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压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加工系统及其定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膜材进行加工时,膜材如果起褶皱或者不平整将会严重影响加工效果。以医疗领域的胶原蛋白膜为例,胶原蛋白膜是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修复方面及表皮组织生长等方面有着极为广阔和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体表皮生长再生的需要,往往在实际临场中,要求胶原蛋白膜在应用烧伤患者的创面修复方面及表皮组织生长等方面,需均匀布满诸多小通孔,但胶原蛋白膜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很难做到在固定距离上做均匀的小通孔,只能通过后续加工才能进行打孔操作。然而,目前没有较好的方式,对胶原蛋白膜等膜材进行整平,容易影响打孔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膜材进行整平压合且对膜材进行定位的定位压合装置及包括该定位压合装置的激光加工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压合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载料面,所述载料面用于承载膜材;
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压合面,所述盖板可取放地叠设于所述载料面,当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载料面上时,所述压合面能够抵压放置于所述载料面的膜材,以将所述膜材压平;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边,当所述定位块朝所述载料面所在一侧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抵时,所述定位块能够与所述盖板的边缘相抵,以定位所述盖板;
压板,所述压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压板具有避空槽口,当所述定位块朝背向所述载料面所在一侧转动并移离所述载料面时,所述压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抵的位置,以压合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周侧的部分,所述盖板能够从所述避空槽口取出,以与所述膜材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能够与所述底板压合的一侧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围设于所述避空槽口的周侧,当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压合时,所述垫圈抵压在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的周侧的部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定位块其中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铰链座,其中之另一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铰链座相互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二铰链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二铰链座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铰链座开设有呈腰型或长圆形的铰链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获得地穿设于所述铰链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的距离所述第一侧边较远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定位边和第二定位边,所述盖板呈矩形,具有长边和短边,当所述定位块转动至于所述底板相抵时,所述第一定位边与所述盖板的短边相抵,以沿所述盖板的长边方向定位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定位边与所述盖板的长边相抵,以沿所述盖板的短边方向定位所述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和所述底板上对应地设置有能够相互磁吸的磁吸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背向所述压合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且当所述压板压合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周侧的部分时,所述第一把手从所述避空槽口外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上连接有第二把手。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加工系统,包括上述的定位压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加工系统及其定位压合装置,利用定位块和压板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板的相对两侧,从而在利用压板对盖板进行定位时,压板可以旋离底板,以避免定位块与压板之间产生干涉,从而确保定位块对盖板良好的定位效果,进而使得膜材被盖板压合后变得较为平整,在定位块对盖板定位后,可以旋离底板,以便压板压合膜材位于盖板周侧的部分,有效地对膜材进行定位,以便于加工膜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压合装置中,移除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压合装置中,定位块对盖板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压合装置中,定位块对盖板定位后旋离底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压合装置中,压板压合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压合装置中,盖板从避空槽口取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加工系统,该激光加工系统可以用于对膜材进行打孔或切割,也可以用于对膜材进行打标或镭雕。
该激光加工系统包括能够对膜材进行定位压合的定位压合装置,以在激光加工系统对膜材进行加工时,定位压合装置对膜材进行定位压合,进而确保加工效果。膜材可以是工业产品中的柔性薄膜,也可以是医用的生物膜,例如,可以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修复方面及表皮组织生长等方面的胶原蛋白膜。对于膜材的类型,在此不作限定。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定位压合装置包括底板10、盖板20、定位块30和压板40。
其中,底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以及位于第一侧边11与第二侧边12之间的载料面13。载料面13用于承载膜材a,也就是说,在利用该定位压合装置对膜材a进行定位压合时,可以将膜材a放置于该载料面13上。需要说明的是,底板10下方可以设置用于安装并承托底板10的架体10a,以便将底板10置于合适的高度,从而便于对膜材a进行压平和定位操作,当然,架体10a可以省去,直接将底板10设于激光加工系统的相应位置,只要激光能够对底板10上的膜材a进行加工即可。
盖板20具有压合面20a。盖板20可取放地叠设于载料面13,当盖板20放置于载料面13上时,压合面20a能够抵压放置于载料面13的膜材a,以将膜材a压平,以便对膜材a进行激光加工时,膜材a保持较高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从而确保加工质量。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定位块30可转动地设于第一侧边11。
如图2所示,当定位块30朝载料面13所在一侧转动至与底板10相抵时,定位块30能够与盖板20的边缘相抵,以定位盖板20。从而在利用该定位压合装置对膜材a进行加工时,盖板20盖合到载料面13的位置基本不变,以有效确保生产过程中,膜材a的压平作业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合图3所示,压板40可转动地设于第二侧边12,压板40具有避空槽口41。
