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6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专利文献1的jp-a-2006-334648公开了一种制造层叠铁芯的方法。jp-a-2006-334648中公开的方法包括:从开卷机间歇地供给卷材,该卷材是卷绕成卷状的带状金属板(待处理的板);利用冲头将金属板冲压为预定形状以形成多个冲压部件;以及层叠多个冲压部件以形成铁芯体。

专利文献1:jp-a-2006-334648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防止冲头磨损并且改善冲压部件的可冲压性,通常用冲压加工油涂覆卷材(还称为冲压油并且后文简称为“油)。当在油附着至层叠体的同时使层叠体在随后的处理中经受热处理(例如焊接)时,可能产生烟灰,层叠体中可能发生变色,可能产生气孔(空腔),或者焊接部的强度可能降低。从而,通常使大部分油挥发例如1天以上,将层叠体储存在储存位置,然后对层叠体进行热处理。然而,为确保储存位置可能需要成本,并且可能降低层叠铁芯的生产效率(生产量)。

因此,本公开描述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其能够提高当焊接层叠体与端面板时的焊接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包括:将从第一金属板冲压出的多个铁芯部件层叠以形成层叠体;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去除附着于从第二金属板冲压出的端面板的油;以及将所述端面板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层叠体。

根据本公开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能够提高焊接层叠体与端面板时的焊接质量。

可以提供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冲压装置,该第一冲压装置被配置为冲压第一金属板并且将多个铁芯部件层叠以形成层叠体;第一除油装置,该第一除油装置被配置为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第二冲压装置,该第二冲压装置被配置为冲压第二金属板以形成端面板;第二除油装置,该第二除油装置被配置为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以及焊接装置,该焊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端面板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层叠体。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转子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制造旋转体的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制造旋转体的过程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制造旋转体的方法的实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示出除油装置的实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下面列出实施例中使用的参考标号和标记的一部分。

1:转子

2:转子层叠铁芯

3:端面板

5:旋转体(层叠铁芯制品)

10:层叠体

11:临时层叠体

12:永磁体

14:固化树脂

16:磁体插孔

100:制造设备

200、300:冲压单元

400:除油单元

500:预热装置

600:树脂注射装置

700:焊接装置

b:焊缝

ctr:控制器(控制单元)

m1:金属板(第二金属板)

m2:金属板(第一金属板)

w:冲压部件(铁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或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转子的构造]

首先将参考图1和2描述转子1的构造。转子1通过与定子组合而构成电动机(电机)。例如,转子1可以构成内部永磁(ipm)电机的一部分。转子1包括转子层叠铁芯2、一对端面板3以及轴4。

转子层叠铁芯2包括层叠体10(铁芯体)、多个永磁体12以及多个固化树脂14。

如图1所示,层叠体10具有筒状。贯穿层叠体10的轴孔10a设置在层叠体10的中央部,以沿着中心轴ax延伸。轴孔10a在层叠体10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由于层叠体10绕着中心轴ax旋转,所以中心轴ax也是旋转轴。

一对突出部10b形成在轴孔10a的内周表面上。突出部10b在高度方向上从层叠体10的上端面s1延伸至下端面s2。一对突出部10b面向彼此,中心轴ax在一对突出部10b之间,并且一对突出部10b从轴孔10a的内周表面向中心轴ax突出。

多个磁体插孔16(树脂形成的区域)形成在层叠体10中。如图1所示,磁体插孔16以预定间隔沿着层叠体10的外周缘布置。如图2所示,磁体插孔16以沿着中心轴ax延伸的方式贯穿层叠体10。即,磁体插孔16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例如,磁体插孔16可以具有沿着层叠体10的外周缘延伸的长孔的形状。磁体插孔16的数量可以为例如六个。可以根据电机的用途、需要的性能等改变磁体插孔16的位置、形状和数量。

