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齿轮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是指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的齿轮系统。其中行星齿轮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承受星型齿槽的扭矩,并保证行星齿轮运行稳定可靠。
现有行星齿轮轴为光轴,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润滑性降低,长期会增加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就增加了行星齿轮的磨损,降低了行星齿轮的使用寿命,磨损后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很容易出现异物而导致卡死的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为光轴,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润滑性降低,长期会增加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就增加了行星齿轮的磨损,降低了行星齿轮的使用寿命,磨损后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很容易出现异物而导致卡死的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外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轴体的一端开设有止动平面,所述止动平面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轴体沿轴体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一端止动平面延伸至另一端止动平面,所述轴体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与第二通孔连通。通过在轴体径向设置第一通孔,轴体一端的止动平面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三通孔连通,这样就使得止动平面处的油液能够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三通孔,再由第三通孔到达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从而达到润滑效果。
为了更好的使得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之间进行润滑,进一步地,所述轴体远离止动平面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储油平面,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储油平面和止动平面之间,所述轴体外周面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一端与储油平面连通,所述导油槽的另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通过在轴体上开设储油平面,并且储油平面第一通孔之间设置了导油槽,这样就使得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能够通过油液充分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槽盘旋设置在轴体上。盘旋设置的导油槽,能够使得油液在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得到充分的润滑。
为了更好的对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进行润滑,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平面有两个,两个所述储油平面相对设置在轴体上,两个所述储油平面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导油槽,两个所述储油平面相对应的导油槽之间相互交叉设置。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储油平面,以及相互交叉设置的导油槽,这也就使得两个平面的油液能够相互流通,从而更好的对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在使用时,通过在轴体径向设置第一通孔,轴体一端的止动平面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三通孔连通,这样就使得止动平面处的油液能够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三通孔,再由第三通孔到达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从而达到润滑效果,避免了现有行星齿轮轴为光轴,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润滑性降低,长期会增加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就增加了行星齿轮的磨损,降低了行星齿轮的使用寿命,磨损后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之间很容易出现异物而导致卡死的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轴体,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三通孔,5、止动平面,6、储油平面,7、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一种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包括轴体1、所述轴体1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外周面的第一通孔2,所述轴体1的一端开设有止动平面5,所述止动平面5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轴体1沿轴体1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第二通孔3由一端止动平面5延伸至另一端止动平面5,所述轴体1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三通孔4,所述第三通孔4的一端与第一通孔2连通,所述第三通孔4的一端与第二通孔3连通。
所述轴体1远离止动平面5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储油平面6,所述第一通孔2位于储油平面6和止动平面5之间,所述轴体1外周面开设有导油槽7,所述导油槽7的一端与储油平面6连通,所述导油槽7的另一端与第一通孔2连通。
所述导油槽7盘旋设置在轴体1上。
所述储油平面6有两个,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相对设置在轴体1上,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导油槽7,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相对应的导油槽7之间相互交叉设置。
上述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在使用时,轴体1上的储油平面6的对油液具有储存功能,同时在导油槽7的作用下,能够将油液输送至储油平面6输送至第一通孔2内,再由第一通孔2输送至第三通孔4,通过第三通孔4到达第一二空调并对止动平面5处进行润滑,当然润滑油可以由止动平面5通过第二通孔3到达第三通孔4内,并由第三通孔4到达第一通孔2内,对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进行润滑,多于的油液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到达储油平面6处,由于导油槽7为盘旋设置在轴体1上,这样就使得油液能够使得轴体1与行星齿轮之间存放润滑。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1)、所述轴体(1)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外周面的第一通孔(2),所述轴体(1)的一端开设有止动平面(5),所述止动平面(5)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轴体(1)沿轴体(1)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第二通孔(3)由一端止动平面(5)延伸至另一端止动平面(5),所述轴体(1)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三通孔(4),所述第三通孔(4)的一端与第一通孔(2)连通,所述第三通孔(4)的一端与第二通孔(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远离止动平面(5)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储油平面(6),所述第一通孔(2)位于储油平面(6)和止动平面(5)之间,所述轴体(1)外周面开设有导油槽(7),所述导油槽(7)的一端与储油平面(6)连通,所述导油槽(7)的另一端与第一通孔(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7)盘旋设置在轴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拉机差速器控制用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平面(6)有两个,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相对设置在轴体(1)上,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导油槽(7),两个所述储油平面(6)相对应的导油槽(7)之间相互交叉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