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落石是各类道路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尤其是靠山修建的区域,当边坡表面的石块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松动后,就有可能沿着边坡滚动或弹跳而跌落到道路上,因此,对落石易发地段采取措施进行防护,防止落石造成危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专利cn203716068u即公开了一种山坡落石防护装置,其包括锚固在待保护山坡稳定岩体内的锚杆,固定在待保护山坡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每个基础上方固定有一立柱,立柱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每两个铰支座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该钢丝网的两条长边上分别固定一纵梁,两个相邻的钢丝网的纵梁串接,两个相邻的钢丝网的宽边通过一根横梁连在一起,横梁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相连,一端和对应的纵梁相连,紧靠坡体的纵梁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铰接,远离坡体的纵梁的两端通过钢绞线与锚固在稳定岩体内的锚杆连接;通过钢丝网形成防护区域的面屏障,以拦截边坡落石。
然而,上述结构的防护装置仍存在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就在于钢绞线与锚杆硬性连接,当落石的冲击力较大时,钢丝网在承受冲击力的瞬间容易因载荷过大而发生破裂损坏。
因此,就需要一种防护能力较强的市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能力较强的市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锚固在待保护边坡稳定岩体内的锚杆,固定在待保护边坡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每个所述基础上方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每两个所述铰支座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两条长边上分别固定一纵梁,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的纵梁串接,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的宽边通过一根横梁连在一起,所述横梁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相连、另一端和对应的纵梁相连,紧靠坡体的所述纵梁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铰接,其特征在:
该系统还包括若干阻尼器;远离坡体的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钢绞线与对应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与锚固在稳定岩体内的对应锚杆相连接;
所述阻尼器包括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内部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一阻尼卡块、第二阻尼卡块、限位槽、限位滑块、石墨润滑层、阻尼弹簧、限位滑槽、连接孔、连接柱、挤压柱、连接块和限位柱;
所述密封管内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阻尼卡块,所述密封管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卡块,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外表面均等距安装有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外表面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一端边部均焊接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内壁均设置有石墨润滑层,所述密封管内壁一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密封管内壁一端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焊接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另一端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钢绞线相连接,所述密封管内壁两侧均等距焊接有限位柱;
所述密封管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卡盘、螺纹柱、限位卡块、固定孔、固定柱、固定卡盘、螺纹槽、限位卡槽和固定螺栓;
所述密封管一端边部焊接有连接卡盘,所述连接卡盘一端边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管一端中部焊接有螺纹柱,所述密封管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柱处安装有限位卡块,所述密封管一端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柱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槽处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固定柱一端边部焊接有固定卡盘,所述固定卡盘一端边部等距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锚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与锚杆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限位滑块的截面为t型,所述限位滑槽的截面为t型,所述t型限位滑块位于t型限位滑槽内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的直径等于限位槽的内径,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部。
优选地,所述螺纹槽的内径等于螺纹柱的直径,所述密封管和固定柱之间通过螺纹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栓的直径等于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卡盘和连接卡盘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连接块一端靠近放置槽处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槽、转动卡块、固定槽、连接螺孔和连接螺杆;
所述连接块一端边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铰接安装有转动卡块,所述连接块一端远离转动槽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一侧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杆。
优选地,所述转动卡块内壁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的直径等于螺纹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处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固定挡块、定位槽、定位块、挤压螺杆和橡胶护垫;