通过层叠多个冲压部件w(铁芯部件)而构成层叠体10。冲压部件w是通过将金属板m2(后文描述)冲压成预定形状而形成的板状体,并且具有与层叠体10对应的形状。金属板可以为例如电磁钢板。层叠体10可以由所谓的辊压层叠制成。术语“辊压层叠”指的是具有角度地相对旋转冲压部件并且层叠多个冲压部件w。进行辊压层叠主要以为了抵消冲压部件w的板厚度的偏差。辊压层叠中的角度可以设定为任何尺寸。

如图1和2所示,可以通过叠铆部18紧固在层叠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冲压部件w。可以通过各种已知的方法代替叠铆部18来紧固冲压部件w。例如,多个冲压部件w可以使用粘合剂或树脂材料结合在一起,或者可以通过焊接结合在一起。代替地,临时叠铆部可以设置在冲压部件w上,并且多个冲压部件w可以经由临时叠铆部紧固以获得层叠体10,然后可以从层叠体去除临时叠铆部。术语“临时叠铆部”指的是在制造转子层叠铁芯2的过程中用于将多个冲压部件w临时一体化并且移除的叠铆部。

如图1和2所示,永磁体12插入各个磁体插孔16中。不特别限定永磁体12的形状,并且永磁体12可以具有长方体形状。可以根据电机的用途、需要的性能等确定永磁体12的类型,并且例如可以是烧结磁体或粘结磁体。

通过在永磁体12插入到磁体插孔16中的状态下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熔融树脂)填充到磁体插孔16内而获得固化树脂14。固化树脂14具有将永磁体12固定在磁体插孔16中的功能以及结合层叠方向(上下方向)上的相邻的冲压部件w的功能。构成固化树脂14的树脂材料的实例包括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固化引发剂和添加剂。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填料、阻燃剂和应力降低剂。

如图1所示,端面板3具有环状。即,贯穿端面板3的轴孔3a设置在端面板3的中央部处。例如,端面板3的外径可以设定为小于层叠体10的外径,或者可以设定为与层叠体10的外径相同的程度。

一对突起3b形成在轴孔3a的内周表面上。一对突起3b面向彼此,中心轴ax在一对突起3b之间,并且一对突起3b从轴孔3a的内周表面向中心轴ax突出。

端面板3分别布置在层叠体10的上端面s1和下端面s2上,并且通过焊接结合至层叠体10。例如,如图2所示,端面板3经由设置为跨过端面板3和层叠体10的焊缝b结合至层叠体10。从而,由于转子层叠铁芯2与一对端面板3通过焊接一体化,所以这些部件一起用作单个的旋转体5(层叠铁芯制品)。

端面板3是通过将金属板m1(后文描述)冲压为预定形状而形成的板状体或片状体,并且具有对应于层叠体10的形状。金属板可以具有能够抵抗由焊接引起的热变形的强度,或者可以具有不对层叠体10导电的绝缘性。绝缘膜可以设置在金属板的表面上。金属板可以是例如不锈钢板。不锈钢的实例包括奥氏体不锈钢(sus304等)。金属板可以由非磁材料制成。端面板3的热膨胀系数通常比冲压部件w的热膨胀系数高,并且可能与冲压部件w的热膨胀系数基本相同,或者比冲压部件w的热膨胀系数小。当端面板3的热膨胀系数与冲压部件w的热膨胀系数基本相同时,应力难以作用于跨过端面板3和层叠体10的焊缝b。

轴4整体具有柱状。轴4形成有一对凹槽4a。凹槽4a在轴4的延伸方向上从轴4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轴4插入到轴孔3a和轴孔10a中。此时,凸起3b和突出部10b与凹槽4a接合。据此,在轴4与转子层叠铁芯2之间传递旋转力。

[制造旋转体的设备]

接着,将参考图3和4描述制造旋转体5的设备100。

制造设备100是用于从带状金属板(待加工的板)制造旋转体5的装置。制造设备100包括:两个冲压单元200、300;除油装置400;预热装置500;树脂注射装置600;焊接装置700;和控制器ctr(控制单元)。

