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led照明电源通常包括电源壳体和电源盖,生产电源时,需要将生产好的电源壳体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机械手将电源壳体从指定位置抓握至安装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完成电源壳体和电源盖的组装。

现有技术生产led照明电源时,电源壳体通过人工上料,即通过人工将电源壳体一个个摆到指定位置,机械手抓握一个电源壳体至安装工作台,操作员就在指定位置摆上新的电源壳体。所以,led照明电源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上料,效率非常低,耗费人工,人工成本高,且人工操作位置精准度低,容易出错,因放置位置不精准,会造成机械手抓握不成功。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送料位置精准度高、准确率高、人工成本低的电源壳体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送料位置精准度高、准确率高、人工成本低的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

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用于运送底部具有通电插针的电源壳体,包括:底板、上端放置所述电源壳体并具有初始端和末端的导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支撑所述导轨并将所述电源壳体从所述导轨的初始端运送至末端的直振装置、位于所述导轨的末端的具有滑块和轨道的滑台气缸、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轨道上滑动的控制器、支撑所述滑台气缸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滑块后端的配合放置所述电源壳体的工位槽,所述导轨的上面设置有贯穿整个所述导轨的容纳所述通电插针的凹槽,所述滑台气缸和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轨道的前端时所述工位槽位于所述导轨末端位置处。

优选地,上述滑块的位于所述工位槽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垂直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

优选地,上述支撑座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滑台气缸底部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电源壳体放置在导轨上,通电插针刚好位于凹槽内,这样既起到定位电源壳体的作用,又可避免在送料时损坏通电插针。电源壳体由上道工序放置在导轨的初始端,位于导轨下端的直振装置与导轨配合,将电源壳体从导轨的初始端运送至导轨的末端。与导轨垂直设置的滑台气缸,初始时,控制器控制滑块滑至轨道的后端,此时,设置于滑块后端的工位槽的位于轨道的后端;当电源壳体由上道工序转至导轨、从导轨的初始端运送至导轨的末端时,控制器控制滑块滑至轨道的前端,此时工位槽位于导轨末端位置处,即此时电源壳体正对工位槽,方便机械手将电源壳体抓取至工位槽内。当位于导轨末端的电源壳体抓取至工位槽后,下一个电源壳体在直振装置的作用下,继续移动至导轨末端,不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等待将电源壳体放置至指定位置,实现了led电源生产工序间的自动化。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取代了人工上料,不会出现因人工放置位置不精准而造成机械手抓握不成功的情况,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送料位置精准度高、准确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滑块滑至轨道的后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滑块滑至轨道的前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电源壳体10的送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运送底部具有通电插针(图中未标示)的电源壳体10,包括:底板20、上端放置电源壳体10并具有初始端31和末端32的导轨30、固定于底板20上支撑导轨30并将电源壳体10从导轨30的初始端31运送至末端32的直振装置40、位于导轨30的末端32的具有滑块51和轨道52的滑台气缸50、控制滑块51在轨道52上滑动的控制器(图中未标示)、支撑滑台气缸50的支撑座60、设置于滑块51后端的配合放置电源壳体10的工位槽80,导轨30的上面设置有贯穿整个导轨30的容纳通电插针(图中未标示)的凹槽33,滑台气缸50和导轨30垂直设置,滑块51滑动至轨道52的前端时工位槽80位于导轨30末端32位置处。直振装置40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可实现直线送料的直振装置40。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体10的送料装置,电源壳体10放置在导轨30上,通电插针(图中未标示)刚好位于凹槽33内,这样既起到定位电源壳体10的作用,又可避免在送料时损坏通电插针(图中未标示)。电源壳体10由上道工序放置在导轨30的初始端31,位于导轨30下端的直振装置40与导轨30配合,将电源壳体10从导轨30的初始端31运送至导轨30的末端32。与导轨30垂直设置的滑台气缸50,初始时,控制器(图中未标示)控制滑块51滑至轨道52的后端,此时,设置于滑块51后端的工位槽80的位于轨道52的后端;当电源壳体10由上道工序转至导轨30、从导轨30的初始端31运送至导轨30的末端32时,控制器(图中未标示)控制滑块51滑至轨道52的前端,此时工位槽80位于导轨30末端32位置处,即此时电源壳体10正对工位槽80,方便机械手将电源壳体10抓取至工位槽80内。当位于导轨30末端32的电源壳体10抓取至工位槽80后,下一个电源壳体10在直振装置40的作用下,继续移动至导轨30末端32,不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等待将电源壳体10放置至指定位置,实现了led电源生产工序间的自动化。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体10的送料装置取代了人工上料,不会出现因人工放置位置不精准而造成机械手抓握不成功的情况,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送料位置精准度高、准确率高的优点。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滑块51的位于工位槽80的前端设置有与导轨30垂直的挡板70,挡板70设置于导轨30与滑块51的连接处。当电源壳体10在直振装置40的作用下移动至导轨30末端32时,挡板70可以起到阻挡定位电源壳体10,使其不会继续往前移动。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座60包括竖直固定于底板20的支撑板61、固定于滑台气缸50底部的侧边与支撑板6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62。通过支撑板61和连接板62将滑台气缸50固定在底板20上,结构简单,牢固可靠。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用于运送底部具有通电插针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端放置所述电源壳体并具有初始端和末端的导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支撑所述导轨并将所述电源壳体从所述导轨的初始端运送至末端的直振装置、位于所述导轨的末端的具有滑块和轨道的滑台气缸、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轨道上滑动的控制器、支撑所述滑台气缸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滑块后端的配合放置所述电源壳体的工位槽,所述导轨的上面设置有贯穿整个所述导轨的容纳所述通电插针的凹槽,所述滑台气缸和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轨道的前端时所述工位槽位于所述导轨末端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位于所述工位槽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垂直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滑台气缸底部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技术总结
一种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用于运送电源壳体,包括:底板、上端放置电源壳体并具有初始端和末端的导轨、固定于底板上支撑导轨并将电源壳体从导轨的初始端运送至末端的直振装置、位于导轨的末端的具有滑块和轨道的滑台气缸、控制滑块在轨道上滑动的控制器、支撑滑台气缸的支撑座、设置于滑块后端的配合放置电源壳体的工位槽,导轨的上面设置有贯穿整个导轨的容纳通电插针的凹槽,滑台气缸和导轨垂直设置,滑块滑动至轨道的前端时工位槽位于导轨末端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体的送料装置取代了人工上料,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送料位置精准度高、准确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邓朝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朝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30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