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处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挡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顶部另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侧面顶部安装有挤压螺杆,所述限位块底端粘接有橡胶护垫。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侧面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挤压螺杆的直径等于螺纹通孔的内径,所述挤压螺杆和定位块之间通过螺纹啮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钢绞线与锚杆通过阻尼器相连接,当落石的冲击力较大时,钢丝网在承受冲击力的瞬间通过钢绞线拉动阻尼器,阻尼器产生阻尼力以缓冲这一冲击力,使得钢丝网不至于因载荷过大而发生破裂损坏,有效增强了系统的防护能力;
第二,阻尼器设置有第一阻尼卡块、第二阻尼卡块、阻尼弹簧、限位滑槽、连接柱和挤压柱,挤压柱移动,会产生阻尼力,通过阻尼力做功,可以抵消落石产生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钢丝网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定期清理落石,可以使挤压柱复位,通过复位挤压柱,可以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第三,通过螺纹槽和螺纹柱,可以对阻尼器进行初步固定,通过连接卡盘、固定卡盘和固定螺栓,可以对阻尼器进行二次固定,通过两次固定,可以使阻尼器安装的更加稳定,便于工作人员对阻尼器的使用;
第四,通过转动槽、转动卡块、固定槽、连接螺孔和连接螺杆,可以对钢丝网的固定环进行连接固定,可以降低钢丝网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钢丝网的使用;
第五,通过固定挡块、定位槽、定位块和挤压螺杆,可以对限位块进行固定,通过固定限位块,可以对固定环进行限位,可以使固定环使用时的拉伸力分布的更加均匀,防止转动卡块出现损坏,有利于提高转动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螺纹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螺纹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限位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阻尼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限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限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定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0、待保护边坡;200、锚杆;300、基础;400、立柱;500、铰支座;600、钢丝网;601、纵梁;602、横梁;700、阻尼器;1、密封管;2、阻尼机构;201、第一阻尼卡块;202、第二阻尼卡块;203、限位槽;204、限位滑块;205、石墨润滑层;206、阻尼弹簧;207、限位滑槽;208、连接孔;209、连接柱;210、挤压柱;211、连接块;212、限位柱;3、固定机构;301、连接卡盘;302、螺纹柱;303、限位卡块;304、固定孔;305、固定柱;306、固定卡盘;307、螺纹槽;308、限位卡槽;309、固定螺栓;4、放置槽;5、连接机构;501、转动槽;502、转动卡块;503、固定槽;504、连接螺孔;505、连接螺杆;6、限位机构;601、限位块;602、固定挡块;603、定位槽;604、定位块;605、挤压螺杆;606、橡胶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锚固在待保护边坡100稳定岩体内的锚杆200,固定在待保护边坡100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300,每个所述基础300上方固定有一立柱400,所述立柱400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所述立柱400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500,每两个所述铰支座500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600,所述钢丝网600的两条长边上分别固定一纵梁601,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600的纵梁601串接,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600的宽边通过一根横梁602连在一起,所述横梁602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500相连、另一端和对应的纵梁601相连,紧靠坡体的所述纵梁601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500铰接;所述钢丝网600的两条长边上固定的纵梁601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钢环(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所述两个相邻的钢丝网600的宽边通过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钢环连在一起,横梁602从这些钢环中穿过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钢丝网600连接;钢丝网600所在面与坡体的夹角可为75°~85°。
其关键就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若干阻尼器700;远离坡体的所述纵梁601的两端分别通过钢绞线800与对应阻尼器70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阻尼器700的另一端与锚固在稳定岩体内的对应锚杆200相连接。
所述阻尼器700包括密封管1,密封管1内部设置有阻尼机构2;阻尼机构2包括第一阻尼卡块201、第二阻尼卡块202、限位槽203、限位滑块204、石墨润滑层205、阻尼弹簧206、限位滑槽207、连接孔208、连接柱209、挤压柱210、连接块211和限位柱212;密封管1内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阻尼卡块201,密封管1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卡块202,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外表面均等距安装有阻尼弹簧206,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外表面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限位槽203,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一端边部均焊接有限位滑块204,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内壁均设置有石墨润滑层205,密封管1内壁一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207,限位滑块204的截面为t型,限位滑槽207的截面为t型,t型限位滑块204位于t型限位滑槽207内部,可以对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进行限位,便于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的使用,密封管1内壁一端中部开设有连接孔208,连接孔208内部安装有连接柱209,连接柱209一端焊接有挤压柱210,连接柱209另一端焊接有连接块211,连接块211用于与钢绞线800相连接,密封管1内壁两侧均等距焊接有限位柱212,限位柱212的直径等于限位槽203的内径,限位柱212位于限位槽203内部,可以对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进行横向限位,通过限位,可以防止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在使用时出现偏移,便于阻尼器700的使用。