冲压单元200被配置为将用于端面板3的金属板m1(第二金属板)冲压为预定形状以形成临时层叠体11。冲压单元200包括开卷机210、进给装置220和冲压装置230。

在安装卷材211的状态下,开卷机210可旋转地保持卷材211,其中金属板m1卷为卷形。用于压制加工的油施加于金属板m1的表面。进给装置220包括一对滚轮221、222,其从上侧和下侧夹持金属板m1。一对滚轮221、222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而旋转和停止,并且间歇地且顺次地向冲压装置230供给金属板m1。

冲压装置23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操作。冲压装置230具有顺次冲压由进给装置220间歇供给的金属板m1以形成端面板3的功能,以及顺次层叠通过冲压获得的端面板3以制造临时层叠体11的功能。

通过在不将多个端面板3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层叠多个端面板3而获得临时层叠体11。由于油施加于金属板m1的表面,所以油介于构成临时层叠体11的多个端面板3之间。即,临时层叠体11处于多个端面板3由于油的表面张力而互相紧密接触的状态。

冲压单元300被配置为将用于冲压部件w的金属板m2(第一金属板)冲压为预定形状以形成层叠体10。冲压单元300包括开卷机310、进给装置320和冲压装置330。

在安装卷材311的状态下,开卷机310可旋转地保持卷材311,其中金属板m2卷为卷形。用于压制加工的油施加于金属板m2的表面。进给装置320包括一对滚轮321、322,其从上侧和下侧夹持金属板m2。一对滚轮321、322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而旋转和停止,并且间歇地且顺次地向冲压装置330供给金属板m2。

冲压装置33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操作。冲压装置330具有顺次冲压由进给装置320间歇供给的金属板m2以形成冲压部件w的功能,以及顺次层叠通过冲压获得的冲压部件w以制造层叠体10的功能。

如上所述,通过将处于利用叠铆18等结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多个冲压部件w层叠而形成层叠体10。由于油施加于金属板m2的表面,所以油介于构成层叠体10的多个冲压部件w之间。

除油装置400具有从临时层叠体11的端面板3去除油的功能,通过输送机cv等从冲压装置230输送该临时层叠体11。如图4所示,除油装置400包括吹风机401和连接于吹风机401的喷嘴402。吹风机401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操作,并且被配置为将气体(例如空气)送至喷嘴402。例如,气体的温度可以为约5℃至150℃。吹风机401可以是例如被配置为吹出正常温度的气体的吹气机,或者可以是被配置为吹出热气或温气的干燥机。从吹风机401送出的气体通过喷嘴402吹至临时层叠体11,使得附着于临时层叠体11(端面板3)的油被吹掉。喷嘴402可以例如在临时层叠体11的最上面的端面板3和与其相邻的端面板3之间喷射气体。

预热装置500具有使通过输送机cv等从冲压装置330输送的层叠体10预热的功能。例如,如图4所示,层叠体10可以在被装接至工具20的状态下被输送到预热装置500。工具20可以包括基部21和从基部21向上延伸的立柱22。层叠体10可以以轴孔10a被立柱22插通的状态放置在基部21上。

预热装置50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而操作,并且被配置为通过热源将输送至其内的层叠体10加热。热源可以是例如加热器或被配置为吹送热气或温气的干燥机。层叠体10例如可以被加热至大约150℃至185℃,或者可以被加热至大约160℃至175℃。通过利用预热装置500加热,附着于层叠体10的大部分或所有的油被蒸发。

树脂注射装置60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而操作,并且具有在永磁体12插入到磁体插孔16的状态下将熔融树脂注射到磁体插孔16内的功能。树脂注射装置600可以具有将永磁体12插入通过磁体插孔16的功能。代替地,在利用树脂注射装置600将熔融树脂注射到磁体插孔16内之前,永磁体12可以通过另一装置或者手动地被插入到磁体插孔16中。

如图4所示,树脂注射装置600包括上模601和多个柱塞602。上模601设置有一个通孔603和多个容纳孔604。通孔603位于上模601的大致中央部。通孔603具有对应于立柱22的形状(大致圆形),并且立柱22能够插通通孔。内部热源可以设置在上模603内部。