结合图4所示,当定位块30朝背向载料面13所在一侧转动并移离载料面13时,压板40能够相对底板10转动至与底板10相抵的位置,以压合膜材a位于盖板20周侧的部分。结合图5所示,在压板40压合膜材a位于盖板20周侧的部分时,盖板20能够从避空槽口41取出,以与膜材a分离。
该实施例中,定位块30和压板40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板10的相对两侧,从而在利用压板40对盖板20进行定位时,压板40可以旋离底板10,以避免定位块30与压板40之间产生干涉,从而确保定位块30对盖板20良好的定位效果,进而使得膜材a被盖板20压合后变得较为平整。相应地,在定位块30对盖板20定位后,可以旋离底板10,以便压板40压合膜材a位于盖板20周侧的部分,有效地对膜材a进行定位,以便对膜材a进行加工。
压板40和底板10上对应地设置有能够相互磁吸的磁吸件50,以利用磁吸件50将压板40保持与底板10相压合,以对膜材a形成稳定地定位效果,从而方便激光对膜材a进行加工。且压板40压紧膜材a后,膜材a不容易出现移位,从而有效确保加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磁吸件50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磁吸件50可以是多个,多个磁吸件50设置在压板40与底板10相贴合的位置处,从而提高磁吸力,增强压板40对膜材a的压紧力。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10上设有限位块10c,在压板40从底板10旋离后,压板40可以抵靠在限位块10c上,利用限位块10c对压板40形成稳定对支撑,从而将压板40相对底板10保持在一定倾角的侧立状态,从而在确保压板40旋开状态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压板40相对底板10的旋转角度,以便在利用压板40压合膜材a时,可以旋转较小的角度,以提高压合效率。
限位块10c与压板40上对应的设置磁铁等磁吸件50,以便于压板40抵靠在限位块10c时,磁吸件50所提供的磁吸力能够增强压板40在旋离底板10状态的稳定性。
再如图1所示,压板40的能够与底板10压合的一侧40a设有垫圈42。垫圈42围设于避空槽口41的周侧。当压板40与底板10压合时,垫圈42抵压在膜材a位于盖板20的周侧的部分上,以利用垫圈42提高对膜材a的压紧效果,避免膜材a出现移位现象,进而提高膜材a加工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底板10和定位块30其中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铰链座10b,其中之另一连接有第一转轴30a,第一转轴30a与第一铰链座10b相互铰接。利用这种铰链连接的方式,使得定位块30能够适应性地相对底板10转动,以便在需要对盖板20进行定位时,定位块30旋转至于底板10相抵。在定位好盖板20后,可以将定位块30旋离底板10,避免对压板40产生干涉,以便压板40压紧膜材a位于盖板20周侧的部分。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压板40与底板10通过第二铰链60相互连接。第二铰链60包括第二铰链座61和第二转轴62。第二铰链座61开设有呈腰型或长圆形的铰链孔61a,第二转轴62可获得地穿设于铰链孔61a,利用呈腰型或长圆形的铰链孔61a,可以适应压板40在压合过程中,第二转轴62适应性地在铰链孔61a内活动,以减少第二铰链60对压板40转动的干涉,从而使得压板40具有更好的压合效果,紧密抵压膜材a。
再如图1所示,定位块30的距离第一侧边11较远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的侧壁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定位边31a和第二定位边31b。结合图2所示,盖板20呈矩形,具有长边21和短边22。当定位块30转动至于底板10相抵时,第一定位边31a与盖板20的短边22相抵,以沿盖板20的长边21方向定位盖板20,第二定位边31b与盖板20的长边21相抵,以沿盖板20的短边22方向定位盖板20,从而分别第一定位边31a和第二定位边31b实现对盖板20的短边22和长边21两个方向的定位,进而使得在膜材a加工过程中,利用这种定位槽31对盖板20的定位,使得盖板20每次能够压合在载料面13基本相同的位置,进而对载料面13上的膜材a具有较一致的压平效果。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盖板20的背向压合面20a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20b,以利用第一把手20b提高盖板20的取放操作便捷性。当压板40压合膜材a位于盖板20周侧的部分时,第一把手20b从避空槽口41外露,以便握持第一把手20b将盖板20从避空槽口41处移出。
压板40上连接有第二把手40b,从而便于操作压板40,以将压板40旋离底板10或将压板40压合于底板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载料面,所述载料面用于承载膜材;
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压合面,所述盖板可取放地叠设于所述载料面,当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载料面上时,所述压合面能够抵压放置于所述载料面的膜材,以将所述膜材压平;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边,当所述定位块朝所述载料面所在一侧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抵时,所述定位块能够与所述盖板的边缘相抵,以定位所述盖板;
压板,所述压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压板具有避空槽口,当所述定位块朝背向所述载料面所在一侧转动并移离所述载料面时,所述压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转动至与所述底板相抵的位置,以压合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周侧的部分,所述盖板能够从所述避空槽口取出,以与所述膜材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能够与所述底板压合的一侧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围设于所述避空槽口的周侧,当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压合时,所述垫圈抵压在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的周侧的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定位块其中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铰链座,其中之另一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铰链座相互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二铰链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二铰链座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铰链座开设有呈腰型或长圆形的铰链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获得地穿设于所述铰链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距离所述第一侧边较远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定位边和第二定位边,所述盖板呈矩形,具有长边和短边,当所述定位块转动至于所述底板相抵时,所述第一定位边与所述盖板的短边相抵,以沿所述盖板的长边方向定位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定位边与所述盖板的长边相抵,以沿所述盖板的短边方向定位所述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底板上对应地设置有能够相互磁吸的磁吸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背向所述压合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且当所述压板压合所述膜材位于所述盖板周侧的部分时,所述第一把手从所述避空槽口外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连接有第二把手。
10.一种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压合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