密封管1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连接卡盘301、螺纹柱302、限位卡块303、固定孔304、固定柱305、固定卡盘306、螺纹槽307、限位卡槽308和固定螺栓309;密封管1一端边部焊接有连接卡盘301,连接卡盘301一端边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304,密封管1一端中部焊接有螺纹柱302,密封管1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柱302处安装有限位卡块303,密封管1一端安装有固定柱305,固定柱305一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307,螺纹槽307的内径等于螺纹柱302的直径,密封管1和固定柱305之间通过螺纹柱302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密封管1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密封管1的安装固定,固定柱305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槽307处开设有限位卡槽308,固定柱305一端边部焊接有固定卡盘306,固定卡盘306一端边部等距安装有固定螺栓309,固定螺栓309的直径等于固定孔304的内径,固定卡盘306和连接卡盘30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09固定连接,可以对密封管1进行二次固定,可以使密封管1安装的更加稳定;固定柱305的另一端(朝向待保护边坡100的一端)与锚杆200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305与锚杆200一体成型,即锚杆200的杆体末端为固定柱305部分,以提高连接稳固度。
连接块211一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4,连接块211一端靠近放置槽4处设置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转动槽501、转动卡块502、固定槽503、连接螺孔504和连接螺杆505;连接块211一端边部开设有转动槽501,转动槽501内部铰接安装有转动卡块502,连接块211一端远离转动槽501处开设有固定槽503,固定槽503内壁一侧开设有连接螺孔504,连接螺孔504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杆505,转动卡块502内壁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连接螺杆505的直径等于螺纹孔的内径,可以降低转动卡块502的固定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阻尼器700的使用。
连接块211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4处安装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块601、固定挡块602、定位槽603、定位块604、挤压螺杆605和橡胶护垫606;连接块211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4处安装有限位块601,限位块601外表面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挡块602,限位块601外表面顶部另一侧开设有定位槽603,定位槽603内部安装有定位块604,定位块604侧面顶部安装有挤压螺杆605,定位块604侧面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挤压螺杆605的直径等于螺纹通孔的内径,挤压螺杆605和定位块604之间通过螺纹啮合固定连接,降低了定位块604的固定难度,通过对定位块604进行挤压固定,可以降低限位块601的使用难度,限位块601底端粘接有橡胶护垫606。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先通过现有手段往待保护边坡100稳定岩体内固定锚杆200,此时固定柱305一同固定,工作人员将密封管1焊接的螺纹柱302对准固定柱305开设的螺纹槽307,当螺纹柱302接触到螺纹槽307内壁时,工作人员转动密封管1,使得螺纹柱302进入到螺纹槽307内部,随着密封管1的转动,密封管1焊接的限位卡块303进入到固定柱305开设的限位卡槽308内部,通过限位卡块303和限位卡槽308,可以增大密封管1与固定柱305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密封管1安装的更加稳定,当螺纹柱302完全进入到螺纹槽307内部时,工作人员安装固定螺栓309,对密封管1焊接的连接卡盘301和固定柱305焊接的固定卡盘306进行固定,通过螺纹槽307和螺纹柱302,可以对密封管1进行初步固定,通过连接卡盘301、固定卡盘306和固定螺栓309,可以对密封管1进行二次固定,通过两次固定,可以使密封管1安装得更加稳定,便于工作人员对阻尼器的使用;
密封管1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远离钢丝网600的钢绞线800的一端拉动到连接块211处,可预先在钢绞线800该端设置固定环(或者绕制成结口),工作人员打开转动卡块502,将固定环放入到放置槽4内,之后,工作人员转动卡块502,使得转动卡块502一端进入到转动槽501内,当转动卡块502完全进入到转动槽501内时,工作人员转动连接螺杆505,对转动卡块502进行固定,通过固定转动卡块502,可以对固定环进行连接,可以降低钢丝网600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钢丝网600的使用;
对固定环进行连接后,工作人员安装限位块601,将限位块601插入转动卡块502与连接块211的连接处,使得转动卡块502焊接的固定挡块602接触到转动卡块502,在固定挡块602接触到转动卡块502后,工作人员安装定位块604,工作人员将定位块604插入定位槽603内,之后,工作人员转动挤压螺杆605,对定位块604进行挤压固定,通过固定定位块604,可以对限位块601进行固定,可以降低限位块601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限位块601的使用,通过固定限位块601,可以对固定环进行限位,可以使固定环使用时的拉伸力分布的更加均匀,防止转动卡块502出现损坏,有利于提高转动卡块502的使用寿命。