多个容纳孔604贯穿上模601,并且以预定间隔沿着通孔603的周边布置。每个容纳孔604均位于当工具20和上模601夹持层叠体10时与层叠体10的各个磁体插孔16对应的位置处。每个容纳孔604均具有筒状并且能够容纳至少一个树脂颗粒(pellet)。

当上模601的内部热源操作以加热上模601时,与上模601接触的层叠体10被加热,并且容纳在容纳孔604中的树脂颗粒p被加热。因此,树脂颗粒p融化并且变为熔融树脂。

多个柱塞602位于上模601的上方。每个柱塞602均被构造为通过驱动源(未示出)而插入相应的容纳孔604和从相应的容纳孔604移除。

焊接装置700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信号而操作。焊接装置700具有焊接转子层叠铁芯2与端面板3的功能。如图4所示,焊接装置700包括一对保护板701和多个焊接炬702。

保护板701被构造为在端面板3分别布置在转子层叠铁芯2的端面s1和s2上的状态下夹持转子层叠铁芯2和端面板3。保护板701可以具有盘形形状。保护板701的外径可以设定为大于端面板3和层叠体10的外径,或者可以设定为与端面板3和层叠体10的外径相同的程度。用于加热端面板3的内部源(例如,加热器)可以设置在保护板701内部。

焊接炬702被配置为焊接端面板3与层叠体10。焊接炬702例如可以为激光焊机。

控制器ctr被配置为基于例如记录介质(未示出)中储存的程序或者从操作者输入的操作生成用于操作制造设备100的各部分的指令信号,并且将指令信号输送给相应部分。

[制造转子的方法]

接着将参考图4和5描述制造转子1的方法。首先,通过冲压装置330顺次冲压金属板m2,并且将冲压部件w层叠以形成层叠体10(见图5中的步骤s11)。

接着,如图4所示,将通过冲压装置330形成的层叠体10装接至工具20并且与工具20一起输送至预热装置500。通过在预热装置500中加热层叠体10,附着于层叠体10的大部分或全部的油被蒸发(见图5中的步骤s12)。由此,从层叠体10去除了大部分或全部的油。

接着,将永磁体12插入各个磁体插孔16(见图5中的步骤s13)。接着,将上模601放置在层叠体10上。从而,层叠体10处于从层叠方向上被夹置于工具20(基部21)与上模601之间的状态。接着,树脂颗粒被放入各个容纳孔604中。当树脂颗粒通过上模601的内部源而融化时,熔融树脂通过柱塞602注入到各磁体插孔16(见图5中的步骤s14)。之后,当熔融树脂固化时,在磁体插孔16中形成固化树脂14。当从层叠体10移除工具20和上模601时,完成转子层叠铁芯2。

接着,利用冲压装置230顺次冲压金属板m1,并且层叠端面板3以形成临时层叠体11(见图5中的步骤s15)。接着,通过冲压装置230形成的临时层叠体11被输送到除油装置400。在除油装置400中,喷嘴402在临时层叠体11的最上层的端面板3和与其相邻的端面板3之间喷射气体,端面板3一个接一个地从临时层叠体11脱层,并且附着于端面板3的油被吹离(见图5中的步骤s16)。由此从端面板3去除大部分或全部的油。例如,可以在端面板3焊接至层叠体10之前进行步骤s15和s16,并且步骤s15和s16可以与步骤s11至s15中的转子层叠铁芯2的形成同步地进行。

接着,转子层叠铁芯2和端面板3被输送到焊接装置700,并且端面板3被分别放置在层叠体10的端面s1和s2上。在该状态下,层叠体10和端面板3被一对保护板701夹持。接着,控制器ctr命令焊接炬702焊接端面板3和层叠体10(见图5中的步骤s17)。由此,构造了旋转体5,在该旋转体5中端面板3经由焊缝b结合至转子层叠铁芯2(层叠体10)。

