柱2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底盘1的中部,所述基座支柱2的顶部连接所述旋转轴。也就是,组成了一个围栏基座,用来固定和支持传感器。其作用是可以把传感器容易的部署在所需要的位置。且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边缘其他人员发现传感器,从而避免部署缺少。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包括:旋转内轴3、旋转外轴5及固定螺栓6,所述旋转内轴3呈杆状,所述旋转内轴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基座支柱2的顶部,所述旋转外轴5套于所述旋转内轴3上,所述旋转外轴5可绕所述旋转内轴3进行转动;所述固定螺栓6设置于所述旋转外轴5上,并可将所述旋转外轴5锁紧于所述旋转内轴3上。通过旋转外轴5围绕旋转内轴3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固定板4和传感器的角度,改变tof传感器扫描面的位置,也就是建立虚拟围墙的位置,另外固定板4和传感器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180
°
,最小角度是30
°
,如图2所示。其中,当传感器旋转到需要的位置后,可以通过固定螺栓6进行位置锁定。这样固定板4就不会在改变位置,虚拟围墙的位置就固定了。
32.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7、传感器旋转电机8、传感器本体9、传感器外壳10、传感器光源及传感器感光透镜,所述传感器底座7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一侧,所述传感器旋转电机8、所述传感器本体9及所述传感器外壳10依次套于所述传感器底座7上,所述传感器光源及所述传感器感光透镜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一侧,用于输出检测用的光和检测返回的光。也就是tof传感器。他们是一个整体,其中传感器旋转电机8固定于传感器底座7上,传感器旋转电机8的轴链接到传感器本体9与传感器外壳10,从而可以控制传感器本体9与传感器外壳10进行连续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旋转指传感器自身的旋转,如图3所示,并不是固定板4的旋转。
3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4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如只设置一个固定板4,相当于设置一个传感器,或者设置多个固定板4,相当于设置多个传感器。
34.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5,并通过所述旋转外轴5竖直的固定于所述旋转内轴3上。也就是,只设置一个固定板4,固定板4上可以设置一个传感器,这时该警戒装置就只能检测传感器对应一侧180度的范围,当设置多个警戒装置确定警戒区域的时候,就需要把该装置设置在每个顶点。固定板4上可以设置两个传感器,分别在固定板4的两侧,这时该警戒装置就能检测传感器360度的范围,当设置多个警戒装置确定警戒区域的时候,就需要把该装置设置在每个顶点,即可以检测警戒区域内也可以检测警戒区域外。
35.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板4,每个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5,所述固定板4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旋转外轴5交错的套于所述旋转内轴3上。也就是,设置多个固定板4,每个固定板4上可以设置一个传感器,例如设置两个固定板4并在其同侧设置两个传感器,这时该警戒装置就能检测传感器对应一侧的范围,其中,随着固定板4的角度调整,两个固定板4可以形成30度至180度之间的夹角,对应的传感器就可以检测该夹角内的区域范围。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当设置多个警戒装置确定警戒区域的时候,无需把该装置设置在每个顶点,只要在警戒边界就可以,根据每两个相邻警戒装置之间的相交点就可以确定警戒区域顶点。同时,左右两侧的固定板4角度可以调节,从而修改虚拟
墙壁的位置。
36.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警戒围栏,通过多个所述的警戒装置组成,具体包括:
37.多个所述警戒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警戒区域的边缘,用以实时检测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转发至总控制端;
38.本实施例中,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固定板4的固定角度确定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并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总控制端。
39.所述总控制端,用以根据接收的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待警戒目标是否出入所述警戒区域,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
40.本实施例中,所述总控制端分别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确定每组相邻的两个所述警戒装置之间的相交点,并根据所有的相交点确定所述警戒区域。
41.可理解的,对于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场合,可以建立多层虚拟围墙,初步预警围墙与二次触发围墙。最简单的方式是组成4面围墙的虚拟围栏,如图4所示,就是在吊车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个顶点位置设置4个传感器。这样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3d立体的虚拟围栏。其围栏是以围栏座为起点,在与传感器平行的面上进行扫描。也就是从地面开始,垂直于地面形成一个虚拟围栏。
42.如果场地形状不规则,可以建立多边形围栏,如图5所示,每个传感器负责一个面的扫描,每一个底座上安装有2个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的角度可调,可以灵活的设置需要建立的虚拟围栏位置。因此可以任意的多个面组合成一个虚拟围栏。
43.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只能采集一个面的物体与传感器距离。在开始工作的时候,tof传感器连续旋转。每旋转一个周期采集完成一次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的数组,这个数组可以认为是一个地图。当传感器检测到新的一次数据,与历史数据变化较大,且超出了设定阈值范围。则判断为有物体(吊车臂或者被吊物体)进入虚拟围墙,则立刻触发警报。并且每个传感器可以设定独立的触发阈值,也就是在不同的面设置不同距离的障碍物检测报警阈值。也就是说,可以在某些面,设置近距离的阈值。其他面设置远距离的阈值。另外即使在同一个检测面,也可以在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
44.综上,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45.本发明提供的警戒装置及警戒围栏,通过警戒装置上设置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警戒区域的物体位置,并通过多个警戒装置的合围,对于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场合,可以建立多层虚拟围墙,实现实时在不同的面检测不同距离的障碍物,实时进行报警,有效的防止超范围工作或其他物体进入工作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旋转轴、固定部、传感器、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旋转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可绕竖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部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外侧,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警戒区域内的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内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盘和基座支柱,所述基座底盘呈圆盘状,所述基座支柱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底盘的中部,所述基座支柱的顶部连接所述旋转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旋转内轴、旋转外轴及固定螺栓,所述旋转内轴呈杆状,所述旋转内轴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基座支柱的顶部,所述旋转外轴套于所述旋转内轴上,所述旋转外轴可绕所述旋转内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旋转外轴上,并可将所述旋转外轴锁紧于所述旋转内轴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并通过所述旋转外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旋转内轴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外轴,所述固定板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旋转外轴交错的套于所述旋转内轴上。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电机、传感器本体、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底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传感器旋转电机、所述传感器本体及所述传感器外壳依次套于所述传感器底座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戒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8.一种警戒围栏,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警戒装置组成,具体包括:多个所述警戒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警戒区域的边缘,用以实时检测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转发至总控制端;所述总控制端,用以根据接收的所述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待警戒目标是否出入所述警戒区域,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戒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固定板的固定角度确定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并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总控制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警戒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端分别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警戒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角度信息确定每组相邻的两个所述警戒装置之间的相交点,并根据所有的相交点确定所述警戒区域。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警戒装置及警戒围栏,包括,基座、旋转轴、固定部、传感器、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旋转轴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可绕竖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部竖直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外侧,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警戒区域内的待警戒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内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本发明可以建立多层虚拟围墙,实现实时在不同的面检测不同距离的障碍物,实时进行报警,有效的防止超范围工作或其他物体进入工作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雷强 伍国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