当有落石冲击钢丝网600时,钢丝网600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钢丝网600移动带动固定环拉伸,固定环拉伸带动限位块601受力向外移动,限位块601受力向外移动带动转动卡块502受力移动,转动卡块502受力移动带动连接柱209移动,连接柱209移动带动挤压柱210移动,使得挤压柱210进入到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的分隔缝中(如图6所示,挤压柱210与连接柱209的连接过渡部分可为圆台结构,这一圆台结构部分可在拉力作用下进出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之间的分隔缝),随着挤压柱210的移动,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分别在密封管1内壁两侧移动,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移动带动阻尼弹簧206压缩,在阻尼弹簧206弹性势能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相反的力,使得第一阻尼卡块201和第二阻尼卡块202对挤压柱210进行挤压,通过挤压,可以产生阻尼力,减缓挤压柱210的移动速度,直至挤压柱210停止移动,通过阻尼力做功,可以抵消落石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钢丝网600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对落石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可以推动连接柱209移动,使得挤压柱210返回原位,通过复位挤压柱210,可以提高阻尼器700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锚固在待保护边坡稳定岩体内的锚杆,固定在待保护边坡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每个所述基础上方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每两个所述铰支座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两条长边上分别固定一纵梁,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的纵梁串接,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网的宽边通过一根横梁连在一起,所述横梁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相连、另一端和对应的纵梁相连,紧靠坡体的所述纵梁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铰接,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若干阻尼器;远离坡体的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钢绞线与对应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与锚固在稳定岩体内的对应锚杆相连接;
所述阻尼器包括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内部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一阻尼卡块、第二阻尼卡块、限位槽、限位滑块、石墨润滑层、阻尼弹簧、限位滑槽、连接孔、连接柱、挤压柱、连接块和限位柱;
所述密封管内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阻尼卡块,所述密封管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卡块,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外表面均等距安装有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外表面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一端边部均焊接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阻尼卡块和第二阻尼卡块内壁均设置有石墨润滑层,所述密封管内壁一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密封管内壁一端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焊接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另一端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钢绞线相连接,所述密封管内壁两侧均等距焊接有限位柱;
所述密封管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卡盘、螺纹柱、限位卡块、固定孔、固定柱、固定卡盘、螺纹槽、限位卡槽和固定螺栓;
所述密封管一端边部焊接有连接卡盘,所述连接卡盘一端边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管一端中部焊接有螺纹柱,所述密封管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柱处安装有限位卡块,所述密封管一端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柱一端中部靠近螺纹槽处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固定柱一端边部焊接有固定卡盘,所述固定卡盘一端边部等距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锚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与锚杆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块的截面为t型,所述限位滑槽的截面为t型,所述t型限位滑块位于t型限位滑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直径等于限位槽的内径,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的内径等于螺纹柱的直径,所述密封管和固定柱之间通过螺纹柱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的直径等于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卡盘和连接卡盘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连接块一端靠近放置槽处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槽、转动卡块、固定槽、连接螺孔和连接螺杆;
所述连接块一端边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铰接安装有转动卡块,所述连接块一端远离转动槽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一侧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块内壁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的直径等于螺纹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处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固定挡块、定位槽、定位块、挤压螺杆和橡胶护垫;
所述连接块一端中部靠近放置槽处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挡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顶部另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侧面顶部安装有挤压螺杆,所述限位块底端粘接有橡胶护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政道路路基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侧面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挤压螺杆的直径等于螺纹通孔的内径,所述挤压螺杆和定位块之间通过螺纹啮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