接着,轴4装接至旋转体5(见图5中的步骤s18)。例如,轴4可以冷缩配合(shrink-fitted)到旋转体5。从而,完成了转子1。

[效果]

根据上文,能够在将油从层叠体10和端面板3去除的状态下焊接层叠体10与端面板3。从而,例如,能够显著地防止烟灰的产生、层叠体的变色、气孔的产生等。因此,能够提高焊接层叠体10与端面板3时的焊接质量。

根据上文,去除了附着至端面板3的油,并且将端面板3从临时层叠体11一个接一个地脱层。从而,由于一个接一个地从端面板3去除了油,所以油难以留在端面板3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当焊接层叠体10与端面板3时的焊接质量。

根据上文,气体吹到端面板3上以从端面板3将油吹离。从而,因为油简单地通过气流挥发,所以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法从端面板3有效地除油。

根据上文,通过使层叠体10经受热处理而从层叠体10蒸发油。从而,一次地进行油从层叠体10的去除和层叠体10的预热。因此,由于不需要在随后的树脂注射装置600中将层叠体10从室温加热到预定温度,所以能够减少利用树脂注射装置600将熔融树脂注入磁体插孔16的操作。结果,能够提高层叠铁芯的生产效率,并且能够从层叠体10有效地除油。

[其它实施例]

虽然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1)代替一个接一个地从端面板3除油,可以一起去除附着于临时层叠体11的油。例如,与从层叠体10除油相似,临时层叠体11可以被输送到预热装置500内,并且附着于临时层叠体11的大部分或全部的油可以蒸发。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从多个端面板3除油。

(2)代替使用作为除油单元的预热装置500通过热处理从层叠体10除油,可以使用图6所示的除油装置800从层叠体10除油。除油装置800包括一对夹持部件801、802和吹风机803。位于上侧的夹持部件802设置有一个通孔804和多个通孔805。通孔804设置在夹持部件802的中央部。在夹持部件801、802夹持层叠体10的状态下,通孔804与层叠体10的轴孔10a连通。多个通孔805设置在夹持部件802的周缘的附近。在夹持部件801、802夹持层叠体10的状态下,多个通孔805位于层叠体10的外周表面附近。

吹风机803基于来自控制器ctr的指令而操作,并且被配置为将气体(例如空气)送至通孔804、805。气体的温度可以为例如约5℃至150℃。吹风机803可以是例如被配置为吹出正常温度的气体的吹气机,或者可以是被配置为吹出热气或温气的干燥机。

当控制器ctr命令吹风机803向层叠体10供应气体时,来自吹风机803的气体通过通孔804吹至层叠体10的轴孔10a,并且来自吹风机803的气体通过通孔805吹至层叠体10的外周表面。通过通孔804吹至轴孔10a的气体从层叠体10的周面在多个冲压部件w之间流动,并且到达层叠体10的外周表面。介于多个冲压部件w之间的油被气流推出到层叠体10的外周表面。

通过通孔805吹至层叠体10的外周表面的气体将推出到外周表面的油吹离。由此,从层叠体10去除了大部分或全部的油。气体油可能在多个冲压部件w之间从层叠体10的内周表面侧向外周表面侧循环。可以使用除油装置800将附着于临时层叠体11的油全部去除。

(3)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从层叠体10除油。例如,可以使用吸气泵等从层叠体10的周边抽吸气体(包括挥发的油)。层叠体10可以被放置在真空容器中,并且层叠体10的周边可以处于真空状态。可以以低于400℃的温度加热层叠体,以促进附着于层叠体10的油的挥发。操作者可以使用布、纸等将油从层叠体10擦除。能够分解机油等的油分解剂可以被供给层压体10。在一个接一个地从端面板3除油的情况下,或者在整体去除附着于临时层叠体11的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各种除油方法。

(4)可以不使用保护板701而焊接层叠体10与端面板3。

(5)在层叠体10和端面板3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情况下,通过在焊接层叠体10和端面板3期间加热或冷却层叠体10和/或端面板3,可以使得焊接期间层叠体10与端面板3之间的变形差异与它们之间在转子1的操作期间的变形差异相近。

(6)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一个以上的方法、过程、步骤或操作不仅可以应用于转子层叠铁芯2的制造,而且可以用于定子层叠铁芯的制造。

[实例]

实例1:根据本公开的实例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5)的方法,包括:层叠多个铁芯部件(w)以形成层叠体(10),从第一金属板(m2)冲压出所述多个铁芯部件;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10)的油;去除附着于从第二金属板(m1)冲压出的端面板(3)的油;以及将所述端面板(3)放置在所述层叠体(10)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3)与所述层叠体(10)。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将油从端面板和层叠体去除的状态下焊接层叠体与端面板。从而,例如,能够显著地防止烟灰的产生、层叠体的变色、气孔的产生等。因此,能够提高焊接层叠体与端面板时的焊接质量。

实例2:根据实例1的方法,还包括:层叠从所述第二金属板(m1)冲压出的多个端面板(3)以形成临时层叠体(11),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3)的油可以包括:将所述多个端面板(3)之中的一个端面板(3)从所述临时层叠体(11)脱层并且将附着于所述一个端面板(3)的油去除。在该情况下,由于一个接一个地从端面板除油,所以油难以留在端面板上。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层叠体与端面板时的焊接质量。

实例3:根据实例1的方法,还包括:层叠从所述第二金属板(m1)冲压出的多个端面板(3)以形成临时层叠体(11),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3)的油可以包括:去除附着于构成所述临时层叠体(11)的多个端面板(3)的油。在该情况下,由于从临时层叠体一次地整体去除油,所以能够从多个端面板有效地除油。

实例4:在根据实例1至实例3的任意一项的方法中,去除附着于端面板(3)的油可以包括在所述端面板(3)上吹气以从所述端面板(3)吹除所述油。在该情况下,由于油通过气流容易地挥发,所以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法有效地从端面板除油。

实例5:在根据实例1至实例4的任意一项的方法中,去除附着于层叠体(10)的油可以包括:通过使所述层叠体(10)经受热处理而使油从所述层叠体(10)蒸发。从而,能够一次就进行从层叠体除油和层叠体的预热。从而,能够提高层叠铁芯的制造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从层叠体除油。


技术特征:

1.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第一金属板冲压出的多个铁芯部件层叠,以形成层叠体;

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

去除附着于从第二金属板冲压出的端面板的油;以及

将所述端面板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述第二金属板冲压出的多个所述端面板层叠,以形成临时层叠体,其中,

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包括:将所述多个端面板之中的一个端面板从所述临时层叠体脱层,并且去除附着于所述一个端面板的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述第二金属板冲压出的多个所述端面板层叠,以形成临时层叠体,其中,

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包括:去除附着于构成所述临时层叠体的所述多个端面板的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包括:向所述端面板吹气以将所述油从所述端面板吹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的方法,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包括:通过使所述临时层叠体经受热处理,而使所述油从所述临时层叠体蒸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包括:通过使所述层叠体经受热处理,而使所述油从所述层叠体蒸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其中,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包括:向所述层叠体吹气以将所述油从所述层叠体吹离。

8.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冲压装置,该第一冲压装置被配置为,冲压第一金属板并且将多个铁芯部件层叠以形成层叠体;

第一除油装置,该第一除油装置被配置为,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

第二冲压装置,该第二冲压装置被配置为,冲压第二金属板以形成端面板;

第二除油装置,该第二除油装置被配置为,去除附着于所述端面板的油;以及

焊接装置,该焊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端面板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层叠体。

技术总结
一种制造层叠铁芯制品的方法,包括:将从第一金属板冲压出的多个铁芯部件层叠以形成层叠体;去除附着于所述层叠体的油;去除附着于从第二金属板冲压出的端面板的油;以及将所述端面板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端表面上并且焊接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层叠体。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仁;水野彰纪;白石裕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939.html

最新回复(0)